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儒勒·马思涅像 (Jules Massenet,1842-1912),法国作曲家,代表作品《沉思》。
- 中文名
- 马思涅
- 外文名
- Jules Massenet
- 国 籍
- 法国
- 出生地
- 蒙托
- 出生日期
- 1842年
- 逝世日期
- 1912年
- 职 业
- 作曲家
- 代表作品
- 《大伯母》
马思涅个人简介
编辑马思涅生在蒙托,自幼从母学钢琴。十一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罗兰学琴。二十一岁获罗马大奖,回到巴黎后于1867年在喜歌剧院首次上演新作《大伯母》。1878年任母校作曲教授。1890至1920年间的法国作曲家均受到他的影响。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后创作进入旺期。
马思涅的音乐具有个性,甜美伤感,带有较浓的娱乐性特点。
马思涅代表作品《沉思》
编辑《沉思》为马思涅的歌剧《泰伊思》第二幕第一场与第二场中间所奏的间奏曲,故又称为"泰伊思冥想曲",常被单独演奏,成为小提琴独奏曲中经久不衰的名篇,也是马思涅的代表作品。这段间奏曲表现了泰伊思厌倦世俗,而产生通过信仰宗教来求得解脱时的心态。这一优美的旋律,除用做间奏外,在剧中也经常出现以提高剧中气氛。乐曲结构简单,为虔诚的行板,D大调,4/4拍子。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主奏小提琴奏出了着名的抒情性主题,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国主敞开心扉企求上帝国主的饶恕。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表现了戴伊思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再度出现最初的旋律,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在G弦逐渐减弱音力,以泛音的微弱音响慢慢消失而结束。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上界,是主带对美好天国的遐想得到了精神的满足。
马思涅的《沉思》历来被作为最为优美的小提琴曲之一,其婉转抒情的曲调也成为了小提琴作品中的经典。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