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在历史丛林中》是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倡导个性化阅读。所选文章既有益智、又可怡情。打开《穿行在历史丛林中》去体验,体验书中的清香、书中的哲理、书中的故事。
- 书 名
- 穿行在历史丛林中
- 出版社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页 数
- 193页
- 开 本
- 16
- 品 牌
- 花山文艺出版社
- 作 者
- 鲁修勤
- 出版日期
- 2005年4月1日
- 语 种
- 简体中文
- ISBN
- 7806735763
穿行在历史丛林中内容简介
编辑《穿行在历史丛林中》是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
穿行在历史丛林中图书目录
编辑上帝的神秘作坊
柏林墙:泪与笑凝成的故事
他放走了希特勒
百年黄埔
“俄罗斯大地辽阔,可我们已无退路”
圣诞夜休战
谁剥去了将军的衣服
只要你想就能做到
历史的铿锵足音
致命的延误
滑铁卢之战
没有金牌的第一届奥运会
百年灾难
淝水之战
《左传》
艾青
凝望与解读
走进一个人
岳飞
解读尼克松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沉船
凝望蔡元培
文天祥的幸与不幸
读韩愈
苏东坡突围
布鲁诺
寻找那颗星
我的早年生活
伟人垂暮
“愚者”章太炎
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米开朗琪罗传
居里夫人传
徐悲鸿小传
荆轲列传
苏武传
朱买臣传
阅读历史
哭泣的圆明园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废墟的印象
圆明园残简
读碑
写故事人的故事
屠格涅夫故园
斯大林格勒站
走进周庄
黑海海底发现7000年前人类居住遗址
千古谜团——埃及金字塔
蒙着岁月风尘的辉煌
莫高窟
古希腊的石头
说秦俑
古树档案
青冢
白玉苦瓜
翻阅发黄的巨着
感悟珍珠港
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空城计”和“实城计”
中国入世:一个历史的诠释
秦始皇的“千秋伟业”
柏林墙:泪与笑凝成的故事
他放走了希特勒
百年黄埔
“俄罗斯大地辽阔,可我们已无退路”
圣诞夜休战
谁剥去了将军的衣服
只要你想就能做到
历史的铿锵足音
致命的延误
滑铁卢之战
没有金牌的第一届奥运会
百年灾难
淝水之战
《左传》
艾青
凝望与解读
走进一个人
岳飞
解读尼克松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沉船
凝望蔡元培
文天祥的幸与不幸
读韩愈
苏东坡突围
布鲁诺
寻找那颗星
我的早年生活
伟人垂暮
“愚者”章太炎
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米开朗琪罗传
居里夫人传
徐悲鸿小传
荆轲列传
苏武传
朱买臣传
阅读历史
哭泣的圆明园
奥斯威辛没有什么新闻
废墟的印象
圆明园残简
读碑
写故事人的故事
屠格涅夫故园
斯大林格勒站
走进周庄
黑海海底发现7000年前人类居住遗址
千古谜团——埃及金字塔
蒙着岁月风尘的辉煌
莫高窟
古希腊的石头
说秦俑
古树档案
青冢
白玉苦瓜
翻阅发黄的巨着
感悟珍珠港
从历史看天下兴亡
“空城计”和“实城计”
中国入世:一个历史的诠释
秦始皇的“千秋伟业”
穿行在历史丛林中文摘
编辑柏林墙:泪与笑凝成的故事
◆程盈盈
这些最早的翻越柏林墙的逃亡者,也许就定
下了逃亡柏林墙故事的基调。
1961年8月12日凌晨1点,一个沉闷的夏日。两万多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仅仅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就全部完了,整个东西柏林被铁丝网全部分割,再加路障。柏林墙正式树立起来。
历史记载,柏林墙初步完成,即东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点37分,以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为标志。但就在13日,最早明白过来的东德人已经开始翻越柏林墙,当天,一位技工跨过正在树立的铁丝网跳进了西柏林,有人跳进运河游到了西柏林。
这些最早的翻越柏林墙的逃亡者,也许就定下了逃亡柏林墙故事的基调。
一、笑篇
要说最可爱的逃亡者,颇有几个竞争者,首先是两位大情圣,一个是阿根廷人,一个是澳大利亚人。大家看看他们逃亡的手段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他们能做出来,死脑筋的德国人就是再有几百万人逃亡,也做不出这么幽默的计划来。
