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备竞赛(和平时期敌对国家在军事装备方面的竞赛)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7:56
编辑 锁定
军备竞赛是指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各国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竞相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是一种预防式的军事对抗。近代比较着名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20年中欧洲列强之间开展的军备竞赛(如“无畏舰”建造竞赛,详情请参阅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强军备竞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苏联解体前展开的长期军备竞赛。
中文名
军备竞赛
外文名
arms race
应用领域
军事
对    象
国家之间或者国家集团之间

军备竞赛定义

编辑
军备竞赛是指和平时期敌对国家或潜在敌对国家互为假想敌、在军事装备方面展开的质量和数量上的竞赛。各国之间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竞相扩充军备,增强军事实力。
每个国家必须对自身和对手的基本情况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赢得军备竞赛。这一点是相当重要的。激烈军备竞赛必须选择在必要的时候进行。没有必要的激烈军备竞赛一来会延缓自身经济的发展,二来也会一定程度上引发不必要的敌意。
军备竞赛的反方面也就是裁减军备实际上也是一种可执行的策略。在大国较量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军事实力和军事力量给别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军事力量并不是纯军事实力,其大部分需要经过动员才能转化为军事实力。因此,军事潜力是一种潜在的资源。潜在资源的发挥时间就是其他国家采取非针对性态度的一个诱导因素。当然,裁减军备的行动必须是在有利于自身国家整体战略的前提之下进行的。需要保留的力量要足以对潜在敌人形成足够威慑又能够通过时间作用转移潜在敌人的矛头,以换取自身的更大生存空间。

军备竞赛历史竞赛

编辑

军备竞赛常规竞赛

战后美、苏在冷战中大规模加强常规军备。双方不断更新各种武器装备和发展现代技术,以服务于军事、政治目的。

军备竞赛核竞赛

20世纪70年代,美、苏核武器竞争激烈,结果双方拥有世界核弹头库存总数的97%,同时双方在核武器运载工具、多弹头分导等高技术领域的研制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

军备竞赛美苏竞赛

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
冷战期间,美苏军备竞赛,两国彼此的核弹头已经太多了,美国为了从经济上拖垮苏联,就向太空发展,提出“星球大战”计划。
此计划由于太过超前,耗资巨大,而且技术上的要求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完全达到实际运用的水平,但是也迫使苏联投入巨资向太空发展,最终将苏联从经济上拖垮了,并且导致联邦国家分裂解体。
美国由于冷战的对手不复存在,所以可以收缩军费开支,加上“星球大战”计划的技术难度实在太大,所以苏联解体,项目很快就结束了。

