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县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5:16
编辑 锁定
南朝陈后主时(583~589),虞域大户众难治,析山阴东部置会稽县(一说在永定间,即557~558),遂有会稽、山阴两县并于今设绍兴市越城区柯桥区。属会稽郡
中文名称
会稽县
别    名
吴州
行政区类别
浙江省绍兴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方    言
吴语
设置朝代
南朝 陈

会稽县地理位置

编辑
山阴、会稽两县在绍兴府城内的分界线是纵贯府城南北的府河,南起植利门(南门),北到昌安门,其上约有10座桥梁连接山、会两县(鲍家桥、舍子桥、大云桥、清道桥、县西桥、小江桥、香桥、咸宁桥、安宁桥等)。河西为山阴县,河东为会稽县。

会稽县历史沿革

编辑
始设于南朝陈永定(557年—559年)年间,得名于南部的会稽山,当时由于中原人士大量南迁,会稽郡首县山阴县人口众多,于是将其分为西部的山阴县和东部的会稽县,两县同城而治,同为会稽郡首县。
隋开皇九年(589)改会稽郡为吴州大业元年(605)改越州,越二年复称郡,会稽县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去郡复越州,天宝元年(742)去州复郡,乾元元年(758)仍改越州,会稽县属之,直至北宋末年。
南宋绍兴元年(1131)升越州为绍兴府,会稽县属绍兴府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绍兴府称绍兴路,会稽县属绍兴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改路复府,自此由明及清,会稽县属绍兴府。
山阴、会稽两县同为郡,州,府,路治所
民国二年(1913),废府并县,袭府名而为绍兴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1949),10月,析绍兴县城区为绍兴市,驻城;析绍兴县东部为会稽县,驻皋埠(绍兴市越城区皋埠镇),1950年5月9日,废入绍兴县。[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政区划 县级行政区划 中国其他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