匍茎点地梅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23:21:27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匍茎点地梅,多年生草本,植株常单生,有时由着生于根出条上的少数莲座叶丛形成疏丛。
中文学名
匍茎点地梅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合瓣花亚纲
报春花目
报春花科
报春花族
点地梅属
高山组

匍茎点地梅资料

编辑
匍茎点地梅(拉汉种子植物名称)蔓茎点地梅(西藏植物名录)尕滴莫布(西藏,藏语译音)
Androsace sarmentosa Wall. in Roxb. Fl. Ind. 2: 14. 1824; Duby in DC. Prodr. 8: 49. 1844; Hook. f. in Bot. Mag. 102: t. 6210. 1876, et in Fl. Brit. Ind. 3: 498. S882; R. Knuth in Engl. Pflanzenr. 22 (IV-237): 183. 1905; Kitam. in Funa et Fl. Nep. Himal. 195. 1955; Hara in Fl. East Himal. 244. 1966; S. Gould in Hara et Williams, Fl. Pl. Nepal 3: 63. 1982; C. M. Hu et Y. C. Yang in Act. Phytotax. Sin. 24: 224. 1986.

匍茎点地梅形态特征

编辑
莲座状叶丛直径3-5厘米,从中抽出花葶和2至数枚新根出条;根出条长5-8厘米,幼时被铁锈色卷曲长柔毛,老时呈棕褐色,毛稀疏,顶端聚生2-4对新叶。叶两型,外层叶舌状长圆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长不超过1厘米,两面被白色绢状长毛;内层叶倒披针形,长2-3厘米,直立或斜升,先端稍钝,毛被与外层叶相同,但常稍卷曲。花葶单一,高12-15厘米,带紫褐色,被铁锈色卷曲长柔毛;伞形花序通常多花;苞片线形或线状倒披针形,长3-5毫米,被绢状长毛和无柄腺体;花梗长于苞片,长6-12毫米,带紫褐色,密被铁锈色长毛;花萼阔钟形或杯形,长约3毫米,分裂达中部,裂片卵形或宽披针形,先端钝,边缘带膜质,先端和边缘具白色柔毛;花冠粉红色,直径约8毫米,筒部略短于花萼,裂片扇状倒卵形,先端波状。蒴果球形,稍长于花萼。花期6-7月;果期7-8月。

匍茎点地梅产地生境

编辑
产于西藏聂拉木、吉隆等地。生于山谷林缘,海拔2800-4000米。分布于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
西藏地区民间用全草治水肿。

匍茎点地梅功能用途

编辑
医药:【藏药】嘎滴莫保:全草治热性水肿《青藏药鉴》。嘎得那保:花治炭疽,黄水病《中国藏药》。
词条标签:
生物物种 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