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长安(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一般指长安镇(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乡镇
,
中国地名
,
中国其他行政区划
- 中文名称
- 长安镇
- 外文名称
- Changan Town
- 别 名
- 靖康、浅水湾
- 行政区类别
- 市辖镇
- 所属地区
- 广东省东莞市
- 下辖地区
- 上沙、长盛、锦厦等13个社区
- 政府驻地
- 德政中路218号
- 电话区号
- 0769
- 邮政区码
- 523841
长安镇历史沿革
编辑长安镇起源于东晋,始建于北宋,有千年的历史。
据《靖康谱》记载:西晋惠帝(司马衷)元康元年(公元291年)已在此地建盐场,为东官九都六图属地。宋太祖开宝五年(公元972年),长安称靖康盐场,"西自双岗沥口、东接新安(今宝安)迤丽数十里。民以利渔、灶盐、采莞草为生",逐渐形成村落。北宋天年起,由于金兵南侵,我们祖先经福建、江西等地流落到此,村落迅速扩大,并出现一些新的村落。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的《都邑档棚》记载,当时的靖康仍为莞邑第九都第六图。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靖康盐场并入归德盐场,属东莞第七都第五图。清末,虎门太平(含长安)一带的乡绅设立莲溪局(非官方组织),故长安又有"莲溪"之称。
长安明代有大井圩,清末建立万和圩,民国时期归虎门管辖,俗称“下里”。民国三十年(1941年)乡民在沙埔头筹建新村,取名长安圩,以后就采用长安为正式镇名。
民国十四年(1925年),东莞县设置区级行政机构,长安与北杨、怀德等地属东莞县第一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称东莞县第五区,设联乡办事处。办事处所在地是霄边甘素祖祠堂。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7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东宝行政督导处。东莞全县分八个区。长安的沙头、厦岗、乌沙,霄边等,与怀德、北栅同属新五区。区府设霄边。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国民政府推行保甲制度,金区编为45保,4506灶户,约16000人。全区分为北山、长边两大乡。沙头至北栅为北山乡,乌沙至霄边为长边乡。
1949年10月7日,东莞解放。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将长安、虎门合编为第六区。区府设太平镇。
1950年,长安从第六区划出,称第十区,区府设霄边。
1955年9月,改数字序称的区名为地名称呼,称长安区。
1957年夏,撤区改为联乡。长安划分为沙岗,沙头、乌沙、锦厦、霄边五个联乡。五个联乡合称长安大乡。大乡府设长安圩。
1958年10月,虎门、北栅、长安三个片共16个联乡,82个农业社,合并成立虎门人民公社。
1959年,长安从虎门公社划出,成立长安公社。
1983年4月,改社为区,成立长安区公所。
1984年5月,大队改为乡。全区辖1镇(乡)级镇11乡。乡以下仍称生产队。
1986年11月,长安区经广东省正式批准为工业卫星镇,1987年正式改为镇,称长安镇人民政府。乡改称为管理区,全镇划分为13个管理区。管理区下设村(居)民委员会,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全镇共84个村(居)民小组。
2005年1月,全镇13个村(居)委会全部改制为社区居委会,其中街口村改名为新安社区,长安居委会改名为长盛居委会。[4]
长安镇行政区划
编辑截至2015年12月,长安镇下辖13个社区[1]
,分别是:上角社区、厦边社区、厦岗社区、上沙社区、沙头社区、乌沙社区、锦厦社区、新民社区、涌头社区、咸西社区、长盛社区、宵边社区、新安社区。政府驻地长安镇德政中路218号。[5]
长安镇地理环境
编辑长安镇地理位置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
长安镇位于东莞市最南端,坐标为北纬22°44′—22°50′之间,珠江口东南岸,东连深圳宝安,西接虎门古镇,地处广(州)深(圳)经济走廊中部,距深圳市区55公里 ,广州市区90公里 ,东莞市区30公里,是广州、东莞与深圳交通往来的南大门。[1]
长安镇地质地貌
- 地质
中部和南部的土质为红壤,底层(离地表0.5—2米)为白色的细砂。这种细砂颜色很白,似受海水冲刷而成,实际上是花岗岩风化物,距山地越远,白色的细砂埋藏越深。[7]
- 地貌
山脉以海拔519.8米的莲花山(曾称三角山)为主峰,起伏和缓,横亘在长安北部,全长约18公里,东起涌头村的白石山,西至上角村的铜鼓山,是长安镇与深圳宝安区、大岭山镇、虎门镇接壤的界山。正南有油柑山和粪箕岗,东南为涌头大头山(海拔197米),西南有长莲山、大墩脚山、石角头山,其西北为打鼓岭等。