柏林墙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那么几个门,几个交通站。于是情人被困在东柏林的两位就打起了交通站的主意。经调查研究,交通站是靠栏杆来封锁交通的,虽然栏杆结实,撞不断,但是栏杆比较高,如果汽车足够矮,可以从栏杆底下直接钻过去。
于是计划诞生了,把自己的亲爱的放在行李箱里,趁警察不注意,开足马力,一下从栏杆下面钻到西柏林就行了。
说干就干,澳大利亚人就这么把自己的新娘子接到了西柏林。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就不存在什么幽默了。但是这时候,阿根廷人出场了,他充分表现了南美人热血沸腾,但不爱动脑子的特点,他认为这个计划不错,决定自己也照办。所谓照办,真的是照办,他居然连车子都是直接找澳大利亚人借的同一辆车!说起来也是,这么矮的车本来就不好找。问题是,他一点儿伪装都没有做,连车牌都不换,就这么开了去。
阿根廷人开着这辆已经被报纸报道得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的车,大摇大摆开进东柏林。
东德警察一看,这车怎么这么眼熟,但是谁也猜不到天下还真有这么大胆的人。警察问:“这车,以前是不是来过东德?”阿根廷人脸不红心不跳地回答:“当然没有啦。”警察自己也糊涂了,大手一挥,放行了!
结果是,在一个星期以后,同一辆车,把另一对情侣,用同样的方式带到了西柏林。
在他们举行婚礼之际,悲愤的东德警察在栏杆下面装了无数垂直的铁条,别说是车,就是条蛇也休想从栏杆下面再钻出去!
另一位竞争者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们家经过地道从柏林墙的下面钻到了西柏林。这个地道挖了整整6个月。而且因为东柏林警察便衣密布,地道不得不从西柏林挖掘。要求是绝对不许做地面测量。还必须正好挖到被接应者家的厕所里。为了不被地面人员发现,地道深入地下12米!
这样庞大的工程,这样长的时间,真不知道逃亡者是如何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达如此之久的。但这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当他从地道口出现在西柏林的时候,面对记者和救援人群发表感想如下:
“这个大洞洞怪吓人的,不过没有野兽。”
那一刻,我想到了着名的影片《美丽人生》。
二、泪篇 在柏林墙的逃亡者中,那些“功败垂成”者无疑是悲惨的。1961年,18岁的彼得·菲西特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
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
悲剧还没有完,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我不知道东德的警察是一时不敢承担责任,跑去请示上级,还是真的就已经下了杀心(我宁愿相信是前者)。彼得就这样在墙下躺了50分钟,没有一个东德警察前来管他。
彼得的呼喊声一点一点地低下去了,低下去了。
彼得终于停止了呼吸。他的血已经流尽了,在他蓝眼睛里最后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50分钟以后,东德警察抬走了他的尸体。
在柏林墙刚完成的那一年,由于墙还不是很坚固,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开重型车辆直接撞墙!直接冲开柏林墙进入西德。
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察的密集射击。有军事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对于穿透力极强的子弹,民用车的车壁、车门根本就没用,香港电影里躲到小轿车后面就可以逃开对方射击的镜头完全是搞笑。所以,用这个办法冲击柏林墙的人,实际上等于完全不设防地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去争取一次严重交通事故的机会!
这样的故事太多。最悲惨的,一是在离墙最后一米处熄火的那辆装有数十人的大客车;二就是布鲁希克的故事。
布鲁希克和他的同伴同样是利用大客车冲击柏林墙,但是他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军队和警察从多个方向向客车密集射击,客车起火燃烧,弹痕累累!还好,客车质量过硬,不但没有熄火,还在布鲁希克良好的驾驶技术下奋勇加速,一声巨响,柏林墙被撞开了一个大缺口,整个客车冲进了西柏林!
