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河南是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3-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火药三大技术均发明于河南。[4]
历史上先后有20多个朝代200位皇帝建都或迁都河南,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九朝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商都郑州[3]
,为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省区。[5]
河南有姜尚、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商鞅、张良、屈原、诸葛亮、张仲景、范蠡、张衡、杜甫、韩愈、白居易、吴道子、岳飞等历史名人。
河南是中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新兴文化大省、新兴工业大省[6]
和劳动力输出大省[3]
。河南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大省,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位居中国第五位、中西部首位。2014年,河南粮食产量1154.46亿斤,占中国总产量的9.5%。[8]
河南省铁路、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均居中国前列。[9]
河南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10]
截至2014年底,河南全省共有A级旅游景区327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26处,5A级旅游景区11处。[11]
截至2014年6月23日,河南省共有5项24处世界文化遗产。[12]
目录
河南历史沿革
编辑远古时期
2007年发掘代表旧石器时代的“许昌人”说明距今8万~10万年的河南古人已经很好的利用石器,并在国内首次发现了1.5万年前先人们制作服装用的牙制纽扣、针和染色用的赭石(颜料)等服饰文物。[13]
1980年,在河南杏花山附近发掘出约1-3万年前旧石器晚期猿人用火和管理火的洞穴遗址。[14]
新石器时代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仰韶文化,说明这里就已经有了发达农业、畜牧业和制陶等手工业。到了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中原进入了石、铜器并用时代,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的萌芽,进而出现了中国史书记载的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朝建都阳城(今登封),先后迁都斟鄩(今偃师二里头)、商丘[15]
、阳翟(今禹州)。
商周时期
商朝发源于河南商丘,其首都亳(今商丘)[16]
、西亳(今偃师)、殷(今安阳)和朝歌均在河南境内,其中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秦汉时期
秦王朝建立后,在今河南境内设置三川郡(治雒阳,今洛阳)、砀郡(治睢阳县,今商丘睢阳区)、陈郡(治陈县,今淮阳县)、南阳郡(治宛县,今南阳宛城区)、颍川郡(治阳翟县,今禹州)、河内郡(治野王县,今沁阳)、东郡(治濮阳县,今濮阳西南)等。[17]
魏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隋朝时期在河南设立河南郡、荥阳郡、梁郡、淮阳郡、襄城郡、颍川郡、汝南郡、汝阴郡、弘农郡、淅阳郡、南阳郡、淮安郡等州郡,以洛阳为东都。隋末,隋炀帝迁都洛阳,又以洛阳为中心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21]
宋元时期
北宋时,开封人口达100多万,为全国第一大城市,商业贸易额占全国之半,各方面都极一时之盛,可以说是古代河南历史的黄金时代。从唐朝建立到北宋覆亡,河南的经济和文化达到鼎盛时期。金灭北宋之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商丘)登基称帝,建立南宋。南宋以后,是河南社会历史发展的中衰时期。
元朝实行的行省制,河南属于河南江北行省,开封是治所。
明清时期
清朝基本沿袭了明朝行政区划。
近现代
北洋军阀时期,洛阳曾是吴佩孚的基地。1926年,冯玉祥参加北伐战争,进驻河南。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一度迁都洛阳。1928年-1932年期间,共产党的张国焘、徐向前等人在大别山区开辟武装割据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新集(今新县)是鄂豫皖根据地的首府。
河南行政区划
编辑截至2015年底,河南省下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17个地级市、济源1个省直辖县级市,51个市辖区、20个县级市、86个县。[24-27]
行政区 | 区号 | 车牌 | 市辖区、县级市、县 | |||||
郑州市 | 0371
| 豫A
| ||||||
0371
| 豫B
| |||||||
0379
| 豫C
| 涧西区、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吉利区、偃师市、宜阳县、孟津县、新安县、洛宁县、栾川县、伊川县、汝阳县、嵩县 | ||||||
平顶山市 | 0375 | 豫D | 新华区、卫东区、石龙区、湛河区、舞钢市、汝州市、鲁山县、宝丰县、叶县、郏县 | |||||
0372
| 豫E
| |||||||
鹤壁市 | 0392 | 豫F | 鹤山区、山城区、淇滨区、浚县、淇县 | |||||
0373
| 豫G
| |||||||
0391
| 豫H
| |||||||
濮阳市
| 0393
| 豫J
| ||||||
许昌市 | 0374 | 豫K | 魏都区、禹州市、长葛市、许昌县、鄢陵县、襄城县 | |||||
0395
| 豫L
| |||||||
0398
| 豫M
| |||||||
商丘市 | 0370 | 豫N | 睢阳区、梁园区、永城市、民权县、宁陵县、柘城县、虞城县、夏邑县、睢县 | |||||
0394
| 豫P
| |||||||
0396
| 豫Q
| |||||||
南阳市 | 0377 | 豫R | 宛城区、卧龙区、邓州市、南召县、西峡县、方城县、镇平县、内乡县、淅川县、社旗县、唐河县、新野县、桐柏县 | |||||
信阳市 | 0376 | 豫S | 浉河区、平桥区、罗山县、光山县、潢川县、固始县、淮滨县、商城县、新县、息县 | |||||
济源市 | 0391 | 豫U |
河南地理环境
编辑河南位置境域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介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接陕西,南临湖北。河南地处中国中部,承东启西,古称天地之中,被视为中国之处而天下之枢。[3]
河南地形地貌
河南河流水文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黄河横贯中部,境内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积3.6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众多,水量丰沛,干流长340公里,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1/2。北部的卫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汉水。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河南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28]
河南气候环境
河南属暖温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一般特点是冬季寒冷雨雪少,春季干旱风沙多,夏季炎热雨丰沛,秋季晴和日照足。全省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2℃―16℃之间,一月-3℃―3℃,七月24℃―29℃,大体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山地与平原间差异比较明显。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均较大,极端最低气温-21.7℃(1951年1月12日,安阳);极端最高气温44.2℃(1966年6月20日,洛阳)。全年无霜期从北往南为180―240天。年平均降水量约为500-900毫米,南部及西部山地较多,大别山区可达1100毫米以上。全年降水的50%集中在夏季,常有暴雨。
