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汉字释义)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8 19:43:14
编辑 锁定
汉字:岩,拼音:yán ái,注音:ㄧㄢˊ,总笔画:8
1,岩石,矿物的集合体,是地壳的主要成分:~层 火成~ 花岗~ 2,凸起的岩石构成的山峰。
中文名
拼    音
yán
注音
ㄧㄢˊ
总笔画
8
字    义
构成地壳的石头
常用词组
岩石、岩洞

基本信息

编辑
拼音:yán ái(西南、湘西、皖南方言)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田字格中的“岩”字 田字格中的“岩”字
注音:ㄧㄢˊ
部首:山
部外笔画:5
总笔画:8
五笔:86&98:MDF
仓颉:UMR
郑码:LLG
笔顺编号:25213251
四角号码:22602
小篆 岩 小篆 岩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5CA9[2] 
引自: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中国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

基本字义

编辑
(1)高峻的山崖:~壁。~壑。
“岩”字的字形对比 “岩”字的字形对比
(2)构成地壳的石头:~石。~洞。~浆。~层。熔~。
(3)险要,险峻:~险。~邑。
(4)山洞:中空成~。~居穴处。[2] 

详细字义

编辑
〈名〉
(1)形声。从山,严声。“岩”为会意字。从山,从石。本义:高峻的山崖。
(2)同本义。
嵌岩窦穴。——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高岩峭壁。——宋·沈括《梦溪笔谈
(3)又如:岩电(山崖间的闪电);岩阿(山崖旁边凹下的地方);岩徼(山崖边远的地方);岩下(山崖之下);岩饰(岩壁上的雕饰)
(4)山峰。
阻穷西征,岩何越焉。——《楚辞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高山。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鲍照登庐山诗
(6)又如:岩岫(山崖峰峦);岩隈(深山曲折处)
(7)石穴,石窟。如:岩栖(居住在岩穴中。指隐居);岩穴隐相(隐居在深山野林里的高人);岩房(石房);岩窟(山洞)
(8)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岩。——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4] 

词性变化

编辑
〈形〉
(1)高险。
保其岩阻。——《三国志·诸葛亮传
(2)又如:岩邑(险要的城邑);岩墙(高而危险的墙)[4] 

常用词组

编辑
岩层 yán céng
地壳中成层的岩石。
岩洞 yán dòng
(1)地面上有天然顶盖的洞穴;不大但很别致的石洞;山洞。
(2)指岩石钻孔或天然岩洞。
岩浆 yán jiāng
地球内部呈液态或糊状的熔融岩石物质,通过冷却和结晶作用,变为火成岩的熔融物质或块体。
岩石 yán shí
由一种或通常由两种以上矿物所组成的固结或不固结的矿物体,其一部分是生物成因的(如煤),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构成地壳的很大一部分。
岩穴 yán xué
山洞。
云归而岩穴暝。——宋·欧阳修醉翁亭记
岩羊 yán yáng
介于绵羊与山羊之间的一种羊。雌羊有直而短的角,雄羊角粗大,不很长。无须,毛多为青褐色。常见于高山大岭上。[4]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语言 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