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
运城古称河东,三国蜀汉名将关羽的故乡,位于晋、陕、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中心地带,属于晋南地区。运城北依吕梁山与临汾接壤,东峙中条山和晋城、河南济源毗邻,西、南与陕西渭南、河南三门峡及洛阳隔黄河相望。[1-2]
运城是“华夏之根”、“诚信之邦”,史称“盐务专城”、“盐运之城”,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运城是“中原经济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和“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三个国家级经济示范区叠加的地级市,是“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中部十大最佳投资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十大魅力城市”,成功举办了第十九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3-6]
目录
运城历史沿革
编辑运城历史起源
运城历史悠久,是人类第一次用火的地方,是人类最早食用盐、开始冶炼和农耕文明的地方,是华人祖先最早聚集生活的地方,素有“五千年文明看运城”的说法。世界上最早的具有高等灵长类动物特征的曙猿化石——世纪曙猿的发现,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1000万年,证明了运城是人类的远祖起源地。西侯度遗址为中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一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180万年,是最早的人类用火证据。运城在春秋时称“盐邑”;战国时叫“盐氏”;汉代改称“司盐城”、“盐监城”;宋元时被名为“凤凰城”、“运司城”、“运城”,世人称为“盐务专城”——因盐运而设城,中国仅此一处。[9-12]
运城最早中国
从历史与地理的角度看,运城在上古时期是尧、舜、禹活动的中心区域,文献记载“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坂(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有“尧初都蒲坂,后迁平阳”之说[13]
。从尧舜禹开始,运城便是帝王的建都之地,是当时的“万国之中”,即“中国”[13]
。从“帝王所都为之中”、京师为“万国之中”的角度看,运城是古代最早被称作“中国”的地方[13]
。
运城建制沿革
商为九州中央冀州之地。帝王所都为中,故曰中国。
北魏孝昌中置唐州,治所白马城(今临汾尧都区)。
宋为河东路,辖山西大部、河北及河南部分地区,至金朝未变。

运城市貌
(21张)
1949年,运城、临汾及石楼、交口成立晋南行政公署,属陕甘宁边区政府晋南区。1950年,原陕甘宁边区晋南区的运城、临汾晋南28县正式划归山西省,成立运城专区和临汾专区,运城辖1镇17县。1954年,运城、临汾两专区合并为晋南专区。1970年,晋南地区撤销,按原建制划分为运城、临汾两个地区。
运城行政区划
编辑运城区划变迁
1949年设运城专区,专署驻运城镇。辖安邑、万泉(驻解店)、河津、稷山、新绛、闻喜、绛县、垣曲、夏县、平陆(驻圣人涧)、解县、芮城、虞乡、永济(驻赵伊镇)、临晋、猗氏、荣河等17县及运城镇。
1954年将万泉、荣河2县合并,改为万荣县(驻原万泉县解店);解县、虞乡2县合并,改为解虞县(驻原解县城);临晋、猗氏2县合并,改为临猗县(驻原猗氏县城)。后撤销运城专区,并入晋南专区。
1970年设运城地区,地区驻运城县。原属晋南专区的运城(驻运城镇)、新绛、绛县、稷山、万荣、永济(驻赵伊镇)、夏县、闻喜、平陆(驻圣人涧)、垣曲(驻刘张镇)、芮城、河津、临猗等13县划归运城地区。
2000年6月14日,经国务院批准:(1)撤销运城地区和县级运城市,设立地级运城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盐湖区。(2)运城市设立盐湖区,以原县级运城市的行政区域为盐湖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府东街。(3)运城市辖原运城地区的闻喜县、新绛县、平陆县、垣曲县、绛县、稷山县、芮城县、夏县、万荣县、临猗县和新设立的盐湖区。原运城地区的河津市和永济市由山西省直辖。10月,正式撤地设市。[17]
运城区划现状
地区名称
| 面积(k㎡)
| 人口(万人)
| 邮政编码
| 政府所在地
| 管辖 |
---|---|---|---|---|---|
盐湖区
| 1237
| 68
| 044000
| 市府街
| 辖7镇6乡8街道 |
永济市
| 1221
| 44
| 044500
| 辖6镇1乡3街道 | |
河津市
| 593
| 39
| 043300
| 辖2镇5乡2街道 | |
绛县
| 968
| 28
| 043600
| 辖8镇2乡 | |
夏县
| 1328
| 35
| 044400
| 辖6镇5乡 | |
新绛县
| 600
| 33
| 043100
| 辖7镇1乡 | |
稷山县
| 680
| 35
| 043200
| 辖5镇2乡 | |
芮城县
| 1161
| 39
| 044600
| 辖7镇3乡 | |
临猗县
| 1350
| 57
| 044100
| 辖8镇5乡 | |
万荣县
| 1037
| 44
| 044200
| 辖4镇9乡 | |
闻喜县
| 1160
| 40
| 043800
| 辖7镇6乡 | |
垣曲县
| 1620
| 23
| 043700
| 辖5镇6乡 | |
平陆县
| 1151
| 25
| 044300
| 辖6镇4乡 | |
资料来源 |
运城地理环境
编辑运城位置境域
运城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黄河北干流中游以东,华北平原的丘陵区,黄土高原东沿第一台阶。北起吕梁山南麓与临汾接壤,东界中条山与晋城毗邻,西、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河南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5′-112°04′,北纬34°35′-35°49′。
河东大地外滨澎湃的黄河,内有绵延的中条山,被誉为“表里山河”。辖区境域轮廓呈不规则三角形,东西最长约211公里,南北最宽约127公里。总面积14233平方公里,占山西省总面积的9%,其中平原区面积8621平方公里(含100平方公里盐池面积),占总面积的60.6%;山丘区面积52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6.6%;滩地、水面面积40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8%。[2]
运城地形地貌
运城地形比较复杂,相对高差明显,最高峰为垣曲境内的舜王坪,海拔2321.8米;最低处为垣曲县境内的西阳河入黄河处,海拔180米。运城具有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平原面积占总面积的58.2%,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41.8%。主要有中条山、吕梁山、稷王山、孤峰山4大山脉,面积2674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19.1%。[2]