河南自然资源
编辑河南土地资源
河南矿产资源
河南林业资源
河南水资源
河南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全省水资源总量413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水资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居全国第22位,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水力资源蕴藏量490.5万千瓦,可供开发量315千瓦。[29]
河南人口民族
编辑河南人口
截至2015年,河南省总人口10722万人,常住人口9480万人。出生人口135.79万人,出生率12.70‰;死亡人口75.38万人,死亡率7.05‰;自然变动净增人口60.41万人,自然增长率5.65‰。城镇化率达到46.85%。[2]
河南民族
河南是中国散居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之一,少数民族人口144万人,其中回族123万人、居中国第三位。河南省有三个民族区、21个民族乡(镇)、863个民族聚居村,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50个。[31]
河南交通
编辑河南是中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相结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京广、京九、太焦、焦柳、陇海、宁西、侯月、新月、新菏、等9条铁路干线经过河南。[32]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33]
,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通。河南拥有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洛阳机场和南阳机场三个民用机场;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是4E级机场和国内一类航空口岸。河南内河航道里程达1439公里。[34]
河南公路
河南省有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济广高速、大广高速、二广高速等17条国家高速公路及50余条区域地方高速公路及105、106、107、207、310、311、312等23条国道纵贯河南,郑州、商丘、洛阳、南阳等城市均建有环城高速公路。截至2014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59公里。[11]
河南铁路
高速铁路
普通铁路
地方铁路
城际铁路
河南地铁
郑州地铁规划短期由8条线路组成,远期规划共17条线路,预计总投资1000亿元。
河南航空

河南航空
(5张)
河南水运
河南政治
编辑姓名 | 担任职务 |
---|---|
郭庚茂 | 中央委员、中共河南省委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河南省军区党委第一书记 |
谢伏瞻 | 中央委员、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党组书记 |
叶冬松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南省委员会主席、党组书记 |
李克 | 中共河南省委常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党组副书记 |
赵建才、王铁、张广智、许甘露[39] |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
安惠元 |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党组成员 |
郭洪昌 | 河南省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党组书记 |
路国贤、赵顷霖 | 河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40] |
本表格截止日期为2015年9月5日。 |
名称 | 历届领导 |
---|---|
河南省委书记 | 张玺→潘复生→吴芝圃→刘建勋→文敏生→刘建勋→段君毅→刘杰→杨析综→侯宗宾→李长春→马忠臣→陈奎元→李克强→徐光春→卢展工→郭庚茂 |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 吴芝圃→文敏生→刘建勋→段君毅→刘杰→戴苏理→于明涛→何竹康→程维高→李长春→马忠臣→李克强→李成玉→郭庚茂→谢伏瞻[41] |
河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 胡立教→刘杰→赵文甫→张树德→杨析综→李长春→任克礼→李克强→徐光春→卢展工→郭庚茂 |
河南省政协主席 | 潘复生→吴芝圃→刘建勋→赵文甫→王化云→宋玉玺→阎济民→林英海→范钦臣→王全书→叶冬松 |
河南经济
编辑河南综述
2015年,河南省生产总值370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209.56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8189.36亿元,增长8.0%;第三产业增加值14611.33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结构为11.4:49.1:39.5。[2]
2015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4.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2.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3%。[2]
2015年,河南省地方财政总收入4426.96亿元,比上年增长8.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9.65亿元,增长9.9%,其中,税收收入2100.95亿元,增长7.7%,税收收入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69.8%。[2]
河南第一产业
2015年,河南省全省粮食播种面积10267.1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其中,小麦播种面积5425.66千公顷,增长0.4%;玉米播种面积3343.86千公顷,增长1.8%;棉花播种面积120千公顷,下降21.7%;油料种植面积1600.80千公顷,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1751.65千公顷,增长1.5%。[2]
2015年,河南省全年粮食产量6067.1万吨,比上年增长5.1%。其中:夏粮产量3511.8万吨,增长5.2%;秋粮产量2555.3万吨,增长5.0%。小麦产量3501.0万吨,增长5.2%;玉米产量1853.7万吨,增长7.0%;棉花产量12.6万吨,下降14.3%;油料产量599.7万吨,增长2.6%;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96.5万吨,下降1.0%;禽蛋产量410.0万吨,增长1.5%;牛奶产量342.2万吨,增长3.1%。[2]
河南第二产业
2015年,河南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6100.92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6%,其中,轻工业增长8.1%,重工业增长8.9%,轻、重工业比例35.3:64.7。产品销售率98.3%。[2]

河南工业
(16张)
河南省共180个省级以上产业集聚区,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个: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洛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许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新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封经济技术开发区、鹤壁经济技术开发区、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43]
