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锡蕃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29:28
编辑 锁定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彭锡蕃,男,字用候,清朝人。代表作《亦庐诗草》。
本    名
彭锡蕃
字    号
字用侯
所处时代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职    位
进士

彭锡蕃人物生平

编辑
乡、殿试联捷,以“即用知县”分江西。二十三年(1897年)充乡试同考官。彭锡蕃署事兴安县时,正值八国联军进逼京城,清宫西避,举国骚动。彭锡蕃勤加安抚,境内宁静。兴安县内少数人动辄聚族械斗。负方复仇不已,祸乱四起,前或有人告官,官府以其例多发,理亦难得平直,多拖延搪塞。彭锡蕃了解此情后,便划乡为区,区分数团,团置董事数人,遇有争端,及时调解,不使事态扩大。县署则辅之勤听断。诘奸宄,设书院,劝农桑。不到一年,风尚大变。县内武举蓝某,白日杀仇人于市,逃亡山泽,追捕不获。一日,忽自来投案,说:“杀人者死;我岂忍远走累好官。”从容自首本末,愿就死刑。
三十二年(1906年),彭锡蕃补授庐陵知县。在任四年,两度代摄吉安府印。他振兴教育,改良监狱,革除钱粮积弊,使吏不扰而政举。有清赋局长赵某督征旧欠,激起民变,城中聚集千人,其势汹汹。电告上司,檄令“格杀勿论”,统领袁某已带剿杀军队前来。彭锡蕃力陈不可,以至泣下。知府胡某为之动容,暂允按兵不动。彭锡蕃疾趋民众中,动之以情,苦口开导,并许以缓征转详,众皆服而解散。事后,仅惩罚为首数人,余则一概宽宥。
宣统二年(19l0年),彭锡蕃调任铅山知县。他一如既往。勤政严纪,敦风励俗,刑简民安。因政绩显着,兴安县为其立生祠,庐陵县为其立纪功碑。
辛亥(1911年)武昌起义时,彭锡蕃适感寒疾,假归塔畈故里。不久,被推举为县议会副会长。因积劳成疾,卒于家中。

彭锡蕃主要成就

编辑
彭锡蕃平生喜吟咏,从政之暇,则浏览名胜,衔觞赋诗,晚年手自删订成册,署名《亦庐诗草》。[1]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文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