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汉语词语)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19:10
编辑 锁定
同义词 艋胛一般指艋舺(汉语词语)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艋舺(měng xiá ),原指小船,后引申为小船聚集的地方。
中文名
艋舺
读    音
měng xiá
词    意
指小船,后引申为小船聚集的地方
类    型
汉语词语

目录

艋舺词义解释

编辑
艋舺,又称“文甲”、“蟒甲”、“蚊甲”、“莽葛”,是台湾少数民族平埔族凯达格兰语“Moungar / Mankah”的译音。[1] 
实际上,在《新华字典》里“”只有一个读音xiá。由于使用较少,常被误读作jiǎ。在电影《艋舺》(《Monga》)里,直接使用了当地台语发音,听起来接近gǎ音,而在台湾地区亦常读作jiǎ。

艋舺地名

编辑
艋舺旧地名。在今台湾台北市。淡水河沿岸,清嘉庆末至同治年间,为台湾对大陆贸易的重要港口。道光时最繁荣,有“一府(台南)、二鹿(鹿港)、三艋”之称。同治末年以后因河床淤塞衰落,港市移向下游近邻大稻埕一带。[2] 
参考资料
  • 1.    谢持宇《闽南移民的信仰旧俗》,1985
  • 2.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0:5403
词条标签:
语言 词语 文化 影视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