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孝杰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8:38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中共党员,遵义日报高级编辑、总编室主任;贵州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遵义市市管专家;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中文名
汪孝杰
外文名
Smile Wang
别    名
笑吉,空明
国    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
贵州省余庆县
出生日期
1964年10月29日(农历)
毕业院校
贵州大学中文系
学    历
本科
供职机构
遵义日报社
职    务
遵义日报高级编辑、总编室主任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汪孝杰概况

编辑
汪孝杰(农历1964年10月29日— ),人名。贵州省遵义市人,
中文名:汪孝杰 外文名:Smile Wang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地:贵州省余庆县 出生日期:1964年10月29日(农历)
职业:遵义日报高级编辑 毕业院校: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士学位 主要成就:新闻研究 评论写作 曲艺创作 祖籍:贵州省余庆县 学历:本科

汪孝杰人物简介

编辑
姓名:
汪孝杰 英文姓名:Smile Wang
性别:男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年月:1964年10月29日(农历)
出生地:贵州省余庆县
祖籍:贵州省余庆县
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获学士学位
供职机构:遵义日报社
职务:遵义日报高级编辑、总编室主任;贵州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笔名:笑 吉
网名:空 明

汪孝杰个人履历

编辑
1973年9月至1981年7月在贵州省余庆县平场小学读小学、初中;
1981年9月至1982年7月在贵州省余庆中学读高中;
1982年9月至1986年7月在贵州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读本科;
1986年8月分配到遵义报社(现更名为遵义日报社)工作至今;先后在总编室、群工部、政文部、副刊部、周末星期刊部、出版部、总编室等部门从事校对、文秘、群工、记者、编辑、管理工作;
1988年获助理编辑职称;
1994年获编辑职称;
2001年获主任编辑职称;
2006年获高级编辑职称;
2001年至2008年担任遵义日报总编室副主任;
2009年起担任遵义日报总编室主任;
2010年起担任遵义日报编辑部党支部书记;
2004年起担任贵州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此外还担任遵义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遵义市文艺理论家协会理事、红花岗区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汇川区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等;2010年注册净宗学会佛陀教育网络学院学习佛法)

汪孝杰个人荣誉

编辑
1、1993年度遵义日报社先进工作者;
2、1994年度遵义日报社优秀编辑;
3、1995年遵义日报社先进工作者;
4、1998年遵义日报社先进工作者;
5、1998年遵义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闻宣传先进个人;
6、1997——1998年度遵义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7、1997——1998年度遵义市优秀共产党员;
8、2001年遵义市红花岗区文艺创作先进个人;
9、2002年遵义日报社先进工作者;
10、2004年遵义市红花岗区有突出贡献文艺工作者;
11、2007年度遵义日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
12、2008年度遵义日报社先进中层干部;
13、2009年7月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全国优秀中青年曲艺家;
14、2009年9月入选贵州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15、2010年1月入选遵义市“市管专家”;
16、2010年3月获遵义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宣传工作先进个人;
17、2010年5月受聘为遵义市纪委、监察局效能监督员;
18、2011年1月被评为遵义日报社2010年度先进工作者;
19、2011年7月被评为遵义日报社优秀党务工作者。

汪孝杰个人成就

编辑
1986年从事新闻工作,1990年开始曲艺创作以来,发表新闻、文艺、论文作品2000余篇,获省级以上奖40余件(次);尤其在新闻通讯、新闻评论和新闻业务研究以及曲艺创作方面做出了努力。在通讯作品中,报道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有顺、全国劳动模范季克良、钱民章、李光碧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以及“四在农家”先进经验等;在已经发表的800余篇新闻评论作品中,既有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而撰写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系列评论等大型评论,也有针对现实工作、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而撰写的短小精悍的小言论,其中10多篇新闻时评被新华网、中国文明网等权威网站转载;在新闻业务研究方面,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30篇,其中5篇论文发表于国家新闻专业核心期刊《新闻战线》和《中国记者》,1篇发表于国家新闻出版署机关报《中国新闻出版报》,1篇论文收入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新闻论文集》,3篇论文分别收入人民日报出版社和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优秀新闻论文精编》2004年卷、2005年卷、2008年卷,新闻论文中的一些观点被国内部分同行引用,《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等多家网站转载了部分论文;发表曲艺作品50余篇,其中3篇发表于国家级曲艺刊物《曲艺》杂志;在遵义日报社庆二十周年新闻作品集《笔墨春秋》的编辑工作中,作为此书责任编辑;参与编辑《遵义曲艺》多期。着有随笔杂文集《男儿行世》、论文评论集《编辑论评》、曲艺作品集《快乐无价》。2009年起转向传统文化修学,在个人空间和一些佛学网站撰写相关学习体会若干。

