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格莱美音乐奖一般指格莱美奖
音乐
,
奖项
,
其他
- 中文名
- 格莱美奖
- 外文名
- Grammy Awards
- 奖项类型
- 音乐奖项
- 国家或地区
- 美国
- 创办时间
- 1959年
- 主办单位
- 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院
- 表彰对象
- 在音乐产业有杰出成就的音乐人
格莱美奖奖项背景
编辑格莱美,美国每年年度大型音乐评奖大奖,由美国国家与科学学会举办。
“格莱美”(GRAMMY)是英文Gramophone(留声机)的变异谐音。以它命名的音乐奖迄今已有50年历史,其奖杯形状如一架老式的留声机。
1957年,美国洛杉矶一批音乐人和唱片公司管理人员倡议成立一个代表音乐制品艺术和科学的机构,并通过这个机构鼓励有才华的音乐家、歌手及幕后音乐制作人员。美国国家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简称录音学会)及名为格莱美的音乐奖因此诞生。首届格莱美音乐奖于1958年颁发,以后录音学会每年举行一次颁奖仪式,奖项也由最初时的26项增加到28大类共101项。美国当地时间2011年4月6日,美国录音艺术科学院宣布,2012年起将把格莱美音乐奖(Grammy Awards)奖项从原本的109个减为78个。格莱美 是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奖之一,被誉为“音乐界的奥斯卡”,由美国国家录音与科学学会举行的一个年度大型音乐评奖活动。[2]
格莱美奖奖项地位
编辑格莱美之所以能够为世界音乐人津津乐道,除了美国一直是全球流行音乐的中心、代表了流行音乐最高水平外,还有以下三个原因:
权威性(authority)
美国录音学会是一个由众多资深音乐人组成的机构,已在美国各地设置了12个地区分会和一个制作人与工程师分会,会员超过万人。歌唱家、演奏家、词作者、作曲家、指挥、摄影、解说词作者以及音乐录像片制作人等15类专业人员均可申请担任评委,但只有那些至少已有6件作品出版发行的人才有资格担任此职。没有真才实学和对音乐事业缺乏执着追求的人一般是进不了评委会的。由如此众多资深专业人士组成的评委会理所当然地会受到音乐爱好者的信任。
公正性(justice)
格莱美音乐奖的评选有一套十分严格的制度和程序。被推荐的作品必需选自当年。作品推荐上来后,首先要经过来自音乐界各领域的150多名专家筛选和资格确认,而后进行分类。除需由特别提名委员会投票的作品外,初选合格的作品要全部送交评委进行第一轮投票。但每个评委只能从其中挑选自己专精的9项进行投票,当然他们还要投票选出当年的年度唱片、年度专辑、年度歌曲和年度新人4个奖项。初评后的名单再交评委进行第二轮投票,每个评委的投票权除4个基本奖外,只能选择8个奖项进行投票。这些严格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评选的公正性。
广泛的影响性(influence)
格莱美奖问世之初并没有多大名气,电视帮了不少忙。电视不仅将格莱美原本刻板的颁奖仪式变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节目,还通过向全球直播极大地提高了格莱美音乐奖的国际知名度。大量欧美歌坛巨星登台献艺,加上美国人擅长运用的舞台艺术和技术手段,更使格莱美的颁奖仪式成了风靡世界的娱乐活动。第44届格莱美颁奖晚会就吸引了全球170个国家的约17亿观众收看。格莱美颁奖仪式走向世界,为格莱美音乐奖成为全世界音乐人广泛接受的一个奖项立下了汗马功劳。
格莱美获奖作品显然不是少数人炒作或唱片公司自吹自擂的产物,而是经过专家和严格程序评选出来的。这些作品本身的高质量加上电视的渲染在使获奖者走红、唱片热卖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起到了领导音乐潮流的作用。另一方面,评委们也是消费者,自然也会受到市场的影响,热卖唱片、走红歌手、流行电影歌曲当然也最容易走进他们的视野。
除格莱美音乐奖外,美国录音学会还先后设立了终身成就奖、董事会奖及格莱美荣誉殿堂,以表彰有杰出成就和长久历史价值的人物和作品,其中也包括那些不在格莱美评选范围内的人士和被历史埋没了的人物,比如黑人歌唱家罗伯逊就在他逝世22年后于1998年获得了终身成就奖。美国录音学会还积极参与诸如唱片商标立法、知识产权保护、打击盗版、数码音乐下载诉讼等涉及唱片企业和个人权益的事业,并积极倡导艺术交流和音乐教育,格莱美基金会还为有困难的音乐人提供帮助,支持年轻人加入音乐人行列。格莱美的所有奖项每年都由录音学会选举出的代表颁发给那些在录音艺术和技术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格莱美大奖的和其他奖项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的所有奖项的评比都不受销售和排行榜的影响,而是完全取决于在技术和艺术方面的贡献。