驾驶座上的布鲁希克身中19弹,他是用生命的最后意志坚持加速,冲向柏林墙的。当客车冲进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鲁希克停止了呼吸。
三、黑色幽默篇
1979年某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着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4个孩子。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手工制成,花了数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两个家庭自学成材,从材料学、工程学、气体动力学、气象学……一直到建立家庭实验室,最后成功地在家庭的后院里制作完成了这个高达28米的热气球!
经调查,此热气球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热气球,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个热气球在通过柏林墙的时候,被警察发现了。警察目瞪口呆之余,还算记得开枪射击。这一射击,该气球良好的工艺水准就发挥了出来。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但枪打不到,连探照灯都照不到!警察只好紧急呼叫空军支援:“你们赶快出动,寻找一个热气球,把它打下来,对,没错,是热气球,重复一遍,热一气一球!”
战机立刻出动,但是热气球在28分钟的飞行以后,已经完成了使命,安全落地。
问题是,当气球被发现以后,两家人决定立刻降落,以避免被战机击落,这一“紧急降落”,就谁也摸不准方向了,降落的地点无法确定。到底是已经到了西德,还是被迫降在东德,谁也不知道。
P3-5
◆程盈盈
这些最早的翻越柏林墙的逃亡者,也许就定
下了逃亡柏林墙故事的基调。
1961年8月12日凌晨1点,一个沉闷的夏日。两万多军队突然开到东西柏林边境,立刻开始了修筑柏林墙的工程。仅仅到13日凌晨,第一期工程就全部完了,整个东西柏林被铁丝网全部分割,再加路障。柏林墙正式树立起来。
历史记载,柏林墙初步完成,即东西柏林正式分割,在13日中午12点37分,以最后一个路口宣布封锁为标志。但就在13日,最早明白过来的东德人已经开始翻越柏林墙,当天,一位技工跨过正在树立的铁丝网跳进了西柏林,有人跳进运河游到了西柏林。
这些最早的翻越柏林墙的逃亡者,也许就定下了逃亡柏林墙故事的基调。
一、笑篇
要说最可爱的逃亡者,颇有几个竞争者,首先是两位大情圣,一个是阿根廷人,一个是澳大利亚人。大家看看他们逃亡的手段就可以知道,也就是他们能做出来,死脑筋的德国人就是再有几百万人逃亡,也做不出这么幽默的计划来。
柏林墙并不是铁板一块,总有那么几个门,几个交通站。于是情人被困在东柏林的两位就打起了交通站的主意。经调查研究,交通站是靠栏杆来封锁交通的,虽然栏杆结实,撞不断,但是栏杆比较高,如果汽车足够矮,可以从栏杆底下直接钻过去。
于是计划诞生了,把自己的亲爱的放在行李箱里,趁警察不注意,开足马力,一下从栏杆下面钻到西柏林就行了。
说干就干,澳大利亚人就这么把自己的新娘子接到了西柏林。
如果故事到此为止,那就不存在什么幽默了。但是这时候,阿根廷人出场了,他充分表现了南美人热血沸腾,但不爱动脑子的特点,他认为这个计划不错,决定自己也照办。所谓照办,真的是照办,他居然连车子都是直接找澳大利亚人借的同一辆车!说起来也是,这么矮的车本来就不好找。问题是,他一点儿伪装都没有做,连车牌都不换,就这么开了去。
阿根廷人开着这辆已经被报纸报道得详细得不能再详细的车,大摇大摆开进东柏林。
东德警察一看,这车怎么这么眼熟,但是谁也猜不到天下还真有这么大胆的人。警察问:“这车,以前是不是来过东德?”阿根廷人脸不红心不跳地回答:“当然没有啦。”警察自己也糊涂了,大手一挥,放行了!
结果是,在一个星期以后,同一辆车,把另一对情侣,用同样的方式带到了西柏林。
在他们举行婚礼之际,悲愤的东德警察在栏杆下面装了无数垂直的铁条,别说是车,就是条蛇也休想从栏杆下面再钻出去!