运城水文
运城境内有山西最大淡水湖——伍姓湖以及硝池、汤里滩、鸭子池、北门滩等天然湖泊,并建有上马水库和苦池水库。运城属黄河流域,过境河流有黄河、汾河,境内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5条,汛期为每年6至9月。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制约,区内河流具有山地型和夏雨型的双重特征。在河流形态、河道特征方面表现为:沟壑密度大,水系发育;河流坡陡流急,侵蚀切割严重。径流和泥沙的特点:洪水暴涨暴落,含沙量大,年径流集中于汛期,枯水期径流小而不稳。
- 黄河
黄河从河津寺塔西侧入境,沿晋陕峡谷自北向南。出禹门口后,河势顿开,河床宽阔,由北向南经河津、万荣、临猗、永济,在芮城县的风陵渡曲折向东,过平陆、夏县,到垣曲县的碾盘沟出境,共流经8个县(市),流长396公里,为运城最大的客水资源。多年平均径流量(龙门站)为319.6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014.4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为1967年8月11日实测的210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53.2立方米/秒。
- 汾河
汾河自新绛县南梁村入境,经新绛、稷山、河津、万荣4县(市),由万荣县庙前汇入黄河,流长145.2公里,流域面积2943平方公里;据河津柏底水文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流量33.8立方米/秒,最大洪量为1954年9月6日实测的3320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断流20天左右。
- 涑水河
涑水河发源于绛县的陈村峪,向西南流经绛县、闻喜、夏县、盐湖、临猗、永济6县(市、区),全长196公里,落差445米,纵坡1/400,流域面积5774平方公里。据张留庄水文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流量0.54立方米/秒,最大洪峰流量为22.8立方米/秒(1956年5月20日)。
- 姚暹渠
姚暹渠是历史上为保护盐池而修筑的一条人工河道,开挖于南北朝北魏二年(公元505年),原名永丰渠,隋朝大业年间都盐史姚暹,为保护盐池正常生产重开而改名。姚暹渠自夏县王峪口起,沿中条山北麓拦截柳沟、寺沟、刁崖河、史家峪、赤峪等沟道来水,向西北入苦池蓄滞洪区,经盐湖、运城城区,在永济入伍姓湖,全长86公里,落差110米,纵坡1/770,流域面积2127平方公里。
运城气候
运城全年受季风活动影响,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干冷气流控制,盛行西北季风,气候特点为寒冷、干燥;夏季受太平洋暖湿气流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候特点是高温、多雨,降雨集中且多暴雨和雷阵雨。年均气温13.3℃,一月均温-2.2℃,七月均温27.4℃;日照时长2039.5小时;霜冻期为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上旬,无霜期212天。
多年平均降水量(1956~2005年)为525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最大年份降雨量945.8毫米,发生在1958年,最小305.0毫米,发生在1997年。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冬春较少,占全年20%左右,夏秋季特别集中,约占全年的70%左右;7、8两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左右。受地形及气候因素的影响,降水量区域分布不均匀,从东南的750毫米向西北递减至500毫米。
运城自然资源
编辑运城土地资源
2013年运城市常用耕地面积557173公顷,其中水浇地290807公顷,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096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399.5公顷,房地产用地256.8公顷,商业服务用地169.9公顷,基础设施等其它用地269.9公顷。辖区内有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86862公顷。[2]
运城矿藏资源
运城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经地质勘探列入山西省矿产储量表的有煤、铁、金、银、铜、铝、锌、铅、钴、钼、芒硝、岩盐、白钠镁矾、卤水、熔剂灰岩、灰岩、粘土、磷、长石、玻璃石英砂岩、重晶石等21种。其中,具有开采价值的约54种,具有优势的矿产资源为铜、铅、镁(镁盐、白云岩)、芒硝、石灰岩、大理石、硅石等。
优势矿种由北向南呈“二点一线”式分布,其中河津市下化乡一带及平陆与垣曲交界处一带的煤矿和石灰岩、白云岩与中部盐湖区三路里至万荣县三文一带的白云岩,灰岩构成“二点”;南部中条山区内生矿产铜、铁等呈线状分布;单矿种分布相对集中,铜矿是运城第一大矿业支柱,储量占全省总储量的93.99%,分布于垣曲县和闻喜县的接壤地区;石灰石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河津市龙门山—西皑口--魏家院一带,矿体平均厚度1.5-30米,宜露天开采。[19-20]
运城水资源
运城市天然水资源总量为133362万立方米/年,其中河川径流量为58690万立方米/年,地下水资源量为103284万立方米/年,二者重复量为28612万立方米/年。水资源可利用量为80961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24444万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66178万立方米,二者重复量为9661万立方米。
运城市年平均水资源利用总量(2006~2010年)为10679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年均利用量26177万立方米(提引黄河水16956万立方米,汾河水913万立方米,利用本地地表水8308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4.5%;地下水年均利用量为80618万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75.5%,高于山西省58%的平均水平,开发利用程度全省最高。地下水开采主要集中在涑水盆地、汾浍谷地、黄河谷地、峨嵋台塬等平原区,平原区地下水年平均开采量为73157.33万立方米,占地下水年均总开采量的90.7%。[21]
运城人口民族
编辑运城人口
