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斯科塞斯

编辑:见识网互动百科 时间:2019-11-24 19:38:53
编辑 锁定
同义词 马丁·斯科西斯一般指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 Martin Scorsese ),1942年11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导演、编剧,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系。
1967年,斯科西斯执导了个人首部影片《谁在敲我的门》。1977年,他执导《出租车司机》获得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四项提名。[1]  1980年,他执导了《愤怒的公牛》。1986年,凭借《下班后》获得第3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2]  1990年,因执导《好家伙》获得第47届威尼斯银狮奖最佳导演。[3]  2007年,凭借影片《无间行者》获得第79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和第64届金球奖最佳导演奖。[4]  2011年,他执导了《雨果》,获奥斯卡最佳影片、导演提名[5]  。2013年,执导的《华尔街之狼》上映,凭此片第八次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5]  。2015年,监制黑帮军火交易题材的电影《自由火[6]  。同年,执导历史题材小说改编电影《沉默[7-8] 
快速导航
参演电影
获奖记录
中文名
马丁·斯科塞斯
外文名
Martin Scorsese
别    名
马丁·斯科西斯
国    籍
美国
星    座
天蝎座
身    高
163cm
出生地
纽约
出生日期
1942年11月17日
职    业
导演,编剧,演员
毕业院校
纽约大学
代表作品
好家伙愤怒的公牛出租车司机赌城风云纽约黑帮华尔街之狼
主要成就
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
美国电影金球奖最佳导演
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

马丁·斯科塞斯早年经历

编辑
马丁·斯科赛斯1942年11月17日出生于美国纽约市的一个熨衣工家庭,
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 (3张)
父亲露西奥诺·查尔斯·斯科赛斯和母亲凯瑟琳·斯科赛斯都是制衣厂工人,虔诚的意大利裔天主教徒。马丁还有一个哥哥弗兰克。父亲在和母亲度过了60年的婚姻生活后,于1993年8月23日去世。母亲1997年2月6日死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并发症。斯科赛斯一家所住的皇后区是纽约着名的“小意大利”区,这里居住着大量意大利移民的后裔,他们有着自己独立的宗教文化和生活理念。多年以后,这种“小意大利”式的生活背景赋予斯科赛斯以无数灵感,他的作品始终带有美籍意大利裔文化的烙印,其中《谁在敲我的门》、《穷街陋巷》和《愤怒的公牛》等影片就完全是以这片街区为根基创作的。
童年的斯科赛斯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而不能像其他小孩一样在户外嬉耍、奔跑,只能以书为伴,也因此与艺术和神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他的病情有所好转时,他父亲查理就经常带他去看电影。高中毕业后,斯科赛斯原本打算成为一位牧师,然而神学院考试的落选却使他鬼使神差般地进入了纽约大学学习电影,并于1966年获电影专业硕士学位留校任教。与童年观看的好莱坞及欧洲经典影片不同,大学期间的斯科赛斯接触到很多新浪潮电影,他被这些电影崭新的思想与技法所深深吸引,也从此下定决心要拍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电影。在纽约大学接受专业电影教育期间,斯科赛斯就开始拍摄短片。其中有《你这么好的女孩在这里干什么》和《那不仅是你,默里》等[9]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经历

