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
巴巴多斯共和国一般指巴巴多斯
巴巴多斯境内土地65%为可耕地,主要种植甘蔗、蔬菜等农作物。1630年,英国人从巴西将甘蔗移植到巴巴多斯。巴巴多斯独立以后,甘蔗种植和蔗糖生产仍是国家的主要经济支柱。2013年,巴巴多斯共收获甘蔗17.4万吨,产糖1.75万吨,比2012年减产28%,行业产值下降28.6%。[14]
自然地理
,
外国行政区划
巴巴多斯有稳固的民主政体,独立于1966年11月30日,是英联邦成员,其名字来自于葡萄牙语,指遍地都是的野生的无花果树。
2013年,巴巴多斯国内生产总值为42.6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293美元。经济以甘蔗种植和加工、朗姆酒、旅游业等为主。
巴巴多斯是小安的列斯群岛的一员,也是加勒比海地旅游胜地。
- 中文名称
- 巴巴多斯
- 英文名称
- Barbados
- 所属洲
- 北美洲
- 首 都
- 布里奇顿
- 主要城市
- 斯佩茨顿、霍尔顿等
- 国庆日
- 11月30日
- 国 歌
- In Plenty and In Time of Need
- 国家代码
- BRB
- 官方语言
- 英语
- 货 币
- 巴巴多斯元
- 时 区
- UTC-4
- 政治体制
- 君主立宪政体
- 国家领袖
- 总督:埃利奥特·贝尔格雷夫;总理:弗罗因德尔·斯图亚特
- 人口数量
- 29万人(2014年)
- 人口密度
- 660人/平方公里(2010年)
- 主要民族
- 非洲黑人后裔,欧洲人后裔
- 主要宗教
- 基督教
- 国土面积
- 431平方公里
- GDP总计
- 43.48亿美元(2014年,国际汇率)
- 人均GDP
- 15199美元(2014年,国际汇率)
- 国际电话区号
- +268
- 国际域名缩写
- BB
- 道路通行
- 靠左驾驶
- 人类发展指数
- 0.825
- 中央银行
- 巴巴多斯中央银行
- 国 鸟
- 鹈鹕
- 国 花
- 金凤花
- 国家格言
- 自豪和勤勉
巴巴多斯历史沿革
编辑主词条:巴巴多斯历史
16世纪前,巴巴多斯为印第安人阿拉瓦克族和加勒比族居住地。
1624年,英国将巴巴多斯岛划为殖民地。
1834年,英国被迫宣布废除奴隶制。
1958年,加入西印度联邦(西印度联邦于1962年5月解散)。
1961年10月,实现内部自治。
1966年11月30日独立,成为英联邦成员国。[3]
巴巴多斯地理环境
编辑巴巴多斯位置境域
巴巴多斯地质地貌
地质
巴巴多斯是南美大陆科迪勒拉山脉在海中延伸部分, 大部分由珊瑚石灰岩构成。
地貌
巴巴多斯气候
巴巴多斯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区。7-11月为雨季,盛行东南风;2-3月为旱季,多东北风。常有飓风。气温变化不大,通常在22°C-32°C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525毫米,沿海1016毫米,中部台地达2286毫米。年日照量达到3000小时。[5]
巴巴多斯水文
巴巴多斯境内无河流,淡水资源少,主要来自降雨;四周被海洋环抱,海水资源丰富。
巴巴多斯自然资源
编辑巴巴多斯矿产资源
巴巴多斯境内无重要矿产资源,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气。据2001年估计,石油储量为200万桶,天然气储量为1.124亿立方米。石灰石分布面积达国土面积的85%,储量约为300亿吨。浮石储量为13.25亿吨。[6]
巴巴多斯生物资源
巴巴多斯境内植物多为人工种植的,如无花果、棉花、甘蔗、香蕉树、芒果树、猴面包树、椰子树、棕榈等;动物主要有鹈鹕、壁虎、青蛙、黑长尾猴以及以金枪鱼、剑鱼、海豚和飞鱼为代表的海洋物种。其中,卡拉西方细盲蛇、巴巴多斯醋栗、巴贝多樱桃、库拉索芦荟等物种为巴巴多斯特有种。
巴巴多斯行政区划
编辑巴巴多斯人口民族
编辑巴巴多斯政治体制
编辑巴巴多斯政治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巴巴多斯国家元首。总督是英国女王的代表,由女王根据巴政府的提名任命。总督有权任命总理,并根据总理的推荐任命各部部长、参议员和最高法院成员。议会为国家立法机构,分参、众两院,任期均为五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众议院28席,议员由普选产生。[8]
巴巴多斯宪法
巴巴多斯议会
巴巴多斯议会分参、众两院,任期均为5年。参议院21席,由总督任命,其中12席由总理提名,2席由反对党领袖提名,另7席由总督在社会名流中选任。众议院30席,普选产生。2013年2月大选中,民主工党获16席,工党获14席。参议长克丽安·伊菲尔,2012年3月就任。众议长迈克尔·卡林顿,2008年2月就任。[3]
巴巴多斯法院
