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仁州,南朝梁置。南朝梁普通五~七年(524~526)置仁州,治赤坎城,即今安徽固镇县新马桥镇仁和集。北齐,仁州领谷阳郡(今安徽固镇县城南一公里谷阳城遗址)和蕲城郡(治今安徽宿州市墉桥区蕲县镇).南朝陈太建五年(573)陈入据淮北,仁州辖蕲城郡和颍川郡(治今安徽凤台县).北周仁州领谷阳、蕲城、龙亢3个郡。 隋开皇三年废郡,仁州领蕲、龙亢、谷阳、临淮4个县。大业二年,撤销仁州入彭城郡,谷阳、临淮2个县改属徐州,撤销临淮县,并入谷阳县。 唐武德四年(421),平王世充,复置仁州,领夏丘、谷阳2个县,治夏丘(安徽泗县城关镇东);又析夏丘置虹及龙亢2个县,计领4个县。六年,撤销夏丘县。贞观八年,废仁州及龙亢县,虹县改属泗州;谷阳县改属北谯州(初名谯州)。
南朝梁置。
南朝陈太建五年(573)陈入据淮北,仁州辖蕲城郡和颍川郡(治今安徽凤台县).
北周仁州领谷阳、蕲城、龙亢3个郡。
隋开皇三年废郡,仁州领蕲、龙亢、谷阳、临淮4个县。大业二年,撤销仁州入彭城郡,谷阳、临淮2个县改属徐州,撤销临淮县,并入谷阳县。
唐武德四年(421),平王世充,复置仁州,领夏丘、谷阳2个县,治夏丘(安徽泗县城关镇东);又析夏丘置虹及龙亢2个县,计领4个县。六年,撤销夏丘县。贞观八年,废仁州及龙亢县,虹县改属泗州;谷阳县改属北谯州(初名谯州)。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