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芙蓉花(评剧演员)一般指木芙蓉(木槿属植物)
与其他园林植物一样,木芙蓉的枝、干、芽、叶有其自然生长规律,形成了四季中的不同形态,主要表现在春季梢头嫩绿,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夏季绿叶成荫,浓荫覆地,消除炎热带来清凉;秋季拒霜宜霜,花团锦簇,形色兼备;冬季褪去树叶,尽显扶疏枝干,寂静中孕育新的生机;一年四季,各有风姿和妙趣。[8]
生物物种
,
植物
,
中药
木芙蓉形态特征
编辑木芙蓉(原变型)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小枝、叶柄、花梗和花萼均密被星状毛与直毛相混的细绵毛。叶宽卵形至圆卵形或心形,直径10-15厘米,常5-7裂,裂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具钝圆锯齿,上面疏被星状细毛和点,下面密被星状细绒毛;主脉7-11条;叶柄长5-20厘米;托叶披针形,长5-8毫米,常早落。
花单生于枝端叶腋间,花梗长约5-8厘米,近端具节;小苞片8,线形,长10-16毫米,宽约2毫米,密被星状绵毛,基部合生;萼钟形,长2.5-3厘米,裂片5,卵形,渐尖头;花初开时白色或淡红色,后变深红色,直径约8厘米,花瓣近圆形,直径4-5厘米,外面被毛,基部具髯毛;雄蕊柱长2.5-3厘米,无毛;花柱枝5,疏被毛。
木芙蓉生长习性
编辑木芙蓉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露地栽植时,冬季地上部分常冻死,但第2年春季能从根部萌发新条,秋季能正常开花。喜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长较快,萌蘖性强。对SO2抗性特强,对Cl2、HCl也有一定抗性。[2]
木芙蓉分布范围
编辑木芙蓉栽培技术
编辑木芙蓉繁殖方法
木芙蓉的繁殖有扦插、压条、分株等方法。

木芙蓉
(2张)
扦插
多在秋末冬初进行,等植株落叶后,将枝条离地面5厘米至10厘米处剪断,截成10厘米至15厘米的插条,每50根捆成一束,在背风向阳处挖沟(坑)贮藏,沟深40厘米,宽50厘米,捆好的枝条在坑内垂直排列整齐,上面覆盖10厘米至20厘米的干净湿砂,以后保持砂土湿润。翌年春天,其基部已经形成愈合组织,扦插很容易成活。也可在春季的3月至4月剪取枝条扦插,插穗宜选取一年生健壮而充实的枝条,每段长10厘米至15厘米,插于沙土中1/2左右,在北方地区应罩上塑料薄膜保温保湿,约1个月左右可生根。[3]
压条
分株
木芙蓉管理养护
肥水
木荚蓉在春季萌芽期需满足其水分需求,特别是在北方旱季,需经常灌水。在湖南地区炎夏季节应多浇水,以保持湿润,水源困难的地方可用稻草覆盖,保湿效果良好。随着气温的降低,入秋后适量减少水分,一般在花蕾透色时应适当控水,以控制其叶片生长,使养分集中在花朵上。湖南露地栽培的木芙蓉管理粗放,因为自然的降水规律与其生长需水大致吻合,除盛夏季节,其他时间基本能满足其水分需要。[5]
光照
木芙蓉病虫防治
盾蚧
可用80%敌敌畏乳油500~9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1~2次。[6]
蚜虫
红蜘蛛
可用20%三氯杀螨砜800倍,三氯杀螨醇乳剂2000倍,每7~10天喷1次,2~3次即可。[6]
木芙蓉白粉病
主要危害叶片,危害严重时可引起植株衰弱及叶片变黄、早枯。早期叶片正面出现多个小斑,接着小斑汇合成没有明显边缘的白粉状大斑,秋末在白粉处产生黑褐色小颗粒。
角斑毒蛾
刚孵化的幼虫群集在叶背面,取食叶肉而只留上表皮,3龄幼虫分散取食,老熟幼虫在叶背面结茧化蛹;冬季前,3龄幼虫在树皮下越冬。
小绿叶蝉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植物的汁液,使被害叶片出现小自点,严重时全叶苍白并提早落叶,影响了植株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成虫产卵于叶背主脉、新梢或叶柄内,若虫栖息于叶背,喜爬善跳并有横做的习性。
大青叶蝉
以成虫及若虫在嫩芽、叶片、嫩枝上刺吸汁液危害,导致枝干逐渐枯死。
朱砂叶螨
危害植株叶片。被害叶初呈黄白色小斑点,后逐渐扩展至全叶,造成叶片卷曲、枯黄脱落。
木芙蓉品种分类
编辑品种
变型
重瓣木芙蓉(变型)
该变型不同与原变型在于花系重瓣。
木芙蓉主要价值
编辑木芙蓉经济价值
木芙蓉生态价值
固土护坡
木芙蓉在防止水土流失的生态防护中作用十分显着,因其拥有盘根错节的根系,也有能向土壤内部伸展的侧根,这样使根系与土壤接触的面积不断增大,同时根系与土壤的固着强度也大大增加,从而有助于边坡稳定性的增强。[2]
净化大气
小枝、叶片、叶柄、花萼均密被星状毛和短柔毛,能有效地吸附大气中飘浮的固体颗粒物;另外,木芙蓉对SO2抗性强,对Cl2与HCl也有一定抗性。它不仅是优良的园林观花树种,同时也是工厂周边环境绿化净化的理想树种。适合在精密仪器厂、自来水厂、电视机厂等要求周边环境尘埃少、空气洁净的地点种植。[2]
木芙蓉观赏价值

