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刘别谦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4:25
编辑 锁定
同义词 刘别谦一般指恩斯特·刘别谦
恩斯特·刘别谦(Ernst Lubitseh),德国演员、导演、编剧,1892年1月28日出生于德国柏林。
1911年,作为配角演员加入了Deutsches剧院,并学习默片表演;[1]  1912年,在短片《奇迹》中客串,由此进入影视圈;1914年,自编自导自演了喜剧短片《Blindekuh》;1918年,执导了第一部剧情长片《诅咒之眼》,而随后执导的剧情片《卡门》使刘别谦崭露头角;1919年,执导了讽刺喜剧《牡蛎公主》,初步展现了后来被称为“刘别谦笔触”的风格特色;1922年底,刘别谦离开德国前往好莱坞,导演了爱情喜剧《露茜塔》,由此获得了好莱坞的认可;1924年,监制并执导了喜剧电影《结婚集团》,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世俗喜剧;1925年,监制并执导了喜剧电影《少奶奶的扇子》;1928年,加入派拉蒙影业公司,并拍摄了第一部有声电影《爱国男儿》;1929年,因执导音乐喜剧片《璇宫艳史》获得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2]  1932年,监制并执导了神经喜剧《天堂里的烦恼》;1939年,在米高梅电影公司执导了讽刺喜剧《妮诺奇嘉》,获得好评;1943年,签约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并执导了讽刺性喜剧《天堂可待》,因此获得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3] 
1947年3月,恩斯特·刘别谦获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荣誉奖;同年11月30日,刘别谦因心脏病在美国逝世,享年55岁。[4] 
快速导航
参演电影
获奖记录
中文名
恩斯特·刘别谦
外文名
Ernst Lubitseh
国    籍
德国
星    座
水瓶座
出生地
柏林
出生日期
1892年1月29日
逝世日期
1947年11月30日
职    业
演员、导演、编剧
主要成就
第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
第19届奥斯卡金像奖荣誉奖
雅    号
刘别谦笔触

恩斯特·刘别谦早年经历

编辑
1892年1月29日,恩斯特·刘别谦出生在普鲁士帝国首都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其父是个小服装厂的厂主。刘别谦自幼聪颖,6岁时入小学,并在成功地参加了一次话剧表演后,表达了长大要当演员的愿望。高中时,刘别谦迷上了表演,经常参加学校的话剧演出。16岁中学毕业后,刘别谦决定离开学校投身舞台。不过这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最后,刘别谦不得不与父亲妥协,白天在父亲的店里当记账员,晚上则跑到歌舞剧场与酒店从事歌舞表演。[4-6] 
恩斯特·刘别谦 恩斯特·刘别谦