汪孝杰获奖作品

编辑
一、新闻论文奖
1、发挥优势 展示风采——浅谈地市党报如何面对媒体竞争,获“面向新世纪的地市县报”征文三等奖;
2、浅谈地市党报的受众需要及适应策略,获第三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论着)奖一等奖;遵义市第二届社科成果二等奖;
3、转变观念 尊重规律 讲究方法——浅谈如何改进会议报道,获2004年度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论文评奖二等奖;
4、报纸定位与信息对位,获第三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论着)奖优秀奖;
5、“三个代表”与党报新闻的价值取向,获第三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论着)奖优秀奖;
6、西部地市报竞争策略浅探,获中国地市报人“鞍山杯”自强发展论坛征文三等奖;
7、革新党报面孔 积极参与竞争,获首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论着)奖优秀奖;
8、特色意识 全局眼光,月获“安利杯”《新闻窗》优秀论文奖;
9、《抓住关键 改革创新》,获中国报业协会城市党报分会2005年度新闻论文二等奖;
10、《用好共享信息编好特色周刊》(与王晓兰、冯跃合作),获中国报业协会城市党报分会2005年度新闻论文二等奖;
11、《明确党报定位 拓展党报功能》,获第四届中国地市报新闻论文(论着)奖二等奖;
12、《权威性与公信力:党报促进社会和谐的关键》,获2005年度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新闻论文三等奖;
13、《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与龚新生合作),获第五届中国地市报论文奖二等奖;
14、《党报:媒体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角》,获第五届中国地市报论文奖二等奖;
15、《扬长避短 强化舆论互动》,获2010年度中国城市党报论文评选二等奖。
二、新闻作品奖
1、向农民道歉,你敢吗?获第17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2、孺子牛 赤子心,获“中华世纪大采风”通讯作品银奖;
3、为了孩子的尊严,《发表于遵义日报》1999年12月25日,获中国大中城市党报新闻奖三等奖;
4、正安村“误”公开架设心灵通道,发表于《遵义日报》2003年12月26日,获第18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等奖;
5、与山海共存,发表于《遵义日报》1998年3月31日,获1998年度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好新闻奖三等奖;
6、领导干部不是演员,发表于《遵义日报》1992年1月28日,获1992年度贵州省副刊作品优秀奖;
7、从泪水中站起,获1999年度中国中等城市党报人物通讯大赛二等奖;
8、自家事情自家管,获1998年度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好新闻奖一等奖;
9、“四在农家”系列故事,获2003年度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好新闻奖一等奖;
10、“四在农家”新思考,获2009年度贵州新闻奖三等奖;
11、来一次“年省”如何?,获第24届(2009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三等奖;
12、来一次“年省”如何?,获第2009年度中国城市党报新闻奖二等奖。
三、新闻编辑奖
1、王氏三代与万只白鹤的奇缘,获2007年度(第23届)贵州新闻奖编辑一等奖;
2、一位癌症病人与一条高速公路,获2004年度贵州新闻奖编辑二等奖;
3、每日短语,《遵义日报》一版,获1992年度贵州新闻奖编辑二等奖;
4、道真三万亩荒山改姓,获1996年度贵州新闻奖编辑二等奖;
5、茅台的眼睛,《遵义日报》1996年,获1995年度中国地市报新闻奖编辑二等奖。
(三等奖以外奖项从略)
四、曲艺作品奖
1、超级神童(相声),发表于《少年文艺》1992年第8期,获全国少儿相声喜剧小品大赛入闱奖;
2、春暖山乡(快板剧),发表于《遵义曲艺》,获“鸿佳杯”首届中国曲艺奖优秀作品奖;
3、世上只有老师好(相声),发表于《遵义曲艺》,获贵州省第三届杜鹃曲艺节三等奖;
4、写作“秘诀”(相声),发表于《曲艺》2000年第8期,获贵州省第四届杜鹃曲艺节三等奖 ;第二届名城文艺奖二等奖;
5、买菜(方言朗诵),发表于《遵义曲艺》,获贵州省第六届杜鹃曲艺节优秀作品奖;
6、富学乐美四朵花(群口快板),发表于《遵义曲艺》,获贵州省第七届杜鹃曲艺节优秀作品奖;
7、帮巧忙(方言朗诵),发表于《遵义曲艺》,获贵州省第七届杜鹃曲艺节优秀作品奖;
8、艾滋惊魂(快板书),发表于《曲艺》2005年第3期,获贵州省第八届杜鹃曲艺节创作奖。
9、姐弟情(快板书),发表于《曲艺》2007年第7期,获“和邦杯”全国廉政曲艺有奖征文优秀作品奖,收入《中国廉政文化丛书·曲艺卷》;2009年获遵义市政府文艺奖二等奖。
五、电影评论作品奖
1、战场诗意,获“庆祝建党70周年献礼影片群众影评征文”全国三等奖、贵州省二等奖;
2、这一个毛泽东,获“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华美奖全国影评征文三等奖;
3、试评《最后一个皇妃》的色彩运用,获贵州省群众影评征文比赛三等奖。