军备竞赛中美焦点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
据2011年6月3日出版的《环球时报》报道香格里拉对话今日在新加坡开幕。6月2日,前往与会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专机上对随行记者们大谈中美关系,软中带硬,一方面称“美国不想遏制中国发展”、“中国现在是将来也是全球性力量”;另一方面,他也含蓄地警告中国“不要学习苏联”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并重申美国的军费缩减不会导致在亚太地区军事力量的削弱。盖茨将在本月底从防长位置退休,他2日总结说,对自己在布什奥巴马政府任职期间中美关系的发展“感到满意”,但中美军事关系仍有“发展空间”。
“盖茨:美国没想遏制中国发展”,成为2日美联社、法新社、英国广播公司(BBC)等各大媒体的标题,盖茨对中国释放的这番“善意”被广泛解读成是为3日和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会面制造友好气氛。据报道,在飞往新加坡的专机上,盖茨对随行记者表示,他注意到中国正在寻求扩大军队的规模和战力,包括发展、部署“远程、精确的巡航和弹道反舰导弹”、反卫星武器、隐形战斗机以及网络战能力。“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正在飞速发展”,“中国试图获得的武器也让我们密切关注”。
谈到中国国防力量不断增强后,盖茨话锋一转,称“不相信中国有在各个方面挑战美军的实力”,“我想中国已从苏联身上学到了一个很大的教训,他们不会试图在所有方面与我们竞争,而是想发展出相当程度上能在亚洲自由行动的能力,并获得扩展它们影响力的机会。”BBC分析称,这番话明显是指前苏联和美国展开军备竞赛而拖垮经济,发出对中国的警告。
盖茨的这一“警告”和中国军方总参谋长陈炳德早前访美时“中国不和美国竞争”的表态一致。BBC2日的报道附了一张“中美军事力量”对比图,显示出两国军力的悬殊。图表显示:中美2010年军费开支分别为780亿和7290亿美元,军费开支占2008年GDP比重分别为2.0%和4.3%;军事装备方面,中美战斗机数量分别为1320架和2379架,隐形战机数量对比为0比139,航母数量0比11,潜艇数量为65比71,驱逐舰数量27比57,核弹头数量240枚比9400枚。在所有数据中,中国唯一比美国多的是现役军人数量:226万比158万。
纽约时报》则将报道重点放在盖茨“军费削减后仍要加强亚太安全”的谈话上。盖茨说,美军在亚太的军事活动对维持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是“划算的”,在军费削减后仍将保持。“美国之音”2日称,亚太周边国家对中国军事力量增长的担忧将是香格里拉对话的一个重要议题。路透社评论说,盖茨希望在这次会议上向美国的盟国表明,尽管美国的军费将要削减,他本人的任期也要结束,但美国将恪守它对亚洲的安全承诺。
拍完“板子”后,盖茨放软了语调,称:“我们不想压制中国,中国几千年来都是一个强大国家,它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的国家。因此,问题在于我们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保证我们之间有一个积极的关系。”在被记者问起对美国部分议员要求向台湾出售武器的看法时,盖茨回答说这个问题上没有自己的观点,他还称,“无论在布什还是奥巴马执政时期,我们对此问题都十分谨慎,既让台湾获得防卫能力,又注意到中国的敏感,都表现得十分小心。”路透社评论说,在美对台军售问题上,中美两军的关系仍然脆弱。中国军方总参谋长陈炳德访美时就直言,如果美国坚持对台军售,两军关系“仍会受到影响”。
在2日的采访中,盖茨还总结自己的工作说“感到满意”,“在我2007年第一次访华时,我便为中美两军关系的发展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日程,虽然两军的关系后来遇到过障碍和困难,但现在处于不错的状态”,且“仍有发展空间”。盖茨将在本月底卸任,美国“政治”网站1日刊登了对他的“告别采访”,这位参与发动两场战争、在8位总统执政期间任职的67岁防长说,“我必须离开的原因之一是,太多的经验让我变得过于谨慎”。
中国军备
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
一个国家也是一样,在外部压力比较大的时候,内部效率就比较高,内部矛盾也比较少,国民的精神也比较振奋。想想在上个世纪50-60年代,我国由于外部压力大,中国人民是何等团结,中国人民的精神力量是何等强大,中国军队的战斗力在实战中博得了多么高的声誉。
苏联输是输了,输在哪里,军事上有没有输?显然没有,甚至更强。那么为什么输呢?输在两个问题,一是民族问题,二是缺少一个强大的民用经济。这两个问题对中国都是完全不同的,中国95%以上是汉族,民族问题至少不会发展成很大的问题。而经过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建立了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民用经济,生活资料的生产能力非常强大,以致各国都在谈论中国制造业的威胁,都在谈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加工厂。所以造成苏联失败的两个原因恰恰是中国的强项。
一个美国右派说:“美国不怕与中国进行军备竞赛,因为中国不会设计武器,所以才会大量向俄国买武器”。中国在军事技术方面的暂时落后是因为:1.中国人很少设计武器。2.中国的军工企业和设计单位在组织管理上有缺陷。而这恰恰是中国不参加军备竞赛造成的。中国民用经济技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而经过20年的市场竞争,不是大大的缩小了差距么?如果中国积极参与军备竞赛,中国的军事经济和技术虽然相对较弱,但一定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赶上来。
有人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根本不是一个重量级的选手,有什么好赛的,中国只能韬光养晦,搞好经济,待实力强了再说。
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
美国的生产总值中70%以上是服务业,美国赚钱最多的是篮球明星,歌星,医生,律师,股票经济人,五星级酒店经理等,而这些产值在战时是派不上用场的。美国的轻工业不如中国,决定战争潜力的重工业方面,美国只是稍强,中国的钢产量还超过美国。
二战中,美国的钢产量是日本的十几倍,人口也比日本多,看起来优势很大,但实际打起来,美国也是十分吃力。
朝鲜战争中,中美的经济差距比现在还大许多倍,结果却基本是个平手。所以美国的的这点经济优势并不能保证它占有长期军事优势。美国的优势是它的民用军用经济都是处于竞争之中,因而具有较高的效率。而中国的问题是中国社会组织得不大好,效率较低。民用经济已走上了市场竞争的正路,军事经济和政治生活还缺乏竞争,因而效率较差,而军备竞赛恰恰给这两方面改进提供必不可少的竞争。美国真正的优势在军事技术方面,这是美国在军备竞赛中发展起来的。这方面的差距中国也只有进行军备竞赛才能赶上来。美国组织良好,效率高。
中国人可以学,可以模仿。但美国要同中国进行军备竞赛将会碰到它从未碰到而有无法弥补的问题,就是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倍以上。如果美国最多可以用两千万人搞军备的话,中国可以用一亿人搞军备,同时还有12亿人搞饭吃。在长期竞赛中不信五个打不了它一个。
有人说,军备竞赛需要大把花钱,财政这么紧张,军费增加必定挤占其它需要。
说政府缺钱的人其实是死抱着平衡财政思想不放,新的思想是不平衡财政,政府可以用公债和发行货币等方法进行赤字财政运作。那么会不会通涨呢?回答是,在中国这种情况下不会。讲点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政府扩大开支会造成有效总需求增加,如果该国存在闲置生产能力,不会通涨而只会增加生产。如果该国已经不存在闲置生产能力,政府扩大开支会造成通涨。中国的情况恰恰是总需求不足。中国还有很大的潜力,完全可以做到大炮和黄油兼而有之。增加军备开支意味着军工企业和科研单位的人收入增加,购买力增加。
在当今条件下,军备竞赛不但是国防工业部门的喜讯,而且是民用经济部门的福音。它可以减少失业,稳定社会,振奋精神。统一祖国,如此一举多得,中国又何乐而不为。
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
美国虽然效率高,但它已是成熟社会,要想进一步提高效率,已经非常难了,中国的效率相对较低,但存在很大的潜力,不过在缺少动力的情况下,这些潜力也不容易释放出来。军备竞赛,军备竞赛就是振奋中华精神,改进内部弊端,凝聚华人力量,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的大旗。把军费增加三倍,让军备竞赛大张旗鼓的进行。
拿破仑有一句名言:“中国是一个睡狮,让它继续睡吧。”中国人是很懒散,是缺乏进取精神,中国能怎样,只能应`战。并且一定能战而胜之。

