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地杓兰
编辑
锁定
山地杓兰(学名:
Cypripedium montanum Douglas ex Lindl. ):地生
草本,具短或长的横走
根状茎和许多较粗厚的纤维根。茎直立,叶4至6枚,互生,叶片通常椭圆形至卵形。
花序顶生,通常具1-3花,花苞片通常叶状,明显小于叶;花大,通常较美丽;中萼片直立或俯倾于
唇瓣之上;2枚侧萼片通常合生而成合
萼片;花瓣平展,唇瓣为深囊状,具很短的花丝;花粉粉质或带粘性;退化雄蕊通常扁平,柱头肥厚,略有不明显的3裂,表面有乳突。果实为
蒴果。
- 中文学名
-
山地杓兰
- 拉丁学名
-
Cypripedium montanum Douglas ex Lindl.
- 界
-
植物界
- 门
-
被子植物门
- 纲
-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
微子目
- 科
-
兰科
- 属
-
杓兰属
- 种
-
山地杓兰
- 命名者及年代
-
Douglas ex Lindl. ,1840
山地杓兰
(4张)
山地杓兰是地生
草本植物,具长的横走根状茎和许多较粗厚的纤维根。茎直立,高25-71厘米。无毛或具毛,基部常有数枚鞘。叶4-6枚,插向基部或沿茎,互生;叶片通常宽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宽3.3-17×2.5-9.5厘米。具折扇状脉、放射状脉或3-5条主脉,有时有黑紫色斑点。
花序顶生,通常具1-3花;花苞片通常叶状,明显小于叶,少有非叶状或不存在;花大,通常较美丽;萼片绿色,中萼片俯倾于唇瓣之上;2枚侧萼片通常合生而成合萼片,仅先端分离,位于唇瓣下方,极罕完全离生;花瓣平展,有时扭转,线状披针形,颜色和萼片一样;
唇瓣白色,很少泛紫红色,倒卵形或卵圆形至纺锤形;一般有宽阔的囊口,囊口19-33毫米,有内弯的侧裂片和前部边缘,口底13-22毫米。囊内常有毛;蕊柱短,圆柱形,常下弯,具2枚侧生的能育雄蕊、1枚位于上方的退化雄蕊和1个位于下方的柱头;花药2室,具很短的花丝;花粉粉质或带粘性,但不粘合成花粉团块;退化雄蕊通常扁平,椭圆形、卵形或其他形状,有柄或无柄,极罕舌状或线形;柱头肥厚,略有不明显的3裂,表面有乳突。果实为
蒴果。花期2至9月。
[1]
生长于针叶林,落叶林和常绿阔叶林,开阔地和灌木丛,周围空旷的斜坡灌木。海拔高度为0-2400米。分布于美国阿尔塔、阿拉斯加、加利福尼亚州、爱达荷州、蒙大拿、俄勒冈、华盛顿和怀俄明州。
[1]
-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