佛珠收藏鉴赏指南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22:57
编辑 锁定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菩提香檀之珍、晶珀翠玉之奇、瓷漆雕璃之巧、竹木牙角之妙……这是第一本专门讲述佛珠的权威、全面、专业大全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将一百多种、所有材质的佛珠的源起、形制、规格、特性、辨别、实用娓娓道来,教你火眼金睛看优劣,明心见性品珍玩,得天独厚藏宝珠!
书    名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
类    型
艺术
出版日期
2014年5月1日
语    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38743197
作    者
冯小舟
出版社
时代文艺出版社
页    数
404页
开    本
16
品    牌
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基本介绍

编辑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内容简介

风潮--还在带金链子吗?太OUT啦!2014升级版土豪新标准:从带金链子变成带佛珠!娱乐圈明星们早就纷纷带起了佛珠,成龙、王菲、陈坤、鲁豫、姜文、赵本山、赵文卓、杨幂、李连杰、郭富城、刘德华、陈晓东……早已返璞归真,引领起佛珠风潮!
  权威--中国大陆地区唯一正版授权!第一本关于佛珠的专业权威大全集,精选几百幅具有代表性的佛珠图片,将一百多种、所有材质的佛珠的源起、形制、规格、特性、辨别、盘玩和保养等娓娓道来,全彩印刷,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全面--菩提子、水晶、琥珀、木材、沉香、珊瑚、珍珠、砗磲、骨牙象角、翠玉、珍宝异石、天珠、核雕、金银铜铁、紫砂、岫玉、核桃、漆器、景泰蓝、陶瓷、琉璃、软陶……所有你能想象得到的佛珠材料,一本全收录!
  文化--作者冯小舟在佛珠行业经营多年,具有深厚的国学与佛学底蕴,并在佛珠的生产、销售方面见闻广阔。愿读者们读过本书后,能恭请到一串适合自己的佛珠,彰显超凡脱俗、与众不同的个性,熄灭妄想,收摄心意,净化心灵,增加定力,提升智慧。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作者简介

冯小舟 中国佛珠行业领军人
  
  中国珠道协会会长,中国器道文化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佛珠第一品牌念珠阁浩天佛珠创始人,北京香露学堂创办人,多年研修“珠、茶、香、乐”禅人四艺,并先后攻读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易学专业硕士学位,致力于国学与佛教文化的传播。
  
  冯小舟先生家学渊源深厚,以对佛珠的浓厚兴趣和热爱之情,投身于在当时市场份额很小的佛珠行业,多年来如法制珠、广结善缘,将品牌经营到行业内首屈一指的地位。但随着市场恶化,品牌被多次盗用,假冒仿品比比皆是。为了矫正视听,维护行业健康发展,冯小舟先生提出了“佛教用品也应理性消费”的论点,主张消费真实文化和物本价值,并在2007年集结多位专家学者编写了《佛珠》一书,提出应先学习后消费的观点,在香港推出后,很快成为行业内的标准工具书。为了让更多因佛珠结缘的朋友能够读到正版图书,冯小舟先生将全书作了全新修订和内容添加后,更名为《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在全国正式发行。愿读过本书的朋友,不仅能恭请到一串适合自己的佛珠,更能体悟其内在文化和艺术价值。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媒体推荐

编辑
中国佛学院讲师、中国文物学会理事释迦觉真师父为本书题词:“佛语连珠”
  
  福建省福州市猴屿屏山寺住持、浙江省杭州市莲华精舍住持释迦妙华师父为本书题词:“七宝庄严如法持用”
  
  中国佛教协会教务部副主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清远师父为本书题词:“启迪智慧,广结善缘”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王志远为本书题词:“宝珠结缘”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图书目录

