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团又叫煎堆,华北地区称麻团,东北地区称麻圆,海南又称珍袋,广西又称油堆,是一种古老的汉族特色油炸面食。制作起来也并不复杂。以糯米粉团炸起,加上芝麻而制成,有些包在麻茸、豆沙等馅料,有些没有。也是广东及港澳地区常见的贺年食品,有“煎堆辘辘,金银满屋”之意。另有一种石榴花煎堆,上面有红色花状物体,形似石榴,寓意多子。
麻团是用糯米粉加白糖、油和水揉制成形,再经入锅油炸而成的。因其呈圆团形,表面又沾裹有芝麻,故名。
- 中文名
- 麻团
- 别 称
- 煎堆,麻圆
- 主要原料
- 糯米粉,白糖,油
- 是否含防腐剂
- 否
- 主要营养成分
- 蛋白质,脂肪
麻团做法
编辑麻团原料选择
选料: 做好麻圆首先要选好料。为了保证麻圆的色泽金黄,质地膨松,除了要选用优质的糯米粉、白糖和油外,芝麻的选择也很重要。应选用上等且无杂质的白芝麻。若芝麻的质量较差或含有杂质,成品的表面会出现斑点,不仅影响色泽,而且口感碜牙。[1]
和面: 麻圆对和面的要求相对简单,即不分先后顺序,也没有冷热季节的差异,只需按比例将糯米粉500克、白糖100克、油50克加清水揉和均匀即可。但和面时需要注意的是,应先将白糖溶化成水后再加入到糯米粉中,否则成品表面会出现黑色斑点。另外,白糖的用量也不可过多,若麻圆糖份过重,炸制过程中还未成熟就已色呈金黄,继续炸下去可能会使表面炸煳,味道发苦。和面时的加水量至关重要,若水加得过多,面团太软会使麻团成品塌陷;水加得过少,面团太硬,又会增加制坯的难度且成品不膨松。一般来说,以500克糯米粉加200克水为宜。[1]
麻团原料配方
麻团制作方法
1.将湿糯米面与发酵糯米面放盆内,加入热水约450克,红糖、饴糖、糖腌桂花、小苏打等,拌和均匀,调成粉团。
2.把和好的粉团分成大块;再搓条,揪剂子(每个重约90克),按扁,包入15克豆馅,封口捏圆;包好以后,表面粘匀芝麻仁(要先用开水焖过),即成麻团生坯。
3.将锅内的油烧至八成热以上,然后降至六成热左右,放入麻团生坯,炸至外壳发挺、发硬;离火降温炸(即氽,如油温仍然高,还要注入一些凉油降温),并不断翻动,防止粘连,直到氽至麻团膨胀成为空壳球时,再移到火上,加大火力,稍炸片刻,至外壳硬脆,色泛金黄即可。[1]
麻团菜品特色
编辑麻团口味焦脆,油甜,麻仁香浓。要趁热吃,口感才香脆。因为难以消化, 不可吃得太多。
麻团营养价值
编辑麻团在制作中因加入不同的馅料,其营养含量也各不相同。
麻团饮食文化
编辑麻团的由来
据说是古代客家人较穷无钱招待访客,于是将剩饭捣匀加入花生粉、糖粉变成麻团,目可以说是以客家人做的麻团最好吃,也最讲究传统的口感,一般的麻团口感上较软,比不上客家麻团的Q和香。另外用老姜汁熬红糖煮成的汤汁麻团,客家人俗称牛汶水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麻团产品创新
编辑麻团手艺创制
对这。心中琢磨创意,手里制作,不论家人或亲朋的光顾,张华都要做一道新鲜的菜,让他们品头论足,以求改进。几次实践下来,一道色泽光亮,味道鲜美的菜肴,就成功地摆在亲朋的面前,虽比不上饭店厨师的手艺精湛,但也是色、香、味、形俱佳,根据其形意,起名为“丝巢麻圆”,吃起来,微甜、带咸,又有芝麻的香味。您别听其名,望名而却步,实际上做起来相当简单,介绍给大家。[1]
麻团制作方法
【辅料】:鸡蛋一只,葱、姜、油、盐、味精、料酒、湿淀粉、糖、少许芝麻
【具体作法】:首先先将馒头剥皮,掰碎,用温水泡软,然后将两小把粉丝用温水泡五分钟,沥出。用手拆散,搭成十字形,后逐步拆搭成圆形备用。再将肉馅开始打拌,肉馅内放入姜末,少许糖、盐、味精、料酒、鸡蛋清一只,泡过的碎馒头、湿淀粉少许。打拌时顺一个方向,待肉馅打拌到粘有丝状即可。再逐个做成小丸子,放在盘中,撒上芝麻,待用。炒锅内倒入大约250克食用油。待油烧至五分热,把粉丝平放漏勺中,形成盘状,粉丝扣在漏勺外边。入油锅内炸粉丝,同时用炒勺按压粉丝中间,使其中间低四周高成碗状,炸至微黄,放入盘中,再将其麻丸子,逐个放入油锅,火势稍小使丸子在微火中炸熟,(如火大颜色太重)炸至金黄色捞出放入丝巢中,此菜就算做成。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