一年一度的格莱美大奖也可以算是一次盛会,它吸引了全世界所有最优秀的音乐和唱片界专业人士。 除了传统的格莱美大奖之外,唱片学会同时还颁发其他的补充奖项。这些奖项弥补了格莱美大奖的一些空缺,但同样,虽然有一些补充的味道在里面 ,但能够获得这些奖项的无不都是为唱片事业和音乐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这些奖项包括终身成就奖、最佳格莱美技术奖以及格莱美传奇奖等。
格莱美奖的最大特色在于它拥有一个庞大的评选委员组织,且所有的成员都是音乐从业者,评审众多可免于少数人的主观,专业度也提升了格莱美的可信度,格莱美选出优胜者需要经过繁琐的步骤。
创办以来每年都会吸引全球数亿乐迷的关注,格莱美音乐奖虽然是美国唱片行业中的奖项,但它如今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大奖之一。音乐界的格莱美就如同电影界的奥斯卡一样,虽然毫无疑问地打上了美国文化的印记,但世界各地的多数音乐人仍以能够捧得这架老留声机为荣。奖杯介绍
它的外形类似留声机,每年在科罗拉多州里奇韦的比林斯艺术工作室由工人全手工打造。在1990年,它改变了传统的软铅材质,采用了合金奖杯,新的奖杯更不容易损坏,而且外形也更加漂亮。获奖人的名字刻在奖杯上,而获奖人的名字只有到颁奖的那天才会揭晓。
格莱美奖评选程序
编辑一、提名 由所有的成员推荐在规定年度(前年九月到翌年九月)内优秀的录音出版品(包括音乐录影带),可是因为每年的唱片发行数量实在太大,为免除遗珠之撼,所以各唱片公司在提名阶段也可推荐一些旗下艺人被忽略的作品给格莱美,前几年琼安·奥斯朋的《Relish》就是在唱片公司力保之下,才受到广泛的注意。
二、审查 此阶段是根据提名作品不同的音乐属性加以分门别类,如摇滚、乡村、拉丁、古典等,此时并不能做任何艺术与技术层面的判断,只是纯粹给提名作品找个家而已,格莱美的分类标准非常适合对音乐派别的区分方式有疑问的乐迷参考。
三、入围 分类处理过的提名名单,除了特殊技术项目另交给由各分会推选的特别委员会决定入围外,其余的项目都交给学院成员进行第一轮票选,而且为了保证票选的品质,成员只能从22个类别中挑出自己专精的9个来投票。当然,四个一般类的项目(“年度专辑”、“年度唱片”、“年度歌曲”、“年度新人”),是需要所有成员一起决定的。
四、决选 第二轮票选中,九千多位成员将从27个类别中挑出8个(另加上四个一般类的项目),并就各项的五位入围者进行投票,选票以邮寄的方式交由Deloitte & Touche LLP会计事务所统计。
五、得奖 得奖名单将由Deloitte & Touche LLP会计事务所保管,并保密至颁奖典礼当天才能公布。
1.评奖范围:格莱美设立的全部奖项所评选的对象是所有自前年10月1日到次年9月30日间在全美国发行的唱片。以第46届格莱美颁奖典礼为例,所评选的唱片的发行日期全部是2002年10月1日到2003年9月30日之间。
2.如何提名:这些被评委们提名并指手画脚的音像制品是由各家唱片公司一起推荐的,当然,从原则上讲,艺术家们毛遂自荐也是可以的。
3.奖项数量:每一届的格莱美奖项设置都不尽相同,除了几个比较重要的奖项(比如“年度最佳唱片”、“年度最佳专辑”等)年年都有例外,小的奖项总是略有不同,如今的格莱美总共有28类(包括流行、摇滚、乡村等)104个奖项。
4.评选方法:进行第一轮投票时,每个评委可以将组委会寄到自己手里的选票投向自己认为应该获奖的任何一位歌手或艺术家或乐队或唱片制作人……,即他们可以参与评选每一个该届格莱美奖所设立的奖项。但在第一轮投票之后,这些评委们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行使投票的权利将受到限制。同理,在第二轮投票时,所有评委也都可以给普通类别的奖项投票,但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内的投票权利还是要受到限制。
5.评委资格:格莱美唱片奖是由美国录音艺术与科学学会(National Academy of Recording Arts and Sciences,简称NARAS)创立的,那么如何才能成为该学会的评委呢?按规定,你的名字要作为创作者或者技术人员至少在公开出版的发行物(也许有一天也会有“地下格莱美”呢)上出现过6次,那意味着评委可以是歌手、制作人、词曲创作者、乐队经理甚至音响工程师等等等等。理论上讲,只要你努力奋斗就有可能,但运气如何就另说别论了!
