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克林顿一般指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政治人物
,
外国
,
元首
,
人物
,
书籍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美国律师、政治家,美国民主党成员,曾任阿肯色州州长、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联合国海地事务特使、克林顿基金会主席、第42任,52届美国总统。[1]
- 中文名
-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 外文名
- William Jefferson Clinton
- 别 名
- 比尔·克林顿
- 国 籍
- 美国
- 出生地
- 美国阿肯色州霍普
- 出生日期
- 1946年8月19日
- 职 业
- 律师,政治家,克林顿基金会主席
- 毕业院校
- 耶鲁法学院、牛津大学
- 信 仰
- 浸信会
- 主要成就
- 第42任美国总统
- 主要成就
- 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 代表作品
- 《我的生活》《付出:我们可以改变世界》《克林顿:重返工作》
- 血 型
- AB
- 身 高
- 188cm
- 总统任期
- 1993年1月20日~2001年1月20日
- 夫 人
- 希拉里·克林顿
- 副总统
- 艾伯特·戈尔
- 所属政党
- 民主党
- 智 商
- 182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人物经历
编辑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早年生活
克林顿出生后,他的母亲弗吉尼亚·德尔·卡西迪独自一人前往新奥尔良学习护理,将克林顿留在了开杂货店的外祖父母身边。当时,美国南部仍然处于种族隔离状态,克林顿的外祖父却打破社会惯例,允许所有种族的人以赊帐的形式购物。
1950年,克林顿的母亲从护士学校毕业回到霍普,不久与温泉城的汽车经销商罗杰·克林顿结为夫妻。此后,克林顿就与母亲和继父共同生活在温泉城。
1962年,克林顿作为阿肯色州学生代表,到首都华盛顿出席全国青少年团体代表大会。
1970年,他考入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
1973年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同年到阿肯色州州立大学担任教授。[1]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初入政坛
1976年,克林顿出任阿肯色州司法部长。

克林顿
(20张)
1978年至1980年任阿肯色州州长,1982年至1992年又连续5次担任州长。克林顿任州长期间,在推动州教育改革和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方面取得成就,被选为美国南部经济发展政策委员会主席,兼任全美州长联席会议主席,并曾协助总统主持国家最高教育当局的工作。
1990年,克林顿被选为民主党最高委员会主席。[1]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竞选总统
克林顿决定参加1992年的总统选举,挑战寻求连任的共和党总统老布什。当时刚刚经历过海湾战争的老布什似乎铁定连任,而民主党内其它的几位对手,特别是纽约州州长马里奥·郭默(Mario Cuomo)也都跃跃欲试,克林顿当选的机会很小。[2]
但事情却有出人意表的发展,老布什战后如日中天的声望让众多包括郭默在内的民主党重量级战将打了退堂鼓,在蜀中无大将的情况下,饶有声望却资历较浅的角逐者有了机会。虽然克林顿在全国第一场新罕布什尔州初选输给了马萨诸塞州参议员宗格斯,但他后来居上,赢得了民主党提名。[2]
1992年7月9日,在党内初选中获胜的克林顿选择了参议员艾伯特·戈尔作为他的竞选伙伴。最初许多人都批评这项选择十分不智,因为戈尔就来自于与阿肯色州接壤的田纳西州,两州皆在南方,违反了正副总统候选人来自不同区域的传统选战策略。[2]
