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选刊:我走过时间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6:27
编辑 锁定
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由《散文选刊》杂志社主办,自2009年举办第一届以来,集中展现了每一年度散文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和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也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本套图书精选自2009年以来每一届华文最佳散文奖获奖作品,根据视角、历史、回忆几大主题,选辑成册,以飨读者。《我走过时间》融乡情、亲情、感悟、地方人文和现实于一体,将故乡、故人、故事,那些尘封在历史中的记忆,中国的记忆,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篇幅有长,有短,有的文章张力饱满,情感细致,意义多向,文韵繁复,是亲情散文的震撼之作;有的文章用书信这一最传统的交流形式抒发心曲,旧瓶装新酒,旧谱唱新歌;有的以一个入世的题目,完成了一篇出世的文章,作品充满灵性,通过对世道的苍凉与飞逝的流年中芸芸众生该如何解脱苦厄问题的追问,替俗世中的自己和众生寻找到了神性的美感和爱意;有的以富有诗意的湿漉漉语言描写了那些细微甚至琐屑但却刻骨铭心的乡间记忆,记忆与生命如影随形的伴随,显现了人类情感最初孕育和生成时极其重要的基因密码,让我们懂得感恩与敬仰。
书    名
散文选刊:我走过时间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页    数
317页
开    本
16
品    牌
华文天下
作    者
《散文选刊》杂志社
出版日期
2014年12月1日
语    种
简体中文
ISBN
9787510833274

散文选刊:我走过时间基本介绍

编辑

散文选刊:我走过时间内容简介

创刊于1984年10月的《散文选刊》是国内创刊较早的专门选发散文精品的文学期刊,以关注社会生活,彰显当代意识,引导创作潮流为己任,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本套书精选2009年以来每一届华文最佳散文奖获奖作品,分主题集结成册,便于读者有针对性、选择性的阅读

散文选刊:我走过时间作者简介

《散文选刊》创刊于1984年10月,是国内创刊较早的专门选发散文精品的文学期刊。创刊以来,期刊以关注社会生活,彰显当代意识,引导创作潮流为己任,重点展示中国散文创作的最新成就。
  葛一敏,《散文选刊》主编,鲁迅文学奖评委,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委员。乔叶,《散文选刊》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着有《最慢的是活着》(鲁奖)《拆楼记》等。乔叶:《散文选刊》副主编,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鲁迅文学奖得主,着有《最慢的是活着》(获鲁迅文学奖)、《拆楼记》等。

散文选刊:我走过时间图书目录

编辑
001 门孔
  019 以父之名
  043 蝴蝶有声
  055 羊的冬天
  067 流年记
  079 娘
  179 让“死”活下去
  199 我怀念
  207 白云和青草里的痛
  241 第三只手
  263 我走过时间
  2811973年的一次下乡
  293 苏北少年“堂吉诃德”
  307 豆蔻年华的微笑

散文选刊:我走过时间序言

编辑
写在前面的话
  文/葛一敏乔叶
  《散文选刊》自1984年10月创刊以来,作为展示我国散文最新成果的一方重要平台,其精萃精美的品质广受业内外好评,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响,成为文学刊物的一个典型代表和散文界的一面醒目旗帜。为了彰显优秀的散文作品对散文创作的示范、引导和推动作用,集中展现年度散文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和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也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提高散文创作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近几年来,《散文选刊》对刊物内容和栏目做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革,并聘请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着名散文诗作家吴长忠等国内一流的评论家、作家和散文类刊物主编以及资深文化媒体人士组成评委会,成功举办了多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的评选活动,在业内外获得了良好反响和高度评价。
  由于评委们文化背景的不同和审美趣味的差异,评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各种意见的探讨和争论,其结果虽然不免会有些微遗憾,却也在最大程度上丰富和拓展了获奖散文的形态和边界。对此,评委们达成了一致共识:好散文不一定能够获奖,但获奖的一定是好散文。什么是好散文,好散文的标准是什么?这个标准自然不是做数学题:不能说一加一等于二就是好散文,但在我们的心目中,对好散文的判断却也有着一些最基本的原则或者说是期许。比如充满着含金量很高的诚实,比如剖析着饱含怀疑、拷打甚至否定精神的自我,比如跨越了虚构和非虚构的简单对应关系从而使散文创作更宽广也更自由的尝试和探索……总之,只要文字风格具有独特的个性,所表达的内容对现实的介入深入肌理,既抒情又不矫情,在散文这种最“宾至如归”的文体里释放出富有温度和诚意的呼吸与脉动,只要有这些元素的散文,就都是我们期待的好散文。
  散文到底意味着什么?在2013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颁奖典礼上,李敬泽致辞说:“散文不是小事,文章之道关乎世界。我们怎么写文章,这不是文学问题,这是一个我们如何面对自己,如何面对世界,能不能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自我表达和表达这个世界的问题……这是至关重要的根本性问题,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文章之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一方面语言、写作、文章各种各样的信息凸显,像洪流一样天天淹没着我们,另一方面文章之道并不像它巨大的数量一样那么明确、清晰,文章之道在这样一个时代尤其需要我们共同去探索和体验。我想,好文章可能每一个人都有他的标准,每一个人也都有他的偏爱,但是有一点应该是肯定的,那就是我们需要一种忠诚于我们的内心,忠诚于我们的经验,需要这样的语言和这样的表达,需要对自己、对世界都负责任的语言和表达。”河南省文联党组书记吴长忠在颁奖典礼上向获奖作家表达诚挚祝贺时则说:“好刊物是靠好作品说话的,好作品又来自好作家。正是因为诸如在场的优秀作家的存在,《散文选刊》才能走到今天……祝愿你们写出更多迎合时代脉搏,反映人民心声的作品,努力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在创作上获得越来越可喜的丰收!我相信,你们的丰收一定就是《散文选刊》的丰收!”
  ——诚哉斯言。这些优秀的获奖散文就是《散文选刊》的丰收。把这些获奖散文排放在一起,慢慢梳理,仔细品味,真可谓七彩斑斓,风格各异。作家们肆意汪洋的才情和生机勃勃的表达让我们由衷地欣喜和惊叹。他们用生命精炼出的智慧都凝结在这些或长或短的篇章里,熠熠生辉。这些篇章或深情,或温暖,或疼痛,或酸甜苦辣兼而有之。其笔墨或是绚丽夺目,或是从容平和,或是优雅高贵,或是粗粝强悍,甚或是宁静黯淡,无论是哪一种色彩和温度,都蕴含着对尘世的广阔理解、殷切爱怜和诚挚悲悯。在这些篇章里徜徉,会让人觉得心在大地上自由铺展的同时,也在向着天空纵情生长。这样的写作,就是对自己、对世界都负责任的语言和表达,当然也是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我们相信,它们一定能够让读者从中获得丰富的精神享受和心灵营养。

  
词条标签:
文学作品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