木芙蓉
(5张)
由于花大而色丽,中国自古以来多在庭园栽植,可孤植、丛植于墙边、路旁、厅前等处。特别宜于配植水滨,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娆,所以《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称。此外,植于庭院、坡地、路边、林缘及建筑前,或栽作花篱,都很合适。在寒冷的北方也可盆栽观赏。
芙蓉花因光照强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木芙蓉的花早晨开放时为白色或浅红色,中午至下午开放时为深红色。人们把木芙蓉的这种颜色变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为银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人们把这种芙蓉花叫做“鸳鸯芙蓉”。因为园艺科技的进步,人们培养了复色芙蓉花,使其花瓣上镶有彩边、彩色条纹、斑块、斑点等,花朵也更加硕大,花期更为长久。[9]
木芙蓉食用价值
木芙蓉药用价值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附方
1、治吐血、子宫出血、火眼、疮肿、肺痈:芙蓉花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2、治痈疽肿毒:木芙蓉花、叶,丹皮。煎水洗。(《湖南药物志》)
3、治蛇头疔、天蛇毒:.鲜木芙蓉花二两,冬蜜五钱。捣烂敷,日换二至三次。(福建《民间实用草药》)
4、治水烫伤:木芙蓉花晒干,研末,麻油调搽。(《湖南药物志》)
5、治灸疮不愈:芙蓉花研末敷。(《奇效良方》)
6、治虚痨咳嗽:芙蓉花二至四两,鹿衔草一两,黄糖二两,炖猪心肺服;无糖时加盐亦可。(《重庆草药》)
7、治经血不止:拒霜花、莲蓬壳等分。为末,每用米次下二钱。(《妇人良方》)[11]
木芙蓉植物文化
编辑木芙蓉省市文化
史料记载,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便广种木芙蓉;唐末诗人谭用之赋诗曰:“秋风万里芙蓉国”。从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国”之雅称。
成都市市花
木芙蓉命名缘由
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名“木芙蓉”。木芙蓉开的花一日三变,故又名“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名“拒霜花”。[13]
木芙蓉典故传说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有妃子名“花蕊夫人”,她不但妩媚娇艳,还特爱花。有一年她去逛花
市,在百花中她看到一丛丛一树树的芙蓉花如天上彩云滚滚而来,尤其喜欢。孟昶为讨爱妃欢心,还颁发诏令:在成都“城头尽种芙蓉,秋间盛开,蔚若锦绣。帝语‘群臣曰自古以蜀为锦城,今日观之,真锦城也。’”待到来年花开时节,成都就“四十里如锦绣”,广政十二年十月,孟昶的绿化城市工程大功告成,携花蕊夫人一同登上城楼,相依相隈观赏红艳数十里,灿若朝霞的成都木芙蓉花。成都自此也就有了“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后蜀灭亡,花蕊夫人被宋朝皇帝赵匡胤掠入后宫。花蕊夫人常常思念孟昶,偷偷珍藏他的画像,以述思念之情。赵匡胤知道后,逼迫她交出画像。但花蕊夫人坚决不从,赵匡胤一怒之下将她杀死。后人敬仰花蕊夫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尊她为“芙蓉花神”,所以芙蓉花又被称为“爱情花”。[12]

木芙蓉照片集锦
(21张)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木芙蓉 .中国植物志[引用日期2014-08-20]
- 2. 聂谷华,向其柏.园艺与种苗:木芙蓉的特性及园林应用研究[J].2012(2):81-83
- 3. 木芙蓉栽培技术 .中国农业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8-20]
- 4. 详细信息 .华中药用植物数据库[引用日期2013-08-1]
- 5. 曾朝晖,方灵元.中国园艺文摘:木芙蓉的栽培技术及应用价值[J].2010(2):101-102,153
- 6. 水芙蓉的病虫害防治 .丰城金桥商贸网[引用日期2014-08-20]
- 7. 益民.农村实用技术:木芙蓉常见病防治[J].2010(8):57
- 8. 芦建国,李艳 木芙蓉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应用 北方园艺2007(12):163~164
- 9. 木芙蓉 .北京农业信息网[引用日期2014-08-20]
- 10. 木芙蓉 .中国医药网[引用日期2014-08-21]
- 11. 木芙蓉花 .中国医药网[引用日期2014-08-21]
- 12. 市花市树 .成都市政府门户网站[引用日期2012-08-2]
- 13.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社.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木芙蓉:《对联.民间对联故事》杂志社,2013年: F0004-F0004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