;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4]
河南第三产业
2015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40.4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分城乡看,城镇12886.63亿元,增长12.0%;乡村2853.81亿元,增长14.1%。分行业看,批发业1717.13亿元,增长9.9%;零售业11835.38亿元,增长12.6%;住宿业128.15亿元,增长10.2%;餐饮业2059.78亿元,增长13.7%。[2]
2015年,河南省进出口总值4600.19亿元,比上年增长15.3%。其中:出口总值2684.03亿元,增长11.0%;进口总值1916.16亿元,增长21.9%。机电产品出口1982.12亿元,增长21.9%;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29.00亿元,增长27.1%。[2]
2015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7629.91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5%。其中住户存款余额26048.49亿元,增长12.8%。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1432.62亿元,增长15.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0041.88亿元,增长17.5%。[2]

现代服务业
(5张)
河南社会
编辑河南文化事业
2015年,河南省艺术表演团体173个,文化馆206个,公共图书馆159个,博物馆268个,其中,新增民营博物馆20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58处。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13个。有线电视用户1016.99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8.28%,电视人口覆盖率98.43%。全年图书出版总印数2.04亿册,期刊出版总印数0.96亿册,报纸出版总印数21.05亿份。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77个,已开放各类档案436.09万卷(件)。[2]
河南科技事业
2015年,河南省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24万人,经费支出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013个,其中国家级80个;省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385个,其中国家级37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2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1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8家;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428家。启动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55个。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8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37项。申请专利74373件,授权专利47766件,分别增长19.1%和43.2%;有效发明专利17571件,增长29.8%。签订技术合同3497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5.56亿元,增长9.4%。[2]
2015年,河南省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260个。其中,国家检测中心38个。产品质量、体系认证分支机构3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7个。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8709个,管理体系认证证书18809个。717个产品获得“河南省名牌产品”称号;55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年全省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79万台件;制定、修订地方标准189项;新建计量标准276项。[2]

河南省各地市
(27张)
河南体育事业
河南教育事业
2015年,河南省研究生招生13561人,在学研究生37559人,毕业生10607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55.92万人,在校生176.69万人,毕业生46.58万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15.20万人,在校生35.91万人,毕业生14.54万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招生47.89万人,在校生131.48万人,毕业生47.28万人。普通高中招生67.98万人,在校生194.31万人,毕业生61.05万人。初中招生138.23万人,在校生404.81万人,毕业生123.62万人。小学招生169.30万人,在校生937.05万人,毕业生140.55万人。特殊教育招收残疾儿童0.39万人,在校2.01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93.37万人。[2]
高校属性 | 办学层次 | 高校名称 | |||
---|---|---|---|---|---|
省属高校 | 本-硕-博 | 郑州大学(211工程、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 | |||
河南大学(开封、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河南农业大学(郑州、2011计划、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河南工业大学(郑州、2011计划、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河南师范大学(新乡、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
河南理工大学(焦作、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河南中医药大学(郑州、省部共建、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 |||||
本-硕 | |||||
本科 | |||||
公安院校 | 本科 | 铁道警察学院(公安部直属、郑州)、河南警察学院(郑州) | |||
民办院校 | 本科 | ||||
独立学院 | 本科 | 河南大学民生学院(开封)、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河南理工大学万方科技学院(焦作)、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郑州)、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信阳)、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新乡)、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新乡)、安阳师范学院人文管理学院(安阳)
|
名称
| 所在地
| 主管部门
| 编制等级
| 属性
|
---|---|---|---|---|
郑州
| ||||
郑州
| 总参谋部
| 正军级
| ||
洛阳
| 总参谋部
| 正军级
| ||
信阳
| 空军总部
