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中国现当代文学馆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8 19:44:49
编辑 锁定
《中国现当代文学馆(青少年版共10册2011年全新升级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着。 中国现当代的这一百多年,出来就不是一个缺少文学,缺少大师的年代,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星空,大师云集、河汉璀璨。那些在风雨飘摇中依旧巍然不倒、用犀利的眼光烛照黑暗现实的大师们,那些在光怪陆离的当代社会、抵抗住纸醉金迷记录着嬉笑怒骂,他们留下的文学财富荣耀着中国人的文化尊严和思想荣光。《中国现当代文学馆(青少年版共10册2011年全新升级版)》推介的中国现当代的部分大师们的作品,让青少年朋友在与大师慈爱的眼光对视后,获得一种思想的顿悟,从而有更厚重的童年、更坚实的成长!
书    名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中国现当代文学馆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页    数
1920页
开    本
32
作    者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1年12月1日
语    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32276844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中国现当代文学馆内容简介

编辑
把你最宝贵的时光,献给最值得你珍视的书,你有一万个理由从最好的书读起,它们的数量其实很有限,因为无情的时间会让很多书速朽,只有全人类公认的经典才会流传下来。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馆(青少年版共10册2011年全新升级版)》中的这些书,每一本都蕴含独到的魔力,合在一起更是有着巨大的能量,如果你去阅读,它就会释放,让你集多种珍贵品质于一身,成为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从而能战胜一切假恶丑的魔障,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将赐予博览者以力量。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中国现当代文学馆图书目录

编辑
朝花夕拾
  呐喊
  朱自清散文精选
  宝葫芦的秘密
  稻草人
  呼兰河传
  繁星春水
  老舍小说精选
  矛盾作品精选
  郭沫若作品精选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中国现当代文学馆文摘

编辑
狂人日记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幢’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着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问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一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发昏。然而须十分小心,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二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又怕我看见。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其中最凶的一个人,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我可不怕,仍旧走我的路。前面一伙小孩子,也在那里议论我;眼色也同赵贵翁一样,脸色也铁青。我想我同小孩子有什么仇,他也这样。忍不住大声说,“你告诉我!”他们可就跑了。
  我想:我同赵贵翁有什么仇,同路上的人又有什么仇;只有廿年以前,把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踹了一脚,古久先生很不高兴。赵贵翁虽然不认识他,一定也听到风声,代抱不平;约定路上的人,同我作冤对。但是小孩子呢?那时候,他们还没有出世,何以今天也睁着怪眼睛,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这真教我怕,教我纳罕而且伤心。
  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
  三
  晚上总是睡不着。凡事须得研究,才会明白。
  他们——也有给知县打过枷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他们那时候的脸色,全没有昨天这么怕,也没有这么凶。
  最奇怪的是昨天街上的那个女人,打他儿子,嘴里说道,“老子呀!我要咬你几口才出气!”他眼睛却看着我。我出了一惊,遮掩不住;那青面獠牙的一伙人,便都哄笑起来。陈老五赶上前,硬把我拖回家中了。
  拖我回家,家里的人都装作不认识我;他们的眼色,也全同别人一样。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宛然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
  前几天,狼子村的佃户来告荒,对我大哥说,他们村里的一个大恶人,给大家打死了;几个人便挖出他的心肝来,用油煎炒了吃,可以壮壮胆子。我插了一句嘴,佃户和大哥便都看我几眼。今天才晓得他们的眼光,全同外面的那伙人一模一样。
  想起来,我从顶上直冷到脚跟。
  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
  你看那女人“咬你几口”的话,和一伙青面獠牙人的笑,和前天佃户的话,明明是暗号。我看出他话中全是毒,笑中全是刀。他们的牙齿,全是白厉厉的排着,这就是吃人的家伙。
  照我自己想,虽然不是恶人,自从踹了古家的簿子,可就难说了。他们似乎别有心思,我全猜不出。况且他们一翻脸,便说人是恶人。我还记得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我那里猜得到他们的心思究竟怎样,况且是要吃的时候。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吟吟的睁着怪眼睛看我。
  我也是人,他们想要吃我了!
  P7-10(《呐喊(青少年版)》

世界经典文学名着博览:中国现当代文学馆序言

编辑
本书收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于1923年8月由北京新潮出版社出版。原收十五篇,后来鲁迅先生抽出去一部关于历史的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补天》),另编入《故事新编》,因此所余十四篇于此。
  关于先生为何要将这部小说集取名为《呐喊》——这个极富有深意的名字——编者在此不敢代先生叙言,因为在后面的自序内,先生详尽叙述了他彼时的想法和思想变动的过程,请读者们不吝翻阅,且,务必翻阅。
  自序之中,先生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便可窥见一二。
  编者唯一想在这里说明的是,《呐喊》中那些文学形象:狂人、阿Q、孔乙己、闰土……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典型也是最为成功的人物刻画,竖立起了一座座旁人无法企及的丰碑。鲁迅先生擅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和勾勒场景,潦潦几笔,市井小民潦倒书生的嬉、笑、怒、骂便呼之欲出,江南水乡的民俗风物则历历在目,对革命即将发生前的看似平静实则已风云暗涌的压抑场景的刻画更是入木三分。这份功力,值得我们的小读者们细细揣摩,用心研习。
  总之,先生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先生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更值得我们穷一生之力去研究和学习。《呐喊》犹值如此。
  编者
  2011年3月
  (《呐喊(青少年版)》

  
词条标签:
文学作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