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至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4:09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早在东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人民中就有了日南至(就是冬至)、日北至(就是夏至)的概念。到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就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这八个节气,是二十四个节气中最重要的节气。标示出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中文名
日南至
出    处
《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二》
含    义
太阳走到最南面,即冬至
解    释
南郊谢天大礼
日南至[1]  语出《新五代史·梁本纪第二》中,"日南至"是指太阳走到最南面,即冬至日。五代梁开平三年冬十一月甲午,是日为冬至,故于南郊谢天大礼
冬至日。夏至以后,日躔自北而南;冬至以后,又自南而北。故冬至日又称“日南至”。
附注:一年之中冬至日为太阳直射地球纬度最南(南回归线南纬23.5度)的日期,其时日缠於黄道270度之北方摩羯座,当日日出於东南方,日没於西南方,冬至为一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且正午时立竿测影之日影最长的一日,谓之日南至.日长至.此後白昼渐长,日影渐短,日出日没方渐向北移,至夏至日为太阳直射地球纬度最北(北回归线北纬23.5度)的日期,其时日缠於黄道90度之南方巨蟹座,当日日出於东北方,日没於西北方,夏至为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且正午时立竿测影之日影最短的一日,谓之日北至.日短至.此後白昼渐短,日影渐长,日出日没方又渐向南移.

日南至《左传·僖公五年》

:“春,王正月,辛亥朔,日南至。” 杜预 注:“ 周 正月,今十一月,冬至之日,日南极。”

日南至唐 韩愈 《息国夫人墓志铭》

:“年若干, 元和 七年甲子日南至,以疾卒。”

日南至《旧唐书·太宗纪下》

:“十一月甲子朔,日南至,有事於圆丘。”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