| 正师级
|
河南医疗卫生
2015年,河南省共有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71397个。其中,医院、卫生院3585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64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79个,专科防治院(所、站)20个,卫生监督检验机构179个。卫生机构病床床位48.96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45.65万张。卫生技术人员(含村卫生室)51.98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87万人,注册护士20.54万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技术人员1.03万人。乡(镇)卫生院2064个,床位9.8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8.15万人。[2]
河南社会保障
2015年,河南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508.71万人,其中,参保职工1148.95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359.7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854.43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344.90万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200.7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144.1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83.33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16.24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856.7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609.46万人。[2]
2015年,河南省共发放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31.7亿元,城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7.86万人。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55.8亿元,农村享受最低保障人数393.25万人。发放城乡医疗救助资金7.13亿元,救助69.86万人次。[2]
河南人民生活
2015年,河南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25元,比上年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35元,增长7.6%,实际增长6.2%。按常住地分,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53元,增长8.9%,实际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887元,增长8.4%,实际增长7.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576元,增长8.0%,实际增长6.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154元,增长6.0%,实际增长4.6%。[2]
河南环境保护
2015年,河南省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1.54%,初步核算可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目标。全省83个省控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占43.4%,比上年减少1.2个百分点;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占24.1%,比上年减少2.4个百分点;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占9.6%,比上年增加4.8个百分点;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占22.9%。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评价,全省省辖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级别为中污染。[2]
2015年,河南省完成造林433千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54.75千公顷。年末共有自然保护区32个,面积760.2千公顷,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森林公园11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33个。森林覆盖率23.62%。[2]
河南文化
编辑河南综述
河南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姓氏的重要发源地,中国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依人口数量多少而排列的100个大姓中有78个姓氏的源头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称的海内外四大姓氏均起源于河南。[3]
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纵横家等思想的发祥地。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3]
河南名称由来
远古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河流纵横,森林茂密,野象众多,河南被形象地描述为人牵象之地,这就是甲骨文象形字“豫”的根源与河南简称“豫”的由来。《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豫州位居天下九州之中,故有中国、中原、中州、中土、神州之称。因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故名“河南”。[48]
河南历代都城
河南是元代以前中国历史的核心区域。从中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建都于河南偃师至清王朝覆灭的4000余年中,夏朝、商朝、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辽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国等先后有20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河南处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年,中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四个,即十三古都洛阳、八朝古都开封、[49]
七朝古都安阳、[50]
商都郑州。[51-54]
河南是中国古都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区,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孕育了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新郑、淮阳等中华古都。
朝代 | 都城简介 |
---|---|
颛顼,建都于商丘,后迁都于濮阳,长眠于濮阳;
| |
周成王营建东都洛阳。
| |
东周定都洛阳。
| |
东汉定都洛阳,设南都南阳。东汉末迁都许昌。
| |
曹魏定都洛阳。
| |
西晋定都洛阳。
| |
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 |
隋设东都洛阳。隋炀帝迁都洛阳。
| |
唐设东都洛阳。唐后期迁都洛阳。
| |