据2013年末人口抽样调查,运城市常住人口为522.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93万人。男性人口为268.24万人,占51.35%,女性人口为254.15万人,占48.65%,男女性别比为105.54(女性为100);出生人口5.90万人,出生率为11.33‰,死亡人口2.97万人,死亡率为5.71‰;自然增长率为5.62‰;城镇化率达到43.06%,比上年提高1.65个百分点。[22]
运城民族
2000年统计,运城市有23个少数民族,共11270人。其中,回族9184人,满族1485人,蒙古族257人,朝鲜族、壮族、土家族、布依族等不足百人,土族、侗族、羌族等不足十人。少数民族人口超过2000人的有盐湖区、垣曲县、绛县三个县(市、区),超过1000人的有平陆、新绛两个县,临猗、万荣、稷山等县不足百人。少数民族中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的有725人,占总人数的8%;有干部253人(县处级41人);担任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有50人;有山西粟海集团、山西金绛食品公司等少数民族企业。
2011年统计,运城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21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0.2%,主要分布在盐湖、垣曲、绛县、平陆、新绛、河津、闻喜、永济等8个县(市、区)。其中,回族9500余人,占辖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87%;满族1370人;蒙古族、土家族等10个少数民族均不足50人;瑶族等8个民族在10人以下。
运城交通
编辑运城公路
至2014年,辖区公路里程15744公里,其中,国道290.6公里,省道1452.1公里,县道2739.8公里,乡、村道及专用道11261.4公里;高速公路597.1公里,大运、河运、运风、运三、东济等几条高速公路联结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与洛阳、郑州和西安形成了纵横交错网络。全市公路密度111.01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运量5355万人,比上年增长5.0%;公路货运量7448万吨,比上年增长8.9%。公路旅客运输周转量22.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0%;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203.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5.2%。中心城市通往各县市的一小时经济圈已经形成,率先在山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工程。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90.7万辆,其中私人汽车37.0万辆。[24]
运城铁路
辖区内南同蒲铁路纵贯南北,北接太原,西南方向与陇海铁路大动脉连接;侯西铁路横亘东西,是晋煤外运的大通道;南同蒲铁路侯马至东镇段完成复线建设;大西客专(太原南至西安北段)于2014年7月1日正式通车运营;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运城段计划于2014年开工建设。运城北站为山西省境内的3个一级站点之一,建筑面积7999平方米,设有车库,满足作为始发站的条件,位于运城市陶上村。[25]
运城航空

运城关公机场
(6张)
运城经济
编辑运城市按照“一产调优,二产调强,三产调大”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一是重型卡车、农用车、商用挂车、动车机车等现代装备制造产业;二是电解铝、氧化铝、金属镁等铝镁深加工产业;三是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四是盐化工、日用化工、煤化工、焦化、医药化工等新型化工产业;五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技术产业。运城市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40.1亿元,比上年增长9.2%;财政总收入完成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8.9亿元,增长22.0%;三大产业比重为17.2:44.3:3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98元。[7-8]
2014年,运城市实现生产总值1201.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财政总收入完成101.7亿元,增长11.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38.9亿元,增长4.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697万元,比上年增加1227元,增长9.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226万元,比上年增加1818元,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25元,比上年增加840元,增长11.5%。
运城第一产业
“嫘祖养蚕”、“后稷稼穑”、“舜耕历山”等与农业有关的传说均发生在运城。四、五千年以前,河东先民已掌握了种植高粱的技术,开中国高粱栽培之先河。三千多年前,已有劳动人民在黄河、汾河谷地建立了农业据点。新中国成立后,运城一直是重要的麦棉基地。辖区13个县市中的11个被列为山西省商品粮基地县,六个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两个被列为国家商品棉基地县,运城被称为“山西的乌克兰”。运城的农业形成了果、畜、菜、粮、棉五大主导产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232家,其中,粟海、忠民、新绛蔬菜产业集团等企业跨入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运城久负盛名的十大特色农产品:冬小麦、棉花、苹果、板枣、王过酥梨、绛县山楂、蒲州柿子、临晋酱玉瓜、万荣大黄牛、黄河鲤鱼。[28-29]
运城市2013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01.7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2%。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86.4千公顷,增长2.9%;棉花种植面积21.4千公顷,下降35.2%;油料种植面积11.2千公顷,增长2.6%;蔬菜种植面积57.6千公顷,增长0.5%;果园面积158.8千公顷,增长7.2%。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66.2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6%。其中,农业产值282.8亿元,增长3.9%;林业产值5.3亿元,增长15.7%;牧业产值51.7亿元,增长5.8%;渔业产值2.4亿元,增长15.1%;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9亿元,增长5.5%。[8]