6.提名数量:所有的投票全部被记录在案,每个奖项可以有5个提名。
7.保密情况:最终的获奖者名单事先只有Deloitte & Touche会计师事务所负责管理信封的工作人员有机会知道。直到颁奖典礼上信封被打开的那一刻,结果才会大白于天下。也正因为保密措施如此严密,才会让格莱美更有悬念,更有盼头——获奖名单公布前有那么多的人紧张地坐立不安,在知道自己获奖后满场都是喜极而泣的主也就不足为奇了!
获奖条件:凡正是符合评审时间规定范围内的歌曲和唱片都有提名获奖的可能性。
格莱美奖奖项设置
编辑综合(General)
- 年度制作(Record of the Year)
- 年度专辑(Album of the Year)
- 年度歌曲(Song of the Year)
- 最佳新人(Best New Artist)
流行音乐(Pop)
- 最佳流行歌手(Best Pop Solo Performance)
- 最佳流行对唱/组合(Best Pop Duo/Group Performance)
- 最佳流行演唱专辑(Best Pop Vocal Album)
- 最佳传统流行演唱专辑(Best Traditional Pop Vocal Album)
- 最佳舞曲制作(Best Dance Recording)
- 最佳舞曲/电子专辑(Best Dance/Electronic Album)
当代器乐(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 最佳当代器乐演奏专辑(Best 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Album)
摇滚乐(Rock)
- 最佳摇滚歌手(Best Rock Performance)
- 最佳金属乐演奏(Best Metal Performance)
- 最佳摇滚歌曲(Best Rock Song)
- 最佳摇滚专辑(Best Rock Album)
另类音乐(Alternative)
- 最佳另类音乐专辑(Best Alternative Music Album)
节奏布鲁斯(R&B)
- 最佳R&B歌手(Best R&B Performance)
- 最佳传统R&B歌手(Best Traditional R&B Performance)
- 最佳R&B歌曲(Best R&B Song)
- 最佳当代城市专辑(Best Urban Contemporary Album)
- 最佳R&B专辑(Best R&B Album)
说唱音乐(Rap)
- 最佳说唱歌手(Best Rap Performance)
- 最佳说唱合作(Best Rap/Sung Collaboration)
- 最佳说唱歌曲(Best Rap Song)
- 最佳说唱专辑(Best Rap Album)
乡村音乐(Country)
- 最佳乡村歌手(Best Country Solo Performance)
- 最佳乡村组合(Best Country Duo/Group Performance)
- 最佳乡村歌曲(Best Country Song)
- 最佳乡村专辑(Best Country Album)
新世纪音乐(New age)
- 最佳新世纪专辑(Best New Age Album)
爵士音乐(Jazz)
- 最佳爵士乐器独奏(Best Improvised Jazz Solo)
- 最佳爵士演唱专辑(Best Jazz Vocal Album)
- 最佳爵士演奏专辑(Best Jazz Instrumental Album)
- 最佳大爵士乐团专辑(Best Large Jazz Ensemble Album)
- 最佳拉丁爵士专辑(Best Latin Jazz Album)
- 最佳福音演奏/歌曲(Best Gospel Performance/Song)
- 最佳当代基督教音乐演奏/歌曲(Best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Performance/Song)
- 最佳福音专辑(Best Gospel Album)
- 最佳当代基督教音乐专辑(Best Contemporary Christian Music Album)
- 最佳本土福音专辑(Best Roots Gospel Album)
