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雄雷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25:16
编辑 锁定
贺雄雷,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
贺雄雷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职    业
教授
毕业院校
中山大学

贺雄雷人物经历

编辑

  1994.9-1998.7 中山大学本科,主修微生物学,副修计算机应用
1998.9-2001.7 中山大学硕士,主修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04.1-2007.4 美国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 Ann Arbor)博士,主修进化遗传学与基因组学
2007.4-2007.7 美国密歇根大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系博后
2007.7-至今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2013.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江学者

贺雄雷研究方向

编辑
实验室利用实验生物学和计算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基因组学、遗传学、进化学和系统生物学相关领域的有趣问题。实验室主要致力于以下4个方面的研究:
(1)进化基因组学:从基因组水平研究一系列分子遗传和分子进化相关的问题,例如突变的发生与调节,性染色体的演化,基因与基因组结构,细菌耐药性的遗传学基础,基因-基因互作(Epistasis)的特征与机制,基因多效性(Pleiotropy)的分子机理等。
(2)分子网络: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和代谢网络是我们的研究对象。以酿酒酵母和人类细胞为模式,利用基因超表达或基因沉默等干扰技术和FRET等检测手段,主要关注PPI网络的动态变化,以及网络节点之间的通讯能力及其机制。对于代谢网络,我们主要研究酿酒酵母的葡萄糖发酵(fermentation)和与之对应的肿瘤细胞的Warburg效应。
(3) 肿瘤发生、发展与演化的基因组学:从单个细胞发展到一个肿瘤的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短期的细胞演化事件,因此全程观察这一过程对了解肿瘤的发生、发展的机理非常有价值;不过,由于伦理等方面的原因我们通常只能获得具体一个或少数时间点的肿瘤样本,监测一个完整的肿瘤演化过程非常困难。基于此,我们建立了人体外的肿瘤演化模型,从基因组(CGH),外显子组,包括小RNA在内的转录组等不同层面探讨由正常细胞到肿瘤所发生的突变和选择的分子基础。
(4) 发育的细胞谱系:多细胞生物是从单个受精卵细胞发育而成。Horvitz和Sulston在上世纪70年代末开展的C.elegans的细胞谱系工作是发育生物学的一个里程碑,他们也因此获得2002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对更复杂的物种特别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哺乳动物的细胞谱系我们了解很少。实验室开发了一套实验技术来研究小鼠的细胞谱系,第一步的目标是确定小鼠的几乎所有组织/器官在发育中的相对位置;此外,该技术将催生细胞水平的比较发育学,并在干细胞研究中极具前景。[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科研人员 教师 学者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