巴巴多斯司法机构由上诉法院、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组成。首席法官马斯顿·吉布森,2011年9月就任。终审法院为加勒比法院。[3]
巴巴多斯政党
巴巴多斯政党主要有:
①民主工党(Democratic Labour Party):执政党。1955年由原工党成员创建。曾于1961至1976年、1986至1994年执政。2008年1月再次执政,2013年2月蝉联执政。党领袖斯图亚特。
②巴巴多斯工党(Barbados Labour Party):反对党。1938年成立,曾于1976至1986年、1994至2008年执政。党领袖米娅·莫特利(Mia MOTTLEY,女)。
③人民自强党(The People's Empowerment Party):2006年成立,前身为1988年建立的克莱蒙特·佩恩运动(Clement Payne Movement)。党主席大卫·卡米松(David COMISSIONG)。[3]
巴巴多斯政要
总督:埃利奥特·菲茨罗伊·贝尔格雷夫爵士,1931年3月16日生,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剑桥大学,法学硕士。历任巴公诉总长、最高法院法官和上诉法官。对巴法制建设贡献突出,曾被授予巴“荣誉同伴”称号。2011年11月接替因病提前卸任的克利福德·赫斯本兹总督出任代总督,2012年6月正式就任总督。已婚,有一女。
总理:弗罗因德尔·斯图亚特,1951年4月27日生于巴巴多斯,曾就读于西印度大学,获政治学、历史和法学荣誉学士学位,1982年获该校法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法学教育证书并开始从事律师工作。1994至1999年任众议员,2003至2007年任参议员,2008年再次当选众议员并任副总理兼总检察长和内政部长。2010年10月23日,接替病逝的汤普森任总理。
巴巴多斯国家文化
编辑国名
巴巴多斯(英文名:Barbados)
1518年,西班牙为寻求在砂糖农场做工的奴隶,登上了这个岛。当西班牙人登上这个岛时,他们看到这儿绿树成阴,每棵树上都垂挂着缕缕青苔,就好像长着胡子一般。面对这种奇特的风景,西班牙人给这个岛起了个名字,叫巴巴多(barbado,长着胡子)岛。之后他们掳走了岛上的居民,胡子岛从此成为无人岛。1620年,英国人登上了这个荒无人烟的岛屿,建起了砂糖农场。他们从非洲大陆运来大批的黑奴充当劳动力,种植甘蔗,熬炼砂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该岛不愿和西印度群岛上的其他岛一起结成联合政府,而是自己宣告独立,但是加入英联邦,成为英联邦的成员国。巴巴多斯继续发展英国留下的砂糖业,以此项收入作为主要的财政来源。因为该国位于巴巴多斯岛上,所以称为“长着胡子”的国家。[9]
国歌
巴巴多斯国歌名称为《In Plenty and In Time of Need》。
国旗
巴巴多斯国旗采用于1966年11月30日,由格兰特利·W·普雷斯科德设计,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2。旗面自左至右由蓝、黄、蓝三个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黄色长方形中央镶有一把黑色的三叉戟徽章。两侧的蓝色竖条分别代表着加勒比海和大西洋,中间的黄色竖条代表巴巴多斯的海滩。三叉戟象征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也象征民有,民享和民治。[2]
国徽
巴巴多斯国徽采用于1966年,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巴巴多塔树,也称无花果树。据说巴巴多斯这个国名就是发现该岛的葡萄牙人对岛上盛产的印地安无花果的称呼。无花果树上方点缀着两朵具有巴巴多斯特色的红花。国徽顶部有一个饰有红、黄两色彩环的头盔,一只粗壮的黑人手臂高擎两根交叉的甘蔗,表示甘蔗种植业和榨糖业是巴巴多斯国民经济的支柱。国徽基部的黄色饰带上是英文书写的巴巴多斯格言“自尊和勤勉”。国徽右侧一只长着白、橙、褐、蓝四色美丽羽毛的鹈鹕展翅欲飞,这是巴巴多斯的国鸟;左侧是一头海豚,有着美丽的红鳍银鳞。[2]
国鸟
巴巴多斯的国鸟为美洲白鹈鹕,是一种大型游禽。喙长,喉囊发达,适于捕鱼,但不贮存。主要栖息于湖泊、江河、沿海和沼泽地带。常成群生活,善于飞行,善于游泳,在地面上也能很好地行走。飞行时头部向后缩,颈部弯曲靠在背部,脚向后伸,两翅鼓动缓慢而有力,也能像鹰一样在空中利用上升的热气流来回翱翔和滑翔,但通常没有鹰飞得高。在水中游泳时,颈常曲成“S”形,并不时地发出粗哑的叫声。
国花
巴巴多斯国花为金凤花。豆科云实属直立常绿灌木,高达3米,花冠橙红色,边缘金黄色,如火焰蝴蝶般常年于枝头盛开,为热带地区有价值的观赏树木之一。[10]
巴巴多斯军事
编辑巴巴多斯国防军建于1978年4月,包括常备军、后备军和学生军训团。
1974年成立的海岸警卫队在国防军成立后,成为其海上部队;1981年建立空军。
巴巴多斯外交
