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山新木姜子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30 07:04:00
编辑 锁定
武威山新木姜子,樟科新木姜子属植物。[1]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互生,很少近对生,伞形花序单生,无总梗果着生于稍扩大的盘状或内陷的果托(花被管)上,果梗通常略增粗。分布于台湾南部、广东(海南)和广西南部。生于山谷密林中,海拔1000米。
中文学名
武威山新木姜子
拉丁学名
Neolitsea buisanensis Yamamoto et Kamikoti
植物界
被子植物门
双子叶植物纲
亚    纲
原始花被亚纲
毛茛目
樟科
亚    科
樟亚科
木姜子族
新木姜子属
分布区域
产台湾南部,广东(海南)和广西南部

武威山新木姜子形态特征

编辑
灌木或小乔木,高4-6米。小枝黄灰色或黄褐色,幼时密被锈色短柔毛,老时脱落变无毛。顶芽卵圆形,先端钝,鳞片外面被褐色短柔毛。叶互生或聚生于枝顶呈轮生状,倒卵形,小,长3.5-6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钝或突尖,基部楔形,革质,最下一对侧脉离叶基部5毫米处生出,略弧曲,其余侧脉出自中脉中上部,
标本 标本
极纤细,中脉在叶上面微突起,在下面突起;叶柄长约 1厘米,初时密被短柔毛,后渐脱落近于无毛。伞形花序腋生,无总梗,单独或2-3个簇生;每一花序有雄花4朵;花梗长2-3毫米,具丝状柔毛;花被裂片4,椭圆形,外面中肋有毛,内面无毛,边缘具睫毛;能育雄蕊6,花丝仅基部有长柔毛,第3轮基部腺体小,近于无柄;退化雌蕊无毛。果球形,直径4-5毫米;果梗长6-9毫米,有柔毛。本种叶片小,倒卵形,先端钝或突尖,尖头钝,基部楔形,两面无毛,具明显蜂窝状小穴,易与他种区别。[3] 

武威山新木姜子地理分布

编辑
台湾南部、广东(海南)和广西南部。生于山谷密林中,海拔1000米。[3]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被子植物亚门 种子植物门 生物物种 植物 双子叶植物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