拉丁音乐(Latin)
- 最佳拉丁流行专辑(Best Latin Pop Album)
- 最佳拉丁摇滚/拉丁城市/拉丁另类专辑(Best Latin Rock, Urban or Alternative Album)
- 最佳墨西哥/特加诺专辑(Best Regional Mexican Music Album (Including Tejano))
- 最佳热带拉丁专辑(Best Tropical Latin Album)
美国根源音乐(American Roots)
- 最佳美国本土音乐演奏(Best American Roots Song)
- 最佳美国本土歌曲(Best American Roots Song)
- 最佳美国本土专辑(Best Americana Album)
- 最佳蓝草专辑(Best Bluegrass Album)
雷鬼音乐(Reggae)
- 最佳雷鬼专辑(Best Reggae Album)
世界音乐(World Music)
- 最佳世界音乐专辑(Best World Music Album)
儿童(Childrens)
- 最佳儿童音乐专辑(Best Children's Album)
诵读(Spoken Word)
最佳诵读专辑(Best Spoken Word Album (Includes Poetry, Audio Books & Storytelling))
喜剧(Comedy)
- 最佳喜剧专辑(Best Comedy Album)
音乐剧(Musical Theatre)
- 最佳音乐剧专辑(Best Musical Theater Album)
影视音乐(Music for Visual Media)
- 最佳改编影视歌曲合辑(Best Compilation Soundtrack For Visual Media)
- 最佳原创影视音乐专辑(Best Score Soundtrack For Visual Media)
- 最佳影视歌曲(Best Song Written For Visual Media)
作曲(Composing)
- 最佳器乐作曲(Best Instrumental Composition)
编曲(Arranging)
- 最佳器乐编排(Best Arrangement, Instrumental Or A Cappella)
- 最佳器乐编曲伴唱(Best Arrangement, Instruments And Vocals)
包装(Packaging)
- 最佳唱片包装(Best Recording Package)
- 最佳盒装/限量发行版包装(Best Boxed Or Special Limited Edition Package)
专辑注解(Notes)
- 最佳专辑注解(Best Album Notes)
历史(Historical)
- 最佳历史专辑(Best Historical Album)
制作(Engineered Album)
- 最佳非古典类工程专辑(Best Engineered Album, Non-Classical)
- 最佳古典类工程专辑(Best Engineered Album, Classical)
制作人(Producer)
- 年度非古典类制作人(Producer of the Year, Non-Classical)
- 年度古典类制作人(Producer of the Year, Classical)
混音人(Remixer)
- 最佳非古典类混音唱片(Best Remixed Recording, Non-Classical)
环绕音响(Surround Sound)
- 最佳环绕音响专辑(Best Surround Sound Album)
古典音乐(Classical)
- 最佳管弦乐团(Best Orchestral Performance)
- 最佳歌剧唱片(Best Opera Recording)
- 最佳合唱团(Best Choral Performance)
- 最佳室内乐/小乐团演奏(Best Chamber Music/Small Ensemble Performance)
- 最佳古典器乐独奏(Best Classical Instrumental Solo)
- 最佳古典独唱(Best Classical Vocal Solo)