汪孝杰论文统计

编辑
1、《从抗灾报道看正面宣传》,《中国地市报信息》1991年第4期;
2、《如何利用电脑照排条件美化版面》,《新闻窗》1992年第2期;
3、《灵活把握形式 充分利用资源》,《新闻窗》1998年第2期;
4、《人物通讯要深入心灵》,《新闻窗》2001年第1期;
5、《地方特色 全局眼光——论地市报的地方特色与地方新闻、域外新闻及全局报道的关系》,《新闻窗》2002年第3期;
6、《“三个代表”与党报新闻的价值取向》,《新闻窗》2002年第6期;
7、《浅谈地市党报的受众需要及适应策略》,《城市党报研究》2003年第3期;
8、《报纸定位与信息对位》,《城市党报研究》2003年第6期;
9、《西部地市党报发展策略浅探》,《中国地市报人》2003年第8期;
10、《新闻伦理道德与先进性》,《中国新闻出版报》2003年12月16日3版;
11、《用事实说话 以形象感人》,《新闻战线》2004年第3期;
12、《明确党报定位 拓展党报功能》,《新闻战线》2004年第10期;
13、《“三贴近”,报纸价值实现的必由之路》,《中国现代新闻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
14、《“三个代表”与新闻三业》,《2004年度中华新闻论文(2004年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出版;
15、《浅谈地市党报如何改进会议报道》,《采写编》杂志2004年第4期发表;
16、《“三项学习教育”:新闻战线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与李贵生合作),《遵义师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7、《论地市报内部新闻研究机构在报业竞争中的作用》(与李贵生合作),《新闻窗》2004年第1期;
18、《“走进”才能贴近》(与李贵生合作),《理论与当代》2004年第3期;
19、《实事求是 坚持真理 服务群众——浅谈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实质内涵》,《中华优秀新闻论文精编(2005年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出版;
20、《网络资源在地市报中的运用》(与王晓兰、冯跃合作),《新闻窗》2006年第2期;
21、《党报改革创新要抓住关键》,《新闻窗》2006年第期;
22、《地市报的党报功能有传媒特征》,《中国地市报人》总第239期2006优秀论文专辑;
23、《新闻诚信与新闻竞争》(与王晓兰、牟伶俐合作),《中国地市报人》总第239期2006优秀论文专辑;
24、《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遵义晚报积极应对报业竞争的实践与体会》(与龚新生合作),《新闻窗》2007年第1期;
25、《党报,媒体促进社会和谐的主角》,《城市党报研究》2007年第1期;2007年第五届中国地市报论文奖二等奖;收入《中华优秀新闻论文精编》(2008年卷);
26、新闻论文《党报要闻版选稿用稿新标准》(与张少康合作),发表于《中国地市报人》2008年第四期,
27、《遵义: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与戴林合作),《中国记者》2007年第12期;
28、新时期地市党报如何增强影响力——对《遵义日报》读者调查分析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与戴林、贺黎明合作)发表于《新闻窗》2009年第3期;
29、城市党报影响力探索(与戴林、贺黎明合作)发表于《城市党报研究》2009年第3期;
30、融合时代地方报业的发展之路(与戴林、贺黎明合作)发表于《中国记者》2010年第7期;
31、扬长避短 强化舆论互动——改善报纸传受关系的实践与思考(与李贵生合作)发表于《新闻窗》2010年第4期。
32、积蓄“心的能量 营造新闻美景 《城市党报研究》2010年第4期;
33、“小”记者也能写出“大”新闻(与陈代斌合作) 发表于《新闻窗》2010年第5期;
34、踏着时代节拍 发展地方报业(与戴林 贺黎明合作),发表于《新世纪党务工作全书》2011年3月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词条标签:
文化人物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