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 中文名
- 水仙操
- 流行时期
- 汉唐
- 主要内容
- 伯牙学琴
水仙操简介
编辑水仙操《二香琴谱》
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而不成。成连云:“我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俱至海上,成连剌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水汹涌,林岫杳冥,萃鸟啁啾。悄然而悲曰,“先生移我情哉”!援琴而作水仙之曲,遂为天下妙。是曲,李玉峰先生得之广陵吴观星。逸韵泠然,摹神之作也。
水仙操《悟雪山房琴谱》
琴苑要录:水仙操,伯牙所作也。伯牙学琴於成连,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未能得也。成连曰:“吾之学,不能移人之情,吾师方子春,在东海中”,乃赍粮从之,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但闻海水汩没,山林窅冥,君鸟悲号,仰天叹曰:“先生将移我情矣”。乃援琴而作歌曰:“繄洞渭兮流澌濩,舟楫逝兮仙不还,移情愫兮蓬莱山,呜钦伤宫兮仙不还”。
水仙操《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鹤山息斋李梦庚觉生传谱。陈仲屏先生所得意名谱。此曲谱已见过多家,总不如此谱精细自然,抚之自得其入妙之趣,接三记。
水仙操《枯木禅琴谱》
伯牙所作。因随成连先生入海,听澎湃之音,悟得琴理,所谓海上移情者也。韵淡调疏,须轻弹低拂为妙。
水仙操《琴操》
水仙操者,伯牙之所作也。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先生曰,“吾能传曲,而不能移情。吾师有方子春者,善於琴,能作人之情,今在东海上,子能与我同事之乎。”伯牙曰:“夫子有命,敢不敬从?”乃相与至海上,见子春受业焉。(下有阙文)
水仙操《初学记》
水仙操,伯牙所作。
水仙操《乐府古题要解》
旧说,伯牙学鼓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志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上汩没漰澌之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
水仙操《太平御览》
乐府解题曰,水仙操,伯牙学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寂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终,成连回,刺船迎之而还,伯牙遂为天下妙手矣。
水仙操《琴史》
伯牙,古之善琴者也。见称於春秋之后,杂见於诸家之书。尝琴鼓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神妙寂寞之情,未能得也。成连曰,“我虽传曲,未能移人之情。我师方子春,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与子共事之乎?”乃共至东海上蓬莱山,留伯牙曰,“子居习之,我将迎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心悲,延颈四望,寂寞无人;徒闻海水汹涌,群鸟悲鸣。仰天叹曰,“先生亦以无师矣,盖将移我情乎!”乃援琴而作水仙之操云。……(伯牙)
水仙操《通志》
琴操五十七曲、十二操,水仙操,世言伯牙所作。伯牙学鼓琴於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於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子春在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至蓬莱山留伯牙曰,“吾将迎吾师。”刺船而去,句时不返,伯牙延望无人,但闻海上水汩没漰澌之声;山林窅寞,群鸟悲号。怆然叹曰,“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之。曲终,成连刺船而还,伯牙遂妙绝天下。
水仙操后记
编辑水仙操《双琴书屋琴谱集成》
缠绵幽咽,顿挫幽扬,能令人听者情移意远,洵绝调也。
水仙操《琴学初津》
水仙,钟子期所作。世传谓成连作,是操采自远堂,与听桐先生口传合参,先生指法清劲,有非凡响,人所莫测其奥,先生琴曲独富,而於是操,益党觉清奇,其五弦九徽之取泛,先生亦常议论,兹去而改为四弦十徽,或更迁一二点,配合较无痕迹,虽三准泛音,共有三十余位,除此十三位,音节支离,祗可用以考律,究难於曲中采取,故古人无以复加焉。尚冀就正有道。良士拔。
《水仙操》吊屈原
——余光中
把影子投在水上的,都患了洁癖,
一种高贵的绝症,
把名字投在风中的,
衣带便飘在风中,
青苔从风里来,楚歌从清芬里来,
美从烈士的胎里带来,
水动之后,从回荡的波里升起,
犹佩青春的叶长似剑,
灿灿的花开如冕,
钵小如舟,山长水远,是湘江。
一个以水为痕迹,行走大地的仙,是花也罢,是神也罢,她总是那浩荡山水画里云烟深处的一方留白,又是激情乐曲弹断处的一处凝神…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