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 中文名
- 温俊宝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日期
- 1969年
- 职 业
- 教授
温俊宝个人简介
编辑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农学学士),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森林保护专业(农学硕士),2003年6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专业(理学博士);1993年7月起留校任助教,1996年任讲师,2001年任副教授;2002年起任森林保护教研室主任。兼任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常务委员、高等院校森林资源类与生命科学类森保组教材编写指导委员会委员、新疆林业科学院森林生态研究所客座研究员。1996年4-5月曾赴奥地利研修,2006年1~7月在新西兰林肯大学研修“危险性入侵生物的鉴定和预警”。2008年9月起支边在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工作。2010年任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检疫,森林害虫生态调控,林木种实害虫综合管理。[1]
温俊宝教学工作
编辑曾先后主讲“林木病虫害”、“森林昆虫学”、“果树昆虫学”、“资源昆虫”、“森林保护概论”等课程。现主讲本科生“森林有害生物控制”、“动植物检疫”等课程,主讲研究生学位课程“森林昆虫种群生态学”、“森林保护系统工程”。其中“资源昆虫”、“森林保护概论”、“森林保护系统工程”、“动植物检疫”为新课。主持完成校级教改项目“森林保护概论课程现代化教学手段建设”和“《森林有害生物控制》教学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积极参与了学校“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新专业的申报和建设,目前主持校级教改项目“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
温俊宝科研项目
编辑1.“十五”国家攻关子课题“光肩星天牛的监测与预警技术研究”(2001~2005、36万元、主持人)。
2.“十五”国家攻关子课题“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的生态控制技术研究”(2001~2005、80万元、主要参加者)。
3.863课题“我国生态脆弱区域人工林重大疫害生态调控技术与产品研究”(2001~2005、75万元、主要参加者)。
温俊宝发表论文
编辑1.温俊宝.微红梢斑螟危害对种子园油松生长的影响.森林病虫通讯,1998,(2):1~2,11。
5.刘红霞,温俊宝.2000.重视生物入侵的影响(下).世界农业,(9):34~35。
6.温俊宝.“森林保护概论”教学改革初探.中国林业教育,2001,(6):54~55。
温俊宝出版着作
编辑Heinrich Schmutzenhofer, Manfred E.Mielke, Youqing luo,Michael E. Ostry, Junbao Wen. Field Guide /Manual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pular Pests and Diseases in the Area of the “Three North 009 Project”(North-EasternChina).Roma &Beijing: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 1996.9, pp108
Youqing Luo, Junbao Wen, Zhichun Xu. 2003.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and
Control on Poplar Longhorned Beetle, especially for Anoplophora glabripennis in
China. Nachrichtenbl. Deut. Pflanzenschutzd. 55(4), S. 66~67
温俊宝奖项荣誉
编辑杨树光肩星天牛成虫扩散格局的研究,1999,第5届北京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三等奖。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研究,2001,宁夏科技进步一等奖(第5名)。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研究,2002,第四届中国林学会粱希奖(第5名)。
油松、华北落叶松良种繁育理论与技术研究,2002,第四届中国林学会粱希奖(第7名)。
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研究,200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5名)。
第七届中国林业青年科技奖,2003。
2009年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
温俊宝专利成果
编辑防护林杨树天牛灾害持续控制技术。
油松、华北落叶松良种繁育理论与技术。
天牛诱捕器实用新型专利,2000,国家知识产权局。[2]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