武周定都洛阳,改洛阳为神都。
| |
后梁定都开封,期间迁都洛阳。
| |
后唐定都洛阳。
| |
后晋初都洛阳,后迁都开封。
| |
后汉定都开封。
| |
后周定都开封。
| |
辽朝 | 契丹灭后晋于开封改国号辽,定都开封。 |
北宋定都开封。设陪都南京商丘、西京洛阳。
| |
南宋初定都商丘。
| |
金后期先后迁都开封、商丘。
| |
民国 | 1932年民国迁都洛阳。 |
河南传统文化
中原文化既是一个历史概念,也是一个空间概念。根据中原文化内容的特色,大体可以概括为河洛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三商文化、礼仪文化、中医文化[55]
、诗词文化、武术文化、戏曲文化、史前文化、神龙文化[47]
、政治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医学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等18种文化。中原文化是以中原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六千年至公元前约三千年的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国古代河洛地区的文化。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至郑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围地区,包括颍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纬34°至35°、东经110°至114°之间的地区,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56]
神龙文化:神龙是智慧、勇敢、吉祥、尊贵的象征。河南是龙的故乡。被称为人文始祖的太昊伏羲,在今周口淮阳一带“以龙师而龙名”,首创龙图腾,实现了上古时期多个部族的第一次大融合;被称为又一人文始祖的黄帝,在统一黄河流域各部落之后,为凝聚各部族的思想和精神,在今新郑一带也用龙作为新部落的图腾,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被称为“炎黄子孙”和“龙的传人”,就是因此而来。濮阳蚌龙距今6400年,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被考古学界誉为“中华第一龙”;在“华夏第一都”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距今至少3700年,被学者命名为“中国龙”,等等。[47]
汉字文化:汉字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标志,并对朝鲜、韩国、日本等国文字文化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汉字的产生及其每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几乎都发生在中原大地上。黄帝时代仓颉造字、安阳甲骨文出土,上蔡人李斯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漯河人许慎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生成规律、统一字义解析的,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活字印刷术也发明于这里。[57]
姓氏文化:中华姓氏无论肇始与大量衍生都与中原关系密切。《中华姓氏大典》中的4820个汉族姓氏中,起源于河南的有1834个;在当今的前3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171个,前100个大姓中,根在河南的有78个,无论是李、王、张、刘为代表的中华四大姓,还是林、陈、郑、练、黄为代表的南方大姓,其根均在河南。河南以“万姓同根,万宗同源”为主题举办姓氏文化节。姓氏文化是河南独有的文化现象。[58]
农耕文化:农业最早是在中原地区兴起来的。中原农耕文化包含了众多特色耕作技术、科学发明。裴李岗文化有关遗存中出土了不少农业生产工具,为早期农耕文化的发达提供了实物证据。[59]
诗文文化:河南是中国文学的发祥地。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河南篇目作品100多篇占三分之一之多。历史上有“汉魏文章半洛阳”之说,左思《三都赋》创造了“洛阳纸贵”的佳话。唐代三大诗人河南有其二,“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着名文学家有蔡文姬、潘安、谢灵运、江淹、韩愈、刘禹锡、元稹、李贺、李商隐等。[59]
商业文化:中国商人、商品和商业起源于商丘,中原地区产生了中华商业文化的许多第一。夏代的商丘人王亥“肇牵车牛远服贾”,是第一个用牛车拉着货物到远地去做生意,被奉为商业鼻祖。第一个儒商河南浚县人子贡,不仅能做官而且善于经商致富。第一个热心公益事业而被后人称为商圣的南阳人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之后,悄然引退,把才能用于经商。第一个爱国商人新郑人弦高,在经商途中遇到了秦师入侵,以自己的十五头牛为代价智退秦军。中国历史上第一批职业商人诞生于西周时期的洛阳,第一个由政府颁布的保护商人利益的法规《质誓》诞生于春秋时期的新郑,以“城门之征”为代表的最早的关税征收发生在春秋时期的商丘,第一个有战略思路的产业商人为东周时洛阳人白圭,第一个商业理论家是东周时期的商
丘人计然,最早的商家诉讼条例发生在春秋时的新郑,第一个重商理论的倡导者为西汉洛阳人桑弘羊,唐代洛阳城内的管理市场的“三市之长”是最早的“市长”。北宋汴京(今开封)是世界上又一座人口超百万的国际化大都市,人口150多万,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写照。清代巩义康百万家族,写下了“富过十二代、历经400年而不败”的商业神话。[59]
河南省宣传片
思想文化:中原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核心。伏羲在河南淮阳一带演八卦,后来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在河南安阳羑里城监狱里写成了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易经》。周公在洛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教化人伦。[59]
列子在此讲学受徒。
科技文化:四大发明,在中原孕育而发明。安阳“司母戊”大方鼎,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鼓风技术,较欧洲早1000余年。《鹳鱼石斧图陶缸》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国画”,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67件不可移动文物之首。“仰韶彩陶”造型精美,“唐三彩”驰名中外,代表了历史上瓷器制作技术的最高水平。南阳“科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比西方早1700年;创立的“浑天说”。唐代僧一行,不仅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自动计时器,而且比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早1000年提出了“恒星自行”的观点。[59]
中医文化:中原医学文化以整体的治疗思想,多角度观察病理的方法,奇特的治疗技术,和谐的用药手段而着称于世,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与国粹。黄帝被后人公认为中医药的创始人,中医药文化起源并发达于中原。[59]
南阳人张仲景被尊称为“医圣”,其《伤寒杂病论》被誉中医瑰宝,享誉中外。
军事思想和文化:河南自古为中国军事之中心,历史上各个时期发生了无数次战争和战役,政治、军事思想文化非常丰富。祖籍南阳的吕尚(姜子牙、姜太公)的《六韬》,显示了商周时期的军事思想;春秋时期着名政治家、思想家范蠡(南阳人)辅助越王勾践灭吴(卧薪尝胆),提出朴素唯物主义战略观: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灵活多变的战术观:后则用阴,先则用阳; 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富国强民的国防观:审备则可战,审备慎守,以待不虞,备设守固,必可应难。春秋战国时期,鬼谷子的纵横之术(纵横家思想代表),其弟子苏秦、张仪用合纵连横之术指导秦统一了中国;汉初三杰、着名谋士和政治家张良继承黄石公的《三略》(黄石公略);三国时期,南阳智圣诸葛亮未出茅庐便提出“三分天下”之战略决策,最终形成了三国鼎立局面;民族英雄岳飞领导的岳家军战无不胜,阻挡了金岳南下,打击了金的侵略,金军叹服:“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其杰出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思想体现在其着名兵书《岳武穆书》中。
