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明代反腐倡廉所取得的一些成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一是明太祖朱元璋为明代的反贪做出了榜样;二是明代实施了完备的反贪制度;三是明代制定了冷峻严酷的惩贪法律;四是明代出现了名垂千古的清官廉吏;五是明代具有内涵丰富的廉政教育。
- 书 名
- 明代的贪腐与反贪腐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页 数
- 217页
- 开 本
- 32
- 品 牌
- 北京燕行天下
- 作 者
- 刘少华 十三陵特区明代帝陵研究会
- 出版日期
- 2013年8月1日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9787540233075, 7540233079
明代的贪腐与反贪腐基本介绍
编辑明代的贪腐与反贪腐内容简介
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2003年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具有深厚的明代历史文化底蕴。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更好地为当今反腐倡廉工作服务,北京市纪委联合十三陵特区在昭陵修建了“明镜昭廉”——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园,作为北京昌平首个廉政教育基地。昭陵是明十三皇陵之一,文化园的主题为“明镜昭廉”,就是充分利用了“昭”字“彰明显德”、“政声广达”、“细察入微”的特殊含义。“明镜昭廉”——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园由历史陈列、昭廉广场、陵区内展馆和清风林等组成,通过雕塑、壁画、实物模型以及电子科技等方式,展示明代反贪、惩贪、治贪的思想、实践和经验教训,以弘扬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的精华。《明代的贪腐与反贪腐》一书正是为此展园而撰写,基本涵盖了文化园展示的主要内容,而且内容略有增加,以期全面真实地展现明代反腐倡廉的真实历史面貌。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建设,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
明代的贪腐与反贪腐作者简介
刘少华,1982年生,山东莱芜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北京十三陵特区助理研究员,文物科副科长,明代帝陵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明史及古代陵寝制度史,着有《明清山东仕宦家族与家族文化》(合着)、《资治通鉴:中国历代外交问题》(合着)等,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明代的贪腐与反贪腐图书目录
编辑序言
第一章朱元璋:一个平民皇帝的反贪传奇
元末明初的贪腐之风
强烈的忧患意识
身体力行,提倡节俭
进行积极的廉政教育
《大诰》与严刑惩贪
剥皮实草:真实还是传说
铲除大贪,惩办大案
奖励廉吏,弘扬正气
第二章重在监督:明代的反贪机制
回避制度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言官:不屈的反贪斗士
第三章国当有法:明代的反贪律法
六赃
《大明律》中的关于反贪条例
《大明令》中的关于反贪条例
《问刑条例》中的关于反贪条例
五刑
文官刑罚
武官刑罚
诏狱与刑具
第四章清浊两重天:明代的清官与贪官
不立威名的方克勤
不带江南一寸绵的况钟
不爱钱的杨继宗
两袖清风的于谦
天下第一清官海瑞
知法犯法的刘观
祸国殃民的王振
立地太岁刘瑾
天下第一贪官严嵩
万历皇帝的敛财奴:陈增、陈奉、高淮
明末权阉魏忠贤
第五章洁己持廉:明代官箴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历代官箴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汪天锡《官箴集要》:为官先要正心
薛碹《从政录》:为官七要
杨昱《牧鉴》:以史为鉴
徐榜《宦游日记》:秉公训廉
蒋廷壁《璞山蒋公政训》:廉洁以守自己
吴遵《初仕录》:崇本、立治
《初仕要览》:洁己、持谦、勤政、爱民
戒石铭
三十六字箴言
后记
第一章朱元璋:一个平民皇帝的反贪传奇
元末明初的贪腐之风
强烈的忧患意识
身体力行,提倡节俭
进行积极的廉政教育
《大诰》与严刑惩贪
剥皮实草:真实还是传说
铲除大贪,惩办大案
奖励廉吏,弘扬正气
第二章重在监督:明代的反贪机制
回避制度
考核制度
监察制度
言官:不屈的反贪斗士
第三章国当有法:明代的反贪律法
六赃
《大明律》中的关于反贪条例
《大明令》中的关于反贪条例
《问刑条例》中的关于反贪条例
五刑
文官刑罚
武官刑罚
诏狱与刑具
第四章清浊两重天:明代的清官与贪官
不立威名的方克勤
不带江南一寸绵的况钟
不爱钱的杨继宗
两袖清风的于谦
天下第一清官海瑞
知法犯法的刘观
祸国殃民的王振
立地太岁刘瑾
天下第一贪官严嵩
万历皇帝的敛财奴:陈增、陈奉、高淮
明末权阉魏忠贤
第五章洁己持廉:明代官箴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历代官箴文化中的廉政思想
汪天锡《官箴集要》:为官先要正心
薛碹《从政录》:为官七要
杨昱《牧鉴》:以史为鉴
徐榜《宦游日记》:秉公训廉
蒋廷壁《璞山蒋公政训》:廉洁以守自己
吴遵《初仕录》:崇本、立治
《初仕要览》:洁己、持谦、勤政、爱民
戒石铭
三十六字箴言
后记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