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道河镇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18:59
编辑 锁定
山西省汾阳市峪道河镇是汾阳市古镇之一,位于汾阳市区西北五公里处。境内山、丘、川地形并存,有国有林场2座,分别是向阳林场、白虎岭林场,原始森林30万亩。境内交通区位优势突出,太汾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307国道穿境而过。全镇人口2.3万人,镇域面积303平方公里,下辖38个行政村,镇党委、政府驻李家沟村[1] 
中文名称
峪道河镇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 山西 汾阳
下辖地区
38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李家沟村
电话区号
0358
地理位置
汾阳市西北部
面    积
303平方公里
人    口
2.3万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晋J

峪道河镇历史沿革

编辑
峪道河镇党委、政府办公楼 峪道河镇党委、政府办公楼
1958年建峪道河公社,1984年设镇。
1984年6月22日,汾阳县公社建制改为乡镇建制,峪道河公社随之改为峪道河镇。
2001年,汾阳市开展撤并乡镇工作,宋家庄乡、万宝山乡并入峪道河镇。

峪道河镇行政区划

编辑
峪道河镇下辖38个行政村,根据地理位置,行政村又被分为八大片。其中,刘村片包括刘村、肃静、圪垛、堡城寺、宏寺;峪口片包括峪口、赵家街、梁家沟、李家沟、崖头;田褚片包括田褚、水泉、张家坡、王盛庄、柏草坡;赵庄片包括赵庄、后沟、金庄、桑沟、开垣庄;下池片包括安乐庄、下池、上池、敖坡、龙湾;宋家庄片包括宋家庄、向阳、下张家庄、上张家庄、坡头;马家社片包括马家社、褚家沟、冯家山底、余家垣、相子垣;交口片包括交口、古池、任家庄。[1] 
汾阳市峪道河镇下辖行政村
李家沟村刘村肃静村圪垛村堡城寺村宏寺村峪口村赵家街村
梁家沟村崖头村田褚村水泉村张家坡村王盛庄村柏草坡村赵庄村
后沟村金庄村桑沟村开垣庄村安乐庄村下池家庄村上池家庄村敖坡村
龙湾村宋家庄村向阳村下张家庄村上张家庄村坡头村马家社村禇家沟村
冯家山底村余家垣村相子垣村交口村上古池村任家庄村  

峪道河镇地理环境

编辑

峪道河镇地形地貌

峪道河镇地处汾阳西北,地势西高东低,山、丘、川地形并存,西部发育岩溶地貌,尤其峪道河镇西部的三十里桃花峪、金锁关、白虎岭、交口等地,岩溶地貌比较典型。[1] 
汾阳市峪道河镇

峪道河镇气候特征

峪道河镇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温差较大,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春日多风,夏季多雨炎热,秋天晴天居多,气候凉爽宜人,冬天干燥寒冷,夏秋时节适宜旅游。多年平均气温10.4℃,1月平均气温-5.5℃,极端最低气温-24.7℃;7月平均气温24.4℃,极端最高气温39.1℃。年平均日照时数2468.2小时,年平均降雨量426毫米。[1] 

峪道河镇自然资源

编辑
峪道河镇蕴含着丰富的白云石、石灰石、石英石、实心粘土等矿产资源,而且储量丰富。镇水资源丰富,由泉水形成的两条自然河峪道河、向阳河自西向东纵贯全镇,在满足全镇两梁三沟4万亩农业、林业水利灌溉的同时,特别是神头泉水,还主供着汾阳市15万人的饮水。[1] 

峪道河镇人口数据

编辑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总人口
16580
8566
8014
家庭户户数
4293
家庭户总人口(总)
16517
家庭户男
8518
家庭户女
7999
0-14岁(总)
4584
0-14岁男
2348
0-14岁女
2236
15-64岁(总)
10763
15-64岁男
5592
15-64岁女
5171
65岁及以上(总)
1233
65岁及以上男
626
65岁及以上女
60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15986

峪道河镇风土人情

编辑
特色产品优质核桃、坡头小米、万宝山马玲薯、优质核桃苗木、小杂粮。

峪道河镇文化旅游

编辑
马刨神泉 马刨神泉
汾阳旅游八大景中的“马刨神泉”、“彪岭櫵歌”就在峪道河。马刨神泉相传后魏贺虏将军征夷,驻兵于此,军中乏水,马蹄刨石而清泉涌出,后人立庙以祀;彪岭櫵歌相传有“大罗神仙”常在奇峰突起、古木参天的白彪山岭上吹笛唱歌,声音悦耳,远近皆闻;玲珑塔创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为明代遗构;水泉村堡在清康熙十三年(1674)既已存在。上世纪30年代前,每到炎热的夏季,英、美、法、荷等欧美洋人就会来这里避暑。
根据规划区旅游资源分布特点、总体布局原则和开发时序的要求,峪道河镇风景名胜区空间布局为“两带三区”。其中,“两带”是指“峪道河生态文化体验带”和“向阳峪古驿道风情观光带”;“三区”是指“峪道河生态文化体验带”上的“神泉峪,民俗文化感受区”和“头道川生态休闲度假区”,以及“向阳峪古驿道风情观光带”上的“向阳峪古驿道风情观光区”。[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 乡镇 中国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