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之火(成语)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23:15
编辑 锁定
星星之火,指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另有同名电视剧、流行歌曲、中国电影(1959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等,电影的主要剧情为:1925年,杨桂英由于生活所迫,到上海找当包身工的女儿小珍子,不料女儿已被东洋婆打死。小珍子的死引起工人的愤怒,这时又传来工人代表顾正红被杀的消息,于是工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展开罢工。资本家绑架了杨桂英,让她承认共产党借她女儿之死煽动罢工,在记者招待会上,杨桂英戳穿了敌人阴谋,使敌人狼狈不堪。
作品名称
星星之火
外文名称
sparks of fire
创作年代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作品出处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文学体裁
诗词
作    者
毛泽东

目录

星星之火读音

编辑
发音:xīng xīng zhī huǒ

星星之火涵义

编辑
解释:一点点小火星。比喻开始时策小,但有远大发展前途的新事物。 [1] 

星星之火出处

编辑
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示例:《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星星之火用法

编辑
~,可以燎原。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新生事物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语言 词语 电影 成语 字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