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棠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16:48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杨树棠,1909年9月生于河北省宣化县。1934年毕业于天津国立北洋大学,1937-1939年赴德国克虏伯炼钢厂实习,1939年赴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荷兰参观学习,曾任鞍钢公司副经理、国家一级工程师。
中文名
杨树棠
出生地
河北省宣化县
出生日期
1909年9月
毕业院校
天津国立北洋大学
现为炼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职中国金属学会理事、辽宁省科协主席团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杨树棠为我国的冶金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1937年他负责了利用我国钨矿替代进口钨铁炼制成功枪管用钢,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1942年他负责的生铁低温氧化去磷法获得专利。负责的酸性侧吹转炉炼钢试验获得成功。并主持了铁水直接入转炉炼钢新工艺试验。1943年他负责的酸性转炉挡渣出钢快速去磷被誉为“资渝炼钢法”。1949年在主持恢复鞍钢生产的技术工作中,荣获一等功。他主持采用固定平炉下缸出钢和倒缸铸锭冶炼硅钢的新工艺,解决了直接冷铸车轮中的技术难题。1959年他解决了铁水预处理使平炉炼钢时间缩短15%。1965年他主持了双床平炉炼钢,受到冶金部的通报表彰。杨树棠治学严谨,贡献卓着,是一位在国内外冶金行业享有很高知名度的老一代炼钢专家。1990年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工程师 学者 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