- 最佳古典音乐汇编(Best Classical Compendium)
- 最佳当代古典音乐作曲奖(Best Contemporary Classical Composition)
- 最佳音乐录像带(Best Music Video)
- 最佳音乐电影(Best Music Film)
特别奖(Special Awards)
- 格莱美终身成就奖(GrammyLifetime AchievementAward)
- 格莱美理事奖(GrammyTrustees Award)
- 格莱美技术类奖(Technical Grammy Award)
- 音乐关怀年度风云人物(MusiCares Person of the Year)
- 格莱美传奇奖(Grammy Legend Award)
- 格莱美名人堂(Grammy Hall of Fame)
格莱美奖获奖回顾
编辑格莱美奖 | 格莱美奖 | 格莱美奖 | 格莱美奖 | 格莱美奖 | 格莱美奖 |
---|---|---|---|---|---|
第1届格莱美奖
| 第2届格莱美奖
| 第3届格莱美奖
| 第4届格莱美奖
| 第5届格莱美奖
| 第6届格莱美奖
|
第7届格莱美奖
| 第8届格莱美奖
| 第9届格莱美奖
| 第10届格莱美奖
| 第11届格莱美奖
| 第12届格莱美奖
|
第13届格莱美奖
| 第14届格莱美奖
| 第15届格莱美奖
| 第16届格莱美奖
| 第17届格莱美奖
| 第18届格莱美奖
|
第19届格莱美奖
| 第20届格莱美奖
| 第21届格莱美奖
| 第22届格莱美奖
| 第23届格莱美奖
| 第24届格莱美奖
|
第25届格莱美奖
| 第26届格莱美奖
| 第27届格莱美奖
| 第28届格莱美奖
| 第29届格莱美奖
| 第30届格莱美奖
|
第31届格莱美奖
| 第32届格莱美奖
| 第33届格莱美奖
| 第34届格莱美奖
| 第35届格莱美奖
| 第36届格莱美奖
|
第37届格莱美奖
| 第38届格莱美奖
| 第39届格莱美奖
| 第40届格莱美奖
| 第41届格莱美奖
| 第42届格莱美奖
|
第43届格莱美奖
| 第44届格莱美奖
| 第45届格莱美奖
| 第46届格莱美奖
| 第48届格莱美奖
| |
第50届格莱美奖
| 第51届格莱美奖
| ||||
第56届格莱美奖 | 第57届格莱美奖 | 第58届格莱美奖 | 第59届格莱美奖 | 第60届格莱美奖 |
格莱美奖十大瞬间
编辑作为音乐界最权威的颁奖典礼,格莱美每年不仅把荣誉颁发给获胜者,还给歌迷带来精彩的表演。这样的一个盛会总会有让人意犹未尽的时刻。下面为大家盘点格莱美史上十个最精彩的瞬间。
迈克尔·杰克逊,神话的诞生
1984年的2月,迈克尔·杰克逊凭借史上最流行、最畅销的专辑《Thriller》拿下了八个格莱美奖。当晚对于迈克尔·杰克逊来说除了创造获奖记录之外还有其他意义,1984年的格莱美是迈克尔-杰克逊第一次带着标志性的单手白手套亮相,他还和伊丽莎白·泰勒一起出席了颁奖典礼。
卡洛斯·桑塔纳和他的6个金唱机
在2000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结束后,卡洛斯·桑塔纳可能会向格莱美主办方提议以后增设手推车,因为要一个人抱着8个金唱机的确很辛苦。当年卡洛斯·桑塔纳的回归之作《Supernatural》赢得了年度最佳专辑等8项大奖,此时距他前一次站在格莱美领奖台上已经11年之久。
詹妮弗·洛佩兹的火辣礼服
虽然2000年的时候詹妮弗·洛佩兹没有在格莱美的颁奖夜拿下任何奖项,但她绝对是当晚最抢眼的嘉宾。她身着一件价值六百万美元的雪纺纱礼服,由唐娜泰拉·范思哲(Donatella Versace)设计。和她一起颁奖的大卫·杜楚尼开玩笑说:“这是五六年来第一次我感觉没人在看我。”
Eminem与埃尔顿·约翰同台
埃米纳姆公开表示讨厌同性恋,并且在歌词里不断攻击同性恋,而埃尔顿·约翰是众人皆知的同性恋歌手,这两个人还能同台?2001年的时候,这一壮观的场面发生了。艾米纳姆和埃尔顿-约翰同台合唱《Stan》。此后埃尔顿·约翰因为此次合唱遭到同性恋们痛斥。
瑞奇·马丁轰动表演
瑞奇·马丁1999年在格莱美上表演的《La Copa de la Vida》引起了轰动,他本人也一跃成为超级明星。不光是歌迷喜欢他,麦当娜也一样。在后来的新闻发布会上,麦当娜偷偷的潜入后台,绕到瑞奇·马丁身后,然后淘气的蒙上了他的眼睛。
