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铺锣鼓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9 14:20:38
编辑 锁定
马铺锣鼓起源于南京江宁街道禄口马铺村,并因此得名。马铺锣鼓始创于清光绪年间,有100多年历史,是在南京及其周边区县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鼓乐。
中文名
马铺锣鼓
起    源
南京江宁街道禄口马铺村
历    史
100多年
始    创
清光绪年间

目录

马铺锣鼓起源

编辑
清光绪年间,南京中华门外马铺村民王德宝的姑爷爷将锣鼓技艺传授给王德宝的父亲及表叔等一辈人。后来他们逐步组成了一个锣鼓队伍,在马铺村及周边村落演出。他们在表演中不断吸收各方锣鼓曲牌,丰富发展锣鼓表演技巧,经过多年表演实践、修正、创新,形成了流传至今的马铺锣鼓,其表演技艺超群,风格独特,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堪称一绝。
马铺锣鼓表演乐器造型、装饰艳丽,镶嵌多种吉祥物图案,栩栩如生,别具风采;曲牌繁多、内涵丰富;表演严谨,节奏明快、抑扬顿挫、起伏跌宕;打击技法考究,断音要求绝、齐、正;演奏既要准确、生动,又要激越、清亮,乡韵浓厚,别具一格。展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生活向往。

马铺锣鼓现状

编辑
马铺锣鼓是江苏省汉族民间音乐中艺术水平较高的其中之一。民国时期曾在过茅山、九华山、花山、云台山等地演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已流传到禄口、秣陵、东善桥及南京、镇江等地。解放后曾在镇江、南京延安剧场、省电视台等处演奏,受到领导与观众的一致好评,其录音一直保存在区文化馆。2007年7月,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进行了报道。近几年来,多次参加市、区、街道及社区的演奏,深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2008年4月应邀马来西亚马六甲市演奏,获得国际友人赞誉。[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曲艺 其他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