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儿女-见识网 西甲jrs直播_jrs直播手机_jrs低调看爱直播
见识网

英雄儿女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8:09
编辑 锁定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影片了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 >>>
评    分
7.6
信    息 中国大陆 | 110分钟 | 1964年
导    演 武兆堤
类    型 剧情,战争

基本信息

《英雄儿女》是1964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制作并出品的一部战争片。由武兆堤执导,刘世龙刘尚娴田方等主演。影片改编自巴金小说《团圆》。
影片了讲述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战士王成阵亡后,他的妹妹王芳在政委王文清的帮助下坚持战斗,最终和养父王复标,亲生父亲王文清在朝鲜战场上团圆的故事。[1] 
中文名
英雄儿女
外文名
Heroic Breed;Heroic Sons and Daughters
出品时间
1964年
出品公司
长春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拍摄地点
中国南芬镇
拍摄日期
1964年
导    演
武兆堤
编    剧
毛烽、武兆堤
类    型
剧情,战争
主    演
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片    长
110分钟
上映时间
1964年
对白语言
普通话
色    彩
黑白
在线播放平台
1905电影网、土豆
摄    影
舒笑言
美    术
徐渭王崇
主题曲
英雄赞歌

英雄儿女剧情简介

编辑
英雄儿女 剧照
英雄儿女 剧照 (30张)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王成告诉王文清自己的妹妹王芳也在军中。后来在一次战役中,王成英勇牺牲,全军开展了学王成的运动。
文工团员王芳承担了宣传英雄唱英雄的任务,《英雄赞歌》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志气。王文清见到王芳,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影响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没有马上认女儿,而是鼓励她向哥哥学习。
一次,王芳随文工团在阵地上演唱时,遭敌人袭击,为掩护炊事员,王芳负伤,被送回祖国疗养。后来,王复标随慰问团来到朝鲜慰问,这时王芳也已伤愈回到部队。她与王文清相会,王复标向王芳讲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王芳才知王文清是自己的生父,她很激动。王文清勉励女儿做一个革命的接班人,这时父女终于团圆。[1] 

英雄儿女演职员表

编辑

英雄儿女演员表

    • 赵国瑞 饰 褚大章
    • 郭振清 饰 张振华
    • 浦克 饰 金正泰
    • 刘效国 饰 小刘
    • 赵文瑜 饰 朴贞子
    • 任颐 饰 吴军长
    • 王延盛 饰 朝鲜人民军联队长
    • 柏瑞桐 饰 田玲
    • 王宝顺 饰 步话员
    • 李万城 饰 李永禄
    • 赵宝华 饰 赵金贵
    • 刘彤彦 饰 警卫员

英雄儿女职员表

制作人 孙明珠
导演 武兆堤
副导演(助理) 张其刘文华
编剧 武兆堤毛烽
摄影 舒笑言
配乐 总政文工团、空政文工团、前工歌舞团、长影乐团、北京电影乐团
剪辑 祖述志
美术设计 徐渭王崇
视觉特效 蔡光
录音 黄力加
展开
(以上内容来源[2-3] 

英雄儿女角色介绍

编辑
  • 王成
    演员 刘世龙
    政委王文清战友王复标的儿子,和王芳是兄妹,在一场战斗中喊出: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语句后壮烈牺牲,全军开展了学习他的运动。
  • 王芳
    演员 刘尚娴
    文工团员王芳承担了宣传英雄唱英雄的任务,《英雄赞歌》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志气。王文清见到王芳,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一次,王芳随文工团在阵地上演唱时,遭敌人袭击,为掩护炊事员,王芳负伤,被送回祖国疗养,后来回归部队后和父亲团圆。
  • 王文清(王东)
    演员 田方
    志愿军某部师政委王文清到前线视察,在战场上遇到了老战友王复标之子王成,后来见到王芳,认出她就是自己十八年前失散的亲生女儿,为了不影响王芳,王文清克制感情,没有马上认女儿,而是鼓励她向哥哥学习。之后和王芳团圆后勉励女儿做一个革命的接班人。
  • 王复标
    演员 周文彬
    王文清的战友,王复标随慰问团来到朝鲜慰问,这时王芳也已伤愈回到部队。她与王文清相会,王复标向王芳讲述了十八年前的往事。
(以上内容来源[1] 

英雄儿女音乐原声

编辑
歌名作词作曲歌手备注
歌唱炊事员刘帜刘帜张映哲插曲[4] 
英雄赞歌公木刘帜张映哲插曲[5] 

