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中山三乡镇一般指三乡镇(广东省中山市下辖镇)
自然地理
,
乡镇
,
中国地名
全镇版图面积93.68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2013年末常住人口20.2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4.21万人,港澳台同胞和旅外侨胞7万人。
三乡镇建制沿革
编辑清道光初年属谷都;光绪初年属谷镇。
宣统二年(1910年),属香山县五区。
民国十四年(1925年),香山县改名为中山县。
1951年11月,属中山县上五区。
1953年,称二区(含今神湾镇),1957年划出神湾改称三乡乡。
1958年,环城、神湾、板芙和珠海市的前山并入,称三乡公社。
1959年,析出环城、前山。
1961年,称三乡区。
1963年初,撤销三乡区,改设三乡公社,同时析出神湾、板芙。
1974年8月,三乡公社分出五桂山建设指挥部(公社级)。
1983年初,撤销三乡公社,改设三乡区。
1986年12月,撤三乡区,建立三乡镇。
三乡镇行政区划
编辑截至2015年,三乡镇下辖圩仔社区、前陇社区、南龙社区3个社区,白石村、平南村、平东村、桥头村、乌石村、大布村、雍陌村、西山村、古鹤村、新圩村、茅湾村、鸦岗村、泉眼村、塘敢村14个行政村,政府驻景观大道1号。[9]
三乡镇地理环境
编辑三乡镇位置境域
三乡镇地形地貌
南部平原区:又称金斗湾平原,包括坦洲、三乡两镇的全部平原,是市境内第二大平原,过去是一个浅水海湾,据文献记载,宋代曾设有盐场。
白水林丘陵小区:位于市境南部,跨神湾、三乡、坦洲三镇。区内最高峰为三乡的白水林,海拔473米,周围地势逐步降低并向平原过渡。
三乡镇地质
地层
三乡镇的南龙、佛子迳、雍陌属古生界寒武系;五指山附近一带,为一套滨海或浅海的碎屑岩建造,与下伏古生代地层成角度不整合接触,以页岩、石英砂岩为主,该地层底部由灰白色厚砾状石英砂岩、不等粒石英砂岩和石英细砂岩组成,属古生界泥盆系。平岚以北到雍陌以西一带的冲洪积层是属新生界第四系的冲洪积层。[12]
侵入岩和变质岩
地质构造
三乡至金星湾(官塘环)断裂带西起神湾,沿北东经三乡雍陌进入金星湾(官塘环),长度22公里,走向50°~60°,倾向东南,倾角40°~70°。
鸦岗至雍陌断裂带沿鸦岗、雍陌、南蓢一线顺北北东方向延伸,长度约28公里,走向25°~35°,倾向东南—西北,倾角74°~86°。
雍陌褶皱在三乡镇雍陌附近,形成于加里东期,由寒武系沙页岩组成,长约22公里,宽7公里。此外,在三乡镇五指山附近的泥盆纪地层还可以看到由印支运动影响而形成的向斜残存,但形态不完整。[12]
鸦岗至雍陌断裂带沿鸦岗、雍陌、南蓢一线顺北北东方向延伸,长度约28公里,走向25°~35°,倾向东南—西北,倾角74°~86°。
雍陌褶皱在三乡镇雍陌附近,形成于加里东期,由寒武系沙页岩组成,长约22公里,宽7公里。此外,在三乡镇五指山附近的泥盆纪地层还可以看到由印支运动影响而形成的向斜残存,但形态不完整。[12]
三乡镇气候
三乡镇地处低纬度,全境均在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能量丰富,终年气温较高;濒临南海,夏季风带来大量水汽,成为降雨的主要来源。因而形成了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干湿明显,灾害较多(尤指台风)的气候特征。[13]
三乡镇自然资源
编辑三乡镇水资源
三乡镇内河流纵横,水资源分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
地下水
三乡镇土壤
滨海盐渍沼泽土
三乡镇大部分土地属滨海盐渍沼泽土,以沙质浅脚田为主。该土壤成土母质为近代河口沉积物,由于长期或间歇性受海水淹没,土壤盐渍化和沼泽化明显。按其成土过程的差异可分为滨海泥滩、滨海草滩和红树林滩等三种类型。主要分布于沿海潮间带的海涂土壤,退潮时露出,涨潮时被淹没。[16]
水稻土
水稻土是三乡镇当地居民长期种植水稻、在周期性的水耕和旱作环境中发育形成的土壤类型。1986年,三乡建镇时的面积3.5万亩水稻田,分布在镇内中部平地上,是耕作土壤的最主要类型。根据土体中水分类型对某些物质在成土过程中的影响所出现的性态特征,可分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和盐渍型水稻土等六个亚类。其中盐渍型水稻土以前陇、泉眼、鸦岗等村最多。[16]
水稻土是三乡镇当地居民长期种植水稻、在周期性的水耕和旱作环境中发育形成的土壤类型。1986年,三乡建镇时的面积3.5万亩水稻田,分布在镇内中部平地上,是耕作土壤的最主要类型。根据土体中水分类型对某些物质在成土过程中的影响所出现的性态特征,可分为淹育型水稻土、潴育型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潜育型水稻土、沼泽型水稻土和盐渍型水稻土等六个亚类。其中盐渍型水稻土以前陇、泉眼、鸦岗等村最多。[16]
赤红壤
三乡镇40多平方公里山地绝大部分是赤红壤。该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也有沙页岩。由于地形部位及植被等成土条件各不相同,土层厚薄、熟化程度各有差异。土壤偏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低,以壤土及砂壤土为主,可分为耕型花岗岩赤红壤、斑晶花岗岩赤红壤和沙页岩赤红壤等三种类型,其中以斑晶花岗岩赤红壤的面积最大。[16]
三乡镇40多平方公里山地绝大部分是赤红壤。该土壤成土母质以花岗岩为主,也有沙页岩。由于地形部位及植被等成土条件各不相同,土层厚薄、熟化程度各有差异。土壤偏酸性且有机质含量较低,以壤土及砂壤土为主,可分为耕型花岗岩赤红壤、斑晶花岗岩赤红壤和沙页岩赤红壤等三种类型,其中以斑晶花岗岩赤红壤的面积最大。[16]
三乡镇人口民族
编辑三乡镇经济概况
编辑三乡镇综述