河南文化遗产
《盘古神话》
| 《梁祝传说》
| 《牛郎织女传说》
| 《董永传说》
| 《木兰传说》
|
《豫剧》
| 《河南坠子》
| 《越调》
| 《四平调》
| 《宛梆》
|
《少林功夫》
| 《太极拳》
| 《太昊伏羲祭奠》
| 《黄帝祭典》
| 《朱仙镇木版年画》
|
《曲剧》
| 《大平调》
| 《大弦戏》
| 《怀梆》
| 《泥塑》
|
《重阳节》
| 《中药炮制技术》
| 《邵原神话群》
| 《汴绣》
| 《信阳民歌》
|
《唢呐艺术》
| 《板头曲》
| 《道情戏》
| 《目连戏》
| 《河洛大鼓》
|
《麒麟舞》
| 《汝瓷烧制技艺》
| 《马街书会》
| 《皮影戏》 | 《唐三彩》 |
河南传统节日
时间
| 举办城市
| 会展名称
|
---|---|---|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 ||
每年4月1日-5月10日
| 洛阳市
| |
每年4月28日-30日
| 信阳市
| |
每年4月28日-5月5日
| 南阳市
| |
每年9月21日-10月7日 | 南阳市 | 南阳诸葛亮文化节 |
每年10月20日左右 | 南阳市 | 中国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 |
每年5月16日-18日
| 漯河市
| |
每年5月18日-25日
| 三门峡
| |
每年5月22日-6月6日
| ||
每年6月26日-7月2日
| 郑州市
| |
每年8月 | 焦作市 | 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 |
每年8月20日-26日
| 焦作市
| |
每年8月26日-28日
| 郑州市
| |
每年8月28日-30日
| 省辖各市
| |
每年9月6日-8日
| 驻马店市
| |
偶数年农历九月初九
| 商丘市
| |
每年10月18日-11月
| 开封市
| |
每年11月5日-7日
| 郑州市
| |
每年11月8日-10日 | 信阳市 | 中原根亲文化节 |
河南方言
中原官话是河南省的主体方言,狭义的河南话是指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以河南省为中心地区,以河南话为代表,覆盖中国北方的390个市县。中原官话有15片,其中河南境内的有兖菏片、郑开片、安新片、洛嵩片、南鲁片、漯项片、商阜片、信蚌片、汾河片9片。
河南旅游
编辑河南综述

少林寺
(14张)
2014年,河南省共接待海内外游客4.58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入境游客227.2万人次,增长9.6%。旅游总收入4366.20亿元,增长12.7%。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327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126处;星级酒店557个;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167家。[11]
河南景点
截至2014年底,河南省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9处。[3]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5个。
世界文化遗产 | ||||
---|---|---|---|---|
龙门石窟 | 殷墟 | 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 | 中国大运河 | 丝绸之路[61] |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
---|---|---|---|---|---|
南阳市西峡伏牛山老界岭·恐龙遗址园旅游区 | 洛阳市龙潭大峡谷景区 | 焦作市云台山风景名胜区 | 洛阳市龙门石窟景区 | 登封市嵩山少林景区 | 驻马店市嵖岈山旅游景区 |
河南省洛阳栾川老君山·鸡冠洞旅游区 | 河南省平顶山市尧山-中原大佛景区 | 河南安阳殷墟景区 | 河南洛阳白云山景区 | 河南开封清明上河园 |
世界地质公园 | |||
---|---|---|---|
嵩山 | 王屋山—黛眉山 | 云台山 | 伏牛山 |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
---|---|---|---|---|---|
嵩山 | 洛阳龙门 | 万仙山风景名胜区 | 鸡公山 | 王屋山 | 云台山 |
尧山 | 神农山 | 青天河风景名胜区 | 林虑山 | 桐柏山-淮源 | 郑州黄河风景区 |
所在地
| 国家4A级旅游景区名录(部分)
| ||||||
---|---|---|---|---|---|---|---|
郑州
| |||||||
洛阳
| |||||||
开封
| |||||||
商丘 | 商丘古城 | 芒砀山 | 应天府书院 | 燧皇陵 | 帝喾陵 | 阏伯台 | 睢县北湖 |
信阳
| |||||||
周口
| |||||||
三门峡
| 函谷关 | ||||||
南阳
| |||||||
新乡
| |||||||
安阳
| 岳飞庙 | ||||||
济源
| |||||||
鹤壁
| |||||||
濮阳
| |||||||
漯河
| |||||||
许昌
| |||||||
平顶山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
---|---|---|---|
洛阳 | 开封 | 安阳 | 南阳 |
商丘 | 郑州 | 浚县 | 濮阳 |
国家历史名镇 | ||||
---|---|---|---|---|
禹州市神垕镇 | 淅川县紫荆关镇 | 社旗县赊店镇 | 开封市祥符区朱仙镇 |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 |
确山县竹沟镇 | 郏县冢头镇 | 遂平县嵖岈山镇 | 滑县道口镇 | 光山县白雀园镇 |

洛阳与龙门石窟
(11张)
新郑是国内史学家公认的位居五帝之首轩辕黄帝出生、创业和定都之地。中国人从春秋起开始在新郑轩辕丘祭拜人文始祖黄帝,一直延续至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称为中华第一大典。
距今约4000年,因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而得名,被学界认为是夏朝的都城。这里出土了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
位于郑州市中心,是商朝早期比较重要的都城。这是郑州成为古都的原因之一。

安阳殷墟
(10张)
因发现了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和甲骨文而轰动世界,被称为20世纪人类10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甲骨文是一种常用字在5000字左右的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是世界上四种最古老的文字中唯一流传下来的文字。
现存地上的归德古城于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破土动工,历时八载,于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竣工,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由砖城、城湖、
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人、商品、商业发源地之隐喻。现今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为一体的大型古城遗址。[63]

商丘古城
(35张)
林州红旗渠
太行大峡谷地处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境内,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海拔800—1739米,相对高差1000米以上。景区总面积89平方公里,其植被覆盖率为90%,有天然氧吧之美誉。
始建于东汉,佛教传入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