丘陵分布在上角铜鼓山——沙头飞鹅山——锦厦古海蚀崖山——涌头白石山一线以北的地区。丘陵海拔多数为50—150米。侵蚀台地散布在冲积平原之中,常与侵蚀丘陵相邻,相对高度一般5—30米,海拔高度10—52米。后因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众多台地被平整为阶梯状,上有建筑物和道路,少量被利用于种植果林。丘陵、山地约占全镇总面积的16.6%。
南部平原分为两类,一类是冲积平原,由发源于莲花山和大岭山林场山地的众多河流挟带泥沙向南流动冲积而成。分布于上角村沙埔、厦边村沙边、上沙村、沙头村、乌沙村江贝、街口村壕光山、石角头丘陵、沙埔头、锦厦村古海蚀崖丘陵、霄边村第三工业区(霄边村最南端)、涌头村南面工业区(涌头村最南端)等地以北。另一类是三角洲平原,位于冲积平原以南至海岸线,由海洋的波浪、潮汐、海流和河流动力所挟带的泥沙堆积而成。平原海拔一般在0.6—1米。
长安镇气候条件
长安镇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春、夏、秋、冬无明显的季节变化,四季温暖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全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778.7毫米。由于临海,所以与同纬度的内陆地区相比,夏季偏凉,冬季偏暖。但也常受台风、海潮、暴雨、干旱和寒潮的侵害。[7]
- 降雨量
长安镇年平均降雨量达1778.7毫米,最多年降雨量2394.9毫米(1981年),最少年降雨量亦有972.2毫米(1963年)。各年降雨量变动不大,年降雨量平均相对变率仅16%,多数在1540毫米以上。4—9月为雨季(各月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多雨季节与高温季节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水热系数大于2(水热系数一般大于1,表示湿润;小于1,表示干燥。)。旱期仅100天左右(大约从11月中旬起,至次年2月下旬);春雨(3—5月)约5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达79%,除1月份较低(67%)之外,其他各月相对湿度均在70—85%之间。暴雨强度甚大,年平均降暴雨6次左右,年平均日数达7天,1957年至2002年有12年达到10天。从1957—2002年记录的资料显示,最大的一场暴雨是1981年6月30日,降雨量达485.4毫米;最大月降雨量是1981年7月,达830.2 毫米。[7]
- 气温
据1957—2002年的气温记录,年平均气温为22.2℃,每年有7个月(4—10月)的平均气温高于22℃,最热月份(7—8月)月平均值为28.4℃,最冷月份(1月)月平均气温亦有14.2℃;历年最高气温月平均值32.4℃,历年最高气温记录38.2℃(1994年7月2日),历年最低气温月平均值8.9℃,历年最低气温记录零下0 .5℃(1957年1月10日)。若以月平均气温在22 .1℃以上的季节作为夏季,10℃以下的季节作为冬季计算,本镇长夏无冬。[7]
- 日照
由于长安镇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日照充分,年日照百分率达45%,全年日照时数1900小时以上,年中多数月份的日照百分率在40%以上,月总日照时数均达100—200小时。白昼长短的季节时差不大,夏至昼长约13.5小时,冬至昼长11.5小时。夏至日出为5时15分,日落为18时45分;冬至日出为6时40分,日落为17时20分。[7]
- 风
长安镇风速不大,年平均风速2.1米/秒(2级),1—7月平均风速2.1—2.4米/秒,8—12月平均风速1.6 ¬¬¬—2.0米/秒。历年最大风速35米/秒(12级)。风向的季节性明显,冬季以偏北风为主,夏季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时吹南风,冬季也偶吹南风,俗称贺年南;夏长冬短,故以吹偏南风为多。因紧靠南海,终年可受海风调节,冬无严寒,夏不酷热,适宜植物生长和人类作息。[7]
- 寒潮
长安于每年寒露后至次年惊蛰前,经常有冷空气入侵,可能使喜温作物如香蕉、木瓜路等受侵害。早春时期,寒潮强度稍有减弱,但仍是时有寒潮南下,引起低温阴雨,会造成早播秧苗烂秧。
- 潮汐
长安镇水文特征
长安镇河道水流平缓,主要河流有东部边界的东宝河,西部边界的东引河。
东宝河,又称茅洲河,是长安与深圳市宝安区交界的界河,发源于深圳市羊台山,干流长30.7公里,流域面积232.8平方公里,年径流量2.5亿立方米。经长安镇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镇边界,由东北向西南流入伶仃洋交椅湾。长安镇内河段起源于涌头与塘下涌交界处,长约14公里,是流经长安镇最大的河流。流量在500立方米/秒以上,历史最高洪水位2.83米,正常高潮水位1.8米,低潮水位-1.0米。主要用于航运和农业灌溉。[7]
东引河,为引水工程,起自东莞市桥头镇建塘口,引东江水经桥头、企石、厚街、虎门、长安等镇,从长安镇的磨碟水闸入海,全长102公里。该工程始建于1970年,1975年开挖东莞运河与之相接,并进行了扩建。设计引流量33立方米/秒,枯水季节11—13立方米/秒,最大流量48.3立方米/秒。东引河引入长安镇内全长约12公里,河面宽20—25米,至磨碟水闸入海,另一支流从独墩水闸出东宝河。初时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和饮用水源的补充。[7]