编辑巴巴多斯国策
巴巴多斯奉行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主张意识形态多元化和不同政治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在主权平等的基础上与各国发展互利关系,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改善人民的生活。主张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公正、道义和尊重人权的原则,通过建设性合作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经济秩序。[12]
巴巴多斯同美国关系
1966年11月,巴巴多斯和美国建交。巴历届政府都重视同美国保持友好关系。巴巴多斯政府承认美国在加勒比地区的安全和战略利益,但同时强调与美国有政治关系不能损害巴巴多斯本身的独立和主权。美国是巴巴多斯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游客来源地之一。1997年6月,巴美签署《巴美海上禁毒合作协议》。[13]
巴巴多斯同英国关系
巴巴多斯同中国关系
巴巴多斯经济
编辑2013年,巴巴多斯主要经济数据为:国内生产总值为42.62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5293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0.75%(和2012年相比)。
种植业

巴巴多斯风光
(20张)
制造业
制造业主要有制糖、饮料、朗姆酒和啤酒酿造、化学药品、电子零部件、服装、家具和食品加工等。2013年第一季度,巴巴多斯制造业新增投资额为140万美元,比2012年同期的275万美元减少了近一半;制造业出口额为6150万美元,比2012年同期的7250万美元有所下降。
建筑业
1992年以来,政府加大对旅游业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建筑业成为巴经济支柱之一,主要在建项目为公路和住房。除水泥外,大部分建筑材料需进口。巴巴多斯国内大型建筑公司还承建加勒比其他国家道路、机场和工业设施。2012年,巴巴多斯有包括政府办公大楼、泛美开发银行大楼在内的一批公共项目开工或复工,也有数个住宅和奢侈度假酒店的商业项目开工建设,前三季度建筑业产值仅增加0.5%。
旅游业
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支柱之一,游客主要来自欧洲、美国、加拿大和其他加勒比国家。[15]
2013年,在巴巴多斯长期停留游客人数减少5.6%。抵港游轮数量小幅增加,游轮游客数量增长11%。旅游部门整体产值小幅下降1个百分点(和2012年相比)。[14]
巴巴多斯社会事业
编辑巴巴多斯教育
高校主要有西印度大学凯夫希尔分校、巴社区学院、塞缪尔·杰克曼·普雷斯考德理工学院、厄迪斯顿教学培训学院。(资料来源于巴政府新闻署)
巴巴多斯媒体
至2010年,巴巴多斯国内报刊主要有2份日报、2份周报和1份杂志。《巴巴多斯鼓动报》,1895年创刊,发行1.5万份。《民族报》,1973年创刊,发行2.5万份。《巴巴多斯人》,月刊,1953年创办,每月出版8000份。
媒体主要有加勒比媒体公司、巴国营电视台(加勒比广播公司)等。
加勒比媒体公司:2000年在合并加勒比通讯社和加勒比广播公司的基础上成立。业务涵盖广播、电视节目和英特网服务。加勒比广播公司:1964年开始播放黑白电视节目,1971年11月在加勒比地区第一个开始播放彩色电视节目。[16]
巴巴多斯体育
主词条:巴巴多斯国家足球队
巴巴多斯卫生
巴巴多斯交通
编辑空运:巴巴多斯是东加勒比地区重要航运中心。距首都18公里的格兰特利亚当斯国际机场是加勒比地区最现代化的国际机场之一,24小时运营,有17个停机泊位,有飞往美国、英国、加拿大、南美和大多数加勒比国家的直达航班。
水运:首都布里奇顿为全天候深水港,可停靠万吨级远洋客货轮。有8个泊位,能同时为5艘轮船提供燃料补给。
公路:总长1793公里。
(交通资料,截至于2013年2月)
巴巴多斯文化
编辑巴巴多斯饮食
巴巴多斯美食融合了非洲、加勒比、西印度群岛、欧洲等地的特点。鱼类是巴巴多斯饮食的主要材料,包括金枪鱼、鲨鱼、鲑鱼、鳕鱼、红鲷鱼、无鳔石首鱼、海豚鱼,以及小虾、龙虾、蟹和海胆等。除此之外,飞鱼是岛上最受青睐的美食,也是巴巴多斯国家的象征。
除了海鲜,巴巴多斯还提供丰富的肉类美食,包括鸡肉、牛肉、猪肉、火鸡、鸭肉等。烹调方法有油炸、烧烤、烘烤、炙烤和腌制。传统美食包括“cou-cou”小吃、米饭和豌豆、通心粉馅饼等,一般都配有水果和蔬菜,如面包果、木瓜、木薯、芒果和万寿果等。[19]
巴巴多斯衣着
巴巴多斯地处热带,一年里衣着没有多大变化,主要着夏装。正式场合,男人一般穿西装。特别隆重的场合,还要穿黑色礼服,打蝴蝶结。总督、首席法官等还要穿燕尾服。
巴巴多斯礼仪