世界文化遗产,北魏迁都洛阳后开凿的,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它“东方的微笑”将神性与人性、阳刚与阴柔很好地结合起来。

中岳嵩山
(16张)
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城西卧龙岗上,初建于魏晋,盛于唐宋,有1800多年历史,是三国时期着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十年躬耕隐居地和历代祭祀诸葛亮的地方,也是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历史上着名的“三分天下”和“草庐对策”发源地,为豫西南历史名胜之首。

开封旅游
(8张)
宝天曼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地处伏牛山腹地,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河南省唯一一处被列入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计划”的自然保护区。它以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和众多的野生动物而饮誉中原,成为同纬度生态结构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和河南省生物多样性的分布中心,被誉为“天然的特种宝库”、“植物王国”。[64]

尧山与中原大佛
(14张)
禅宗祖庭,功夫之源——少林寺
中原独秀——尧山
上古名山、神鬼传说——云梦山
北宋京师————开封府
中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鸡公山
恐龙没落的见证者——伏牛山
中国四大古代官衙之一——内乡县衙
世界地质公园、山水旅游圣地——云台山
河南明珠——南湾湖
河南小三峡——青天河
河南官宦巨宅——康百万庄园
“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
北雄风光最胜处——林虑山

河南旅游
(22张)
亚洲第一、世界一流的滑翔基地——林虑山国际滑翔基地
世界第九大奇迹——中国西峡恐龙遗迹园
道教圣地、愚公移山故事发祥地——王屋山
老子故里、道教祖地——鹿邑太清宫
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南阳武侯祠
中国规模最庞大的汉墓群——芒砀山汉墓群
观音故里——父城遗址
河南特产
土特产
| ||||
济源薄皮核桃
| ||||
林州山楂
| 内乡山茱萸
| |||
宁陵酥梨
| ||||
鲁山嫩姜
| 潢川鸭子
| |||
名吃
| ||||
开封桶子鸡
| 洛阳牡丹燕菜
| 西华逍遥胡辣汤
| ||
艺术品
| 驻马店麦草画
| |||
永城书法
| 罗店麦草画
| 洛阳平乐农民画
| ||
汝州瓷器
| 禹州神垕钧瓷
| 汝阳梅花玉
| ||
洛阳大鼓
| 安阳青铜器
| 滑县年画
| ||
名贵花种
|
河南名人
编辑河南自古以来人才众多,晋朝即有“天下名人,中州过半”之说。
河南古代
妇好 | 公叔痤 | 暴鸢 | 庞涓 | 灌婴 |
司马懿 | 陈到 | 乔玄 | 韩擒虎 | 吴懿 |
典韦 | 何进 | 钟会 | 张巡 | 杨镐 |
魏延 | 徐庶 | 翟璜 | 荀攸 | 荀彧 |
黄忠 | 邓艾 | 文聘 | 乔瑁 | 梁习 |
李严 | 邓禹 | 许攸 | 袁术 | 虞诩 |
卫臻 | 谢安 | 谢玄 | 蔡谟 | 符存审 |
符彦卿 | 石守信 | 牛金 | 尉缭 | 王仙芝 |
冯异 | 贺若弼 | 施琅 | 长孙顺德 | 长孙晟 |
盛彦师 | 刘师立 | 范岫 | 袁可立 | 史可法 |
老子 | 庄子 | 列子 | 惠子 | 韩非子 |
元稹 | 许慎 | 鬼谷子 | 苏秦 | 申不害 |
公孙龙 | 张仪 | 陈抟 | 尉缭 | 郭嘉 |
吕不韦 | 贾谊 | 京房 | 焦延寿 | 戴圣 |
戴德 | 蔡邕 | 蔡文姬 | 祖咏 | 钟嵘 |
潘安 | 干宝 | 庾肩吾 | 庾信 | 谢道韫 |
谢灵运 | 白居易 | 韩愈 | 刘禹锡 | 李贺 |
史达祖 | 孙蕙兰 | 李商隐 | 杜甫 | 高适 |
周之琦 | 汤斌 | 侯方域 | 吕坤 | 钟嗣成 |
程颐 | 苏舜钦 | 孟元老 | 范缜 | 崔颢 |
谢朓 | 范晔 | 岳珂 | 许衡 | 薛居正 |
岑参 | 程颢 | 管仲 | 应玚 | |
山涛 | 向秀 | 阮咸 | 宋钘 | 杨泉 |
阏伯 | 相土 | 扁鹊 | 郑国 | 张苍 |
吴其浚 | 张衡 | 张仲景 | 杜诗 | 甄权 |
石申 | 朱载堉 | 李诫 | 张从正 | 杨酻 |
王亥 | 范蠡 | 白圭 | 子贡 | 桑弘羊 |
吕不韦 | 郑众 | 卜式 | 计然 | 弦高 |
如姬 | 花木兰 | 岳飞 | 冉闵 | 杨家将 |
种师道 | 史可法 | 袁可立 | 陈星聚 | 岳云 |
蔡邕 | 钟繇 | 吴道子 | 褚遂良 | 师宜官 |
邯郸淳 | 郑道昭 | 赵文渊 | 孙过庭 | 鲜于枢 |
谢安 | 赵佶 | 赵构 | 李梦阳 | 王铎 |
神秀 | 成玄英 | 朱士行 | 妙善 | 费长房 | 韩湘子 |
陈抟 | 慧可 | 玄奘 | 僧一行 | 司马承祯 | 支道林 |
河南现当代
袁世凯 | 徐世昌 | 赵紫阳 | 邓颖超 | 张轸 | 许世友 |
彭雪枫 | 吉鸿昌 | 吉星文 | 习仲勋 | 侯镜如 | 马殿甲 |
鲁雨亭 | 张思卿 | 李德生 | 袁宝华 | 卫留成 | 张春贤 |
洪学智 | 高敬亭 | 张树田 | 尤太忠 | 秦宜智 | 欧阳挺 |
万海峰 | 叶成焕 | 曹刚川 | 任长霞 | 朱坤岭 | 王军 |
宋照肃 | 杨靖宇 | 吉炳轩 | 陈全国 | 吴焕先 | 马晓天 |
王儒林 | 孙志刚 | 赵铁锤 | 吴芝圃 | 常万全 | 宋照肃 |
吴桂贤 | 许永跃 | 赵峰 | 陈宗兴 | 段君毅 | 史来贺 |
文圣常 | 张炳熹 | 崔琦 | 张国伟 | 袁家骝 | 陈凤桐 |
尚钺 | 朱晓东 | 冯景兰 | 王占国 | 王晓东 | 施一公 |
刘洋 | 张勇传 | 杜祥琬 | 杨士莪 | 余永富 | 申长雨 |
柏杨 | 魏巍 | 曹雁雁 | 唐玉润 | 吕世杰 | 李运江 |
姚雪垠 | 程兆星 | 杨健生 | 白桦 | 徐庶之 | 任学之 |
穆青 | 朱秀海 | 姜岚昕 | 李永 | 韩存利 | 李本和 |
胡蛮 | 尤中会 | 司马武当 | 苏金伞 | 二月河 | 师陀 |
刘震云 | 李凖 | 刘青霞 | 刘知侠 | 张伯驹 | |
阎连科 | 卧龙生 | 张大庆 | 张伯声 | 宗璞 | 白寿彝 |
许家印 | 董书通 | 张泽保 | 李伟 | 姜明 | 陈泽民 |
景柱 | 张海 | 熊维政 | 胡葆森 | 汤燕峰 | 董文标 |
荣秀丽 | 孙耀志 | 朱书成 | 胡葆森 | 杨清河 | |
黄如论 | 万隆 | 朱文臣 | 陈彤 | 韩宪保 | 张铁山 |
葛新爱 | 马惠珍 | 贾占波 | 车霖 | 郜林 | 陆峰 |
马法成 | 巫兰英 | 李雪久 | 郑海霞 | 于海 | 孙甜甜 |
李亚敏 | 邓亚萍 | 王富洲 | 张蓉芳 | 杜威 | 周鹤洋 |
董栋 | 宋艳冰 | 李昀琦 | 李玲 | 贺璐敏 | 李景玉 |
刘虹杞 | 帖雅娜 | 娄佳惠 | 许庆 | 李晓丹 | 崔建军 |
刘国栋 | 刘国梁 | 陈中 | 宁泽涛 | 付小芳 | 刘莎莎 |
荆慕瑶 | 李名菲 | 郭思语 | 沙桐 | 张曼 | 张泽群 |
丁丽 | 燕菲 | 李瑞英 | 刘雯 | 庞晓戈 | 陈鲁豫 |
董艺 | 管文君 | 海霞 | 韩佳 | 古晓 | 任鲁豫 |
朱军 | 吴鹏 | 耿晨晨 | 孙国庆 | 胡辰辰 | 梁秋予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河南省行政区划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2015-03-12]
- 2. 2015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统 计 公 报 .河南统计局[引用日期2016-03-8]
- 3. 河 南 简 介 .河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1-4]
- 4. 河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7-24]
- 5. 河南历史沿革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3-12-3]
- 6. 河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先进制造业大省建设行动计划的 通 知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6-5]