长安镇自然资源
编辑长安镇土地资源
1991年,长安镇土地总面积126000亩,其中北部的山脉、丘陵20916亩,占全镇总面积的16.6%,南部的平原、滩涂面积105084万亩。稻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有咸田3万亩,淡田1.7万多亩。此后,长安镇大力开展围海造田工程,增加了不少土地面积。据1996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资料,本镇土地总面积132943.7亩。至2002年又增加到146807.7亩,比1991年增加了20807.7亩。由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工业和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建设用地显着增加,农业用地大量减少。2002年,农业用地55243亩,比1989年的116893.1亩减少了61650.1亩。建设用地68692.8亩,与1989年的14837.9亩相比,共增加了53854.9亩。未利用土地22871.9亩。[7]
长安镇水资源
长安镇的淡水资源总体不太丰富,主要由河流及水库组成,总量共计0.83亿立方米(未包括地下水)。河流主要有东宝河和东引河,水库共有8座,其中小Ⅰ型水库4座,小Ⅱ型水库4座,均位于镇的北部,总库容3048.11万立方米,集雨面积25.38平方公里。1997年11月以后,长安镇工业和生活用水大部分依靠东莞市自来水公司供水,自供水量22万吨/天,其他都是依靠市统筹供水。[7]
长安镇矿产资源
长安镇人口
编辑长安镇经济
编辑长安镇综述
2013年,长安镇实现生产总值309.5亿元,同比2012年(下同)增长13.2%;工业总产值990.2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28.9%;税收总额64.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7.6%;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18.6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3.0%;各项存款余额565.7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12.1%。[8]
2014年,长安镇实现生产总值363.7亿元,比2013年增长7.8%;工业总产值1166.5亿元,比2013年增长17.8%;出口总额90.0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5.7%;实际利用外资3.7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5.4%;实际利用内资19.8亿元,比2013年增长14.8%;税收总额75.2亿元,比2013年增长17.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5亿元,比2013年增长8.8%。镇、社区、小组三级集体总资产239.3亿元。镇属集体企业广东长安集团拥有下属企业150多家,总资产达46亿多元。[1]
2015年,长安镇镇实现生产总值400.5亿元,比2014年增长11.1%,增速全市排名第一,总量全市排名第二;工业总产值1303.6亿元,比2014年增长11.8%,进出口总额189.96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一,比2014年增长7.6%,高出全市4.4%,其中出口90.82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二,比2014年增长1.0%,税收总额84.5亿元,比2014年增长12.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5.7亿元,其中增长12.3%,镇本级可支配财政收入23.6亿元,比2014年增长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8亿元,比2014年增长10.8%;银行存款679.0亿元,比2014年增长16.5%[2]
长安镇第一产业
长安的主要经济用物有水草、甘蔗、香蕉、柑、橙、桔、黄麻、花生、荔枝及各种蔬菜。水草是长安传统的出口商品。
截至2008年,长安镇共投入8000多万元,疏通河涌、加固了海堤和各大小水库。设立了生态公益林保护区和莲花山自然保护区,山地全面实现绿化达标,镇建城区绿化覆盖率42.43%。全镇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大力发展咸淡水养殖,2002年水产养殖面积15075亩 ,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698吨;水果种植面积2226亩,总产量930 吨;蔬菜总产量14981吨;生猪上市量9.52万头;三鸟上市量17.21万只,全镇农业生产总值达2.20亿元。[9]
长安镇第二产业
2015年,长安镇工业总产值1303.6亿元,比2014年增长11.8%。[2]