恩斯特·刘别谦演艺经历

编辑
恩斯特·刘别谦
恩斯特·刘别谦 (12张)
1911年,恩斯特·刘别谦作为配角演员加入了导演、制片人和剧院经理人马克斯·莱茵哈特的Deutsches剧院。同时,他也在柏林Bioscope电影制片公司做一份打杂的兼职,并学习默片表演。[1] 
1912年,恩斯特·刘别谦在马克斯·莱茵哈特执导的短片《奇迹》中客串,由此进入影视圈。
1914年,恩斯特·刘别谦自编自导自演了喜剧短片《Blindekuh》。
1918年,恩斯特·刘别谦执导的第一部剧情长片《诅咒之眼》上映,但该片的风格偏向严肃的路线,并不是太成功;12月20日,其执导的,由波兰裔女演员波拉·尼格丽主演的剧情片《卡门》上映,该片获得了世界范围内的商业成功,刘别谦由此崭露头角。[6]  [4] 
1919年,恩斯特·刘别谦执导了七部影片,其中较为卓越的两部是场面华丽的历史剧《杜巴瑞夫人》及诙谐的讽刺美国上层社会礼仪的喜剧《牡蛎公主》。后者初步展现了后来被称为“刘别谦笔触”的风格特色。[6] 
1922年初,刘别谦带着他的作品《法老王的妻子》去美国做宣传,这次旅行使刘别谦获得了部分美国观众的认可。他也因此结识了好莱坞女星玛丽·碧克馥,玛丽·碧克馥想在角色上转型为“致命美女(Femme Fatale)”,便邀请刘别谦前往好莱坞拍片。1922年底,刘别谦离开德国前往好莱坞,导演了爱情喜剧《露茜塔》,由此获得了好莱坞的认可,该片也成为刘别谦与玛丽·碧克馥合作的唯一一部作品。[1] 
1924年,恩斯特·刘别谦监制并执导了喜剧电影《结婚集团》,影片以异国和殖民地为背景,讽刺了美国社会状况,同时也刻画了人类处境,开创了前所未有的世俗喜剧。影片拍竣后不久便在中国上映,这是他的影片进入中国的最早记录。[8] 
1925年,监制并执导了由罗纳德·考尔曼、梅·麦卡沃伊主演的喜剧电影《少奶奶的扇子》,该片及1926年的《So This Is Paris》等风格化影片为刘别谦在好莱坞树立了声誉。[9] 
1928年,恩斯特·刘别谦加入派拉蒙影业公司,开始了有声电影的拍摄,第一部有声作品是《爱国男儿》。
1929年,刘别谦开始执导音乐喜剧片,将19世纪末欧洲流行的轻歌剧引入了电影。他的《璇宫艳史》(1929年)、《赌城艳史(1930年)和 《微笑的上尉(1931年) 被评论界认为是新诞生的音乐类型作品中的杰作,刘别谦也因《璇宫艳史》而获得第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2] 
1932年,监制并执导了神经喜剧《天堂里的烦恼》 ,影片讲述了一名地位卑贱的小偷如何混迹到一家跨国香水公司,并和美丽性感的独身老板娘堕入爱河的故事。影片迎合了美国及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观众逃避现实的社会心理,在评论家和观众那里都受到好评。在1932年全美电影评论委员会评选出的年度十部最佳美国影片中位列第9。[10] 
1935年,恩斯特·刘别谦被派拉蒙任命为制片经理,从后,他在制作自己影片的同时也开始监制其他一些导演的作品。[2] 
1939年,刘别谦在米高梅电影公司执导了由Billy Wilder编剧、葛丽泰·嘉宝主演的讽刺喜剧《妮诺奇嘉》。这部节奏轻快的作品描写了颓废的西方人遇到俄国共产党所引发的一系列故事,上映后获得好评。[4] 
1942年,刘别谦执导了由罗伯特·斯塔克卡洛·朗白杰克·本尼主演的黑色喜剧《你逃我也逃》,这部讽刺纳粹政治的影片虽保持着他一贯特有的锋利机智的笔调、精彩而精确的对话、简洁的故事与场景,但在上映后受到了美国观众和影评家的指责。[11] 
1943年,刘别谦签约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但因为严重的心脏病,他不得不削减工作量。他最后一部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作品是讽刺性喜剧《天堂可待》,该片于8月11日美国上映,刘别谦因此获得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提名。[3] 
1944年底,正在拍摄《皇室丑闻》的恩斯特·刘别谦因身体原因,不得不将其交给奥托·普雷明格拍摄,而他自己则转任该片有名无实的制片人。[4] 
1947年3月,美国电影学院颁予刘别谦一座特别奖,以表彰他二十五年来对电影的贡献;11月30日,刘别谦因心脏病逝世。他身后留下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穿银灰鼠大衣的女人》,后由奥托·普雷明格接拍,并于1948年公开发行。[4] 

恩斯特·刘别谦个人生活

编辑
雅号
评论家对恩斯特·刘别谦影片中所呈现出来的独特风格惯用“刘别谦笔触”(Lubitsch touch)来称呼,他自己却竭力否认:“这样的东西即使存在,我亦不知道是些什么,那只存在于大家的脑海里。假如我醒觉它的存在,恐怕它就会消失。”[8] 

恩斯特·刘别谦主要作品

编辑

恩斯特·刘别谦参演电影

上映时间 剧名 导演 合作演员
1920 苏姆伦王妃 恩斯特·刘别谦 波拉·尼格丽
1918 Fall Rosentopf, Der 恩斯特·刘别谦 Trude Hesterberg, Margarete Kupfer
1917 Fidele Gefängnis, Das 恩斯特·刘别谦 Harry Liedtke, Kitty Dewall
1916 在我死后 恩斯特·刘别谦 Louise Schenrich
1915 Blindekuh 恩斯特·刘别谦 Ressel Orla
1912 奇迹 Cherry Kearton, Max Reinhardt Maria Carmi, Douglas Payne

恩斯特·刘别谦导演作品

无声电影
  
时间剧名主演
1915年《Blindekuh》恩斯特·刘别谦、Ressel Orla
1916年《在我死后》恩斯特·刘别谦、Louise Schenrich
1917年《Fidele Gefängnis, Das》Harry Liedtke、Kitty Dewall
1918年《Fall Rosentopf, Der》Trude Hesterberg、Margarete Kupfer
《我不想做男人》Ossi Oswalda、Curt Goetz
《诅咒之眼》Max Laurence、Harry Liedtke
《卡门》Harry Liedtke、波拉·尼格丽
1919年《真人玩偶》Josefine Dora、Victor Janson
《牡蛎公主》Victor Janson、Ossi Oswalda
《杜巴瑞夫人》波拉·尼格丽、爱米尔·强宁斯
《Rausch》阿弗莱德·阿贝尔、Grete Diercks
1920年《苏姆伦王妃》恩斯特·刘别谦、波拉·尼格丽
《女后安娜传》Henny Porten、爱米尔·强宁斯
1921年《山猫》波拉·尼格丽、Victor Janson
1922年《法老王的妻子》爱米尔·强宁斯、Harry Liedtke
1923年《Die Flamme》波拉·尼格丽、Hermann Thimig
《露茜塔》玛丽·碧克馥、Holbrook Blinn
1924年《结婚集团》Florence Vidor、蒙蒂·布卢
1925年《再吻我一次》玛丽·普雷沃斯特、蒙蒂·布卢
《少奶奶的扇子》罗纳德·考尔曼、梅·麦卡沃伊
1926年《So This Is Paris》蒙蒂·布卢、帕奇·鲁斯·米勒
1927年《学生王子》拉蒙·诺瓦罗、瑙玛·希拉
有声电影
  