2014年,运城市粮食播种面积990.4万亩,粮食总产量31.6亿公斤,比2013年增长1.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为394.8亿元,比2013年增长5%。
运城第二产业
运城市2013年轻、重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73.5亿元、332.8亿元,同比增长13.8%和13.0%,制造业完成投资486.3亿元,同比增长15.1%。全年工业增加值共433.0亿元,比上年增长12.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66户,完成工业增加值406.3亿元,比上年增长13.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33.4亿元,同比增长16.2%;销售产值1572.1亿元,增长16.6%;产销率达96.3%;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597.5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实现利税98.6亿元,比上年增长48.0%;实现利润54.8亿元,增长81.1%。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159个,实现增加值72.6亿元,比上年增长6.7%。[7]
运城第三产业

运城风光
(14张)
2014年,运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620.3亿元,比上年增长12.3%。旅游总收入268.8亿元,增长26.4%。外贸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同比下降14.2%。
运城社会
编辑运城社会保障
2013年全市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282.9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57.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9.4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8.2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5.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33.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64.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40.0万人。[8]
运城社会服务
2013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33个,床位8960张,其中老年人与残疾人服务机构119个,床位7006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84个,社区服务站136个。年末共有8.9万人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城市低保资金29110万元;18.8万人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发放农村低保资金29949万元;1.5万人纳入农村五保供养。全年城市临时救济1461户,农村临时救济7633户。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3.0亿元,接收社会捐赠162万元。[8]
运城城市环境
2013年,黄河、汾河流域运城段共监测5个断面,达到Ⅲ类以上水质标准的断面比重50%,有25%的断面超过Ⅴ类水质标准;年末中心城市公园面积达到430.8公顷,绿地面积达到1621公顷,同比增长3.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8.25%;污水处理率达到92.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7.3%;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2517.86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二次能源生产折标准煤2726.81万吨,比上年增长18.62%;全年全社会用电总量300.5亿千瓦时。[20]
运城基础设施
水利方面,扩建新建了尊村引黄、海鑫引水工程和禹门口提水枢纽等大型工程,完成了农村贫困地区的人畜饮水解困工程。电力方面,建成五座电厂,形成了以500千伏、220千伏双环网为主干,以110千伏、35千伏覆盖全市各主要乡镇的现代化大容量电网结构。[24]
运城文体事业
运城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馆藏图书121.54万册;博物馆20个,档案馆14个;拥有广播电视台13座,有线电视用户58.24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5.52%,电视人口覆盖率97.54%。
2013年新编古装剧《青丝恨》和现代剧《山村母亲》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还债局长》获得省“五个一工程奖”;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山村母亲》在全国巡演。全市运动员在省级重大比赛中获金牌39.5枚、银牌51枚、铜牌50枚;全年销售中国体育彩票1.76亿元,比上年增长39%。[8]
运城科学技术
2013年辖区受理专利申请1177件,比上年增长13.7%。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339件,比上年增长23.3%;授予专利权699件,其中,授予发明专利权70件;全年有112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获得项目研究资金3344万元。
辖区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个,法定计量鉴定技术机构13个,省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1个。2013年共监督抽查了476家企业14类、28种、839批次的产品和商品,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7552台件。
