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启淑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4:53
编辑 锁定
汪启淑(1728-1799)字秀峰,号讱庵,一字慎仪。自称“印癖先生”。清着名藏书家金石学家篆刻家安徽歙县人,居于杭州。家以经商致富,遂捐官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迁至兵部郎中。喜交友,与厉鹗杭世骏、朱樟结“南屏诗社”。嗜古代印章,曾搜罗周代、秦代迄宋、元、明各朝印章数万钮。又精纂刻,在巨珠上刻篆文,以补诸品中所未备。
本    名
汪启淑
字    号
秀峰
出生时间
1728年
去世时间
1799年

汪启淑成果与影响

编辑

汪启淑汇编成果

汪启淑汇编了《水槽清暇录》、《集古印存》、《汉铜印原》、《汉铜印丛》、《静乐居
汪启淑传赞石刻 汪启淑传赞石刻
印娱》、《焠掌录》、《小粉场杂识》、《讱庵诗存》、《初庵集古印存》、《飞鸿堂印谱》、《飞鸿
堂印人传》、《撷芳集》、《退斋印类》等20多种图书。他凭借雄厚的财力,广泛接交印坛名人,如林皋、吴麐、丁敬、黄易、黄吕张燕昌、吴兆杰、董洵王毂、汪肇龙、桂馥程瑶田汪士慎、潘西凤等
100余人,邀约篆刻印作,先后收集当时知名的篆刻家作品3000余方,因而编辑厘订,钤印成《飞鸿堂印谱》5集40卷行世,风行一时,成为乾隆时期印坛名手作品的集中汇展。收录入《飞鸿堂印谱》印作的作者,汪启淑又另编着有《飞鸿堂印人传》(后易名《续印人传》)8卷,与《飞鸿堂印谱》一同行世。

汪启淑着名汇编

《水槽清暇录》,汪启淑任官工部都水清吏司郎中时写的见闻随笔,书前有钱大昕序,书后有翟槐跋文。汪启淑爱诗,他编选了闺阁诗《撷芳集》80卷刊刻于世。汪启淑广交朋友,为他们提供生活便利的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周芬在飞鸿堂居住多年,为汪启淑篆刻印章,《飞鸿堂印谱》中有周芬的176方印。上海强行健聘至飞鸿堂校书,他为汪启淑刻印57方。

汪启淑影响

汪启淑以一人之力,钤拓众多的古印谱,又汇辑钤录当代人的篆刻作品,为印人借鉴古代优秀作品和了解当代印人风格提供了条件,繁荣了乾嘉时期篆刻艺术创作。汪启淑虽为徽州人,但他常居杭州,其飞鸿堂作为浙人的聚会场所,客观上为浙派篆刻的兴起起到了促进作用。

汪启淑印章篆刻

编辑

汪启淑印章篆刻

清着名藏书家、金石学家、篆刻家。字秀峰,号讱庵,一字慎仪。自称“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居于杭州。家以经商致富,遂捐官为工部都水司郎中,迁至兵部郎中。喜交友,与厉鹗、杭世骏、朱樟结“南屏诗社”。嗜古代印章,曾搜罗周代、秦代迄宋、元、明各朝印章数万钮。又精纂刻,在巨珠上刻篆文,以补诸品中所未备。乾隆四十一年(1776),辑成刊刻有《飞鸿堂印谱》5集40卷20册,收集印谱近4 000方,与明代《学山堂印谱》、清初《赖古堂印谱》并称为“三堂印谱”,为治印者所共知。

汪启淑藏书和献书

汪启淑家中藏书极富,有藏书楼“开万楼”、“飞鸿堂”,藏书数千种,数万册,不乏宋刻元刊,如宋刻本《韩非子》、《建康实录》等。在其《水曹清暇录·序》中,称自己“开万楼”藏书和江浙藏书家钱谦益、项元汴、徐乾学、朱彝尊、马思赞、赵昱、钮纬、吴骞等家相提并论。好诗,曾与杭世骏、厉鹗等结为“南屏
汪启淑杭州石刻像 汪启淑杭州石刻像
诗社”。他访书归来,厉鹗曾赠有“雪压扁舟浪有棱,载来书重恐难胜”诗句。自称收藏有“藏书百储,古印万钮”。藏书印有“汪启淑印信富贵长寿”、“飞鸿堂汪氏藏书”、“新安汪氏”、“启淑私印”、“启淑印信”、“飞鸿堂藏”、“开万楼藏书印”、“秀峰赏鉴”等。乾隆三十七年(1772)四库开馆,征集天下遗书,命各地藏书家进献,仅他一家献书600余种(一说为524种),《四库全书总目》着录有265种,入存目199种,着录数量仅次于范懋柱、鲍士恭、马裕等家,赐《古今图书集成》1部。其子汪庚编有《开万楼藏书目》。去世后不久,其藏书便散于坊肆间,至嘉庆十三年,尽为杭州城隍山集古斋书铺购去,瞿氏“铁琴铜剑楼”和陆氏“十万卷楼”亦购有旧藏。着有《焠掌录》、《水曹清暇录》、《汉铜印原》、《袖珍印赏》、《秋室印剩》、《集古印存》、《飞鸿堂印谱》、《续印人传》、《汉铜印存》、《退斋印类》、《锦囊印林》、《小粉场杂识》等。[1] 
参考资料
  • 1.    李玉安 黄正雨.中国藏书家通典:中国国际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词条标签:
文学家 人物 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