时间剧名主演
1928年《爱国男儿》爱米尔·强宁斯、Florence Vidor
1929年《璇宫艳史》莫里斯·切瓦力亚、珍妮特·麦克唐纳
1930年《游民之王》Dennis King、珍妮特·麦克唐纳
《赌城艳史》杰克·布查楠、珍妮特·麦克唐纳
1931年《微笑的上尉》莫里斯·切瓦力亚、克劳黛·考尔白
1932年《Broken Lullaby》莱昂纳尔·巴里摩尔、南茜·卡罗尔
《红楼艳史》莫里斯·切瓦力亚、珍妮特·麦克唐纳
《天堂里的烦恼》米利亚姆·霍普金斯、凯·弗朗西斯
《如果我有一百万》加里·库柏、查尔斯·劳顿
1933年《爱情无计》弗雷德里克·马奇、加里·库柏
1934年《风流寡妇》莫里斯·切瓦力亚、珍妮特·麦克唐纳
1937年《天使》玛琳·黛德丽、赫伯特·马歇尔
1938年《蓝胡子的第八任妻子》克劳黛·考尔白、加里·库柏
1939年《妮诺奇嘉》葛丽泰·嘉宝、茂文·道格拉斯
1940年《街角商店》玛格里特·苏利文、詹姆斯·斯图尔特
1941年《夫妇之道》梅尔·奥勃朗、茂文·道格拉斯
1942年《你逃我也逃》罗伯特·斯塔克、卡洛·朗白
1943年《天堂可待》唐·阿米契、吉恩·蒂尔尼
1945年《皇室丑闻》塔卢拉赫·班克黑德、查尔斯·科本
1946年《克朗内勃朗》查尔斯·博耶、珍妮弗·琼斯
1947年《穿貂皮大衣的女子》贝蒂·格拉布尔、小道格拉斯·范朋克
(以上参考资料)[12] 

恩斯特·刘别谦监制作品

时间
  
剧名
1924年《结婚集团》
1925年《少奶奶的扇子》
1927年《学生王子》
1929年《璇宫艳史》
1930年《赌城艳史》
1931年《微笑的上尉》
1932年《红楼艳史》、《天堂里的烦恼》
1933年《爱情无计》
1934年《风流寡妇》
1936年《欲望》
1937年《天使》
1938年《蓝胡子的第八任妻子》
1939年《妮诺奇嘉》
1940年《街角商店》
1941年《夫妇之道》
1942年《你逃我也逃》
1943年《天堂可待》
1945年《皇室丑闻》
1946年《神秘庄园》、《克朗内勃朗》
1947年《穿貂皮大衣的女子》
(以上参考资料)[12] 

恩斯特·刘别谦编剧作品

时间
  
剧名
1915年《Blindekuh》
1916年《在我死后》
1917年《Fidele Gefängnis, Das》
1918年《Fall Rosentopf, Der》、《我不想做男人》
1919年《真人玩偶》、《牡蛎公主》
1920年《苏姆伦王妃》
1921年《山猫》
1931年《微笑的上尉》
1932年《如果我有一百万》
1934年《风流寡妇》
1942年《你逃我也逃》
(以上参考资料)[12] 

恩斯特·刘别谦获奖记录

编辑
奥斯卡金像奖
  • 1947    第19届    奥斯卡金像奖荣誉奖    (获奖)    
  • 1944    第16届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天堂可待    (提名)    
  • 1930    第2届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爱国男儿    (提名)    
  • 1930    第3届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璇宫艳史    (提名)    

恩斯特·刘别谦人物评价

编辑
不会再有另一个刘别谦了。(比利·怀尔德评)更糟的是,不会再有刘别谦的电影了。(威廉·惠勒评)[13] 
刘别谦是德国在一战期间最重要的电影导演,他的展现肢体语言和着重于视觉效果的喜剧,从战前就逐渐为观众所熟悉。但他的作品拘于特殊的种族背景下——德国犹太人中低阶级,其中大多数则专注于早期德国电影的主题:社会提升。他的作品中集中了性别倒错,女性易装等性喜剧元素。(1905电影网评)[1] 
恩斯特·刘别谦不仅对有声时代早期的歌舞片有奠基之功,更因精妙的喜剧收获了“刘别谦笔触”(Lubitsch touch)的雅号。(《数码影像时代》评)[14] 
刘别谦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金元艺术家。他只努力于使观众得到尽情的享乐,他抛弃‘意识’,无视说教。他的目的很单纯,就是要使观众花了票价而不冤,换得一腔轻松的心情回去。他的技巧无疑已臻于登峰造极的境域,不论他的作品内容怎样,他那幽默而恣肆的手法总不能不令人拍案叫绝,照中国的传统的文艺批评的说法,那么刘别谦业已形成一个宗派”。桑弧评)[8]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编剧 演员 影视演员 导演 娱乐人物 其他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