英雄儿女幕后花絮

编辑
  1. 《英雄儿女》中王成的三个原型在影片摄制时于树昌、杨根思都已牺牲,只有蒋庆泉还在世。[6] 
  2. 刘尚娴是在实习拍《北京人》去道具库借道具后往回走的路上遇到了挑选“王芳”演员的谢晋,谢晋从一个照面就认为刘尚娴是王芳的最佳人选,但因不知刘尚娴的姓名,武兆堤、毛峰、谢晋三人只好在女生宿舍挨个找,从而找到了刘尚娴。[7] 
  3. 刘世龙因为个头不高,身材不魁梧,长相也不出众不符合领导要求的个子大的、气质能撑得住场面的要求,但导演力排众议,坚决要刘世龙饰演了王成。[5] 
  4. 刘世龙在拍摄王成坚守阵地直至牺牲的那场戏时,眉毛、鬓发都烧着了,胳膊也烧伤了,但他在王成的英雄精神支撑下坚持地完成了拍摄。[5] 
  5. 影片插曲《英雄赞歌》的曲作者刘炽在得到公木写出的歌词后并没有急着谱曲,而是拉着一伙人打扑克牌。打着打着,刘炽突然把牌往桌上一扔,回去了。他锁上门,谢绝一切打扰,接着创作了《英雄赞歌》曲。[5] 
  6. 《英雄儿女》在全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连日理万机的周恩来总理也抽出时间观看了影片,并致电时在文化部和中国作协任职的刘白羽对《英雄儿女》作出了评价。[8] 
  7. 毛烽武兆堤为了确认刘尚娴的演技,特意观看了刘尚娴演的曹禺作品《北京人》。[8] 
  8. 为了配合影片拍摄,一支高炮部队进驻了本溪市第九中学,为了向这支英雄部队学习,本溪九中给每班聘请一位战士作辅导员。[9] 

英雄儿女幕后制作

编辑
创作背景
电影片段
电影片段 (16张)
1952年冬天,以巴金为组长的全国文联组织的赴朝创作人员踏上了满目疮痍的朝鲜土地,在朝鲜战场上,巴金同创作人员深入到志愿军中。回国后,巴金写出中篇小说《团圆》,并发表在1961年8月号的《上海文学》上。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夏衍读了《团圆》后,责成长春电影制片厂将《团圆》改编成电影。同年夏天,导演武兆堤和编导毛烽奉命开始了将小说《团圆》改编成电影剧本的工作。[5] 
1953年,23军《战地报》记者洪炉在了解到蒋庆泉的事迹后,写成了通讯《顽强的声音》,但因为蒋庆泉后被俘虏而未能发表,同年7月,洪炉根据未能发表的《顽强的声音》揉合于树昌的事迹写成了《向我开炮》。与洪炉相熟的总政文化部编剧毛烽,在创作电影《英雄儿女》时用“向我开炮”的情节突出了本是配角的王成,并根据另一位烈士杨根思的事迹设计了王成手持爆破筒扑向敌人的壮烈结局。[6] 
人物原型·王成
  1. 1953年4月,陆军23军67师201团步行机员蒋庆泉及战友,在朝鲜石岘洞北山遭到强敌围攻。绝境中,蒋庆泉向步话机高喊向他的碉堡顶开炮。
  2. 1953年7月,23军73师217团的步行机员于树昌在战斗中呼唤炮火,与美军同归于尽。
  3. 1950年11月,杨根思在坚守1071高地-东南小高岭时,抱起炸药包,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6] 
人物原型·王芳
解秀梅,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2师政治部文工队的队员,她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唯一荣立一等功的女战士。[10] 

英雄儿女影片评价

编辑
蒋庆泉的证 蒋庆泉的证
《英雄儿女》是一部优秀的军事题材影片,它描写了广大志愿军战士在朝鲜国土上的流血奋斗,并借助父子、父女、老战友之间的生死离别、劫后重逢来渲染气氛、结构故事,表现了革命事业的艰难历程。影片在巴金原小说的基础上,充实了王成的故事,以细腻的笔触突出了这个英雄战士的成长过程以及对其他战士的影响。人物关系的情感内容和炮火连天的战场气氛的营造,使影片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深蕴着亲情与道德力量。片中昂然一曲《英雄赞歌》,通过在故事内外空间的巧妙处理,使之具有动人的魅力,从而流传甚广。[1]  (新浪娱乐评)
《英雄儿女》凸显王成的牺牲精神,进而抛出了“什么是英雄”“谁可以成为英雄”“我们学习英雄的什么精神”等等问题。影片通过扎实的情境铺垫和如何宣传英雄典型的种种细节回答了大家:为了祖国和人民舍身取义的志愿军战士王成必然是英雄,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普通劳动者同样也是英雄。王成、王芳是英雄儿女,是中国人民的好儿女,中国人民本身就是一个英雄的集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英雄儿女》的影像蕴含的思想性,使其拥有了跨越时代的不朽力量。诚然,我们的英雄不是抬手就能发射导弹的“钢铁侠”,但王成、王芳、王文清等经典的影视形象,正因之所象征的大无畏的牺牲和奉献,总会在不经意间嵌入那些尚在叛逆期的观影心灵,留下英雄的基因。[11]  解放军报评)

电影评价

豆瓣评分 7.6部分内容来自百度糯米电影
精彩影评我来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等待你来评论!

电影图片 1张

在线影音

电影视频 1张

原声音乐 1首

1 英雄赞歌 马玉涛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大陆电影 经典电影 60年代电影
百科大全·互动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