1992年11月4日凌晨,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最终揭晓,46岁的比尔·克林顿击败68岁的乔治布什荣任第42任总统。这是民主党人在共和党连续执政12年后,在大选中几经奋争击败共和党而重主白宫的胜利,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美国新一代政治家第一次取代老一辈人而主导美国政坛的历史性事件。当选总统克林顿向世人庄严宣告,这是“一个伟大的开端”,它将实现“变革”诺言,重振美国雄风。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连任总统
1996年总统大选,克林顿聘请了共和党谋士戴维·葛根作为顾问,同时
雇用了共和党选举策师迪克·莫里斯。莫里斯为克林顿制定了一个“三角策略”(triangulation),即白宫采取一个在国会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立场,与两党议员都保持等距离。这个策略证明十分有效,随着1996年总统大选的到来,克林顿逐渐恢复中间派的名声,政坛恢复稳定,经济也恢复增长,美国国民大体对生活觉得满意,克林顿在竞选连任过程中一路处于上风。

克林顿
(21张)
反观共和党方面,赢得提名的是堪萨斯州老牌参议员鲍勃·多尔。高龄的多尔不但在年龄上处于劣势,他并不能提出一个能吸引选民的议题。杜尔仓促提出了17%齐头税率的政见,既显得轻率,选民也对这种未经认真论证的政策抱持怀疑的态度。眼看着大势将去,多尔放手一搏,辞去了参议员和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的职位。这个策略短暂的鼓舞了共和党的士气,但是没能挽救狂澜于既倒。克林顿以370:168的选举人票数赢得连任。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离任生活
1999年克林顿夫妇将法定住址迁往纽约市郊,2000年希拉里·克林顿竞选纽约州联邦参议员成功。克林顿总统离任后出版回忆录《我的生活》(My Life),现居纽约。2004年印度洋海啸后克林顿曾出任过联合国海啸灾后恢复问题特使。2009年5月19日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任命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为联合国海地事务特使,负责推动和协调国际社会帮助海地恢复重建。[2]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为政举措
编辑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州长生涯
1976年克林顿当选为阿肯色州总检察长,并在1978年首次当选该州州长,当时他也是美国最年轻的州长。他的第一个州长任期是在艰难中度过的,面对了重重难题,作出的各样改革面对非常强大的反对阻力。包括了不受欢迎的机动汽车税和1980年一些待甄别的古巴难民成功越狱。在难民营的设置问题上,民主党的卡特总统拒绝克林顿的建议,坚持在阿肯色州设置难民营,引来选民反感,民主党在该州的声望大跌。
在下台后,克林顿反思了自己政治生涯上的失败。他与强大的商业利益集团建立起了新的关系,并修补了与州内政府部门的关系。希拉里也同意改用克林顿作为姓氏,在公开场合将自己重新塑造成一名更为传统的政治人物的妻子,而同时作为律师的她又在许可的范围内暗暗建立起自己的政治势力。同时,新州长怀特作出了共和党执政者常用的手法,在决定电力公司是否加价的委员会中加入电力公司的职员,通过一条规定课堂教授进化论的同时,也要给予相同时数的课堂教授创造论(传统的共和党人坚持人类是上帝创造出来的)的法例。而且取消克林顿设立的有益人民的设施,引来州民不满。[2]
1982年克林顿宣布出山再次竞选州长,终于再度当选州长,并且连续执政10年,直到1992年竞选总统。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上任初期
克林顿一上任便试图大刀阔斧的按照自由派理想来改造社会。他
增税,开展各种政府计划,试图让同性恋在军队中公开化,又试图改造美国的医疗健康保险制度,结果引起反弹。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照片集合
(20张)
军队公开同性恋的总统令受到军方的强烈反对,推行不易,最后以“不问不说”(Don't ask, don't tell)的折衷方案草草收尾。奢侈税(luxury tax)的开征原意是要向富人征税,结果却事与愿违,导致皮草、游艇等高价商品销售下跌,伤害了中产阶级销售员的收入。
