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佯狂,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箕子曾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并隐居弹琴聊以自慰。后遂以”佯狂“指假做癫狂,装疯。
- 中文名
- 佯狂
- 拼 音
- yáng kuáng
- 解 释
- 佯,假装。假做癫狂
- 典 源
- 《荀子·尧问》
佯狂基本信息
编辑词目:佯狂
拼音: yáng kuáng
佯狂详细释义
编辑佯狂典源
《荀子·尧问》:“然则孙卿怀将圣之心,蒙佯狂之色,视天下以愚。”
《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详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1]
佯狂译文
箕子是纣的亲属。纣王最初制作象牙箸时,箕子就悲叹道:“他现在制作象牙箸,将来就一定还要制作玉杯;制作玉杯,就一定想把远方的稀世珍宝占为已有。车马宫室的奢侈豪华也必将从这里开始,国家肯定无法振兴了。”由于纣王淫佚无度,箕子进谏,纣王仍不听。有人说:“可以离开了。”箕子说:“作人臣的向君主进谏,君主置之不理,便离他而去,这是张扬君主的恶行,哗众取宠于百姓,我不忍心这样做。”于是箕子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并隐居弹琴聊以自慰,所以人们传颂他的曲子为《箕子操》。[2]
佯狂释义
箕子曾披头散发、假装疯癫做了奴隶,并隐居弹琴聊以自慰。后遂以”佯狂“指假做癫狂,装疯。
佯狂用典示例
编辑宋 何薳 《春渚纪闻·风和尚答陈了斋》:“ 金陵 有僧,嗜酒佯狂,时言人祸福,人谓之 风和尚 。”
清 戴名世 《一壶先生传》:“ 一壶先生 者,不知其姓名,亦不知何许人,衣破衣,戴角巾,佯狂自放,尝往来 登莱 之间。”
何其芳 《画梦录·扇上的烟云》:“那时我刚倾听了一位 丹麦 王子的独语:一个真疯,一个佯狂,古今来如此冷落的宇宙都显得十分热闹。”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