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投资促进局2011年工作计划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40:38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信息栏,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珠海市投资促进局2011年工作计划》是珠海市投资促进局于2011年发布的相关文件。[1] 
一、以跟踪洽谈为重点,千方百计推动项目落户。
围绕项目引进这一中心工作,充分调动全市投资促进系统积极性,密切与各区(经济功能区)的联系,用好用足优惠政策,坚持多措并举,形成工作合力,狠抓新项目引进以及121个总投资约1400亿元人民币的在谈项目跟踪落实。把2011年作为全市项目引进的“丰收年”,为推动珠海经济“加速”发展作出贡献。一是加强项目跟踪,建立项目台帐,实行项目跟踪责任制,安排专人负责具体项目跟进,做到责任到人、时间倒推、任务倒逼。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性质,开展“地图式”招商,主动登门拜访企业,想方设法与目标企业建立联系,促进项目引进。二是加强政策研究,巩固竞争力。力争在2011年一季度完成总部经济政策的送审工作,增强对外企、央企和民企在我市设立总部的吸引力;深入研究用活我市“三旧”改造政策,为香洲区大力引进现代服务业提供有力支撑。2011年拟重点推动落户的项目有:加拿大庞巴迪集团、芬兰瓦锡兰项目、中海油凝析油项目、大连万达项目、英国TESCO项目、红星美凯龙项目、招商局集团文化旅游项目、合众国际旅游项目、亚太纸业项目、CAE模拟机项目、海航集团项目、斯泰龙项目、纽佩斯项目、韩国昌兴项目、三井造船项目、四国化成和深圳康佳通信科技项目等。推动这些重大项目尽快落户将为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以项目包装为突破口,着力拓展项目来源渠道。
上半年重点推动资源调查,开发闲置资源,盘活存量资源,整合现有资源,依据国家政策、我市城市规划和产业定位,建立目标项目库(即“look for” and“ offer”)。“Look for”即摸清珠海产业发展需要什么项目,为有针对性的开展上门招商提供依据。“Offer”即通过开展项目包装,摸清珠海能够为项目引进提供哪些资源、哪些优惠政策,克服等待式招商、地毯式招商等传统招商模式中盲目招商的状况,开展精确式、地图式招商,做到有的放矢,有效提高项目引进的成功率。
2011年,在项目包装方面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开展全市需引进项目和可提供资源调查。抓紧收集可提供资源和需引进项目的资料,力争在3月底前完成全市项目资源普查和摸底工作。二是结合我市实际,开展项目分类和可行性研究。按照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原则,对全市项目资源进行分类,对重大项目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可行性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和投资者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三是组织项目策划和包装,编写项目资料,建立项目库。加强对闲置资源(如零散地块)的整合,以及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的包装力度。抓紧完成对各区上报项目的整理和入库工作,编制并定期发布我市项目招商手册。四是狠抓各类项目招商和推介活动组织统筹协调工作。与各区(经济功能区)合作,在国内外投资促进活动中大力推介项目库,发挥各类招商平台的作用,拓宽项目来源渠道。
三、以产业布局为依托,抓好投资推广活动。
2011年,我们将在着力宣传推广珠海城市整体形象的基础上,把招商引资与促进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有效结合起来,突出宣传珠海浪漫宜人的城市环境、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独具优势的地理区位、日益完善的立体交通、充满机遇的发展前景。
国内方面,全年将积极参加国家、省的重大投资促进活动。根据我市实际情况,还将筹备组织以下活动:3月拟在北京举办横琴新区和十字门中央商务区投资说明会;4月份,与武船重工等企业合作,在我市举办装备制造业论坛,拟邀请国内外知名装备制造企业参加;5月与富山工业园联合举办装备制造业招商会;6—8月,在江浙、西北、东北等地区举办针对民营企业,重点推介招商项目的活动;9月与横琴新区和十字门中央商务区合作,在上海举办以总部企业、商贸企业和金融企业为重点的推介会;11月与香洲区和高栏港经济区合作举办珠海国际游艇展。港澳台方面,1月参加由香港特区政府、香港贸发局主办的第四届亚洲金融论坛;利用2011年澳门国际环保发展论坛及展览会契机举办珠海专题推介会;在第16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期间举办专场推介活动;5月与横琴新区、高新区和市台湾事务局合作,在台湾新竹科技园区举办高新技术企业联谊会;11月与市台湾事务局合作,在台北举办招商项目说明会,开展项目招商活动。国际方面,年初拟赴日本开展针对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招商活动;4月份,再度与香港贸易发展局、投资推广署联手在巴西和哥伦比亚开展投资推广活动;5月份,赴瑞士、希腊、葡萄牙进行投资推介、项目跟踪等活动;6月份,赴德国、奥地利、比利时召开推介会,跟踪一批在谈项目;7月份,赴美国、加拿大开展相关投资促进活动,跟踪一批航空、化工项目;同月,赴安哥拉参加中国与葡语国家企业经贸合作洽谈会;9月份,赴澳大利亚、新西兰跟踪新西兰纽佩斯树脂、 Pacific Aerospace飞机制造、澳大利亚房车制造项目,另与澳门贸易促进局在墨尔本举行中医药产业园推介会。通过在国内外开展一系列的推介活动,着力宣传珠海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前景,重点推介招商项目,开展项目招商,进一步提升珠海投资热度。
