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8:47
编辑 锁定
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channel access technique without a centrol controller)指一种不要交换(控制)中心,采用多信道选址技术的拨号专用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分单工个人无线电系统和双工无绳电话系统两类。
中文名
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
外文名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multi-channel access technique without a centrol controller

目录

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特点

系统中的所有用户台(包括移动台、固定台)都在一个控制信道上守候。任一主呼台通过载波电平检测,寻找一个空闲的通话信道,然后在控制信道上发出包含被呼台号码、主呼台号码和空闲信道号等信息的选择呼叫信令。系统内所有用户台均可收到该呼叫信令,但只有与信令中被呼台号码相同的用户台能响应。接着,主呼、被呼双方或多方都转入选定了的空闲信道进行通话。通话结束后都回到控制信道守候。这种移动通信系统的移动台发射功率较大。

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频段

常用的有903~905MHz、915~917MHz、430~432MHz等频段,各具有80个25kHz间隔的信道或158个12.5kHz间隔的交错信道。频谱利用率和系统灵活性都较传统单频对讲方式高。

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系统组成

由固定台、移动台、转发台(也称中继台)、有线和无线转接器等用户设备及射频监控系统、呼号编码器等管理设备组成。
固定台:进行固定通信业务的终端设备。
移动台:移动台是移动通信网中移动用户使用的设备,可以分为车载型、便携型和手持型。其中手持型俗称“手机”。它由两部分组成,移动终端(MT)和客户识别卡(SIM)。移动终端就是“机”,它可完成话音编码、信道编码、信息加密、信息的调制和解调、信息发射和接收。
中继台:是在无线对讲系统中,用于增大通讯距离,扩展覆盖范围的设备。中继台又称中转台、转发台、差转台,是专用移动通信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中继台的作用就是中转和放大信号。用于增大通讯距离,扩展信号覆盖。
转接器:是指将一种信号转换成另一种信号的装置。
射频:是RadioFrequency的缩写,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300KHz~300GHz之间。射频简称RF射频就是射频电流,它是一种高频交流变化电磁波的简称。每秒变化小于1000次的交流电称为低频电流,大于10000次的称为高频电流,而射频就是这样一种高频电流。高频(大于10K);射频(300K-300G)是高频的较高频段;微波频段(300M-300G)又是射频的较高频段。
编码器:是将信号(如比特流)或数据进行编制、转换为可用以通讯、传输和存储的信号形式的设备。编码器把角位移或直线位移转换成电信号,前者称为码盘,后者称为码尺。按照读出方式编码器可以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按照工作原理编码器可分为增量式和绝对式两类。增量式编码器是将位移转换成周期性的电信号,再把这个电信号转变成计数脉冲,用脉冲的个数表示位移的大小。绝对式编码器的每一个位置对应一个确定的数字码,因此它的示值只与测量的起始和终止位置有关,而与测量的中间过程无关。
系统内任一用户台可在其无线覆盖区内任意选呼另一个(或一组)用户台直接通信,形成小区全连通网;有权用户台可在转发台无线覆盖区内任意选呼另一个(或一组)用户台转接通信,形成大区部分连通网。组网方式比较灵活,用户台数量可逐步增加,建网投资较有中心网节省一半以上。

无中心选址移动通信系统发展

无中心选址模拟系统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日本首先开发。1991年,欧洲制定数字无中心系统标准。这两种系统均被CCIR采纳形成了建议。
我国从1984年开始研究、制定相关的国家标准,开发了这类系统。可自动转发、自动入有线网,提供静止图像、数据传输,传真等非话业务。
词条标签:
中国通信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