辖区共有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3个,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0个。气象咨询服务12121电话3个运营商。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单位13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1.0万平方公里。天气预报服务网站1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2013年观测数据为:年平均气温14.6℃,年平均总降水量455.7毫米,平均总日照时数2080.1小时。
辖区共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4个,市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数字测震台网1个,数字测震子台4个,县级地震监测台(站)13个。2013全年小震活动121次,其中3级以上地震1次。全年立方米.0—立方米.9级地震1次,最大震级3.4级。[30]
运城医疗卫生
2012年辖区内共有医疗卫生机构5432个。其中医院223个,乡镇卫生院20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67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1286个,村卫生室3568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4个。卫生技术人员25195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768人,注册护士7520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9149张,其中医院16838张,乡镇卫生院7186张[30-31]
。
医院名称
| 地址
| 医院名称
| 地址
|
---|---|---|---|
河东东街
| 盐湖区第二医院
| 解放北路
| |
解放南路
| 中银大道
| ||
解放南路
| 人民北路
| ||
人民北路
| 红旗西街
| ||
河东东街
| 圣惠南路
| ||
资料来源[31] |
运城教育
编辑运城教育质量在山西独占鳌头,恢复高考以来曾获得山西省高考成绩“十连冠”,先后84次被授予山西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运城市已建成工、农、医、师等门类齐全的“一本十专”高等教育新体系,建成4个国家级实验实训基地,累计培养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30余万名,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0余万人,就业率提高到95%。至2012年,运城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30所,其中幼儿园677所、小学1108所、初中295所、高中64所、完全中学12所、中等职业学校52所、高等院校6所、特教13所。为纪念革命烈士嘉康杰而命名的“山西省康杰中学”,1954年被教育部核定为全国30所直接联系的重点中学之一。[32]
2013年全市高等院校招生15760人,在校生46390人,毕业生9461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6553人,在校生38073人,毕业生16962人。普通高中招生46338人,在校生132157人,毕业生50166人。初中招生58876人,在校生182003人,毕业生82942人。普通小学招生48871人,在校生299555人,毕业生66394人。特殊教育招生81人,在校生854人,毕业生143人。在园幼儿数142940人。学前教育毛入学率88.75%。
运城高等教育
序号
| 学校名称
| 办学层次
| 地址
|
---|---|---|---|
1
| 本科
| 盐湖新区大学城
| |
2
| 专科
| 禹都大道中段
| |
3
| 专科
| 空港南区华雄南路
| |
4
| 专科
| 经济开发区学苑北路
| |
5
| 专科
| 盐湖新区大学城
| |
6
| 专科
| 盐湖新区大学城
| |
7
| 专科
| 红旗东街
| |
资料来源[33] |
运城基础教育
学校名称 | 所在地 |
---|---|
康杰中学 | 盐湖区 |
运城中学 | 盐湖区 |
永济中学 | 永济市 |
新绛中学 | 新绛县 |
临晋中学 | 临猗县 |
万荣中学 | 万荣县 |
风陵渡中学 | 芮城县 |
资料来源[32] |
学校名称 | 地址 |
---|---|
康杰中学 | 康杰路 |
康杰二中 | 河东东街 |
运城中学 | 魏南大道 |
盐化中学 | 解放南路 |
盐湖五中 | 南街 |
运城学院附属中学 | 河东东街 |
资料来源[33] |
运城文化
编辑运城的文化代表有:“世界三大着名打击乐”之一的绛州鼓乐;[34]
造型优美的抬阁、背阁;飞光流莹的河津转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蒲州梆子(蒲剧);食色鲜艳的面塑“花馍”;在天寒地冻之时赤脚露背的永济长旺“背冰”等。[30]
运城戏曲
- 蒲剧
蒲剧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而得名,亦称蒲州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晋南地区的代表剧种。蒲剧唱腔高昂,朴实奔放,长于表现慷慨激情、悲壮凄楚的英雄史剧,善于刻划抒情剧的人物性格和情绪。运城市蒲剧团获得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的艺术家有武俊英、王艺华、吉有芳、孔向东、贾菊兰、景雪变(二度梅)等六人。文华奖获得者:景雪变。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得者:孔向东、王青丽。蒲剧《山村母亲》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蒲剧《生命》获文化部戏剧文化奖。[36]
- 眉户
晋南眉户原称“迷胡”,又称“曲子”、“清曲”,因曲调婉转缠绵,使人听之入迷而得名,是一个以民歌的连接而发展起来并由地摊说唱过渡到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 晋南眉户的历史经过了民歌、说唱、家戏、职业班社四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南路以临猗一带为中心,北路以临汾一带为中心。临猗眉户剧团曾三进中南海,为周恩来、朱德、邓小平、李先念、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做过专场演出。运城眉户获得梅花表演奖的艺术家有潘国梁、闫慧芳等。
运城宗教
2011年统计,运城市有天主教、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5大宗教,共有信徒约189700人,寺观、教堂504处,教职人员约990名,分布在13个县(市、区)、146个乡镇、2881个村庄(厂矿)。其中,天主教7900人,堂点22处,教职人员45人;基督教138707人,堂点423处,教职人员865人;伊斯兰教8700人,清真寺14处;佛教30000人,堂点40处,教职人员53人;道教4800人,堂点5处,教职人员12人。
运城传说