希拉里·克林顿的格莱美
希拉里·克林顿是前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妻子,也是前美国国务卿,还是总统竞选人。她既不搞说唱也不玩摇滚,能和格莱美扯上什么关系?格莱美的奖项覆盖范围相当广,几乎是有声音的地方就有格莱美。希拉里·克林顿凭借《集全村之力》中的政治故事获得了最佳朗诵专辑奖项。
KISS乐队与2 Pac集体亮相
KISS乐队的四个成员在1980年其中一名成员离开之后就没有一起公开亮相过,直到1996年的格莱美颁奖夜。当晚乐队的四个成员不仅一起出现,和他们一起颁奖的还有当时的说唱之王2 Pac。这个奇怪的组合一起颁发了最佳新人和最佳流行类团体表演的奖项。
武当派成员台上撒野
1998年,当肖恩·柯文走上台领取她的年度最佳单曲奖项时,说唱团体武当派(Wu-Tang Clan)成员Ol' Dirty Bastard突然冲上台,指责评委不公正,把最佳说唱专辑的奖项颁给了吹牛老爹(Puff Daddy)而不是武当派。他越扯越远,还说武当派成员穿着很贵的衣服来参加颁奖典礼。
鲍勃·迪伦的裸体“伴舞者”
1998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上,一名叫做Michael Portnoy的男子赤裸着上身冲上舞台,身上写着“Soy Bomb”的他跟着鲍勃·迪伦的音乐跳了35秒钟的舞才被赶下去。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自己的行为是“音乐和艺术应有的”。而鲍勃·迪伦似乎不怎么想和这个裸男分享舞台。
Milli Vanilli合唱团奖项被撤
1990年的格莱美颁奖典礼上,刚出道的Milli Vanilli合唱团在表演时又“唱”又跳,还拿到了最佳新人奖。后来有人爆料说这个二人组的成名曲其实是假唱,二人在表演和MV中一直都是对口型。之后他们良心发现,承认他们其实假唱了整张专辑。格莱美后来撤回了颁给二人的奖项。
格莱美奖遗珠
编辑格莱美每年都会在音乐界的激战中指点胜者,但很多受到歌迷疯狂追捧的歌星从未赢得过象征着流行乐坛最高荣誉的金唱机。皇后乐队的《We Will Rock You》依旧如雷贯耳,50分在说唱界的成就无可置疑,80后的歌迷听着西城男孩,后街男孩的音乐长大。虽然他们与格莱美无缘,但并不代表他们比获奖的幸运儿差。下面为大家盘点从未获得过格莱美奖的乐坛红星。
作为一支成功的乐队,Megadeth在全球卖出超过2000万张专辑,连续5张白金销量专辑以及7次格莱美Best Metal Performance提名。Megadeth同Anthrax,Slayer和Metallica并称为"Big Four of Thrash" 乐队。这支乐队至今已经发行了11张录音室专辑,6张现场专辑,2张EP以及2张精选专辑,曾获得格莱美奖提名,乐队成立之后成员变动频繁,2002年,Dave Mustaine的左臂受伤,使得乐队一度解散过,但经过治疗之后,乐队在2004年又重新成立并发行新专辑《The System Has Failed》,2007年乐队又发行了新专辑《United Abominations》。
西城男孩
1999年至2005年间,Westlife有13张单曲唱片在英国高据首位。西城男孩也是英国流行音乐史上唯一一支头七支单曲空降榜首的乐队。他们也是唯一一个在英国拿过四次“年度最佳专辑”的组合。可是格莱美从未向他们抛出橄榄枝。
后街男孩
他们是历史上最成功的男孩组合之一。但格莱美的评委似乎经常无视人气和销量,后街的竞争对手超级男孩(NSYNC)也不缺这两样东西,但也很缺格莱美的肯定。
皇后乐队
他们创造了摇滚史上最闪耀的名字之一,他们未曾被格莱美肯定,但在他们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乔治·迈克尔(George Michael)、红辣椒乐队(Red Hot Chili Peppers)以及烈焰红唇(The Flaming Lips)都已经硕果累累。
50分
艾米纳姆(Eminem)的弟子、G-unit的主唱50分的歌手生涯无疑是成功的。他卖出了一千六百万张唱片,还在其他非音乐领域取得过好成绩,但格莱美就是不喜欢他。不过艾米纳姆曾十四次获得过格莱美音乐奖。不知道艾米纳姆是否会大方的把自己的金唱机送点给50分?