另一位竞争者是一个5岁的小男孩。他们家经过地道从柏林墙的下面钻到了西柏林。这个地道挖了整整6个月。而且因为东柏林警察便衣密布,地道不得不从西柏林挖掘。要求是绝对不许做地面测量。还必须正好挖到被接应者家的厕所里。为了不被地面人员发现,地道深入地下12米!
这样庞大的工程,这样长的时间,真不知道逃亡者是如何承受这样的心理压力达如此之久的。但这个孩子什么也不知道。当他从地道口出现在西柏林的时候,面对记者和救援人群发表感想如下:
“这个大洞洞怪吓人的,不过没有野兽。”
那一刻,我想到了着名的影片《美丽人生》。
二、泪篇 在柏林墙的逃亡者中,那些“功败垂成”者无疑是悲惨的。1961年,18岁的彼得·菲西特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已经爬到了柏林墙的顶部,只需要再加最后一把劲,就可以达成目标,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
彼得滑落回柏林墙东侧。
悲剧还没有完,身中数弹的彼得倒在柏林墙下,血流如注,我不知道东德的警察是一时不敢承担责任,跑去请示上级,还是真的就已经下了杀心(我宁愿相信是前者)。彼得就这样在墙下躺了50分钟,没有一个东德警察前来管他。
彼得的呼喊声一点一点地低下去了,低下去了。
彼得终于停止了呼吸。他的血已经流尽了,在他蓝眼睛里最后映出的,依然是东柏林。50分钟以后,东德警察抬走了他的尸体。
在柏林墙刚完成的那一年,由于墙还不是很坚固,有人就想出了办法,开重型车辆直接撞墙!直接冲开柏林墙进入西德。
逃亡者要面对的绝不仅仅是坚固的高墙,还有来自军队和警察的密集射击。有军事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对于穿透力极强的子弹,民用车的车壁、车门根本就没用,香港电影里躲到小轿车后面就可以逃开对方射击的镜头完全是搞笑。所以,用这个办法冲击柏林墙的人,实际上等于完全不设防地穿行在枪林弹雨中,去争取一次严重交通事故的机会!
这样的故事太多。最悲惨的,一是在离墙最后一米处熄火的那辆装有数十人的大客车;二就是布鲁希克的故事。
布鲁希克和他的同伴同样是利用大客车冲击柏林墙,但是他们的行动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军队和警察从多个方向向客车密集射击,客车起火燃烧,弹痕累累!还好,客车质量过硬,不但没有熄火,还在布鲁希克良好的驾驶技术下奋勇加速,一声巨响,柏林墙被撞开了一个大缺口,整个客车冲进了西柏林!
驾驶座上的布鲁希克身中19弹,他是用生命的最后意志坚持加速,冲向柏林墙的。当客车冲进西柏林的那一刻,布鲁希克停止了呼吸。
三、黑色幽默篇
1979年某夜晚,从东德一个家庭的后院升起了一个巨大的热气球。气球下面的吊篮里装着两个家庭——两对夫妇和他们的4个孩子。这个气球完全由这两个家庭手工制成,花了数年的时间。在此期间,两个家庭自学成材,从材料学、工程学、气体动力学、气象学……一直到建立家庭实验室,最后成功地在家庭的后院里制作完成了这个高达28米的热气球!
经调查,此热气球是欧洲历史上最大的热气球,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这个热气球在通过柏林墙的时候,被警察发现了。警察目瞪口呆之余,还算记得开枪射击。这一射击,该气球良好的工艺水准就发挥了出来。逃亡者操纵热气球一下升高到了2800米以上的高空,不但枪打不到,连探照灯都照不到!警察只好紧急呼叫空军支援:“你们赶快出动,寻找一个热气球,把它打下来,对,没错,是热气球,重复一遍,热一气一球!”
战机立刻出动,但是热气球在28分钟的飞行以后,已经完成了使命,安全落地。
问题是,当气球被发现以后,两家人决定立刻降落,以避免被战机击落,这一“紧急降落”,就谁也摸不准方向了,降落的地点无法确定。到底是已经到了西德,还是被迫降在东德,谁也不知道。
P3-5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