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音键》剧中故事取材于毕节特殊教育学校发生的真实故事。
- 中文名
- 静音键
近日,毕节市首部关注特殊群体的公益微电影《静音键》在网上上映,网友纷纷评论表示支持,认为应多拍摄这类题材的电影,关注这些特殊群体。
据了解,《静音键》剧中故事取材于毕节特殊教育学校发生的真实故事。微电影中“梦飞”一角的人物原型,来源于该校一名学生。
剧中,梦飞出生后母亲就把他丢给父亲不管不问,后来父亲在他两岁时去世,从此梦飞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因爷爷奶奶年迈无力照顾,就把他送到特殊教育学校。在与学校老师长时间相处过程中,梦飞渐渐地把张老师当作了自己的妈妈。
“这部微电影展示了师生之间的生活和学生们自立自强的精神传播,它让外界了解到这些特殊孩子们的生活,也彰显了学校努力让孩子们培养成为‘残而不废,学一技之长’改变人生价值的理念。”毕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罗旭说,希望通过微电影的传播,让更多的人关心、帮助这些孩子。
据了解,《静音键》由毕节市广播电视台《七彩桥》少儿栏目组创作并在毕节特殊教育学校拍摄,拍摄时间为一星期。电影参与人员均为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