2013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4.19%,其中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7.01亿元,比2012年增长4.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0.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31%,固定资产投资37.57亿元,比2012年增长22.26 %。全年出口总值13.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45万美元,年末银行各项存款159.05亿元,三大产业比重为1.4:45.7:52.9。[17]
三乡镇第一产业
2013年,三乡镇农业总产值2.7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3%。粮食播种面积9616亩,总产量4712吨;蔬菜种植面积5798亩,总产量7050吨;水果种植面积3862亩,总产量5769吨;水产养殖面积2978亩,总产量1848吨。生猪饲养量13.93万头,出栏量7.45万头;“三鸟”(鸡、鸭、鹅)饲养量115.29万羽,出栏量85.21万羽。全镇共投入251.41万元,建设硬底化主干农路4公里。[6]
三乡镇第二产业
2013年,三乡镇有规模以上企业1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22亿元,比2012年增长2.4%,年内新增外资企业8家;工业增加值47.01亿元,比2012年增长4.1%;全镇全年工业用电量共计7.99亿千瓦时。[6]
三乡镇第三产业
2013年,三乡镇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60.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3%;全镇有旅游业企业7家,其中泉林旅游度假山庄年接待游客达97.5万人次。年末银行等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5.8亿元,比年初增长10.25%;各项贷款余额78.52亿元,比年初增长11.1%。。[6]
三乡镇社会事业
编辑三乡镇城镇建设
2013年,三乡镇投入7800万元,开展平东上下李路、城桂公路三乡段、小琅环路、建设路和振华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投入1200万元,建设全市首个镇级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首期工程于4月底投入使用。6月,动工建设三乡镇中心汽车客运站。投入2500万元,改造LED节能路灯1万盏。[6]
三乡镇科技事业
三乡镇教育事业
2013年,三乡镇有公办学校12所、民办学校6所,在校学生3.55万人,教师1774人。托幼机构32所,在园幼儿7098人,教(育)员547人。1170人参加高考,考上本科754人,上线率64.4%;3072人参加中考,考取第一批录取示范性高中1374人,上线率44.7%。全年资助家庭困难学生287人,发放助学金25.6万元。[6]
三乡镇文化艺术
2013年,三乡镇在全镇17个村(社区)分别建设有农家书屋、老人活动室,全镇各农家书屋平均藏书量超3000册,南龙社区新建文化室1个;全镇有龙狮队3支,木偶队1支,修身学堂87个,其中年内新增28个。[6]
三乡镇医疗卫生
2013年,三乡镇医院有病床床位280张,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78人。有社区卫生服务站16个。三乡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年诊疗量160.55万人次,住院量1.32万人次。全年参加儿童健康检查1.56万人,适龄儿童建册8963人。本地儿童“六苗”(指卡介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白破疫苗等)接种率99%。参加产前筛查的妇女2202人,参加婚前医学检查的夫妇317对。[6]
三乡镇社会保障
居民保险
2013年,三乡镇参加社会保险46.66万人,其中养老保险11.9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13.61万人、失业保险10.53万人、工伤保险10.55万人,农保转城保退养人员5726人,人均养老待遇1012.91元。[6]
劳动就业
2013年,三乡镇新增就业2824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43人,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4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1人。发放创业补贴18.88万元,开办青年创业培训班2期,参与培训101人次。镇人社分局全年调处各类劳动纠纷案件662宗,处理劳资纠纷群体案件26宗,协助劳动者追回工资2000万元,受理劳动仲裁案件365宗,结案率98.36%。[6]
三乡镇环境保护
2013年,三乡镇污水处理厂、白石猪场和白石鸡场3个减排项目通过国家级总量减排核查;全年完成锅炉减排14台;受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立项申请434家,办理排污许可证218个,受理噪声、废水、废气等投诉案件1230宗,检查建设项目类企业283家次,污染源类企业447家次,全年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宗;全年种植绿化苗木1.66万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98平方米,全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33%。[6]
三乡镇交通
编辑三乡镇旅游景点