相传五千年前,西陵(今夏县西阴村)有位姑娘叫嫘(léi)祖,她发现桑树上有一种能够吐丝作茧的昆虫,吐出的丝细而结实,便把其捉来试养。桑蚕取食桑叶后吐丝结茧,然后钻出茧壳羽化为蛾。嫘祖发现茧壳被浸湿后,套在棍子上用手撕捻线,可以拉出长长的银线,就把这种线叫做“丝”。她又把丝织成布,人们称它为“绸”,绸代替了树叶和兽皮,人们从此就有衣服穿了。《通鉴外纪》赞扬嫘祖“治丝茧以供衣服”。嫘祖养蚕缫丝,“教民育蚕”,为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被尊为“先蚕娘娘”。黄帝听说了嫘祖的事迹后,心生爱慕之情,便娶嫘祖做了他的妻子。《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夏县西阴村曾建有先蚕娘娘庙,庙内供有先蚕娘娘像,但后来毁于战乱。[37]
运城旅游
编辑
运城旅游
(24张)
运城景点
运城盐湖与美国犹他州澳格丁盐湖、俄罗斯西伯利亚库楚克盐湖并称为“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是华人祖先开发最早的盐湖。据《河东盐法备览》记载,五千多年前就在运城盐湖发现并食用盐,这是“中华民族利用山泽之利的一个伟大创举”。运城盐湖东西长,南北窄,四周高,中间低,形似“古元宝”状。南倚中条,北靠峨嵋,东临夏县,西接解州,总面积132平方公里。虞舜曾在盐湖之畔的卧云岗,手抚五弦琴,唱吟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被田汉先生赞为“千古中条一池雪”。[39]
- 遗址
- 文物
运城着名景点 | ||
---|---|---|
图片来源 |
运城特产
- 农产品
- 工艺品
- 美食
运城特色美食 | ||
---|---|---|
闻喜花馍
| 闻喜花馍是人工用面做成的各种样式的馒头,花式各样,从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逐渐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富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闻喜花馍有“花糕”、“花馍”、“吉祥物”、“盘顶”四大系列200多个品种。
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0年在上海世博会展出,大放异彩
2012举办的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上创造了四项世界纪录
| |
羊肉胡卜 | 北相羊肉胡卜的诞生,与着名的戏剧“二进宫”有关,“二进宫”是一部反映明代宫廷斗争的历史剧。明穆宗朱载厚死后,李良企图篡位,皇后密召徐、杨二人进宫,欲把太子交与二人带出宫。杨派人去蒲州搬兵却走漏风声,李良派兵追到泓芝驿。北相镇的路老汉在泓芝驿卖炊饼,一位后生冲进他的席棚喊救命。后生一路上饱受风寒病倒了,高烧不退。路老汉心急无招,把炊饼用刀切碎,抓起一块羊油放进锅中,趁热放进大料,再投入一把潞盐加水烧开,把炊饼加入烹好倒进碗中,趁热喂下。半个时辰后,后生高烧渐退,赶往蒲州搬兵救驾。事后,这位后生找见路老汉,见面就拜,唱道:“你让我吃的真是护国良肴啊!”路老汉听不清后生的南方话,把“护国”听为“胡卜”了。[48] | |
稷山麻花 | 稷山是麻花的发源地,作为传统面点制作技艺,稷山麻花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稷山麻花始创于隋朝开皇年间,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为油炸食品,硬面和就,配料考究,口味独特,纯手工制作。乾隆皇帝江南出巡,纪晓岚向皇上介绍地方名吃稷山麻花,乾隆皇帝亲口品尝,称道:“形如绳头,香酥可口,出类拔萃,别具风味。”由此,稷山麻花被列为朝廷御餐食品,地方年年进贡,稷山麻花随之名声大振,传名后世。[49] |
万荣凉粉 | 万荣凉粉用红薯粉制成,白晶透亮,调上鲜红的辣椒油,拌上生蒜泥、芥末等调味品,麻辣酸香,清凉爽口,是一道适合夏季食用的小吃,其色洁白,晶莹剔透,嫩滑爽口,夏季冷食有消暑解渴之效。有热凉两种,浇羊肉臊子的为热凉粉,调以油辣子、芥茉、食盐、蒜泥、酱油、醋的为凉凉粉。凉粉筋道,调和麻辣适度,醋香诱人,入嘴即咽。据传始于清代,由陕西韩城传入,是一道万荣名吃与文化兼融的美餐。 | |
---|---|---|
闻喜煮饼 | 闻喜煮饼有着山西“饼点之王”的美誉,又有“国式糕点绝产”之美称。煮饼在明末就已有名气。鲁迅先生在小说《孤独者》中有“我提着两包闻喜产的煮饼去看友人”的字句。煮饼是一种油炸的点心,在晋南民间把“炸”就叫“煮”。闻喜煮饼形似圆月,由于外皮粘满白芝麻,所以外观是月白色。其外裹芝麻,滚圆状,内有栗色、绛白二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腻,久不变质。主要原料为面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红白糖等。 |
资料来源[16] |
运城着名人物
编辑运城古代
人物
| 主要成就 |
---|---|
女娲氏 | 大地之母 |
嫘祖 | 黄帝之妻,养蚕缫丝 |
蚩尤 | 九黎部落首领 |
风后 | 黄帝宰相 |
后稷 | 尧舜时期的农官,周朝先祖 |
虞舜 | 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 |
大禹 | 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主 |
傅说 | 殷商贤臣,辅佐武丁成就“武丁盛世” |
晋文公 | 开创晋国百年霸业,春秋五霸之一 |
魏文侯 | 战国时期,魏国开国之主 |
猗顿 | 战国初年着名商人 |
介子推 | 晋国贤臣,后人尊为介子 |
猗顿 | 战国时期着名的大手工业者、大商人 |
张仪 |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
李冰 | 着名水利专家,都江堰设计者 |
荀子 | 战国末期着名思想家、文学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 |
廉颇 | 战国末期赵国名将,“战国四大名将” |
司马迁 | 西汉文学家、史学家,《史记》作者 |
关羽 |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圣”,“五虎上将”之首 |
卫夫人 | 晋朝着名书法家,“书圣”王羲之的启蒙老师 |
卫玠 | 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
裴秀 | 中国地图学之父 |
王通 | 隋末大教育家,王勃祖父 |
郭璞 | 道学术数大师和游仙诗祖师,风水学鼻祖 |
薛仁贵 | 唐朝名将,军事家、政治家,对外民族英雄 |
王勃 | 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首 |
王之涣 | 盛唐时期诗人,“四大边塞诗人”之一 |
王维 | 唐朝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
张巡 | 唐朝名将,爱国英雄,“通真三太子” |
裴行俭 | 着名军事家 |
裴度 | 中兴贤相,平定淮西 |
杨玉环 | 杨贵妃,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
卢纶 |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