- 7. 河南省经济概况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3-12]
- 8. 2014年河南省生产总值近3.5万亿元 .国务院[引用日期2015-03-12]
- 9. 河南概况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5-08-23]
- 10. 河南旅游概况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5-03-10]
- 11. 201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河南统计网.2015-03-06 [引用日期2015-03-7]
- 12. 河南“双遗产”申请成功 拥有5处世界文化遗产 .腾讯网[引用日期2015-06-5]
- 13. 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又发现距今10万年左右古人类头骨化石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5-31]
- 14. 杨育彬,袁广阔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12-1
- 15. 《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帝相徙于商丘,依同姓诸侯斟寻。”
- 16. 《史记正义》按:亳有三,商丘即宋州为南亳;北蒙为北亳;偃师为西亳;汤即位都南亳,后徙西亳也。
- 17. 后晓荣.秦代政区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01-01
- 18. 班固.汉书·地理志:汉代,汉代
- 19. 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10-1
- 20. 孔祥军.晋书地理志校注:新世界出版社,2012年1月1日
- 21. 魏征.隋书·地理志.长安:唐朝,唐朝
- 22. 郭声波.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唐代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1
- 23.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辽金卷.周振鹤 主编 / 余蔚 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
- 24. 开封进入0371时代 .网易[引用日期2015-08-7]
- 25. 商丘市 .河南省政府[引用日期2015-07-23]
- 26. 济源市 .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7-3]
- 27. 河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2015-03-3]
- 28. 河流湖泊 .河南省政府[引用日期2014-05-4]
- 29. 自然资源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引用日期2014-04-18]
- 30. 河南省情 .河南统计网[引用日期2014-05-6]
- 31. 河南省人口民族概况 .河南省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2013-01-23]
- 32. 河南省交通概况 .河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1-11]
- 33. 郑州北站---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 .河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6-6]
- 34. 河南交通 .河南省政府[引用日期2013-07-8]
- 35. 河南省交通概况 .河南省政府[引用日期2016-02-1]
- 36. 禹亳铁路:舞动的钢铁“巨龙” .许昌网[引用日期2014-06-5]
- 37. 郑州未来将再建3个机场 2年内建成3条城际铁路 .腾讯网[引用日期2014-04-24]
- 38. 河南8条城际铁路 .河南规划8条城际铁路 郑州到南阳将通高铁 _新闻_腾讯网[引用日期2014-4-16]
- 39. 许甘露任河南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5-09-5]
- 40. 政府领导 .河南省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2015-01-9]
- 41. 谢伏瞻当选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01-9]
- 42. 河南省经济概况 .河南省政府[引用日期2015-01-15]
- 43. 河南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达9家 .新浪[引用日期2013-10-1]
- 44. 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升国家级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3-10-1]
- 45. 洛阳师院有了教育硕士点 .洛阳网[引用日期2015-07-7]
- 46. 我省硕博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翻番 .大河网[引用日期2015-08-20]
- 47. 神龙文化:华夏民族的崇祖文化 .华夏经纬网[引用日期2013-01-16]
- 48. 河南历史 河南古文化之都 河南名称由来 .商都网[引用日期2014-05-30]
- 49. 开封市 .河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2-10]
- 50. 安阳市 .河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2-21]
- 51. 开封古都学会:成功申报"八朝古都"为开封赢得荣誉 .河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2-10]
- 52. 开封概览 .开封市信息中心[引用日期2015-02-10]
- 53. 河南简介 .河南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2-9]
- 54. [河南概况]河南省基本情况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5-01-12]
- 55. 中医文化 .11、医学文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大河网[引用日期2014-04-14]
- 56. 河洛文化:寻根中原 .商都网[引用日期2014-06-6]
- 57. 汉字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载体 .豫台视窗[引用日期2014-06-6]
- 58. 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根在中原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2014-06-6]
- 59. 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 .中国广播网[引用日期2014-06-6]
- 60.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1987
- 61. 大运河、丝绸之路成功申遗 河南7项遗产点入选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6-30]
- 62. 太昊陵 .太昊陵,中华第一陵-淮阳新闻-中国·淮阳[引用日期2014-04-14]
- 63. 商丘古城 .商丘古城遗址外圆内方 与世遗标志惊人形似-河南大河网[引用日期2014-04-16]
- 64. 河南内乡宝天曼自然保护区 .河南省情网[引用日期2015-03-10]
- 65. 河南特产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3-10-31]
- 66. 荆南开国君主高季兴 从三门峡到三峡 .中国广播网[引用日期2015-04-19]
- 67. 2011快乐女声评委:萨顶顶 .金鹰网[引用日期2015-04-19]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