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白粉病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3:54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番茄白粉病 鞑靼内丝白粉菌Leveillula taurica(Lev.)Arn.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和番茄粉孢Oidium lycopersici Cooke et Mass.属于半知菌门真菌。寄主 番茄。危害 番茄的普通病害,病情较轻,对生产影响不大。个别棚室发病重,引起植株早衰死亡。分布 局部地区分布,多在棚室中发生。
中文名
番茄白粉病
病原中文名
半知菌门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番茄,叶柄、茎部、果实等部位
主要为害部位
番茄

番茄白粉病症状特点

编辑
主要危害叶片。叶面初现白色霉点,散生,后逐渐扩大
番茄白粉病 番茄白粉病
成白色粉斑,并互相连合为大小不等的白粉斑,严重时整个叶面被白粉所覆盖,像被撒上一薄层面粉,故称白粉病。叶柄、茎部、果实等部位染病,病部表面也出现白粉状霉斑。白粉状物即为本病病征(分孢梗及分生孢子)。[1] 

番茄白粉病病原及发病特点

编辑
病原菌无性阶段为半知菌亚门的拟粉孢属〔Oidiopsistaurica(Lév.)Salm.〕;有性阶段为子囊菌亚门的内丝白粉菌属〔Leveillula taurica(Lév.)Arn.〕。在华南地区,病菌有性阶段不常见,主要以无性态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依靠气流辗转传播危害,完成病害周年循环,无明显越冬现象。通常温暖潮湿的天气及环境有利于发展,尤其在温室或大棚保护地栽培,病害发生普通而较严重。病菌孢子耐旱力特强,在高温干燥天气亦可侵染致病。品种间抗性差异尚待调查。

番茄白粉病防治方法

编辑
(1)注意选育抗病品种。
(2)保护地栽培宜加强温湿调控,主要用粉尘法或烟雾法防治;露地栽培于发病前或病害点片发生阶段及时连续喷药控病。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非自然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