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 本 名
- 王祖庚
- 字 号
- 字孙同
- 出生时间
- 1700-
- 去世时间
- 1762
王祖庚管理山西省
编辑王祖庚是雍正五年(1727年)进士,授山西兴县知县。适逢旱灾,申请开仓放平价粮,未等上面批复,即令百姓赴官仓买谷,使群众得以渡过灾荒,1747年升山西隰州知府,该处地瘠民贫,民风强悍好斗,他引导教化,治理有方。1748年调任平定州知州(属于太原府),在战事纷繁中劝学不息。升直隶省顺德府知府、安徽宁国府知府,卒于官任。
当时山西生产好铁,朝廷就向山西的冶铁户征铁,所征之数不断增加。雍正时征2.5万斤,乾隆时增加到5万斤,嘉庆时又增加到20万斤。所以,王祖庚的官职非常重要。
王祖庚文化成就
编辑王祖庚募建冠山书院
乾隆十六年(1751)知州王祖庚募捐银2683两,以利息收入作为师生费用,建“榆关书院”,旧址在山西平定师范礼堂附近,是清代唯一官办书院。借用上城州署的西部学院行署为讲学所,因上城为汉淮阴侯韩信下赵的驻兵处,旧称榆关,故初取名“榆关书院”。乾隆三十年(1765),平定知州陶易奉礼部咨查各省书院名目,以榆关名义未确,思及嘉水贯通山城,始自嘉山源远流长,改称“嘉山书院”,编写入《大清一统志》。乾隆五十年(1785),学使戴衢亨易名“冠山书院”,有房屋50余间,规模宏大极一时之盛。现仅存零星碑记石刻,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王祖庚参加校勘《元史》
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刊刻《二十四史》,聚集了齐召南、杭世骏等文人学士对选定的前朝蓝本进行整理,并将考证附于各史每卷之末。《元史》校勘者之一是直隶州知州王祖庚。《元史》(二百一十卷,附《考证》一卷):(明)宋濂撰、(明)王褘撰、(清)王祖庚考证。
王祖庚诗书画作品
王祖庚是着名的书法家,现存有与画家刘永赓合作的水墨纸本《晴山访友》成扇。文学着作着有《十四日儿年谱》和《砺斋诗钞》初集、二集及《锦瑟词》等。
- 参考资料
-
- 1. 平定“冠山书院”史话 .太原市人民政府网站[引用日期2013-09-21]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