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王孙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4:34
编辑 锁定
《忆王孙》,词牌名。或名《念王孙》。此调创自李重元,取词句“萋萋芳草忆王孙”末三字为调名。据清人毛先舒《填词解》云:《北里志》载天水光远题杨菜儿室有“萋萋芳草忆王孙”句,盖秦词袭用此句。秦观创此调后,宋元人多照此填词。《梅苑》词名《独脚令》;谢克家词名《忆君王》:吕渭老调名《豆叶黄》陆游词有“画得娥眉归旧时“句故名《画娥眉》;张辑词有“几曲阑干万里心”句,故名《阑干万里心》;另有名《怨王孙》者,双调54字,见于《复雅歌词》,与以上单调者绝然不同。
曲牌名。属北曲仙吕宫。字数与词牌前半阕同。北曲仙吕宫又有《一半儿》,与此曲相仿,仅末句改七字为九字,"一半儿"三字重复出现。参见"一半儿"。
作品名称
忆王孙
创作年代
宋朝
文学体裁

忆王孙词牌释义

编辑
王孙: 1.王的子孙。后泛指贵族子弟。 2.旧时对人的尊称。 3.人名。指卓王孙。汉临邛人,家巨富。 4.人名。指汉杨王孙。 5.植物名。黄孙的别名。 6.植物名。黄芪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黄耆》。 7.猴的别称。 8.蟋蟀的别名。 9.复姓。汉代有王孙皓﹑王孙卿﹑王孙庆。10.人名。指韩王孙。弓高侯韩颓当的庶孙[1] 

忆王孙原文

编辑
忆王孙
【宋】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2] 
注释
萋萋芳草忆王孙:淮南小山:“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雨打梨花深闭门:刘方平诗:“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白话译文
茂盛的芳草,仿佛也忆念着在外的王孙。我凭倚在高楼之上,望着柳外的远天徒自伤神。杜鹃的叫声凄厉悲哀,令人不忍再闻。天色临近黄昏,无情的风雨吹落梨花,我无可奈何地关上深深的院门。
【吟咏品析】
秦观始创《忆王孙》,李甲词登宋选存。
谁是谁非当待考,读来读去仍难论。
语言凄恻多情意,句韵悲凉尽泪痕。
自闭心扉思念远,那堪杜宇噪黄昏。[1] 

忆王孙词牌格律

编辑
常用体【忆王孙】词牌格律
范词欣赏:常用体【忆王孙】宋·李重元(31字)(《钦定词谱》称是秦观作品)[3] 
中平中仄仄平,中仄平平仄仄。 (第一【意群】)[4]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
中仄平平仄仄。 (第二【意群】,孤句【意群】)
杜宇声声不忍闻。
仄平,中仄平平仄仄。 (第三【意群】)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注:
1.标准【忆王孙】的【主韵律】统一是“平仄仄平”单平入韵;因而“空、深”字宜仄。[5] 
2.【主格律】统一是“仄平平”双平促韵,也就是说第一、四句是【气群】的增韵结构,逗号结尾。
3. 从【词构学】角度讲,常用体的第三句是属于【主韵律】结构的单平入韵,即第二【意群】是孤句, 因无任何辅助句,所以意独立而“急促”收韵,是句号结尾。
4.请注意,虽然标准体与常用体一样都是五句五平韵,但词构学的意义不同,标准体是两个【意群】。
5.标准平仄谱的“中”表示“可平可仄”,其它平仄一字不可易。
比较原词谱:
⊙○⊙●●○△,⊙●○○⊙●△。
⊙●○○⊙●△,●○△,⊙●○○⊙●△。
符号:○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仄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仄平平(韵),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忆王孙典范词作

编辑
1 【南宋】辛弃疾《忆王孙·秋江送别集古句》
登山临水送将归,悲莫悲兮生别离。
不用登临怨落晖。昔人非,惟有年年秋雁飞.
2 【南宋】周紫芝《忆王孙·梅子生时春渐老》
梅子生时春渐老。红满地、落花谁扫。
旧年池馆不归来,又绿尽、今年草。
思量千里乡关道。山共水、几时得到。
杜鹃只解怨残春,也不管、人烦恼。
3 【南宋】姜夔《忆王孙·冷红叶叶下塘秋》
冷红叶叶下塘秋,长与行云共一舟。
零落江南不自由。两绸缪,料得吟鸾夜夜愁。
4 【元】白朴《忆王孙·瑶阶月色晃疎棂》
瑶阶月色晃疏棂,银烛秋光冷画屏。
消遣此时此夜景,和月步闲庭,苔浸的凌波罗袜冷。
5 【明】沈宜修《忆王孙·天涯随梦草青青》
天涯随梦草青青,柳色遥遮长短亭。
枝上黄鹏怨落英,远山横,不尽飞云自在行
6 【清】纳兰容若/纳兰性德《忆王孙·西风一夜剪芭蕉》
西风一夜剪芭蕉,倦眼经秋耐寂寥?
强把心情付浊醪,读《离骚》,愁似湘江日夜潮。
7【现代】旅岚《忆王孙·湄河怀古》
悠悠湄水自婆娑,风入津亭柳待折。
淡月幽云轻泛波。叹文杰,自古词章离恨多。
(注:湄水,即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湄江河)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文学作品 文学书籍 文学 中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