媳妇(普通话xí fù):对儿子的妻子的称呼 (《现代汉语词典》)。
古人称子女为“息”,子妇故称“息妇”,后写为“媳妇”,指“儿子的妻子”(详见《康熙字典》)。
中国所有地区都保留古意:“媳妇”的含义是儿子的妻子。
- 中文名
- 媳妇
- 古 称
- 息妇
- 同义词
- 儿媳,半女,新妇
- 拼 音
- xí fù
媳妇释义
编辑一、媳妇xífù(名),基本含义:儿子的妻子。
- 媳和媳妇的基本含义是同义词,类似于儿与儿子的关系。假设甲是老爸,乙是老妈,丙是儿子,丁是儿子的妻子(媳妇)。那么甲乙、丙丁是夫妻关系(相互称呼,下同),甲丙是父子关系,乙丙是母子关系,甲丁是公媳(翁媳)关系,乙丁是婆媳关系。
- 媳,媳妇,媳妇儿,儿媳,儿媳妇,儿媳妇儿的基本含义是同义词,都是指儿子的妻子。这里要注意两个误区:一是认为媳妇和媳妇儿一个是指儿子的妻子,一个是指自己的妻子,这个是个严重的错误,儿化音不改变基本词意;二是认为媳妇和儿媳妇一个是指自己的妻子,一个是指儿子的妻子,这也是一个典型的错误。儿媳妇,孙媳妇,侄媳妇不是指儿子“的”媳妇,孙子“的”媳妇,侄子“的”媳妇。这里只是鉴别词。比如1号球场,2号球场,这里的1号和2号只是鉴别词,不是指1号“的 ”球场,2号“的”球场,同理,嫂,兄嫂,嫂本身是哥哥的妻子,兄嫂是不是哥哥的嫂子的意思呢?显然不是。兄嫂和嫂是同义词。
二、媳妇,媳妇儿方言含义xífu(~儿)(名)<北方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
1.妻子:他媳妇儿<北方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是教师。北方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北方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
1.妻子:他媳妇儿<北方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是教师。北方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北方的部分地区的方言口语>
2.小媳妇:泛指结了婚的年轻妇女。
3.小媳妇:年轻的妻子:老一辈认为,媳妇一词多指婚龄不长的,结了婚的年青女子。
媳妇亲属称谓
编辑【溯源】古人称子女为“息”,子妇故称“息妇”,后写为“媳妇”,仅指“儿子的妻子”,中国普通话保留古意,“媳妇”的含义是儿子的妻子。而北方一些方言中“媳妇儿”是丈夫对自己妻子的称呼。(详见《康熙字典》[1]
)
- 儿子的妻子有多种称呼:媳妇,儿媳,半女,新妇等等。
媳妇小媳妇与媳妇儿
编辑媳妇词语解释
编辑◎媳妇,xífù,
(1)[son’s wife]∶儿子的老婆。
◎媳妇儿xífùr(方言口语)
(2)[wife]∶配偶中的女性,小张娶了个媳妇儿(方言口语)。
◎小媳妇,xiaoxífù,
(3)[married woman]∶泛指已婚妇女,村里年青的媳妇。
(4)[young woman]∶指年轻女子。
1.儿子的妻子。 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元史·后妃传二·裕宗后伯兰也怯赤》:“后性孝谨,善事中宫, 世祖 每称之为贤德媳妇。” 巴金《寒夜》六:“我十八岁嫁到你 汪 家来,三十几年了,我当初做媳妇,,哪里是这个样子?”
2.妻子。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三折:“刚一味胡支对,则向你媳妇根前受制。”《红楼梦》第十九回:“等我明儿说了给你作媳妇,好不好?” 老舍《柳家大院》:“ 小王 娶了媳妇,比他小着十岁。”
3.泛指已婚女子。《红楼梦》第六九回:“正值 贾母 和园中姊妹们说笑解闷,忽见 凤姐 带了一个标致小媳妇进来。” 萧红《生死场》十二:“村里的姑娘都跑空了!年青的媳妇也是一样。”
5.已婚妇女的谦称。《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婆子道:‘老媳妇犬马之年七十有五,教授青春多少?’”《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二人大惊,问:‘婆婆如何得知?’婆子道:‘媳妇见 郑夫人 说。’”《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牙婆道:‘老媳妇到有个外甥在身边,三十岁了。’”[3]
-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