其中,长安镇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比2014年增加2家;专利申请73037件,授权量2570件,均居全市第一位;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4家,总数达到49家,排全市镇街第二位;拥有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2个;全镇“机器换人”申报项目101个,占全市的12.1%,全镇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859.4亿元增长15.2%。[11]
长安镇第三产业
2015年,长安镇镇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9.96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一,比2014年增长7.6%。其中,出口总值90.82亿美元,全市排名第二,比2014年增长1%。全年合同利用外资金额(新口径)达1.3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新口径)达3.33亿美元。全镇外资企业内销金额(国税口径)达1024.29亿元人民币,实现翻番,比2014年增长123.4%,占企业内外销比例突破六成。[13]
长安镇社会
编辑长安镇文化事业
长安是全国文明村镇,荣获龙狮、粤剧、幼儿基本体操、摄影、书法五个全国之乡的称号[14]
,成为东莞首个文化建设标兵镇和首个图书馆之镇,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文化建设达标社区全覆盖,建有图书馆、长安公园、体育公园等大型文化设施;广东省书法艺术最高奖"南雅奖"比赛永久落户长安。2013年,成功创建成为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建成饶宗颐美术馆展览厅;长安文化学堂、道德讲堂、骄子计划、文化艺术节、全镇运动会、文化志愿大篷车进三区等文化品牌不断提升,获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参与。舞蹈《学军》获全国"群星奖",《小小冠军梦》获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少儿组冠军。[8]
长安镇教育事业
2002年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全市第一个广东省教育强镇。长安镇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都超过1亿元。
截至2015年12月,全镇共有公民办中小学及幼儿园85所,其中12所公办中小学全部被评为省市一级学校,10所公办幼儿园全部被评为省市一级幼儿园。实验中学中考成绩和办学质量多年保持全市镇街初中第一,每万名户籍人口升入大学比例多年保持全市第一。[8]
2013年,长安创建成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镇,并顺利通过省社区教育实验区复评,实验小学即将竣工;建成五金模具培训学院,通过政校企合作,培养高级模具人才;推动教育均衡化发展,投资300万元扶持发展民办教育。[8]
长安镇医疗卫生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长安镇政府主办的财政全额拨款的非营利性公益性事业单位和市社保局确定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设有1个中心门诊部、2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网络覆盖长安镇13个社区,为全镇66.92万常住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残疾人康复指导、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综合服务。[15]
截至2013年,长安镇拥有医疗设施齐备先进的医院5家。[8]
截至2011年2月,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全镇的47万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及约33万非参保人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全年累计门诊医疗达到12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58%,总医疗费用7169万元,比2010年增长55%,两项数据位居全市第一。[16]
截至2011年2月,长安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已全面搭建,2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全镇81平方公里,13个社区,80万人口,平均每个社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半径约1公里,即群众步行10到15分钟就可以获得社区卫生服务。[16]
