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视力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17:41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在黑暗处的视力!一般来说检查空军或者夜间开车的人群需要检查夜视力!一般,正常没有屈光度的人群,夜间会出现“夜间性近视”,大约150到200度。
中文名
暗视力
外文名
Scotopic vision
度    数
150到200度
视觉细胞分类
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
决定因素
视紫红质的含量多少
补充食物
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

目录

暗视力保护

编辑
怎样保护暗视力
视觉细胞有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两种。前者在明亮的光下工作并分辨光的颜色;后者对暗弱的光特别敏感,我们天文爱好者目视观测主要靠它们。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刚从明亮的环境进入黑暗的屋子中时,什么都看不见,但过一会儿后,周围的物体便慢慢浮现了出来。这是因为与暗视力相关的色素在亮光下会被漂白,而回到黑暗中后色素恢复的速度较慢。通常进入黑暗半个小时甚至更久以后,视杆细胞对光的敏感程度才能慢慢达到最大。令人惊讶的是,完全适应暗环境后,能觉察到的最暗的亮度是刚进入黑暗时的万分之一。因此花长时间来恢复暗视力是一个非常必要的步骤。
最快的恢复暗视力的方法应该是置身于完全的黑暗中。然而人眼在黑暗中对细节的分辨能力极差,因此你看星图时仍然需要足够亮的光源来照明。幸好视杆细胞对波长最长的红光极不敏感,这些红光对暗视力的影响也很小,而视锥细胞能感受到它们。因此天文爱好者常用深红色的电筒照明。在暗环境工作的人也常戴上特制的红色眼镜,这样他们可以在强光下阅读,而摘掉眼镜后能很快的适应暗环境。
恢复暗视力在饮食方面应该是重要的一种方法。因为,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含量多少决定视力感光的能力。

暗视力视紫红质

编辑
(rhodopsin)
一种结合蛋白,由视黄醛(也称网膜素,retinal)和视蛋白(opsin)结合而成。视黄醛由维生素A氧化而形成,是维生素A的醛化合物,有多个同分异构体(此处主要为两个)。在视紫红质内与视蛋白结合的为分子构象较为卷曲的一种,即11-顺视黄醛(11-cisretinal),在光照下它即转变为构象较直的全-反视黄醛(all-trans retinal)。全-反视黄醛能进而引起视蛋白分子构象改变,并开始和视蛋白部分分离,以后又在酶的作用下继续分离,直至分解成为2个分子(图1),分解后的全-反视黄醛不能直接和视蛋白结合成视紫红质,但它可在维生素A酶的作用下还原成维生素A,通常也是全反型的,贮存在色素上皮细胞内,然后进入视杆细胞,再氧化成11-顺视黄醛,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补充及分解反应继续进行。
由于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1]  有维持暗视力的功效,所以补充维生素A和β-胡萝卜素可以来维持暗视力。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