齐柏林
该乐队的《Stairway to Heaven》是90年代音乐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一首。齐柏林飞艇作为金属乐的领军人物影响了一代音乐人,在他们的带领下当今乐坛来者无数,但格莱美从未把荣誉奖给这群摇滚先锋。
戴安娜罗斯
十八首冠军单曲的高峰让绝大部分歌手望尘莫及。虽然在歌坛打拼了四十年,不过戴安娜·罗斯这位传奇歌手从来没有登上格莱美的奖台,不管是在至上女声三重唱(The Supremes)时还是单飞以后。(已于2012年获得格莱美终身成就奖,但仍未获得其他一般奖项。)共获得11项提名
大门乐队
杰西卡辛普森
作为90年代出道的流行女星之一,杰西卡·辛普森从来没有获得过金唱机,而碧昂丝(Beyoncé)、克里斯蒂娜·阿奎莱拉(Christina Aguilera)、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等同辈歌手都已经在格莱美(Grammy)的角逐中获得了显赫的战绩了。
朱儿
当年朱儿(Jewel)发行处女专辑《Pieces of You》时,河豚鱼乐队(Hootie & The Blowfish)抢走了格莱美最佳新人奖。直到今天朱儿都还没能从格莱美厄运中走出。
鲍勃马利
雷鬼界的传奇人物鲍勃·马利生前不被格莱美评委赏识,去世之后却被列为格莱美名人堂歌手之一。也许是因为格莱美评委们知道自己对待这位歌手有失公正。
詹尼斯
曾获格莱美奖的作曲人克里斯·克里斯托佛森(Kris Kristofferson)为詹尼斯·乔普林写过一首名为《Me and Bobby McGee》的歌,但克里斯·克里斯托佛森并未把自己的好运带给詹尼斯·乔普林。詹尼斯·乔普林自己谱写的歌曲也都在格莱美的争夺中战败。
感恩而死
在30年的演艺生涯中,感恩而死成功的把各种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却未能成功的抱回金唱机。是评委太苛刻,还是他们的音乐难登大雅之堂?
席亚拉
阿丽雅
她卖出过三千万张专辑,曾被冠以“R&B公主”等称号,这位英年早逝的歌星虽然与格莱美无缘,但被公认为R&B的革新作出了贡献。
艾薇儿
Avril Lavigne,想必这位加拿大流行摇滚小天后大家都很熟悉了吧?虽然卖出超过四千万张专辑,单曲两次打入美国公告牌十年榜,首张专辑《Let Go》更是2002年全美销量季军,全球亚军,但是仍与格莱美无缘。她已获了8次提名,但是并无赢得任何一次。
丽安娜·刘易斯
丽安娜·刘易斯(Leona Lewis)是一名拥有多白金销量、身价过亿的英国流行女歌手。2006年,她因夺得第三届英国电视选秀X-Factor冠军而成名。她曾获得过3次格莱美奖提名和一次金球奖提名。Leona的专辑在全球销量已超过1000万张。
凯蒂·佩里(Katy Perry)
大家对这个欧美乐坛流行天后应该不陌生了,凯蒂·佩里(Katy Perry)在2010年发行第二张专辑《Teenage Dream》,专辑包括《California Gurls》、《Firework》、《E.T》等歌曲,成为首位在美国公告牌(Billboard)热门单曲榜中有5首冠军单曲来自同一专辑的女歌手。到2015年为止,她一共获得了13次格莱美奖提名,连续7年陪跑,仍然与格莱美奖无缘。[3]
格莱美奖获奖记录
编辑派特·麦席尼(Pat Metheny)和派特·麦席尼乐队共赢得过16次格莱美奖,包括连续6年6张不同专辑获奖。到2004年为止,麦席尼保持着跨类别最多奖项的记录:
- 最佳融和爵士演出(1983、1984、1985、1988、1990)
- 最佳器乐作曲(1991)
- 最佳当代爵士专辑(1993、1994、1996、1999、2003)
- 最佳爵士器乐演出,个人或组合(1998、2000)
- 最佳摇滚器乐演出(1999)
- 最佳爵士器乐独奏(2001)
- 最佳新纪元专辑(2004)
- 自由鼓手哈尔·布雷恩(Hal Blaine)在连续六张专辑中演奏,这六张专辑连续六年获得年度制作奖:
- 1966 Herb Alpert & the Tijuana Brass - “A Taste of Honey”
- 1967 法兰克·辛纳区 - “Strangers in the Night”
- 1968 5th Dimension - “Up, Up and Away”
- 1969 Simon & Garfunkel - “Mrs. Robinson”
- 1970 5th Dimension - “Aquarius/Let the Sunshine In”