编辑
1967年,马丁踌躇满志地带上他的第一部影片《谁在敲我的门》参加了芝加哥电影节,但是没有找到发行商。1968年底,斯科赛斯再次回到母校纽约大学任教[10] 
1970年,美国东海岸群众反对越战的示威运动日益高涨。斯科塞斯深受感动,带领学生走上街头,拍摄了纪录片《街头事件》。影片由哈维·凯特尔和罗伯特·德尼罗主演。与此同时,一位B级片商同意发行《谁在敲我的门》,这部尘封已久的处女作终于有机会与观众见面了。
1973年,斯科塞斯拍摄了构思已久的影片《穷街陋巷[11] 
1974年,斯科塞斯尝试了女性题材影片《再见爱丽斯》。同年,拍摄纪录片《Italianamerican》。
1975年,剧作家保罗·施拉德找到斯科塞斯和罗伯特·德尼罗,希望他们能够拍摄已完成两年之久的剧本《出租车司机》。斯科赛斯凭借此片获得了当年的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12] 
1977年,米高梅公司投资拍摄大制作影片《纽约,纽约》,斯科塞斯应聘成为导演,并掌握了电影的最终剪辑权。在这部影片中,他开始以怀旧的手法创作电影音乐剧。电影中多处情节的设定与大众口味不符,结果票房成绩惨不忍睹。对于事业刚开始步入正轨的斯科赛斯而言,《纽约,纽约》的失败几乎是致命的。在此后的三年中,他根本没有机会去拍摄一部故事片。
1978年斯科赛斯拍摄有关“频段”(The Band)乐队的纪录片《最后的华尔兹》。
1980年斯科赛斯推出了最震撼人心的力作《愤怒的公牛》。这部影片改编自拳击手杰克·拉莫塔(的自传小说,透视了一位拳击冠军的沉浮。影片得到了8项奥斯卡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罗伯特·德尼罗和塞尔玛·斯库马克如愿以偿地捧回了小金人。虽然此片在纽约电影评论界中好评如潮,却依然没能摆脱票房低迷的厄运[13] 
1983年,不甘心失败的斯科赛斯推出了讽刺美国电视媒体的影片《喜剧之王》,以检验他的票房号召力。
1985年,斯科赛斯试图完成一部自己一直梦想拍摄的影片《基督最后的诱惑》,但是最后一刻派拉蒙公司撤回了资金。于是,他拍摄了一部短小的黑色喜剧片 《下班后》,影片讲述了纽约大街上一夜之间发生的事情。随后他前往芝加哥拍摄《金钱本色》(1986年),该片是1961年的影片《江湖浪子》的续集。由于明星的作用以及剧本比较通俗,《金钱本色》为斯科赛斯赢来了商业上久违的成功[14] 
1988年,斯科赛斯几经周折之后,终于实现了他的梦想,将希腊作家尼科斯·卡赞查斯基的小说《基督最后的诱惑》搬上银幕。
1989年,与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伍迪·艾伦两位导演一道执导了电影《纽约故事》。
1990年,斯科赛斯将尼古拉斯·皮莱基的小说搬上了银幕,拍摄了黑帮影片《好家伙》。影片上映后,成为了该年卖座的影片之一[15]  。该片获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5像提名。
1991年,重新拍摄了好莱坞1962年的经典惊悚片《恐怖角》。
1993年,拍摄了以19世纪纽约上层社会为背景的《纯真年代》。从这部电影来看,年过半百的斯科赛斯已经失去了当年拍摄《出租汽车司机》、《愤怒的公牛》时的力度与锐气。影片的背景是19世纪的纽约上流社会,通过手提拍摄,加上华丽的色彩和背景装饰,充分表达了人物的压抑色彩,纯粹是一部礼仪剧[16] 
1995年,他再度与尼古拉斯·皮莱基联手,以《好家伙》的原班人马拍摄了揭露拉斯维加斯内幕的影片《赌城风云》。《赌城风云》反映了社会中纯真的迷失,大多数评论家们认为该片只是重提了《好家伙》中的一些问题[17] 
1999年,拍摄以纽约街头黑暗生活为主题的《穿梭鬼门关》。
2002年,拍摄把筹划已久的黑帮题材影片《纽约黑帮》。这部影片讲述了19世纪中期发生在纽约的暴力事件。影片无处不散发着大师的气息,斯科赛斯也因执导了这部影片而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18] 
2004年,斯科赛斯再次启用迪卡普里奥主演自己的影片《飞行者》,再获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19] 
2007年,斯科赛斯终凭《无间行者》夺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
2010年,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合作指导拍摄犯罪惊悚片《禁闭岛[20] 
2011年,拍摄首部儿童题材电影《雨果》,该片获第69届美国电影电视金球奖最佳导演奖[21] 
2013年,再次联合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拍摄电影《华尔街之狼》,入围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5项提名,包括最佳影片、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男主角[22] 
2015年,拍摄历史题材小说改编电影《沉默》,背景在17世纪日本“禁教”时期,两名葡萄牙传教士偷渡进入日本,进行秘密活动,被捕后遭遇种种磨难,并经受对其信仰考验的故事。[7-8] 
之后,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有望于马丁·斯科塞斯六度携手,合作一部名为《白城魔鬼》的新片[23] 

