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罗源圣水寺是位于福建福州市罗源县南郊莲花山腰的一座佛教寺庙。因山上流泉清洌甘醇如"圣水",可医病,故得名"圣水寺"。为罗源第一名寺。
- 中文名称
- 圣水寺
- 外文名称
- ShengShuisi
- 地理位置
- 福州市罗源县
- 占地面积
- 20000余平方米
- 景点级别
- 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建造时间
- 宋绍圣三年
- 类 型
- 景点
圣水寺概述
编辑罗源圣水寺是位于福建福州市罗源县南郊莲花山腰的一座佛教寺庙。因山上流泉清洌甘醇如“圣水”,可医病,故得名“圣水寺”。为罗源第一名寺。
圣水寺历史
编辑该寺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经历代重修,现存建筑为明清时代所修,其中大雄宝殿建于明万历年间。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寺后方镌有大量宋元明清石刻的龙虎岩被毁。该寺珍贵的栖云洞十八罗汉造像1990年代以来曾多次被盗。
圣水寺旅游景点
编辑圣水寺天王殿
圣水寺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后几经修葺,现在留下来的是明万历年间重建的房子,三进三叠,殿宇轩昂。迎面的是“一进”金碧辉煌的“天王殿”。两旁坐列四大天王,中奉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殿后有“泻露池”。只见泉水从石壁“破壁”而出,“泻”在一汪水池里,叮咚作响。池中荷花亭亭玉立,含露欲滴;水里金鳞嬉戏,妙趣横生。旁边有摩崖题刻“清池皓月”。当夜幕垂临,月兔东升,静影沉壁,更有一番难得的情趣。因此,“莲峰月色”被推为“罗川八景”之首。 大雄宝殿: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殿前两侧钟楼和鼓楼左右对峙。“晨昏钟楼,声闻城邑”是这里的写照。殿里烟霞氤氲,佛相庄严。旁边有客堂。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曾客居传学,手书“南石古道”至今仍在,所以“客堂”也称“文化书院”。
圣水寺栖云洞
出客堂过拱形小石桥,便是闻名省内外的“栖云洞”。该洞为天然石洞,高约3米,口窄内宽,光线幽微,有许多不同朝代的题刻,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洞内有“澄心”古井。“天开石室云居暖,山耸莲花水通香”,这井里的泉水特别清甜可口,若用来煎泡“七境绿茶”,浓香四溢,沁人脾肺。“栖云洞”里更难能可贵的是18罗汉青石像,高矮大小参差不齐,但线条造型皆古朴粗犷。供奉罗汉的佛台上有“住山比丘正心,谨募檀那壹拾玖位,各人舍钱七贯,制造观世音菩萨乙尊,并住世罗汉台拾捌位,安奉供养。岁戊申淳佑捌年玖月拾贰
日,造石匠陈曾缘”等题刻。宋淳佑八年为公元1248年,至今750年。据说唐之前只有16尊罗汉,宋代才增加“庆友尊者”和“宾头庐尊者”。栖云洞18罗汉的发现证实了佛学上的这一段历史。罗源栖云洞造像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圣水寺风光(1)
(20张)
圣水寺洞顶奇石
栖云洞顶有平坦巨岩,称“近日灵台”,旁边一巨石,如仙鹤缩颈,称“眠鹤石”。过数十步又有石似青龙猛虎,故称“龙虎岩”。此外还有“一似砚横坡,一似笔斜插”的“笔砚峰”,皆惟妙惟肖,耐人寻味。伫立在“笔砚峰”上,远望五里江上白帆点点,近看凤山城内高楼林立,一派罗川风光尽收眼底。
圣水寺大雄宝殿折叠
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殿前两侧钟楼和鼓楼左右对峙。“晨昏钟楼,声闻城邑”是这里的写照。殿里烟霞氤氲,佛相庄严。旁边有客堂。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曾客居传学,手书“南石古道”至今仍在,所以“客堂”也称“文化书院”。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