军备竞赛俄美新竞赛

编辑
俄罗斯表示,在俄美关于削减核武器及化学武器的协议到期后,俄方将不再与美国续签。分析认为,俄罗斯此项决定为影响俄美关系的另一项不利的决策,很有可能可能引发美俄两国在冷战后的新一轮军备竞赛。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表示,考虑到新的现实情况,鉴于最初提出削减核武计划的时机及其制定与商议的方式,协议无法满足高标准,已不能再让俄罗斯方面感到满意,并且已经通知美国,俄罗斯不愿延长这项历时20年的、由美国出资帮助莫斯科令大量核弹头退役的武器处理计划。
这项协议于1992年签署,2006年修正并延长,预计到2012年5月到期,指在削减苏联的核武器和化学武器。该计划曾被誉为美国对俄罗斯最成功的后苏联计划之一。
尽管俄罗斯外交部并未说明俄方不续签协议的具体理由,但之前俄军方高官曾多次指出,此项计划让美国能取得太多俄方军事技术与武器部署地点的信息。
俄罗斯方面的担忧不无道理。这项计划一个主要的部分是简单的跟踪—一份让华盛顿了解某个前苏联国家各种材料拥有多少、履行裁减核武承诺的进展情况的协议,这份协议可以让美国轻而易举地获取本该双方互换的敏感信息。
2012年10月初,美国国务院3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美国拥有1722枚核弹头,包括部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弹头、潜射弹道导弹弹头及重型轰炸机核弹头,俄罗斯拥有1499枚核弹头,较美国少223枚。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半年前相比,美国拥有的核弹头数量削减15枚,但俄罗斯拥有的核弹头数量不减反升,较3月的1492枚增加7枚。
如此看来,即便在协议有限期内,俄罗斯也没有完全按照协议行事,那么今次俄罗斯决定不再续签削减核武协议想必已在美国意料之中。不过,截至目前,美国方面未就此事做出回应。
眼下美国大选正如火如荼,在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的强劲攻势下,奥巴马的连任前景已阴云密布。罗姆尼自一开始就以强硬姿态示人,发言也“火气”十足,中国与俄罗斯都难逃其毒舌伺候。
对于俄罗斯,罗姆尼在当选总统候选人之前就曾撰文,称俄罗斯是美国的头号仇敌,而后又表示俄罗斯在世界舞台上并非一个友好的角色,在不久前的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他还攻击奥巴马对俄罗斯态度软弱。此外,罗姆尼在最新的一次演讲中再次提到俄罗斯,称若当选将对俄罗斯采取强硬立场,对普京“不含糊”。
对此,俄罗斯副总理德沃尔科维奇表示,如果罗姆尼赢得总统选举,美俄间可能展开新一轮军备竞赛。事实上,俄罗斯人普遍认为,美国在苏联解体后没有放弃冷战政治。莫斯科军控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米亚斯尼科夫指出,冷战思维仍然盛行,特别是在西方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北约开始东扩,所谓的伙伴关系从未出现。