编辑
第一章 佛珠文化
  第一节 佛珠的起源
  最早的佛珠
  佛珠的历史
  佛珠在中国
  第二节 佛珠的光辉
  佛珠与僧众
  佛珠与居士
  佛珠与百姓
  佛珠与能量
  第三节 佛珠的分类
  以使用方法分类
  以品级分类
  以结构分类
  以材质分类
  第四节 佛珠的颗数
  不同颗数的缘由
  不同颗数的含义
  佛珠中“神秘”的数
  第五节 佛珠的计数方法
  计数器的样式
  佛珠修持要义
  第六节 佛珠在民间的流传
  第七节 佛珠与帝王的融合
  朝珠的结构
  第八节 珠饰文化
  西亚的皇墓古珠
  古埃及法安斯陶珠——木乃伊网的残片
  古代腓尼基与埃及琉璃珠
  古代战国琉璃眼珠
  罗马时期的古埃及米洛费欧丽人面珠
  古西藏天珠与天铁
  古老的中东琉璃珠
  古代爪哇琉璃珠
  来自西非的琉璃珠(非洲贸易珠)
  现代制珠新宠——软陶,腓尼基人头坠子及眼珠的复制品
  现代土耳其及近东地区的眼珠与护身符
  现代美国琉璃珠艺术
  第九节 佛珠的意义和作用
  佛珠的意义
  佛珠的作用
  第二章 佛珠持用
  第一节 佛珠的持用与佩戴
  佛珠的持用方法
  佛珠的持珠方式
  不同的持珠方式
  佛珠的佩戴方式
  佛珠的摆放与护身功效
  第二节 佛珠的初次使用
  佛珠的使用禁忌
  第三章 佛珠选材
  第一节 佛珠材质与功德
  不同材料功德各异
  第二节 菩提子
  菩提树的介绍
  菩提子的概念
  菩提子的品种介绍与细节欣赏
  如何辨别天然菩提子
  如何分辨菩提子的优劣
  菩提子的内部结构
  难得一见的菩提子异形籽
  菩提子应如何保养
  菩提子的传统组合——十八籽
  菩提子中的大家族——金刚菩提
  如何分辨真假菩提子
  如何挑选菩提子
  第三节 水晶
  认识水晶
  水晶的生成
  水晶的种类
  如何分辨真假水晶
  如何挑选水晶
  如何对水晶佛珠进行保养
  如何净化水晶佛珠
  水晶与中国传统文化
  水晶的鉴别方法
  第四节 琥珀
  琥珀的魅力
  琥珀是如何形成的
  琥珀的主要产地
  琥珀的特性决定其品种众多
  影响琥珀颜色变化的因素
  琥珀的分类
  琥珀的价值
  琥珀的保养
  琥珀的辨识
  琥珀的选购
  第五节 木材
  木文化
  紫檀
  黄花梨
  绿檀
  黑檀
  檀香木
  楠木(金丝楠木)
  香樟木
  鸡翅木
  黄杨木
  红木(酸枝木)
  阴沉木
  桃木(辟邪木)
  瘿木
  木质佛珠欣赏
  第六节 沉香
  沉香与佛教
  沉香的性味
  沉香的产地
  沉香的人文
  沉香的特性
  沉香的种类
  沉香的益处
  沉香的识别
  第七节 珊瑚
  珊瑚简介
  珊瑚益用
  珊瑚辨识
  珊瑚保养
  第八节 珍珠
  珍珠的形成
  珍珠的分类
  珍珠的档次
  珍珠的益用
  珍珠的辨识
  珍珠的保养
  第九节 砗磲
  砗磲的分类
  砗磲的介绍
  砗磲的化学成分
  砗磲的益用
  第十节 骨牙角甲
  象牙
  犀牛角
  玳瑁
  鹤顶红
  骨质佛珠
  牛角佛珠
  牛角的识别
  第十一节 翠玉
  翡翠
  和田玉
  翠玉的保养与清洗
  第十二节 珍宝异石
  碧玺
  青金石
  绿松石
  玉髓玛瑙
  石榴石
  金太阳
  萤石
  黑曜石
  木变石
  橄榄石
  红纹石
  月光石
  海蓝宝
  东陵玉
  金沙石
  孔雀石
  芙蓉石
  寿山石
  青田石
  巴林石
  昌化鸡血石
  装饰石佛珠欣赏
  第十三节 天珠
  天珠的起源
  天珠的科学认定
  天珠的种类
  佩戴天珠的注意事项
  天珠在生活中的运用
  天珠的识别
  第十四节 核雕
  核雕文化
  核雕佛珠的选择
  核雕佛珠的收藏与保养
  第十五节 金属
  金佛珠
  银佛珠
  铜佛珠
  铁佛珠
  第十六节 特殊材料
  紫砂佛珠
  岫玉佛珠
  核桃佛珠
  漆器佛珠
  景泰蓝佛珠
  陶瓷佛珠
  琉璃佛珠
  软陶佛珠
  第四章 佛珠制作
  第一节 佛珠的制作过程
  木质佛珠的生产过程(大批量生产)
  水晶佛珠的生产过程(大批量生产)
  金星小叶紫檀内镶象牙柱的制作过程
  第二节 配饰与绳结
  中国结的基本编法
  第三节 佛珠的包装
  对佛珠的保护性
  木质佛珠收藏箱
  多用途供佛、诵经、佛曲、香道佛珠收藏箱
  第四节 特殊工艺佛珠
  第五章 佛珠鉴藏
  第一节 名贵佛珠的收藏
  第二节 名贵佛珠的鉴别
  菩提类佛珠
  果实(核)类佛珠
  竹木类佛珠
  宝玉石类的佛珠
  第三节 名贵佛珠的市场与投资
  大德高僧的佛珠收藏
  中国佛珠市场的追忆
  第六章 佛珠艺术
  第一节 佛珠是庄严的礼品
  第二节 佛珠是辟邪的护身符
  第三节 佛珠上常用到的吉祥文化
  第四节 佛珠是永不过时的潮流
  第五节 佛珠是美丽的饰物
  后记
  参考书目
  2013年佛珠拍卖价格一览表
  特别鸣谢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后记