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实践结果来看,全民健保计划连它的可行性都还有争议,遑论改革的方法。例如,加拿大的全民健保制度强调价格控制,结果是加拿大的医疗界几乎没有新药的研发,最先进的医疗科技在加拿大无法取得,有能力负担的加拿大人民必须南下美国寻求医疗服务。几年前台湾也开始了全民健保,短短几年问题已经浮现:民众无节制的享受医疗服务,医院钻付费系统的漏洞图利自己,导致系统的财务缺口越来越大,整个全民健保制度正在走向破产。[2]
克林顿委派了同样在政治上雄心勃勃的他的妻子希拉里主导一个委员会负责策划健保改革。当时民主党掌握国会参众两院和白宫,理论上有机会通过任何民主党愿意通过的法案。但是希拉里领导的委员会没有征询外界的意见,包括其它民主党人士,而只是闭门研议出一套改革方案,结果是,健保改革牵涉盘根错节千丝万缕的利害得失,委员会最后提出的健保改革法案连民主党的议员都不支持,不但整个改革计划完全失败,其所引发的社会反弹连带导致民主党在1994年的期中选举惨败,丧失了参众两院的控制权。共和党纽特·金里奇成为众议院长。[2]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环境保护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科技泡沫
克林顿执政期间最大的成就是繁荣的经济。拜互联网科技成熟之赐,一个崭新的科技产业在1996年开始发展起来,并于1998年进入白热状态。互联网革命创造了一个带有巨大产值的新产业,连带创造了高薪的工作机会,带动了经济的运转。
股票市场的快速膨胀则让股民享受了几年的纸上富贵。不过在克林顿任期的最后一年,科技泡沫已经开始破裂。道琼斯工业指数在2000年4月达到历史高峰之后开始长达了两年的下跌,跌幅高达40%。科技股云集的纳斯达克市场跌幅更超过80%。[2]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成就荣誉
编辑克林顿是美国第一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总统、第三位遭受国会弹劾动议的总统,也是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之后的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连任成功的第一位民主党总统。[2]
1992年的选举也使得民主党自卡特总统以来首次全面控制联邦政府的各个机构部门,包括国会两院和白宫。尽管克林顿在任内发生了涉及他的一系列丑闻,包括白水门案件和拉链门案件,但克林顿任内却有一定政绩,尤其是他在任内创造了美国8年的长期经济繁荣,并使美国高科技行业的飞速发展,奠定今日美国高科技大国的地位。所以克林顿是历史上得到最多公众肯定的总统之一。[2]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家庭成员
编辑生父:小威廉·杰斐逊·布莱斯
妻子:希拉里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人物评价
编辑比尔·克林顿和现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当选为2012年全球最有权势的一对夫妻。(人民网评)[14]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任内丑闻
编辑旅行门事件:为了安插希拉里的人马,克林顿刚上任便解雇了白宫旅行办公室主任比利·戴尔以及其它六名职员。当外界质疑声起,白宫令联邦调查局调查戴尔,指控他盗窃公款,试图为解雇提供合理借口。经过长达两年的诉讼,陪审团仅讨论了两个小时便判决戴尔无罪。备忘文件显示克林顿夫妇的好莱坞友人哈瑞·汤普森想要包揽白宫的旅行业务。[2]
白水案:事件起因于一宗克林顿夫妇参与的称为白水的土地开发案。该案涉了包括逃漏税、利益输送等违法情事,在初期的调查过程中关系人温斯·佛斯特又自杀身亡,导致司法部介入调查。白水案的调查最后没有发现克林顿夫妇的违法证据,但是却引出一系列案外案,导致15人被定罪,包括克林顿夫妇的商业伙伴麦杜格,律师同事韦伯斯特·哈勃,以及克林顿的副州长吉姆·塔克。[2]
福斯特自杀事件:白水案爆发之后,检查单位展开调查,关系人温斯·佛斯特自杀身亡。由于时机敏感,佛斯特之死是自杀还是他杀留下争议。
