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等壳,壳顶在前方,没有明显的雕刻。壳皮明显,某些种类毛状。壳内面有强烈的真珠光泽。
绿壳菜蛤名称类别
编辑【命名者】 Linnaeus, 1758
【英文名称】Green Mussel
绿壳菜蛤外形特征
编辑绞齿缺乏,后肌痕大呈C状。没有水管。以足丝附着於底质,有时可钻孔。
壳为长卵形,如一孔雀的羽毛,故又称为孔雀蛤。壳质坚硬但脆,背侧的壳顶微尖而腹侧呈圆弧形,壳之前端平直,足及足丝均可由此出入,而后端如拱形。壳具绿褐色的壳皮,周缘鲜绿色。壳内面为亮丽的真珠层。
贝壳较大,壳长达13~14厘米。壳长,壳长是壳高的2倍。壳顶位于贝壳的最前端,喙状。背缘弧形,腹缘直或略凹。壳较薄,壳面光滑,翠绿色,前半部常呈绿褐色,生长纹细密,前端具有隆起肋。壳内面呈瓷白色,或带青蓝色,有珍珠光泽。铰合齿左壳2个,右壳1个。足丝细软,淡黄色。
绿壳菜蛤分布范围
编辑原产于菲律宾以南的热带海域,但本种会附在船底,随着台湾拆船业的发达(一九七O到一九八O年代)而可以在台湾沿海发现。台南以南、高雄中洲以至东港、枋寮,甚至於北部及西部沿海等地亦可发现。
台湾分布 台北县淡水,台北县八里,宜兰县,台南以南,台南市安平,台南县中洲,屏东县东港,枋寮,屏东县恒春半岛,屏东后湾,澎湖东部海域,小金门,金门后湖,金宁,金城,金沙,金湖,烈屿。
绿壳菜蛤习性环境
编辑栖所环境 生活在潮间带至浅海底,以足丝固着在岩礁上,而在海边除了岩礁之外,也可以在浮木、船底等地方发现。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