柳宗元 | 诗人、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
司空图 | 唐代诗人,诗论家 |
吕洞宾 | 八仙之一,全真道祖师,三教合流思想代表人物 |
司马光 |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 |
赵鼎 | 南宋爱国政治家、词人,抗金名相 |
孟珙 | 南宋军事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 |
关汉卿 | 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家”之首 |
姬际可 | 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的始祖 |
裴氏家族 | 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堪称独无仅有。裴氏家族将相接武、公侯一门,冠裳不绝:正史立传与载列者600余人,七品以上官员3000余人;《裴氏世谱》记载,裴氏家族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天下裴氏宗族所居裴柏村由此得名“中华宰相村”,毛泽东曾称道:“裴氏家族千年荣显,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家族”,胡耀邦曾说:“研究中国的人才学,不能不研究裴氏家族”。 |
---|
资料来源 |
运城近代
人物
| 主要成就 |
---|---|
杨深秀 | “戊戌六君子”之一 |
傅作义 | 抗日名将、爱国将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 |
董其武 | 开国将帅,一级解放勋章获得者,上将 |
常乾坤 | 共产党最早的飞行员,一级解放勋章获得者,中将 |
程子华 |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
李健吾 | 着名作家、戏剧家、文艺评论家 |
裴丽生 | 曾任山西省省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 |
姚奠中 | 国学大师、教育家、书法家,第三届兰亭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
文敏生 | 曾任河南省省长、黑龙江省委书记、邮电部部长 |
柴泽民 |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美国全权大使 |
阎逢春 | 蒲剧泰斗,曾任中国戏曲家协会理事,首创帽翅功 |
侯波 | “红墙摄影师”,担任毛泽东专职摄影师12年,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主席 |
席泽宗 | 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 |
张志坚 | 原成都军区政治委员,中共十五届中央委员,上将 |
裴怀亮 | 原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大学校长,上将 |
资料来源 |
运城现代
人物
| 主要成就 |
---|---|
郑卫平 | 2015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
宁吉喆 | 2015年08月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正部长级) |
张少琴 | 民建中央专职副主席,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 |
张平 | 一级作家,2008年任山西副省长,山西省作协主席、全国政协常委 |
李强 | 2010年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 |
李红 | 2013年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 |
谭向勇 | 博士生导师,教授,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
史大刚 | 2011年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副主席 |
宁滨 | 教授,IEEE fellow,北京交通大学校长 |
相里斌 | 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主任,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50] |
史立荣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1年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
景海鹏 | 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两度飞天第一人 |
陈年 | 凡客诚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VANCL创始人 |
资料来源 |
运城友好城市
编辑城市名称 | 所属国家/省份
| 缔结年份 |
---|---|---|
1995
| ||
阿拉拉瓜拉
| 2005
| |
2011
| ||
马尔芒德
| 2011
| |
2011
| ||
斯捷帕纳凡
| 2011
| |
伊春[51] | 黑龙江省 | 2013 |
杭州[52] | 浙江省 | 2013 |
黑河[53] | 黑龙江省 | 2013 |
资料来源[54] |
运城获得荣誉
编辑- 全国双拥模范城
- 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
- 跨国公司最佳投资城市
- 中国中部十大最佳投资城市
- 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
运城政治
编辑职务
| 姓名
|
---|---|
市委书记 | 王宇燕 |
市长 | 王清宪 |
人大主任
| |
政协主席 | |
市委常委 | |
资料来源[55] |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运城概况 .央视网.2009-06-09[引用日期2013-09-29]
- 2. 运城地理概况 .运城政府公众信息网.2005-01-01[引用日期2013-09-29]
- 3. 扩大向东向西开放实现跨越发展——访运城市委书记高卫东 .山西新闻网.2010-08-14[引用日期2013-07-2]
- 4. 运城市参选并荣获中国十佳魅力城市综述 .新华网.2006-11-03[引用日期2013-07-2]
- 5. 五千年文明看运城 .中国广播网.2008-10-15[引用日期2013-06-29]
- 6. 第十九届世界模特小姐大赛国际总决赛在运城举行 .中国新闻网.2007-07-13[引用日期2014-03-22]
- 7. 2013年运城市经济运行情况 .山西统计信息网.2014-02-10[引用日期2014-03-9]
- 8. [2] 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2013.
