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北碚梅花山)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17:20
编辑 锁定
位于北碚梅花山,渝武高速路北碚出口处。系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上将墓。1940年5月16日,张将军在抗日前线殉国后,忠骸运抵北碚,权厝于雨台山麓,占地3267平米。墓茔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墓以条石镶边,青石砌拱封顶,形成全封闭的半圆弧形。墓高2.64米,周长21米。
中文名
梅花山
时    间
1940年5月16日
高    度
2.64米
地    点
北碚梅花山

梅花山简介

编辑
位于北碚梅花山,渝武高速路北碚出口处。系抗日民族英雄张自忠上将墓。1940年5月16日,张将军在抗日前线殉国后,忠骸运抵北碚,权厝于雨台山麓,占地3267平米。墓茔依山而建,坐南朝北,墓以条石镶边,青石砌拱封顶,形成全封闭的半圆弧形。墓高2.64米,周长21米。冯玉祥亲题隶书"张上将自忠之墓"墓碑,立于墓前。蒋介石题写的"英烈千秋"四字,刻碑立于墓前青北公路旁,此碑于解放后捣毁。同时,冯玉祥借用史可法扬州梅花岭殉国并葬衣冠墓于岭之义,将雨台山改名为梅花山,亲书"梅花山"三个大字,刻于墓前石栏。解放后人民政府对张将军墓园,多次进行维修、扩建,先生两次扩地4.25亩,建筑"张自忠烈士事迹陈列馆"和"张自忠将军纪念馆"各一幢。馆内陈列着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全面系统地介绍张自忠将军的英雄业迹。张自忠,字荩忱,山东临清人,1891年生。青年时代参加同盟会,1914年投笔成戒,在冯玉祥部,由士兵逐级升任到师长。"九一八"事变后,西北军改编为第二十九军,张被任命为第三十八师师长。1933年,日军进逼长城,二十九军迎战喜峰口,张自忠担任前线总指挥,亲率所部打击来犯之敌,"大刀向敌人头上砍去",血战喜峰口中,歼敌两个联队,毙伤敌寇4000余人,威震中外。随即兼任察哈尔省主席、天津市市长,"七七"抗战爆发,又临危受命,代理冀察政备委员会委员长、北平绥靖主任兼北平市市长,忍辱负重,与日周旋。8月初化装逃离北平,辗转到达南京,12月回部队继和行第五十九军军长。一战淝水,再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英勇抗击日寇,屡立战功。1938年10月晋升为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授上将衔。奉命守卫鄂西北,连续多次粉碎敌人的强大进攻,与敌相持年余。1940年5月,日军集中10余万兵力,在大量的坦克、飞机配合下,兵分三路,再攻枣阳。张将军奉命拦腰截敌,战前亲自写信给集团军各将领:"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的国家及我5000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至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寇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亡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5月6日晚,张自忠将军率领身边仅有的特务营和七十四师两个团的兵力,东渡襄河,截击敌人。在十里长山与敌决战,鏖战九昼夜,于5月16日下午,在南瓜店身负七伤,壮烈牺牲,为二战期间亚洲战场前线阵亡的最高将领第一人。张将军殉国,举国哀悼,中共延安各界举行了追吊会,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分别致挽"尽忠报国"、"为国损躯"、"取义成仁"。
张将军灵柩远到北碚后,前来吊念人络绎不绝,蒋介石和冯玉祥亲自扶灵下葬。
自从张将军长眠梅花山后,每年5月16日将军忌日,各界人士均要前往祭奠,半个世纪,年年如此。将军墓园被四川省列为省级文物单位,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革命烈士陵园