- 1971 Simon & Garfunkel -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
指挥乔治·萧提(Georg Solti)爵士是赢得格莱美奖最多之人,1997年逝世前他共获得32个奖项。
2010年1月31日,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凭借专辑《Fearless》获得第52届格莱美奖的“年度专辑”奖,2016年2月16日,美国流行女歌手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凭借专辑《1989》再次获得第58届格莱美奖的“年度专辑”奖,成为格莱美上第一位两次获得年度专辑奖的女歌手[4]
。
格莱美奖华人获奖
编辑华人参加或提名格莱美的艺人到现今为止有许多,张国荣、马友友、郎朗、宋祖英、萧亚轩、萨顶顶等许多人因此而获得了更多的FANS。
序号 | 姓名 | 信息 |
---|---|---|
00 | 杭天琪 | 1999格莱美奖评委会主席颁发的终生艺术成就奖。 |
01 | 马友友 | 格莱美奖最佳室内乐演奏:1996、1993、1992、1987、1986。
格莱美奖最佳乐器独奏奖(与交响乐团合奏):1998、1995、1993、1990。
格莱美奖最佳乐器独奏奖(无交响乐团):1985。
格莱美奖最佳古典音乐当代作曲奖:1995。
格莱美奖最佳古典音乐专辑奖:1998。
格莱美奖最佳古典混合音乐专辑奖:2009、2004、2001、1999。
|
02 | 谭盾 | 1999因歌剧《马可·波罗》获得格莱美作曲大奖。 |
03 | 郎朗 | 2008最佳乐器独奏奖提名,并在第56届格莱美颁奖典礼演奏钢琴。 |
04 | 宋祖英 | 第49届格莱美为“最佳古典混合音乐专辑”提名(专辑《百年留声》,2006)。 |
05 | 吴彤 | 第51届格莱美“Songs of joy and peace”(马友友-最佳古典跨界专辑奖)中人声演唱兼乐器演奏,2009。 |
06 | 张靓颖 | 2010第52届格莱美凭借主唱喜多郎专辑《印象西湖》获第52届格莱美奖最佳New Age音乐专辑奖提名;并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次受邀出席并与喜多郎一同亮相格莱美红毯,这也是华人歌手第一次亮相格莱美红毯。[5] |
07 | 田志仁 | 2011第53届格莱美奖,专辑《Calling all Dawns(呼唤黎明)》获“最佳古典跨界专辑”与“最佳配器伴奏”两项大奖。田志仁是继2006年大提琴家马友友获得“最佳古典跨界专辑奖”后,登上国际舞台的又一位华裔音乐家。 |
08 | 央金拉姆 | 2011第53届格莱美奖,参与美国保罗·温特乐队作品《Miho: Journey To The Mountain》荣获“最佳新世纪专辑”奖,首位捧起格莱美奖杯的华人歌唱家。 |
09 | 萧亚轩 | 2011第53届格莱美奖,萧亚轩应奥斯卡影帝及格莱美得主吉米·福克斯之邀走上红毯。 |
10 | 女子十二乐坊 | 凭借首张在北美地区发行的专辑《Eastern Energy》的销量成绩,荣获第47届格莱美综合类最佳新人奖及世界音乐类最佳世界音乐专辑奖的两项提名候选。 |
11 | 萨顶顶 | 享誉全球的华人女歌手萨顶顶是首位入围格莱美奖的华人女歌手,她于第51界格莱美奖中入围最佳世界音乐专辑,遗憾的是并未获得提名。
|
12 | 陆晓幸 | 2001年世界最佳录音艺术与科技奖。 |
13 | 孙楠 | 格莱美主席荣誉奖[6]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格莱美提名陆续揭晓 史密斯获综合类三奖 .新民网.2014-12-06[引用日期2014-12-8]
- 2. 55届格莱美提名预测 另类音乐逆袭主流 .中国网江苏频道
- 3. 永不放弃格莱美的七年陪跑者 水果姐KatyPerry .腾讯娱乐.2015-04-20[引用日期2016-02-14]
- 4. 第58届格莱美奖揭晓泰勒·斯威夫特再夺年度专辑破纪录 .环球娱乐[引用日期2016-03-21]
- 5. 格莱美颁奖礼举行 张靓颖第二次出席 .新浪[引用日期2013-05-13]
- 6. 孙楠赴格莱美颁奖礼 获格莱美主席荣誉大奖 .凤凰娱乐.2016-02-16[引用日期2016-02-16]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