编辑
后记
  
  佛珠,既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民间工艺美术品,具有很好的收藏与鉴赏价值。我们以佛珠文化为源泉,以佛珠交流为己任。大家在做同一件事情,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从2007年最初的香港版《佛珠》问世,到如今的《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全国发行,七年时间悄然已逝。七年间,这本书再版了三次,也被盗版了二十多次,保守估计发行逾50万册,并且不断有读者朋友来电询问如何购得此书。为此,我们对书中内容作了全新修订,并添加了近年来佛珠市场的最新相关内容,使本书含金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之后,与北京紫图图书有限公司精诚合作,让这本书以最佳的状态在全国出版发行。
  书中对于佛珠的种类、数目、质料、用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能够了解这诸多的“相状”。《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说明众生修行,无论诵经、念佛、拜佛,都不要“执相”。而佛珠也是作为“相”之一种而存在的,所以我们在使用佛珠时,不要过分地计较它的构造、颗数和质料才好。
  我想,只要我们能做到“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就可以早证菩提、成就涅盘了。在您心烦的时候,去捻拨一下身上的佛珠吧!愿每位朋友心有所向,忘却烦恼,六时吉祥!

佛珠收藏鉴赏指南序言

编辑
佛光照耀下的庄严法器
  
  在曲径通幽的禅林寺院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德高僧们在坐禅诵经的时候,手里总是持有一串珠子,双目微合,来回捻掐,口中还默默地诵咏着经文,给人一种静穆入定的幽深之感。
  这串漂亮的珠子就是佛珠,也称作“念珠”“数珠”“诵珠”“咒珠”。佛珠是佛教徒的必备法器之一,在很多的经典里都有所论述。究其根本目的有三个:一是起到制心一处祛除杂念的作用,使心有一个可以觉醒的缘起;二是起到计数的作用,在佛教的实际修行方法中有很多都需要进行计数,比如说念佛号、持诵咒语等;三是当作做业的所缘物,这主要是密宗行者的佛珠,他们认为,经过大闭关等修持以后可以回避凶煞。在近一段时期还有很多的非佛教徒也喜欢佩戴念珠,其目的也不外乎世俗的趋吉避凶和装饰作用。
  由于佛珠与佛教的关联,加上它自身又有一种别样的美感趣味,所以就由佛教中的法器逐渐流向世俗社会,先是信奉佛教的善男信女们寻得把持,后来普通民众也用来充当装饰,当今已成为教内教外普遍流通的礼品。这种最普及,也是最易随身携带的法器,无论行、住、坐、卧皆可使用,现在也是处处可以请到。可是您知道吗?一串朴素的佛珠里面也有很多讲究。依构造、颗数不同,佛珠可分为挂珠、戴珠、持珠三大类;依制造之质料,有金、银、铜、铁、石、竹、木、漆、珍珠、玛瑙、珊瑚、琉璃、砗磲、琥珀、蜜蜡、水晶、白玉、翡翠、象牙、牛骨、绿松石、青金石、金砂石、孔雀石、虎眼石、木槵子、摩尼子、莲花子、金刚子、太阳子、蟠桃果、椰子壳等,不胜枚举。虽无定限,然各擅胜场。
  今天使用佛珠念佛的人,比比皆是,然而对于佛珠的名称、源流、作用、种类、颗数、材质、使用方法、艺术价值等,恐怕知之不多,故在这里做一简介,使读者略知其梗概。
  佛珠的种类很多,本书载录的百余种佛珠,包括持珠、戴珠、挂珠三大类,其中有单组的、有复组的;而质料则有常见的(如菩提子珠)、有罕见的(如沉香珠)、有珍贵的(如琥珀蜜蜡珠)、有普通的(如名贵木珠),希望有助读者对佛珠有广泛系统的认识。
  佛经说:凡人众生有一百零八种烦恼,而烦恼产生种种恶业。修持念佛,可以消除种种烦恼、种种恶业。本书特别选载冯纪伟老师珍藏的百余款佛珠,其中意义,希望读者会心得之!
  透过念珠的施与受,串起人与人之间难以言说、也不必言说的心意, 念珠、念珠,以念为珠,珍贵的是人们珠圆玉润的纯洁心珠。
  我也要一串菩提念珠,伴着声声佛号,加注为众生祈福的心愿……

  
词条标签:
文学作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