长安镇城镇建设
截至2013年,长安镇已建成城市中心区19平方公里,拥有一个36洞国际标准高尔夫球场、3家五星级酒店,镇内道路、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30多平方公里;有国家二级公路标准以上水泥、沥青道路200多公里,13条公共汽车线路贯通镇、村、组及各工业区;大型农贸、综合市场16个;22万伏变电站2座、11万伏变电站4座,年供电量、供水量分别超过25亿千瓦时和9700万吨,电话普及率超过160%。全镇有三星至五星级标准的酒店8家,装置有空调设备的影剧院7家,以及文化中心、图书馆、体育中心等一批文化体育设施。以莲花山郊野公园、长安公园、长安广场等为主体的40多个休闲景区、景点遍布镇中心区及各村,青草、绿树、花园处处可见--全镇绿化覆盖率40.2%,道路绿化率100%。[8]
长安镇社会管理
长安镇推进平安长安建设,保持对各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改革警务运行机制,推进治安管理网格化,不断建设和完善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系统。抓好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解决劳资纠纷、工伤赔偿等信访热点难点问题。加强消防和安全生产工作,积极开展出租屋、"三小"场所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整治。完善各类社会保障,筹建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大社保覆盖面,参保单位达1.4万多家。抓好新莞人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建立了6个新莞人培训基地。组建公共事业服务公司,对交通、饮用水、食品、燃气等的管理。开展公交公益化改革,投入8000多万元购置190辆LNG公汽,改善公交环境,方便群众出行。[8]
长安镇交通
编辑长安镇旅游景点
编辑长安公园
据长安镇人民政府官网2015年12月显示,长安公园采用中国园林“因地制宜”的传统造园手法,以“山色”、“湖光”为主题,分两大景区:据长安镇人民政府官网显示,第一景区有大门楼、山顶阁楼、圆亭、双亭、组合墙亭、惜阴亭、花卉馆等主要景点。
第二景区有水榭、曲桥、码头等景点,临湖而筑。山顶阁楼共5层高36.5米,采用满洲窗、天花彩绘,与大门楼风格统一。其他建筑或依水而筑,或掩映在山林之间。南面以大型岩石叠筑成悬崖峭壁,构成瀑布流水;北面为30多亩的湖泊,以水榭、曲桥点缀其间,湖中放养数万条锦鲤,并建有大型游乐中心,有小游艇等20多种水陆活动项目。园内种有200多种观赏植物。园内还设有乒乓球台及秋千等各种健身游乐设施。[17]
长安广场
据长安镇人民政府官网2015年12月显示,长安广场是一座集西方建筑风格和中国园林建筑艺术于一体、具有集会、演出、休闲等功能的大型文化建筑。从北入口处踏上台阶,一片宽阔、平展、面积达两万多平方米的空地,广场东西两侧屹立着两排10米高的大王椰树及两排细叶榕。正对面是52平方米的大屏幕电视,用于播放长安新闻等电视节目。往南走,是一座可容纳两千五百观众的露天剧场,剧场的外墙是一幅百多米长的浮雕。
广场四周,有春华园、夏景园、秋月园、冬静园等四个休闲景点,亭台楼阁,小径曲幽,红花绿草。中心区建有音乐喷池,池中设有号称中国第一大的巨型“风水球”,与四个小“风水球”组成“风水球”阵。夜间,五颜六色的灯光,把音乐喷泉衬托得色彩斑斓,整个广场弥漫着一种典雅、浪漫、和谐的气氛。
据长安镇人民政府官网2015年12月显示,莲花山风景游览区绵延18公里,占地面积3300亩。主峰海拔519.4米,是东莞内最高峰之一。山上树木苍翠,鸟语花香,植被天然良好,蔚为壮观。主峰上分东、西、北三个山峰,三个山峰自然组合形成莲花状。[19]
体育公园
据长安镇人民政府官网2015年12月显示,体育公园,是集体育竞技、健身休闲和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运动基地。整个公园为欧式建筑风格,园林式搭配、全开放式的设计,占地面积约为18.8万平方米。室内场馆是一个可容纳7000多个观众席的多功能体育馆。由一个主馆和多个附馆组成。主馆主要是篮球馆,附馆有篮球热身馆、乒乓球馆、武术馆、射击馆、新闻媒体转播室等。室外运动场所有:10个篮球场,4个网球场、一个400米跑道11人制标准的田径足球场、游泳中心、儿童游乐场、健身路径、室内台球馆和射击馆等。[20]
长青路带状公园
据长安镇人民政府官网2015年12月显示,长青路带状公园是具有观光、购物、休闲为特色的景观公园。总长3000米,宽23米,从S358省道至长安莲花山脚下,接四环路口,是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富有艺术品味的绿色大道。[21]
长安镇着名人物
编辑陈良弼:沙头人,明代永乐举人,曾任山东胶州科官。
陈时:沙头人,明代进士。
李振宇:乌沙李屋人,清代进士。
文超灵:字挺和、号诚斋、涌头人。清康熙二年 (1663年)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进士,授江南宜兴知县,为官清康 曾幕修清史馆《大一统全书》。
李杨升:字春台、乌沙李屋人。18岁投效营伍,后因军功官封显武将军,后署广东陆路提督。
