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是一所以法学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的研究生院,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心区,北临久负盛名的“燕京八大景”之一——“蓟门烟树”,东沿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小月河、野松林。水波荡漾,松涛起伏,底蕴深厚,人文荟萃。[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成立于1983年,目前设法学类、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法学专业研究生精英教育规模居全国第一。建院以来,已培养各类研究生数万名,他们在国家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3]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校简介
编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中国政法概况
中国政法大学是中国大陆最着名的法律、政治院校,建校以来,参与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内的几乎国家所有的立法工作,引领中国法律变革和法治理念的革新。被誉为“中国法学的最高学府”。
中国政法大学现为“211工程”、“985平台”和“2011计划”、“111计划”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全国75所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之一,88所国务院确立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33所拥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顶尖行业特色型大学之一,是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中心基地。[4]
中国政法大学作为全国最高培养法律人才的学府和最大的法科人才孵化基地,已为外界培养输送了20余万优秀人才,学校毕业生绝大部分已经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其他法务工作者。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院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建院以来,已培养各类研究生数万名,他们在国家法制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生院目前设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0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
2014年2月,全校共有研究生7090名,其中学历研究生6325人、学位研究生765人;学历研究生中有博士生1006人、硕士生5319人;全校法学(二级学科)研究生3147人、专业学位研究生3074人、其它专业研究生共869人,另有在站博士后91名,法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规模居全国第一。[1]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将适应国家与外界对于高端人才的新需求,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重点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拓展研究生的国际视野,把研究生院建设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以法学教育为特色的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研究生院。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办学规模
编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人才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在法学研究生教育方面开创了多项全国第一:全国第一批法律史学、经济法学、诉讼法、行政法学专业的博士点设于本院,全国第一个比较法学、人权法学、法律与经济专业博士点首创于本院,新中国第一批法学硕士、第一批法学博士皆出自该院,法学专业的第一个外国留学博士生出自本院。目前,该院在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招生和培养规模上名列中国第一。
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研究生院始终坚持“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注重研究生在价值观、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养成和培育。研究生院与全国各级法院、检察院、行政机关、律师事务所建立博士生、硕士生挂职、实习基地,每年有大量博士生和硕士生到合作基地挂职、实习。研究生院设置“研究生创新基金”、“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等项目,鼓励、支持研究生在项目研究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研究生院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每年派出大批研究生出国出境游学、出国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力量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辈出。除已故钱端升、雷洁琼等许多着名专家外,现仍活跃在研究生培养第一线的导师有江平、陈光中、张晋藩、李德顺、应松年等一大批着名学者。现全校有博士生导师167名,硕士生导师779名。研究生院的导师们积极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究,参加国家各项立法工作和司法咨询活动。绝大多数研究生在学期间即跟随导师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重大项目研究工作,在高端法律活动中锻炼自己。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
经过多年的改革、建设与发展,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正逐步成为拥有法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医学等多学科的、开放型的研究生教育基地。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
其法学学科整体优势突出,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法学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覆盖的专业有法理学、法律史、宪法与行政法学、军事法学、法律经济学、人权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资源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国际法学、比较法学等。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术交流
中国政法大学现已与世界150多百所着名学府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通过多种合作交流项目派出数百名师生赴境外学习交流。随着中欧法学院等重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学校培养国际型法律人才的格局、规模已经初步形成。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合作培养
编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政法大学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合作开展应用型法学博士培养,能够满足社会对于高端法律人才的特殊需求,符合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培养过程中,既要体现专门化、实践型的专门需求,又要符合法学博士培养的共同标准。对于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学生,要特别注重在理论水平提升、认识方法训练、知识结构完善等方面下功夫。导师和研究生院根据学生特点,探索新型培养模式,强化质量要求,真正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基础理论扎实、知识结构丰富的高端法律人才。
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国政法大学开展应用型法学博士培养工作,对中国法院系统干部队伍建设、指导解决司法疑难问题和促进学校与法律实务部门联系、推动高等法学教育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最高人民法院各部门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中国政法大学与最高人民法院强强联手、共创品牌,将试点项目打造成高层次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平台,长期合作。学校加强对应用型法学博士研究生的过程管理,结合其特点加强理论水平的提高。[6]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协同创新、培养高端法律人才的要求,为了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高尚道德品质、优秀业务能力的检察领域优秀人才,中国政法大学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联合开展“应用型法学博士”招录培养的改革试点。经协商,双方达成共识并正式签署《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国政法大学关于招录培养“应用型法学博士”的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政法大学与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应用型法学博士培养工作方面进入实质实施阶段。[7]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现任领导