编辑文昌阁位于三乡镇圩仔社区,始建于清代乾隆丁卯年(1747年),经嘉庆己卯年(1819年),光绪乙未年(1895年)和1984年三次重修。该塔高5层,30米。为六角攒尖顶,楼阁式砖结构,红方砖铺地。底层面积39平方米。第五层窗额镶嵌有“天章”石匾,门额石匾阳刻楷书:“云汉为章”,左右对联:“默宰灵枢宣雅化,宏开景运翼斯文”,用楷书阴刻而成。1990年被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19]
罗三妹山
罗三妹山位于三乡镇雍陌村,中山温泉宾馆北,面积0.22平方公里,海拔98.8米。原名锣鼓山,又名罗仙姑山。因孝女罗三妹的传说而得名,邓小平同志登山时曾在这里留下“不走回头路”的名言。[20]
古鹤村有800多年的历史。村内有青石巷、老榕树、旧祠堂、古门楼,街道规划属“竖横式”设计,主街道分为上、中、下街。沿着始建于同治二年、贯穿整个村落的青石路,可以看到相当多的古建筑和古树:郑氏祠堂、乐善好施牌坊、举人旗杆夹、古沉香树、楠木、榕树。村东背靠青龙山,山上亚热带原始森林保存完好,时有白鹤出没,白鹤村也因此而得名。[21]
三乡镇特色美食
编辑三乡濑粉
三乡濑粉是三乡镇最有名的传统美食,有200多年的历史。以优质粘米为主要原料,并选用当地的矿泉水,拌和成稠度适中的粉浆,蒸制成细长而很有韧性的园条状鲜粉,类似桂林米粉。美味的精髓除了粉本身的口感,还在于以猪骨头为主要材料、再配以其他杂骨熬制而成的汤。[22]
三乡茶果
三乡茶果是很受当地人欢迎的一种食品,同时也是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重要的日子,例如嫁娶、祝寿、满月等,人们都喜欢用茶果待客。茶果包括萝卜糕、叶仔、香芋糕、菜角、豆捞、白水饺、三丫苦糕和碱水糕等八款,味道有甜有
三乡镇历史名人
编辑郑观应(启蒙思想家)
郑君里(中国早期着名导演)
郑景康(中国最着名的摄影大师之一)
郑锦(近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郑守仪(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健超(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
郑天赐(国际联盟法官、民国最后一任驻英大使)
吴铁城(国民党中央海外部部长、国民党中央秘书长、外交部部长)[23]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农业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授予全国乡镇企业出口创汇先进管理单位 及出口创汇先进乡镇企业名单 .中国发展门户网[引用日期2015-08-4]
- 2. 国家卫生镇名单及命名时间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5-08-3]
- 3. 关于国家级生态乡镇的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官网[引用日期2015-08-3]
- 4. 三乡:中国古典家具名镇 .南方日报官网[引用日期2015-08-4]
- 5. 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示范名单(第一批) .中国网[引用日期2015-08-4]
- 6. 三乡镇(2013概况) .中山市档案信息网[引用日期2015-08-3]
- 7. 三乡概况引言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2013-08-15[引用日期2013-08-15]
- 8. 三乡镇地方历史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8-4]
- 9. 区域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5-9]
- 10. 地理概况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3-15]
- 11. 地貌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3-15]
- 12. 地质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5-9]
- 13. 自然地理(中山市东区) .中山市人民政府东区办事处网站[引用日期2015-08-5]
- 14. 地表水(河流水道)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5-9]
- 15. 地下水(温泉、冷泉)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8-5]
- 16. 土壤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5-9]
- 17.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中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网站[引用日期2015-05-9]
- 18. 三乡概况 .中山市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5-9]
- 19. 文昌阁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8-3]
- 20. 罗三妹山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8-3]
- 21. 古鹤村古村落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8-3]
- 22. 旅游三乡-美食篇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8-3]
- 23. 名人 .三乡镇人民政府官网[引用日期2015-08-3]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