梅花山江苏泗洪县梅花山

编辑
泗洪县梅花山位于江苏省泗洪县梅花镇。相传古时候的这个地方有个小村庄,住着十几户人家,靠打柴为生。村民虽然很穷,但都乐于助人,村东头住着一个青年,名叫石义,为人更是忠厚善良。一天傍晚,石义在从集上卖柴买米回来的路上,碰到村西头的老爷爷在门前挑野菜,连忙走过去问个明白,才知道他又把仅剩的一点粮食给了一个要饭的老婆婆。石义见他年纪大了光吃野菜不行,就把买来的二升米都给了老爷爷。老爷爷不要,石义只说家里还有。
石义回到家里,想起庄上许多人家已经断粮,再也睡不下,于是便到山上砍柴,谁知天黑走错了路,已经走过九十九条山涧,翻越九十九道山岭,也没走到砍柴的地方。忽然,他看见前面霞光万道,走到近前一看,原来是一个百花园。石义只想砍柴,哪有心思观花,正想回走,忽听一阵脚步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站在前面。老婆婆说:“小伙子,这么好的花不看一看,不是要冷种花人的心吗?”石义说明原因后,老婆婆送了他一束梅花,让他拿到城里去卖凑着买米。
石义担柴进了泗州城,大家都争着来买花。不一刻,花和柴都卖完了,石义一下子买了一石米,还剩三吊钱。回到村里,石义把米分给了缺粮的人,并要把剩下的三吊钱还给老婆婆。晚上,他顺着昨天的路一直来到百花园,老婆婆见石义把钱送来,十分高兴,硬是要送他一棵梅花树。石义见老婆婆很诚恳,就接受了。
第二天,石义砍柴回家后,一开门就惊呆了,只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坐在床上。女子微笑着说:“石义,我母亲见你为人老实,就把我许配给你,你拿了订婚物,栽上了梅树,我还能不来吗?”石义看着亲手栽在门外的梅树,无言对答,于是他们成了夫妻。
从此以后,整个山坡都开满了梅花,变成了一座梅花山,庄上人都去摘花到泗州城里卖,并用卖花赚来的钱去买米、面、布匹、油盐等。小村庄的人再也不担心挨饿了,但谁也不知道,这座梅花山是石义老婆带来的。
神仙降下梅花山的消息传到南京城,明太祖朱洪武决定到泗州来看个究竟。当他带着刘伯温来到梅花山下放眼一看,满山遍野,光彩夺目,香气四溢,剩过御花园十倍,便决定把所有的梅花移到南京城里的御花园去。小村庄上的乡亲们哭红了眼睛,只有石义老婆不动声色地劝到:“圣上灭元立明,天使降下梅花,此乃圣恩所全;如果废了梅花山,让人民受苦,岂不违背万岁本意吗?”一句话问得朱洪武无言以对,刘伯温见他骑虎难下,忙上前奏道:“主公,这位娘子说得有理,物贵于缺而不贵于多,梅花山确是村民的命根子,望万岁施舍皇恩,只挖一棵。”朱洪武知道刘伯温是不会违背圣意的,就顺水推舟让其挑选一棵最好的。谁知刘伯温挑花甚是尖刻,高大的不要,矮小的不要,花朵累累的不要,绿叶成荫的不要,只要石义门前的那一棵。大家见保住了梅花山,一齐向朱洪武跪下,口呼万万岁;只有石义老婆叫苦,她抹着泪告诉石义说:“事到如今,我不得不告诉你,我是梅花仙子,母亲从西天开罢万仙会回来时路过你们村,见村民为人善良却过着苦日子,才命我下凡和你一起帮助他们,实指望你我夫妻能够长久,没想到刘伯温却知道了我的根本。我得走了,不然他将把我锁进深宫内院,永远不得出世。”说罢挥泪如雨,随手撕下一片衣襟,交给石义留作纪念,跟着一阵飞沙走石的大风离开了人间。风停了,山上的梅花不见了,朱洪武和刘伯温呆若木鸡。从此,梅花山变成了一片光秃,只是山顶上有一块平原,土地肥沃,每年总是一片好庄稼,据说那是梅花仙子的衣襟变成的。
后来,那座山上虽然没有梅花,但是人们心记着梅花仙子的恩德,还是将其称做梅花山。现在梅花山上有好多大砂礓,都是一块一块连在一起,活像一棵棵梅花的树枝,据说这也是为了纪念梅花仙子的。
词条标签:
山脉 地形地貌 中国其他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