账单门事件:检察官于1994年索取希拉里在玫瑰法律事务所的任职时的律师账单纪录,诸多档案独独这批文件不翼而飞。希拉里宣称不知情,但两年后这批文件却出现在白宫希拉里办公室旁边的一个小房间内。经调查,档上有希拉里的指纹和白宫法律顾问佛斯特书写的备忘文字。[2]
期货门事件:希拉里被爆料在1980年曾经进行活牛期货交易,在几个月内把1000元的投资额炒到10万元。投资专家相信若无他人特意送钱,专家都不可能有这种交易成绩。
档案门事件:克林顿政府调阅了900多位共和党高层人士的联邦调查局档案。事件曝光后白宫宣称这是不小心的一个错误。根据当时的克林顿谋士、但后来与克林顿决裂的迪克·莫里斯爆料,是在他把令人担忧的民调结果告诉希拉里之后,希拉里展开了对敌对党人士的扒粪工作。
高尔夫门事件:白宫幕僚戴维·瓦金斯私自调用总统直升机去打高尔夫球。事件曝光后瓦金斯被迫辞职。[2]
哈勃门事件:掌握许多内幕的希拉里前法律同事韦伯斯特·哈勃,似乎不正常的总能得到贵人相助。在被定罪的哈勃被迫从司法部辞职、等待入狱的五个月空档,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竟然雇用他为法律顾问,付给了他25万美元的酬劳。
印度尼西亚门事件:一对家境中等的印度尼西亚夫妇竟然能够捐献452000美元政治献金给民主党全国委员会。该对夫妇与力宝集团有关系。共和党人怀疑其中有利益交换。
珍尼佛·弗劳尔斯事件:珍尼佛公布和克林顿有长达11年的恋情;克林顿则坚称他们两人“没有11年的恋情”。数年后,克林顿承认他和佛劳尔斯有10年(而非11年)的恋情。此事为克林顿油嘴滑舌的代表作之一。
娃妮塔·布罗垂克事件:知情人士指控克林顿在担任阿肯色州检察长期间强暴了娃妮塔;当事人不愿意再出面,但是也没有否认这个说法。
阁员滥用公款事件:能源部长海若·欧莉蕊被揭发用公款雇用形象设计师为她个人服务、频繁在外国旅行、而且每次旅行都铺张浪费。
阁员利益冲突事件:农业部长迈克尔·埃斯比涉嫌接受泰森食品公司的招待观赏超级杯足球大赛。农业部负责管理泰森食品所在的食品业,埃斯比被迫下台。
林肯套房事件:1994年,民主党期中选举惨败之后,共和党声势大振,克林顿担心他将在1996年连任失败,于是加大力度筹措竞选经费,国家公器明码实价的出售。只要捐献10万美元政治献金,就可以在白宫的林肯睡房住一晚;与克林顿喝咖啡也有价钱。
莫尼卡·莱温斯基事件:1998年,克林顿同白宫女实习生莫尼卡·莱温斯基的性丑闻被曝光,受到司法部门调查。共和党并在国会提出了弹劾议案,但定罪未获通过。这就是着名的“拉链门”案件,一般认为此案的政治意义大于其法律意义。[2]
特赦门事件:克林顿在任满离职前数小时特赦了140人,许多引发争议,包括他的弟弟(毒品罪),马科·瑞奇(逃漏税),以及数名付了20万美元给希拉里兄长休·罗丹的毒贩和诈欺犯。一名特别检察官被指派来调查特赦门事件。[2]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新华网
- 2. 首位连任成功的民主党总统 威廉·杰斐逊·克林顿 .河南商网[引用日期2014-11-13]
- 3. 奥巴马向克林顿颁发总统自由勋章 .国际在线[引用日期2013-11-21]
- 4. 图: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台发表演讲 .人民网
- 5. 1992年11月3日 克林顿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 .人民网[引用日期2014-11-13]
- 6. 克林顿六度访台人气未减 排队合影起价25万 .新华网
- 7. 克林顿等16人获美国最高平民荣誉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1-13]
- 8. 美国申办世界杯搬出前总统 克林顿衔荣誉主席 .腾讯体育[引用日期2014-11-13]
- 9.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获得美国职业高协最高荣誉 .新浪体育[引用日期2014-11-13]
- 10. 克林顿倾诉不幸童年 .新浪[引用日期2014-11-13]
- 11. 克林顿成美国最富在世总统 .新华网
- 12. 《环球时报》:美国人怀念克林顿 .环球时报[引用日期2014-11-13]
- 13. 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11-13]
- 14. 2012全球最具权势的夫妻伴侣 .人民网
- 15. 美国和叙利亚66载“恩仇”录 .新华网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