巴巴多斯人讲礼貌,见到的人都会举手打招呼。对外国人比较热情,倘若问路,常会碰到驱车送你前往的情况。他们从不随地吐痰,开车也很遵守交通规则。人们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夫人、女士、小姐。常行握手礼,不同教派的人严格遵守各自的教规。
巴巴多斯节日
元旦:1月1日
蕾哈娜日:2月20日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联合国日:10月24日
圣诞节:12月25日
巴巴多斯风景名胜
编辑巴希巴风景区
巴希巴风景区位于巴巴多斯东海岸,沿岸树木常年被强风吹袭形成向一个方向侧伏的奇特景色。因风景酷似苏格兰的部分地区,故也被称为巴巴多斯的“苏格兰”。[20]
巴巴多斯国家公园
巴巴多斯国家公园原为英国王室和贵族的休憩地,巴巴多斯独立后辟为国家公园。公园坐落在距海平面900英尺的法利山上,登高望远,大海尽收眼底。
卡伦海滩
卡伦海滩位于位于圣菲利浦区,在西海岸中南部,海岸线长3公里,被公认是世界十大美丽海滩之一。[21]
巴巴多斯博物馆
巴巴多斯博物馆前身是英国军事监狱,记录了岛屿从16世纪以来的进化演变历史,以自然历史展厅、历史地图、艺术作品,以及商店和庭院咖啡厅为特色。[22]
巴巴多斯大西洋潜水艇
登上65英尺长、80吨的潜水艇,探索巴巴多斯海岸线周围美丽的水下世界。从布里奇顿的浅水港出发,乘客将进行45分钟带有讲解的探险旅行,因为潜水艇将潜入海平面以下150英尺的地方,乘客可欣赏到加勒比海所能提供的异域海底生物。[23]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 参考资料
-
- 1. 巴巴多斯 .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4-09-5]
- 2. 巴巴多斯概况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
- 3. 巴巴多斯国家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引用日期2014-09-2]
- 4. 巴巴多斯概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巴巴多斯大使馆[引用日期2014-09-2]
- 5. 宜人的气候 .巴巴多斯旅游局[引用日期2014-09-3]
- 6. 巴巴多斯概况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
- 7. 巴巴多斯 .北京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引用日期2014-09-2]
- 8. 巴巴多斯概况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
- 9. 百国国名谈:巴巴多斯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09-6]
- 10. 金凤花 Caesalpinia pulcherrima (L.) Sw. .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引用日期2014-09-6]
- 11. 巴巴多斯概况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
- 12. 巴巴多斯概况 .新华网[引用日期2014-09-2]
- 13. 巴巴多斯 .山西省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引用日期2014-09-2]
- 14. 2013年巴巴多斯经济继续下滑 .新浪网[引用日期2014-09-6]
- 15. 巴巴多斯国家概况 .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引用日期2014-09-2]
- 16. 巴巴多斯 .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引用日期2014-09-2]
- 17. 奥运资料库 .网易[引用日期2014-09-3]
- 18. 中国公民赴巴巴多斯须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引用日期2014-09-3]
- 19. 美食 .巴巴多斯旅游局[引用日期2014-09-3]
- 20. 加勒比风情巴巴多斯 三种海岛一次享受 .搜狐[引用日期2014-09-2]
- 21. 海滩 .巴巴多斯旅游局[引用日期2014-09-3]
- 22. 历史景点 .巴巴多斯旅游局[引用日期2014-09-2]
- 23. 水上运动 .巴巴多斯旅游局[引用日期2014-09-5]
词条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