四、以招商引资联席会议为抓手,破解项目落户难题。
一是加强市区联动。与各区(经济功能区)加强联系,了解各区(经济功能区)发展动态和2011年的投资促进工作计划,统筹协调做好全市投资促进工作。二是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各区招商资源利用状态,为向各区分解考核指标提供依据。着力加快闲置土地和空置厂房的清理整合,为全市开展二次招商提供支撑。三是深入企业了解困难。主动深入企业,及时了解企业在生产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对了解到的企业困难做到及时登记、及时落实责任人、及时推动解决。四是用好招商引资联席会议机制。适时召开联席会议,推动解决重大项目“落户难、建设难、生产难”的问题。年内拟召开全市招商引资联席会议4-5次,目前,正在收集整理会议议题。
五、以三大格局的加快建设为动力,着力加强产业研究。
根据投资促进工作的特点,产业研究必须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必须服务于我市“交通、城市、产业”三大格局建设。为做好这项工作,一是准确把握研究方向。产业研究要紧跟我市三大格局建设,围绕横琴新区和港珠澳大桥建设等新机遇,把握正确的研究方向,提出符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的招商引资新策略。二是突出研究重点产业。加强对高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研究。做好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石油化工、生物制药及医疗器械、印刷及办公自动耗材、软件、装备制造、游艇制造等八大产业,特别是加强对“上天入海”(即航空产业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以及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工作。2011年上半年编制完成较为完善的产业地图和产业报告,用产业研究成果指引产业招商实践。三是研究出台一批政策。在区域招商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不断加强对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研究。着力做好用地、税收、政务服务等方面优惠政策的研究。四是抓紧完善数据库。在现有数据库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企业数据库的补充和更新工作。力争在2011年上半年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涵盖世界500强、大型央企、着名民企、上市公司重点企业库,并加强对这些企业发展动态的研究,收集上述企业相关动态,及时了解项目相关信息,做好项目储备。五是继续加强信息咨询服务,提升研究服务功能,建立国别投资环境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提供招商建议和风险提示,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六、以创新招商方式为着力点,拓展招商网络。
(一)通过走出去,实现引进来。“走出去” 和“引进来”将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通过走出去投资的中国企业,进一步了解国外企业需求和产业状况,通过在国外并购、股权投资等形式影响跨国企业的投资决策,促进外资引进工作。
(二)完善投资促进工作网络,构建投资促进合作机制。巩固与外国驻华机构和商协会双边投资促进合作机制,密切日常联系,丰富合作内容,为双向投资促进拓展渠道;加强与国家和省投资促进机构间的制度化、常态化联系,逐步形成有效、畅通的投资促进工作网络。
进一步完善全市投资促进工作网络,探讨建立投资促进工作联络员制度和协作招商长效机制,在战略新兴产业和大项目促进方面深化与相关区域合作,开展分行业、分区域的投资促进活动,提高投资促进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逐步形成点面结合、层次丰富、沟通顺畅的投资促进工作体系。
(三)推进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和聘请外籍员工招商。继续加强与国内外的中介机构合作,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和办法,充分调动中介机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推动委托招商和代理招商工作。进一步推进聘请外籍员工开展国别招商工作,完善激励和监督机制,逐步增大覆盖范围,有序增加聘请外籍员工的数量。[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社会 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