李月寒:号清华,锦度人。清光绪广州提督。
梁鸿:字楚三,沙头谨头村人。青年时期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成功后,历任东莞县长,广东省咨议员等职。
麦定唐:厦岗人。大革命时期任厦岗农会会长。毕业于广州燕堂军校。日军侵华时,曾参加十九路军抗日,1944年率部下起义,任东江纵队新生大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民主联纵队东江第一队第三团副团长,团长等职,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协委员。
蔡文侠:又名蔡金亮,霄边人。青年时代参加"青年抗日大同盟",宣传抗日活动,组织民运工作,建国后历任新会县副县长,工业部长,政协副主席等职。
孙泰亨:上沙人。任香港警察高级督察时,曾为孙中山革命筹集捐款,购运军火,纪念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时,国家曾给他颁发金章,以表彰其对国民革命的贡献。
陈万雄:沙头人,任香港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曾担任《紫禁城宫殿》、《国宝》、《中国服式五千年》、《清代宫庭生活》等获多个国际奖项画册的责任编辑。[4]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长安概况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7[引用日期2016-01-31]
- 2. 长安迈入GDP“400亿元俱乐部”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6-01-27[引用日期2016-02-21]
- 3. 人文历史--第六篇---长安镇建制沿革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5[引用日期2016-01-31]
- 4. 广东历史文化名镇 .华夏网.2008-09-03[引用日期2016-01-31]
- 5. 社区建设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5[引用日期2016-01-31]
- 6. 自然地理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5[引用日期2016-01-31]
- 7. 长安镇志---第二篇 自然环境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6[引用日期2016-01-31]
- 8. 经济建设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5[引用日期2016-01-31]
- 9. 广东东莞长安镇——经济强镇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6-02-28]
- 10. 长安镇欲打造东莞首个镇级都市农业生态园 .人民网.2015-04-14[引用日期2016-02-28]
- 11. 推进科技创新 提升核心竞争力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6-02-18[引用日期2016-02-21]
- 12. 我镇着力提升特色产业水平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6-02-04[引用日期2016-02-21]
- 13. 我镇外贸进出口总值近190亿美元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6-02-01[引用日期2016-02-21]
- 14. 发现“长安人” .中国文化报.2012-07-31[引用日期2016-03-20]
- 15.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介 .长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用日期2016-02-18]
- 16. 社卫中心门诊医疗人次排名全市第一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1-02-21[引用日期2016-02-18]
- 17. 长安公园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8[引用日期2016-02-01]
- 18. 长安广场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8[引用日期2016-02-01]
- 19. 莲花山风景游览区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7[引用日期2016-02-01]
- 20. 体育公园 .长安镇人民政府.2015-12-17[引用日期2016-02-01]
- 21. 长青路带状公园 .长安镇人民政府 .2015-10-17[引用日期2016-02-01]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