编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朱勇(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学院规模
编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机构设置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下设:
综合科
招生办公室
培养办公室
学位办公室
专业学位办公室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专业设置
专业代码
| 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
| 所属学院
|
030101
| 法学理论
| 01法哲学
| 法学院
|
02法学方法论
| |||
03法社会学
| |||
04法治文化
| |||
030102
| 01中国法制史
| ||
02中国法文化史
| |||
04法律社会史
| |||
030103
| 01宪法学
| ||
02行政法学
| |||
03行政诉讼法学
| |||
04行政法学交叉学科
| |||
030110
| 军事法学
| 01军事法学
| |
030121
| 法律与经济
| 01法律与金融监管
| |
02法律的经济分析
| |||
03法律与金融监管(财税法方向)
| |||
030122
| 01宪政与人权
| ||
030105
| 01民法学(含罗马法)
| 民商经济法学院
| |
02商法学(含公司法、证券法)
| |||
03亲属法
| |||
030106
| 诉讼法学
| 01民事诉讼法学
| |
030107
| 01企业法律制度
| ||
02破产法律制度
| |||
03竞争法律制度
| |||
04金融法律制度
| |||
030108
| 01环境法学与国际环境法
| ||
02生态法学
| |||
03自然资源法
| |||
030124
| 01知识产权法理论
| ||
02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 |||
030104
| 01刑法学
| 刑事司法学院
| |
02犯罪学
| |||
03犯罪心理学
| |||
04刑事执行法学
| |||
030106
| 诉讼法学
| 02刑事诉讼法学
| |
030123
| 证据法学
| 01证据法学
| |
02物证技术学
| |||
03法医学
| |||
030109
| 01国际经济法
| 国际法学院
| |
02国际公法
| |||
03国际环境法
| |||
04国际私法
| |||
030201
| 01政治学理论与方法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
02中外政治思想
| |||
03政府改革理论与实践
| |||
04地方治理
| |||
05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
| |||
06当代中国政治
| |||
07政治社会学
| |||
030202
| 01中国政治制度
| ||
02公共行政
| |||
03传媒制度研究
| |||
030206
| 01东亚政治
| ||
030207
| 国际关系
| 01全球政治与全球治理
| |
02当代中国外交理论与实践
| |||
020105
| 世界经济
| 01日本经济
| 商学院
|
02国际金融与投资研究
| |||
03中外经济制度比较研究
| |||
04跨国经营战略研究
| |||
030120
| 01比较民商法
| 比较法学研究院
| |
030501
| 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0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与实践
| |||
030504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01后马克思主义研究
| |
02苏东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反思
| |||
03国外马克思学研究
| |||
030505
| 思想政治教育
| 01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 |
030101
| 法学理论
| 01法哲学
| |
030105
| 民商法学
| 01商法学
| |
030107
| 经济法学
| 01破产法律制度
| |
030123
| 证据法学
| 01证据法学
| |
030102
| 法律史
| 05儒家与中华法文化
| 国际儒学院
|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办学目标
编辑放眼未来,我们豪情万丈,中国政法大学的办学目标是:用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把学校建设成为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法科强校。
第一步(2002-2009年):完成“四大任务”、实现“四大转变”。“四大任务”是:凝练先进的办
学理念并导入学校的各项事业中,据此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和文化;稳步拓展学科体系,优化多科性学科布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整体提高师资素质;规划校园建设,根本改善办学条件。“四大转变”是:实现从单科性办学向多科性办学转变;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转变;对教师评价从以教学为主或以科研为主向教学与科研并重转变;从学校集中办学模式向校院两级管理模式转变。
第二步(2010-2016年):全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巩固“四大中心”地位。以全力建设学术大师群体、教学名师群体和学术创新团队为保障,实现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招生比例大致持平,努力探索杰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进一步巩固法大作为中国法学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和国家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的地位。
第三步(2017-2022年):完成“5111工程”,实现“315”国际化计划。用6年时间全面完成“5111工程”任务,在此基础上,实现国际化办学的三个“15%”的指标:外国留学生数量占全校学生的15%;15%以上的教师有海外学历;15%的教师有国际合作的科研课题。
大楼虽少而大师云集,命运多舛而精神不改;校园虽小而理想远大,条件艰苦而人才辈出。60多年风雨历程,法大人与中国法治建设同行,虽历经坎坷,而矢志不移;小而美的校园承载起不渝的法大精神,特而强的学科建设因应着时代的要求,法大人立志将自己的努力融入推动政治进步、法制昌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伟大历史进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建设法科强校的道路上振兴中国政法大学,把学校建设成多科性、研究型、开放性,特色鲜明的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建设成中国法学教育中心、法学研究中心、法学图书资料信息中心及国家立法与决策咨询服务中心和国际法律文化交流中心。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联系方式
编辑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地理位置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25号(邮政编码:100088)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乘车信息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周边共有蓟门桥西、蓟门桥南(单面站)、蓟门桥(单面站)等3个公交车站,另有城铁大钟寺站和地铁西土城站2个地铁站(此两个地铁站距离学校步行大致需要10分钟,公交车大致需1站)。
蓟门桥西公交车站位于学校北门外的北三环上,公交线路包括:(主路)300路,302路,601路,731路,特8路,967快;(辅路)80路,87路,88路,123路,323快,361路,367路,422路,425路,604路(自东向西方向),617路,658路,695路,718路,967路,运通101路,运通201路。
蓟门桥南公交车站(单面站)位于学校东门外,公交线路包括:16路,21路,80路,84路,304路,375路,387路,392路,438路,490路,498路,562路,604路,632路,693路,运通103路。
蓟门桥公交车站(单面站)位于学校东门外(需要穿过2个地下通道或蓟门桥上,步行大约8分钟),公交线路包括:21路,80路,84路,304路,323快,375路,392路,438路,490路,498路,562路,604路,617路,632路,658路,693路,运通103路。
城铁大钟寺站位于学校西侧约500米,该站位于城铁13号线上。
地铁西土城站位于学校北侧约1000米,该站位于地铁10号线上。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研院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4]
- 2. 人才培养 .中国政法大学[引用日期2014-07-27]
- 3. 我校选派研究生赴最高人民法院实习 .中国政法大学[引用日期2015-03-18]
- 4. 学校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引用日期2014-07-27]
- 5. 中国法学会会长王乐泉来我校调研 .中国政法大学[引用日期2014-12-28]
- 6. 我校与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联合召开“应用型法学博士”培养工作座谈会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7-28]
- 7. 我校与最高人民检察院签署招录培养“应用型法学博士”合作协议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信息中心[引用日期2014-07-28]
- 8. 高检院与高校联合培养打造高端公诉人 .最高人民检察院[引用日期2014-07-28]
- 9.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朱勇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4]
- 10. 现任领导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4]
- 11. 机构设置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引用日期2014-06-4]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