马丁·斯科塞斯个人生活

编辑
1965年,马丁·斯科赛斯与演员拉腊恩·玛丽·布伦南成婚[24] 
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 (3张)
1971年至1975年又与离异的桑迪·温特劳布同居。随后他又与作家朱莉娅·卡梅伦和女演员莉莎·明尼利走到了一起。
1979年,他与女演员、模特伊莎贝拉·罗塞里尼结婚,并于1983年二人正式分手。
1985年2月又与制片芭芭拉·德菲纳,二人于1991年分居。
1999年7月,他与兰登屋工作的小说编辑海伦·莫里斯结婚,二人一起生活至今。

马丁·斯科塞斯主要作品

编辑

马丁·斯科塞斯导演作品

上映年份
  
作品名称
  
备注
  
未定白城魔鬼导演[23] 
2015
  
沉默兼任制作人
2013
  
华尔街之狼兼任制作人
2011
  
雨果兼任制作人
2010
  
禁闭岛兼任制作人
2006
  
无间行者 
2004
  
飞行者兼任制作人
2002
  
纽约黑帮 
1999
  
穿梭阴阳界 
1995
  
赌城风云兼任编剧
1993
  
纯真年代兼任编剧
1991
  
恐怖角 
1990
  
好家伙兼任编剧
米兰制造 
1989纽约故事 
1988
  
基督最后的诱惑 
1987 
1986金钱本色 
1985
  
下班后 
1982
  
喜剧之王 
1980
  
愤怒的公牛 
1977
  
纽约,纽约 
1976
  
出租车司机 
1974
  
再见爱丽斯 
1973
  
穷街陋巷兼任编剧
1972
  
冷血霹雳火 
1970街头事件 
1967
  
谁在敲我的门兼任编剧
剃须记 

马丁·斯科塞斯参演电影

马丁·斯科塞斯编剧作品

上映时间剧名导演
1999
  
我的意大利之旅马丁·斯科塞斯
1995
  
赌城风云马丁·斯科塞斯
1993纯真年代马丁·斯科塞斯
1990
  
好家伙马丁·斯科塞斯
1973穷街陋巷马丁·斯科塞斯
1967
  
谁在敲我的门马丁·斯科塞斯
剃须记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制作电影

上映时间电影名称导演演员
  
1967
  
剃须记马丁·斯科塞斯Peter Bernuth
1971《Medicine Ball Caravan》François ReichenbachTim Barnes、John Blakeley
1990骗子斯蒂芬·弗雷斯安杰丽卡·休斯顿约翰·库萨克
1993
  
疯狗和格洛丽约翰·麦克诺顿罗伯特·德尼罗乌玛·瑟曼
纽约夜未眠丹尼尔·阿尔格兰特艾瑞克·斯托罗兹玛丽·露易斯·帕克
1995悬疑犯斯派克·李哈威·凯特尔约翰·特托罗
1996芳心之歌阿利森·安德斯伊里纳·道格拉斯理查德·希夫
1997纽约疯云Matthew Harrison凯文·考利甘琳达·费奥伦蒂诺
1998
  
非恋不可斯蒂芬·弗雷斯比利·克鲁德普伍迪·哈里森
2000
  
你办事我放心肯尼斯·罗纳根马修·布罗德里克乔什·卢卡斯
2001RainKatherine Lindberg梅罗拉·沃特斯Kris Park
2002
  
野蛮对决斯科特·卡尔维特斯蒂芬·多尔夫布拉德·兰弗洛
2003
  
布鲁斯之魂维姆·文德斯尼克·凯夫劳伦斯·菲什伯恩
布鲁斯——百年蓝调音乐之旅查尔斯·伯内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尼克·凯夫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2004
飞行家马丁·斯科塞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凯特·布兰切特
弗兰肯斯坦马库斯·尼斯佩尔帕克·波西文森特·佩雷斯
希腊新娘潘多利·佛加瑞伊夫·萨奥里多狄米奇·卡塔里弗斯
2008莱姆生活德里克·马蒂尼罗瑞·卡尔金亚历克·鲍德温
2009
  