- 9. 山西垣曲发现的世纪曙猿化石表明 中国是人类远祖的故乡 .中国环境网.2000-04-18[引用日期2014-03-9]
- 10. 人类远祖起源于中国 .人民日报.2000-04-11[引用日期2013-08-12]
- 11. 中国人类用火最早地申请成为北京奥运圣火采集点 .中国新闻网.2006-01-20[引用日期2014-03-9]
- 12. 《诗经》与三晋文化 .黄河新闻网.2013-05-02[引用日期2014-03-9]
- 13. 多位专家开会研讨:何处可算最早的“古中国”? .凤凰网.2015-01-20[引用日期2015-01-20]
- 14. 最早的「中国」在哪里?山西运城根祖文化留印记 .文汇报.2006-12-30[引用日期2013-09-29]
- 15. 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撤销运城地区 设立地级运城市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00-06-14[引用日期2013-09-29]
- 16. 运城风貌 .山西运城招商网.2013-01-01[引用日期2013-09-29]
-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1949-1979)》
- 18. 关帝祖庙——端门介绍 .关帝庙官网.2013-06-11[引用日期2013-10-5]
- 19. 运城市矿产资源 .中国煤炭资源网.2010-03-24[引用日期2014-03-11]
- 20. 运城资源环境 .运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2013-01-01[引用日期2013-10-12]
- 21. 《运城市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2005年7月
- 22. 运城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布 .中国网.2011-05-20[引用日期2013-09-29]
- 23. 2012年全省公路通车里程 .山西省交通运输厅.2013-01-15[引用日期2013-09-29]
- 24. 运城市综合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山西统计信息网.2007-09-30[引用日期2013-09-29]
- 25. 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开工建设 预计2014年竣工 .腾讯网.2009-12-04[引用日期2013-09-29]
- 26. 运城机场2012年度旅客吞吐量突破90万人次 .民航资源网.2013-01-10[引用日期2013-06-30]
- 27. 王清宪:建设“美丽河东 大美运城” .中国网.2013-09-06[引用日期2013-09-29]
- 28. 山西“乌克兰” 十年谱新篇 .运城新闻网.2010-08-10[引用日期2013-09-29]
- 29. 城市介绍——运城 .新华网.2008-06-23[引用日期2013-09-29]
- 30. 运城科教文卫概况 .运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2013-01-01[引用日期2013-10-12]
- 31. 运城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2-08-07[引用日期2013-09-29]
- 32. 运城教育信息 .运城教育网.2013-01-01[引用日期2013-09-29]
- 33. 运城市直学校 .运城市教育局.2009-04-29[引用日期2013-09-29]
- 34. 上春晚,绛州鼓乐迎来新春天 .运城新闻网.2012-01-30[引用日期2013-09-29]
- 35. 运城市成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城市” .运城文明网.2013-07-09[引用日期2014-03-14]
- 36. 我省文化艺术创作生产成果丰硕 摘“梅花奖”之多稳居全国第一 .山西新闻网.2013-06-11[引用日期2013-09-29]
- 37. [1] 李济.《西阴村史前的遗存》.1952.
- 38. 运城新增46处“国保”位居全国地级市榜首 .运城新闻网.2013-05-07[引用日期2013-06-29]
- 39. 运城盐湖开发史及其古代制盐技术成就 .运城市志网.2013-08-16[引用日期2013-10-1]
- 40. 德孝之源——舜帝陵 .运城市旅游资讯网.2013-04-12[引用日期2014-03-15]
- 41. 五老峰—国家级森林公园 .运城市旅游资讯网.2013-04-12[引用日期2014-03-15]
- 42. 黄河大铁牛—蒲津渡遗址 .运城市旅游资讯网.2013-04-12[引用日期2014-03-15]
- 43. 庙宇奇葩——池神庙 .运城市旅游资讯网.2013-04-12[引用日期2014-03-15]
- 44. 永乐宫壁画—艺术宝库 .运城市旅游资讯网.2013-04-12[引用日期2014-03-15]
- 45. 临猗双塔 .运城市旅游资讯网.2013-04-12[引用日期2014-03-15]
- 46. “解州关公”铜像 成运城本土特色品牌 .中国时刻网.2012-04-23[引用日期2013-09-29]
- 47. 中国·闻喜花馍文化节举办 .中国农业新闻网.2012-01-16[引用日期2014-03-18]
- 48. 中国山西运城特色菜:北相羊肉胡卜 .新浪旅游.2008-07-19[引用日期2014-03-18]
- 49. 山西稷山麻花进入国家非遗名单 颠覆千百年作坊 .南海网.2010-11-24[引用日期2014-03-18]
- 50. 代表信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015-01-01[引用日期2016-01-23]
- 51. 伊春市与山西省运城市缔结为友好城市 .东北网.2013-08-06[引用日期2014-03-9]
- 52. 杭州市与运城市缔结友好城市 .“中国杭州”政府门户网站.2013-12-06[引用日期2014-03-9]
- 53. 黑河与运城缔结为友好城市 .“中国黑河”政府门户网站.2013-12-20[引用日期2014-03-9]
- 54. 山西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省市县友好城市36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2-09-19[引用日期2013-09-29]
- 55. 运城领导机构 .运城市政府公众信息网.2013-05-10[引用日期2013-09-29]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