军备竞赛美俄太空竞赛

编辑
军备竞赛 军备竞赛
80年代军备竞赛转向太空和其他高技术领域,美国制定的星球大战计划即是例证。军事预算的迅速增长、武器质量性能优势的争夺以及军事战略的不断变化,是美、苏军备竞赛的主要特点。90年代世界经济不断国际化、各国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加强,以及由于美、苏政治战略的调整,带来了国际局势的缓和,使军备竞赛的势头趋缓。在实现实质性裁军的同时,美、苏的竞争更多地转向了以经济为中心的综合国力方面。但美国依旧发展了如隐形飞机等的新式武器装备 。1991年苏联解体,持续40多年的美、苏军备竞赛结束。但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军备竞赛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地区间的中小国家为推行地区霸权主义,大力加强军备,造成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成为影响国际和平的一个因素。第五十九届联大三日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防止外层空间军备竞赛”决议。一百七十八个国家投支持票,美国等四国弃权,没有国家反对。决议确认全人类在和平利用外空方面具有共同利益,重申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呼吁所有国家,特别是拥有强大空间能力的国家为和平利用外空和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做出积极贡献。决议重申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在谈判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多边协定方面的重要作用,希望裁军谈判会议于二00五年尽早设立外空问题特设委员会。中国是该决议的共同提案国之一,一直与俄罗斯等国家一道,致力于推动裁军谈判会议谈判防止外空军备竞赛的国际法律文书。中方认为,决议充分反映了国际社会反对外空军备竞赛的共同意愿。

军备竞赛影响

编辑
美国实施NMD计划对国际安全环境产生的一系列深远的消极影响:
首先,美国实施NMD计划将严重破坏全球战略平衡与稳定,损害大国间的互信与合作。
其次,美国研发NMD将严重阻碍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甚至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已经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核和常规武库,并奉行着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核心的核威慑政策。在这种情况下,NMD将成为美国战略进攻力量的倍增器,而NMD计划实际上是美单方面的核扩军计划。美国此举显然孕育着引发更高水平上军备竞赛的危险。具体而言,一是可能将军备竞赛引入外空,二是可能将军备竞赛从进攻性武器扩大到防御性武器。
第三,美国NMD计划将严重损害国际防扩散机制和努力,刺激导弹的进一步扩散。
第四,美国实施NMD计划将使国际关系中的军事因素上升,不利于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本该用于经济发展的大量财力和物力将不得不用于发展军备。在这种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有真正的安全感,世界又怎能稳定呢?
第五,NMD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美国还打算在亚太地区部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如果这种TMD用作NMD的组成部分,那么,它对亚太地区安全与稳定造成的冲击就不亚于NMD。

军备竞赛中国观点

编辑
全国人大代表、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张育林中将2014年3月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军队坚持以实战化标准发展武器装备,不跟他人“比宝”,不与任何国家进行军备竞赛。[1] 
“着眼未来战争需求发展能打仗、打胜仗的装备,比一味追求指标领先更重要。”张育林说,“实战化”意味着装备从设计、研制、生产到试验鉴定的全过程,都要按照未来战争的战场环境和作战流程进行,把部队和装备相结合,力争发展出能够突破强敌作战体系的装备。[1] 
武器装备是战斗力的物质技术基础。张育林认为,脚踏实地瞄准实战的同时,未来武器装备的发展还必须在前沿性、战略性的新技术领域寻求突破。[1] 
“从蒸汽机到互联网,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都是由新技术、而不是常规技术的突破带来的。军事领域同样如此,只有突破新技术,才可能实现战斗力革命性的提升。”张育林说,“这要求我们必须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1年发布的《2010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说,人民解放军加快高新技术装备发展,改善武器装备质量结构,基本建成以第二代为主体、第三代为骨干的武器装备体系。[1] 
针对外界把中国军队近年来一系列新装备亮相称为“井喷式发展”的说法,张育林表示,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军事装备相比还有相当差距,而装备优良也并不完全等同于军事力量强大。[1] 
“世界战争史一再证明,战争的决定因素不在武器装备,而在于人。”张育林说,能否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新战法甚至创新战争,能否真正实现人与武器的结合,才是战斗力的核心。[1]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装备 行业人物 游戏 多义词 军事人物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