年轻的维多利亚让-马克·瓦雷艾米莉·布朗特鲁伯特·弗兰德
混乱Daphna Kastner哈威·凯特尔
2010
公众演讲马丁·斯科塞斯弗兰·勒波维茨James Baldwin
大西洋帝国蒂莫西·范·帕顿艾伦·寇尔特史蒂夫·布西密斯蒂芬·格拉汉姆
禁闭岛马丁·斯科塞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克·鲁法洛
2011
雨果马丁·斯科塞斯阿沙·巴特菲尔德科洛·莫瑞兹
罗斯福的崛起  
活在拜金世界:乔治·哈里逊马丁·斯科塞斯乔治·哈里逊保罗·麦卡特尼
《Surviving Progress》Mathieu RoyHarold Crooks史蒂芬·霍金David Suzuki
2013
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乔纳·希尔
别惹我吕克·贝松罗伯特·德尼罗米歇尔·菲佛
2014
弗兰克·辛纳特拉马丁·斯科塞斯 
《河的第三边》塞琳娜·穆加Alian DevetacDaniel Veronese
《The 50 Year Argument》马丁·斯科塞斯David TedeschiTimothy Garton Ash詹姆斯·鲍德温

马丁·斯科塞斯获奖记录

编辑
奥斯卡金像奖[5] 
  • 2014    第86届    最佳导演    华尔街之狼    (提名)    
  • 2012    第84届    最佳影片    雨果    (提名)    
  • 2012    第84届    最佳导演    雨果    (提名)    
  • 2007    第79届    最佳导演    无间行者    (获奖)    
  • 2005    第77届    最佳导演    飞行者    (提名)    
  • 2003    第75届    最佳导演    纽约黑帮    (提名)    
  • 1994    第66届    最佳改编剧本    纯真年代    (提名)    
  • 1991    第63届    最佳改编剧本    好家伙    (提名)    
  • 1991    第63届    最佳导演    好家伙    (提名)    
  • 1989    第61届    最佳导演    基督最后的诱惑    (提名)    
  • 1981    第53届    最佳导演    愤怒的公牛    (提名)    
戛纳国际电影节[5] 
  • 1986    第39届    金棕榈    下班后    (提名)    
  • 1986    第39届    最佳导演    下班后    (获奖)    
  • 1983    第36届    金棕榈    喜剧之王    (提名)    
  • 1976    第29届    金棕榈    出租车司机    (获奖)    
  • 1975    第28届    金棕榈    再见爱丽斯    (提名)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5] 
  • 1995    第52届    终身成就奖    (获奖)    
  • 1993    第50届    女性题材电影奖    纯真年代    (获奖)    
  • 1990    第47届    观众奖    好家伙    (获奖)    
  • 1990    第47届    银狮奖-最佳导演    好家伙    (获奖)    
  • 1990    第47届    影评奖    好家伙    (获奖)    
  • 1990    第47届    金狮奖    好家伙    (提名)    
  • 1988    第45届    影评奖    基督最后的诱惑    (获奖)    
美国金球奖[5] 
  • 2012    第69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雨果    (获奖)    
  • 2010    第67届    塞西尔.B.戴米尔奖    (获奖)    
  • 2007    第64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无间行者    (获奖)    
  • 2005    第62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飞行者    (提名)    
  • 2003    第60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纽约黑帮    (获奖)    
  • 1996    第53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赌城风云    (提名)    
  • 1994    第51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纯真年代    (提名)    
  • 1991    第48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好家伙    (提名)    
  • 1991    第48届    电影类-最佳编剧    好家伙    (提名)    
  • 1981    第38届    电影类-最佳导演    愤怒的公牛    (提名)    

马丁·斯科塞斯人物评价

编辑
马丁·斯科西斯在好莱坞工作近三十年,却从未因商业目的而拍摄一部“大片”;
马丁·斯科塞斯
马丁·斯科塞斯 (2张)
在斯皮尔伯格、卢卡斯等人依靠上亿美元和电脑特技吸引观众的同时,却始终以自己独特的视角,以电影冷静地剖析着社会和人类的种种顽症;在好莱坞只崇尚商业结果的环境下,却一直坚持自己的意愿,不遗余力地追求电影语言的探索,不愧为“电影社会学家”。(网易娱乐评[25] 
虽然斯科塞斯的影片多是关于黑帮、暴力、犯罪,但每一部影片都浸透着挥之不去的宗教气息。(南方人物周刊评)斯科塞斯职业生涯的迷人之处跟他的电影一样,本身就是后黄金时代的一部电影寓言。(大卫·汤普森评[26] 
词条图册 更多图册
参考资料
词条标签:
编剧 导演 娱乐人物 其他 人物